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今日又是冬天腊月,赵师爷被张老爷留下过年。

      赵师爷是平乡县后马村人氏,跟八辛庄相邻,一出生便父母双亡,兄弟逃难,没有什么亲戚,留在张家与张家人说话,至少要开心一点。

      堂上摆放了火盆,温暖如春,赵师爷和张家父母坐在桌子旁,一边吃饺子,一边说说笑笑,气氛温馨,而张从富却独自前往拳场练习桩步。他的自律极严,除了除夕守夜外,风雨无阻。

      八辛庄是寻常村子,里面种植无数的梅树,屋前屋后,小路两边,都是梅林。要知道这是冬天,一般的树都是光秃秃的,梅花偏偏选择在冬天盛开,在花朵衰败的时候,独自绽放,殷红如血,娇艳似火,点缀在皑皑白雪上,真得美得不可方物,散发的梅香暗沉,走到梅树林中,仿佛不是人间。

      张从富边走边看,发现在树丛藏有一个人影。

      他很奇怪,马上要过新年,大家都回家团圆,要么在县城逛街,要么放鞭炮,要么在家里吃饺子,唯独一个人躲藏在梅林里,难道是歹人?

      一想到是歹人,心里“咯噔”一下,急忙躲在树后面。他从来不怕歹人,但是这是第一次遇见,心里自然有点慌张。

      他从树后偷偷瞟了一眼,只见人影矮小瘦削,蓬头垢面,穿着破烂单薄衣裳,两只光脚站在雪地上,似乎是一个小孩,跟自己年纪差不多。人影也察觉了有人在看他,回身看到张从富,双眼冒出凶狠的目光,像是一个凶猛的流浪狗。

      张从富吓了一跳,撒腿就往家里跑,通过大门二门,飞奔到大堂里。张老爷看到张从富急慌慌跑过来,问:“从富,怎么如此惊慌?”

      “我,我看到了一个小孩躲藏在梅林里。”张从富把那个孩子描述一番,又问:“他,他是歹人吗?”

      张老爷道:“这好像是逃难的穷人。这几年下雨少,田里收成不好,南方更是如此,旱灾频发。那个小孩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个人跑到村里来,哎,马上要过年了。”

      “原来他是逃难的小孩,我以为是歹人。父亲,我们去帮帮他吧?”

      “当然,救人一命,功德无量。”

      正在谈论小孩的时候,一个老仆人跑过来。

      老仆人禀告张老爷,村里一下子来了百十个难民,个个缺衣缺粮,到处要饭呢。老仆人道:“那些难民来自山东,听说这三四年一直旱灾,收成少,没有粮食,只能吃野草吃树皮,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逃难,跑到直隶两眼一抹黑,迷路了,才跑到这里。”

      张老爷很同情难民,接连叹气。

      赵师爷道:“我们去看看吧。”

      于是老仆人带路,他们一行人走到村里。

      小雪又下了。他们到了老仆人发现难民的地方,空无一人,就算有人,脚印等痕迹也被落雪覆盖。老仆人左看右看,没有发现难民的踪迹,很是尴尬,一直说“我看到了,什么没了呢”。赵师爷安慰老仆人,道:“难民可能离开了,我们往前面看看吧。”

      村子是巴掌大的地方,方圆二十里地,前面是村与村的边界。他们一路往前面走,靠近村界时,终于看到路边无数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面黄肌瘦的难民蹒跚而行,头上肩上都厚厚的雪花,大多数的光脚踩在雪上,咳嗽声不断,还有几个人被背起。在村界处,两伙人正在激烈争吵。

      一个是邻村的侯乡长,一个是村里的史保长,身后是他们的乡兵。

      “史保长,你们想将难民推到我们村里,我们可不答应。”

      “原来是谁呢,原来是侯乡长啊。你昨夜将难民推到我们村里,我没有与你理论,却责怪我们,这是什么道理?”

