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王灼是个幸运的孩子,生在鱼米之乡的一户农家,爷爷奶奶生两个女儿一个儿子,这三个人又往下繁衍了三个独生女儿,王灼有一个极稀罕女儿的爸爸,和丝毫不重男轻女的爷爷奶奶,王灼从小喊爷爷是爹爹,每次一回来一喊爷爷就高兴得像吃了千年的蜂屎儿般甜。
      这样的家庭教化,王灼就该努力向上,走出农门,做一个光宗耀祖考上好大学的大学生,这也是王灼乖巧的原因,她从耳濡目染生下来就面对了各种生命疾苦,下雨了奶奶胃疼要冒着倾盆大雨走二里路把鞋子踩的满脚泥泞才拿到一板止疼药。烈日炎炎下的插秧,王灼甚至亲历过农民用手割菜籽,一旦有割菜籽的下午,意味着大人忙得王灼必然晚上吃不上饭。
      见识过父辈的劳苦,王灼自然努力。与城里孩子为了母亲教导的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上人不同,王灼是为了家人努力。
      王灼很蠢,但她是个天才。

      付强走后,王灼连唯一的带有农村口音慰藉的付强也不在了,她开始频繁的偷那本知音看,爸爸在一天把他教育一次后,大声的吼她这是黄书,被一位附近小区的女教师看到了,说了他一顿,然后拿自己一大摞的过期报刊过来了。王妈拼命感谢,王爸第一次知道读书还要读课外书,而且读得越多越好这种事。
      王爸那天如小时候王灼有记忆的没说一句责怪,温柔的牵起王灼,带着王灼拐了了三个角,带王灼去了一家新华书店,那红底白字的旧牌子上是行书,王爸有点看不懂前头那两个字,王灼看懂了看了半天那四个字。
      主要是因为玻璃门背后看着有一个大柜台,父女俩都怀疑阿姨的话是不是真的,进去读书不要钱,还是王父拉开了那扇玻璃门,看着玻璃门后阴影里的到处嬉闹的小孩子顿时松了一口气,王父以以一个父亲的真诚厚望和期待要王灼爸妈干活时就往这里看书,乖一点不要上别人的当,他没有想到这种新华书店的存在对王灼这样留守儿童的意义,王灼一生的起点由此开始,爸爸以为王灼只会看画不会看字,他担心王灼在这呆不久就会哭闹着回巷子里重新变成一个疯闹的小孩,他准备出门回去店里做生意的时候回头看了一眼。
      王灼很能吃苦,而且很听话,她明白她也无处可去,这里是收留她这样七八岁比狗嫌的孩子的地方,可是这里一点也不脏乱差,所有的书都印刷精美,甚至不是摊子上的书。
      王灼不仅会认字,她虽然上一年级,但她会认的字大概在小学五年级。王灼是有短处的,极大的短处,但是她在文字上的天赋所有人并不懂得,只觉得这个女孩子说话灵巧,能言善辩,语气根本就不是一个小孩子。
      那个时候本地地方台每天晚上都会放三集电视连续剧,王灼仅仅跟着字幕便认识了所有日常用字,但是不知道这样天赋的孩子降落到这样的农家会是什么样子,是幸运,是不幸?
      王灼根本不知道,她要走的路,比所有人都不同。身边阶层所有人都以为稀奇。

      这里的生意一点都不忙,王爸就打起了外出打工挣钱的主意。他带了三千块钱去了上海。王灼很是高兴,终于没人打她了。
      不过乡下的姐姐说要过来学修脚,不过是在王灼妈搬家后,要不几个人没地方住,王灼一听是那个姐姐,顿时很高兴。那个姐姐不漂亮,待人很大方。

      晓东去坐牢了,刑期十年。不知道有没有悔过,王灼去看他不成,因为王爸不许王灼再交这样的朋友,小芳去到另个公交站的舅舅家生活了,也不能时时沟通消息。小芳跑出来自己找过来找王灼诉过一回苦,在表弟房间搭个铺,拉个帘子就算她的一角。小芳很有眼色的承担起洗衣做饭等任务,但是饭桌上甚至吃不到好菜。王灼只能忧心匆匆拿来家里好吃的给她吃,来过几次小芳就不来了,因为没有用,神只看着我们,不动手。
      王灼还是在书店里看书,她什么书都看,一年级已经在看纯文字类图书,以她的年纪还对严肃书籍不感兴趣,但是一般的童心童趣的书籍是她的最爱。喜欢故事会,知音等等风俗有趣的小报,但对微型小说选刊也是看了就懂,没书看时也读。王灼的性子慢慢变得收敛了,脑袋里常被爸爸指着说不知在想什么事情。晓东已经被王灼丢到脑后了,王灼太小,并不懂得情爱,但是晓东成了王灼很重要的人,王灼没有钱给晓东买东西,只能寄信,让小芳转交,一来二去晓东不回了,王灼也感触不深,联系就断了。