      “那些难民不是我们村子里人,想来是迷路了。我奉知县的命令,村里不能有难民,必须把他们驱赶出去。至于他们去了何处,与我们无关。”

      “这些难民是从山东过来的,不是你们的,也不是我们的。我也奉知县的命令,村里不能有难民。既然他们选择你村,为何要推给我村?岂有此理。”

      两个人唇枪舌战,谁也说服不了谁,渐渐的言辞中冒出了火药味。

      直隶民风彪悍,又是喜欢拳棒,乡里练拳舞棍之人成千上万。口舌之争,演变成殴打械斗,更是数不胜数。史保长瞧见说服不了,眉头一挑,手按着剑柄,对面的侯保长也紧紧握起拳头,只要他下命令,身后的乡兵立刻拿着兵器往前冲。

      听两个乡绅的谈话,得知这些难民是侯乡长推到本村的,史保长立马推了回去。两个乡绅视难民为灾星,推卸责任,互相推来推去。

      难民可怜,又被推搡,那边几个难民由于饥饿或风寒,站不住倒下去;这边还听着两个乡绅无耻的言语,赵师爷七窍生烟,想上前去质问他们,却被张老爷一把拉住。张老爷小声告诉赵师爷:“他们都不好惹,都是村里有名有脸的人物,什么话都不听,还会怪罪于你,劝说他们浪费口舌,再忍耐一刻。”

      赵师爷道:“他们根本不顾难民死活,现在天寒地冻,难民快要死了。”

      张老爷道:“你同情难民,我也是。但史保长是管理村里的治安,我们也是受史保长的管辖。师爷,我会与史保长谈谈难民的事,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赵师爷道:“这些难民都是史保长推到村界的,他根本不会留下难民。现在难民就在黄泉路上,没有赈济,难民就没有活路。

      张老爷道:“你说的没错,尽管如此,这,这还需要和史保长商量一下。”

      赵师爷“哼”了一声。

      在赵师爷心里,非黑即白。

      要么好,要么坏,在他的心中,没有模棱两可。赵师爷很早听说在八辛庄有一个张家,家庭富裕,张老爷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碰到贫困之人慷慨解囊,济贫扶弱,在乡里有不错的声名。赵师爷受到张家的邀请前往教拳,欣然同意,就是因为张老爷的好名声。但是地主是地主,财主是财主,利益是利益,哪有愿意帮助最底层的农民,而不惜舍弃利益?他见过太多的表面上伪善,暗地里作威作福的的财主地主,这些人都是伪君子。史保长推搡难民到邻村,就是伪君子。张老爷一边同情难民,一边却不敢与史保长对峙,分明他也是。

      一边侯史二人对峙,一边赵师爷和张老爷争吵,小孩就怕这个。

      张从富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呆呆站着。一股寒风骤起,乌云层层堆积,天空下了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下落,眼前一片白茫茫。远处,一排白色巨人往村界走来。

      张从富睁大眼睛,盯着远处。

      渐渐地,越来越清楚。

      五十余士兵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金黄色的绵甲,头戴盔甲,上面覆盖着雪花,背着弓箭,手中拿着火枪,腰间佩刀。队伍旗帜迎风招展,只有马蹄踏雪地的声音,没有任何喧哗声,往前迈进,气势逼人。前面是一位将军,身上披挂铠甲上刻画着几条龙纹,双眼精光四射。

      清兵一到,吵闹声便听不见了,乡人和难民都畏惧看着清兵。

      清朝统治天下,不过才一百年不到,顺治时的扬州十屠,赵州之屠,嘉定三屠等等事情都依然无法忘却,清兵的残忍暴虐人人皆知,老百姓看到清兵,好像看老虎狮子一般,从心里冒上来的一阵阵恐惧。

      史保长曾经在县城待一段时间,帮助知县指挥军事行动,见多识广。那些清兵可不是绿营军,那是八旗军的正黄旗兵;那个将军也不是一般的将军,铠甲上绣着龙纹,这是大清宗室,皇上的远亲啊。两个膝盖不自主地软了一下,“咕咚”一下,跪了下来,其他众人也纷纷效仿跪下。史保长哆嗦道:“将军大人,不知什么称呼您,不知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将军道:“本将军乃是山东德州守尉格图恳是也。这些流民迷路来到此地,奉命将流民拉到山东去。”

      侯史二人一听,特别高兴,不管是难民也好,还是流民也罢,这些问题转移到将军大人身上,他们没什么事了。史保长要配合格图恳大人,吩咐乡兵,用绳子把那些“流民”绑起来。侯乡长也不甘示弱,命令乡兵把流民聚拢一起。

      这些难民或者筋疲力尽,或者已经麻木,像是僵尸般被捆在一起,一句话都不说。那些躺在地上的难民已经奄奄一息,可能连一天都活不了了。他们好像是猫狗,无比驯服,随意处理。

      只见大雪飘渺,清兵直挺挺站立,铠甲铺满厚厚的积雪,脸色如冰雕一般,毫无感情,难民却在大雪下淹没了生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