      王灼总是在日常疑惑自己爸妈两个人。
      王灼妈妈像长得像朵花一样,她是书香门第地主阶级的后代,只是祖上后来在□□中被斗得很惨,王灼妈妈是太婆养在膝下的,这位太婆以前就是只打麻将的地主阶级的小姐,其父甚为开明,在本地第一个为女儿放脚。只是后来命运离散,颠沛流离,她有一个哥哥,跟着国民党逃去了台湾,又遇得一位恩人将军供他读书,后来漂洋过海去了美国,八十年代时曾回来探亲,可两位老人自年少分别再见已是迟暮。
      后来的子孙大都贫乏,春节聚在一起斗地主,太婆嘴里嘟嘟囔囔,嘴难得发出一句话,却是说,斗什么斗,当初把我们快斗死。
      小辈不知说啥,当场换了打麻将的桌子。
      再后来就沦落了,勉强送女儿上到小学便没钱再供,弄得和普通人一样。
      王灼妈家兄妹三个,下面又各有一个小辈。喜欢趴在油灯下看点报纸的外公曾经点着王灼说,小辈里就看你来了。
      王灼只是得意,并没理会其中深意。

      王灼不知道爸爸是怎么追到妈妈的,爸爸得意洋洋的说还不是看我在弹簧厂是个正式工,王灼猛翻白眼。在上数三代根正苗红,贫下中农的爸爸和爹爹那边,王灼发现了一种隐隐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建国前一直没有能力突破阶层命运,如今蓬勃发展的农民野心。
      它表现在爹爹每一眼的期待后辈那里,爹爹奶奶吃够了不识字的苦,那种寄托小孩子的王灼都感受得到,而妈妈那边在未改革开放时,这个家里的气氛暗暗追求的都是一生平顺,并不要求孩子都读书,几个姑舅好早就退学了。
      富不过三代,但是富过五世仍有余味,王灼在妈妈犯错之后指出错误,都不发火和爸爸的教育方式就是三天打一次的态度区别里,总是想着妈妈会不会上当受骗才有她。

      不是怪罪别人都喜欢娶有钱人家的媳妇,娶到王妈这样的媳妇,其灵魂是影响小辈三代的。王灼看着妈妈这样的人像路边的雪,脏污被踩都是要变成水的,又在天上诞育出雪花。王灼一点也不想变成仙女了。但她还是想有钱,有闲的精英人生。

      然后王灼就感受到王妈对待王爸的态度了。
      王妈挺漂亮的,王爸去上海后就有小混子对王妈借做生意为名各种调戏,有一次公然拿着吃食哄着王灼叫爸爸。酒婶说是谁家有公职的孙子,儿子,在这边寻开心,叫她忍忍,叫王爸回来再说。
      但王妈抄起菜刀就和那几个男的对骂。怎么骂,王妈就是不哭,骂的什么 词都出来了,那几个得知王妈不是好惹的,纷纷溜之大吉。
      王妈放下菜刀,坐着喘匀了气,带王灼吃了炒粉。
      王灼从她坚毅的眼神中,看到一个女武士,她是真心爱这个家。从不骂人,这是身为弱势的抗拒。
      王灼学到了这种婚姻的实际意义,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爸爸不帅,方块脸,正式工工作也被买断,在社会上当保安讨生活。但是王妈的心是立住了,没有换个人自己就变成谁谁夫人的心理,贫寒以共。
      后来她知道了有的离婚家庭,孩子也大多离婚,她想到自己,婚姻的意义也要传承。也许开启一个离婚模式的富家家族容易,家族有一对白头偕老的夫妇却很难。却可以绵延几代。

      王灼搬家了,搬到另一个街区,不远,永远远离了那片菜场。
      王妈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乡亲介绍的不上学家男孩子叫小辉,一个是大伯家姐姐,王灼一般叫红姐。
      他俩原来是一个高中班的,都不上学了。小辉家和王灼奶奶那边唐门一般繁多的子孙家族们也有亲戚关系。就跟着来了。他常拿工钱请王灼吃烧烤,王灼很乐意,只是每每暗示王灼给红姐带点回去,顺便美言几句,他住外面房子,他知道王灼是她妹妹。
      红姐不吃他给带回去的东西,王灼也不好意思贪嘴了,吃了几次白食没说上话,王灼再面对他总是讪讪的。那男的还是自己去烧烤摊上吃吃喝喝。
      红姐抿着嘴说,现在吃得香,结婚以后他出去还给你带,吃剩饭吧。
      王灼伸手辩解说小辉不会的。王灼随爹,长得丑,男孩对她只是朋友,蜜罐子里长大她以为男人都好成爸爸那样。

      红姐是嘴利索生活里也很麻利能干的女人,手脚永远不停歇,王灼妈租住的储藏室,棉被衣服搅成一团,她来后,东西都摆放齐整,还有两个简易柜的添置,如此杂乱的小屋也能待客了。红姐干活时说,是小辉自作多情,以为叫他爸跟她爸干点抽水买肥的活计就能跟她有关系了,那里是不是小城乐趣多的地方,是小城炒一锅的地方。
      可能沉默老实的红姐爸爸还是接受了小辉爸爸的帮忙,因为家里确实需要,根本不管红姐这有多挂不住。
      红姐也很烦。
      红姐在那里遇到了一个男孩子。
      一位中学女教师修完脚觉得好,就想叫王灼妈妈上门给老太太自己妈修趟脚,王灼妈因为太忙了,把事情交给了徒弟红姐。红姐第一次上门,王灼说什么都要跟着去,这在王灼爸爸在的话,王灼是绝对要被说一顿的,大人的事小孩凑什么热闹,但是王妈只是挥挥手就让去了。
      第一面见那个老太太,坐在轮椅上气质雍容,比她严肃正经的女儿看起来平易近人的多,王灼跟着一进门,老太太就笑,“大徒弟带着小徒弟来啦。”王灼一身的闹腾顿时收敛了,不好意思害羞呵呵呵起来,老太太也笑。老太太在孙子推自己下楼逛逛时知道有王灼这个小女孩,故意笑话王灼的。这是有家族传承气质的老太太,一见面便无端使人端庄。
      红姐熟练的拿出刀子,拿出药包,烧上开水,蹲下身给老太太修脚,这时,门开了进来来人,上补习班的这家小子潇洒的一扬衣服吹着口哨进来了,王灼甜甜的喊哥哥,但是这个大哥哥没有理她,走到客厅时发现了跟他同岁数差不多的王灼她姐,------阿红。也许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刀子在脚肉上转的手艺,他凑过去,仔细的看。
      看完他狐疑的问红姐年龄,“你多大了,山区里来的。”他以为山区里这个年龄才会不上学。
      问明红姐读的是高中,又说,高中的学费都出不起?啧啧啧叹惋了一遍。
      当下便盘问起来,语调既不上扬也不下降说几句怪话,红姐又不得不陪着主人家公子哥的小笑脸。
      那个男生滚到沙发上说了个典使得外婆高兴高兴,他说这手艺是不是好比香菱学诗,手艺雏的很,花一样钱请手艺差的来,会不会本来就疼徒弟修起来比师傅更疼。
      奶奶依靠在轮椅上也不挑话,指着红姐说,让她跟你讲讲修脚的道理,我在给你俩讲讲红楼梦的道理。
      红姐腼腆的笑,修脚哪有什么道理。我倒是想听听您讲他这香菱学诗的错误。
      文化人的嘲弄总是不带脏字的,这个奶奶也只想借故教育教育孙儿,没想到修脚的姑娘似乎对红楼之典故也很熟,这就有点轻视人小姑娘的道理。
      当下便用眼神轻慢的瞧一眼孙儿,再看一眼红姐。
      红姐说,修脚可以说比绣花的一种国粹技艺,只是名声低贱,和许多人扎眼一瞧便罢,修脚其实不疼,且多来几次越修越爽快,算是有名为肉上绣花,这是底下王妈讲的。王灼听她讲王妈便露出自得来。在一边满脸得意洋洋。
      奶奶斟酌提一句,你红楼梦在哪看呢
      红姐就笑,电视里看的,家里只有两本书,80年代的红楼梦,便生啃了下来,还是电视剧拍得好。
      奶奶继续提,你知道香菱学诗其真意?
      红姐答,香菱这典不该用在那位哥哥那话,用了那是夸我天赋异禀,像香菱一学就会,他是想说我手艺幼稚。
      奶奶再瞧瞧自己的孙儿,你不是想研究说话的讲究么,这个红儿可比你会说话。
      那小哥哥低头,抚弄自己的额前的刘海,不说话,眼睛斜睨着红姐。
      送红姐出门时是小哥哥去送的,他很主动的伸出了手,我叫安生,我爸是刑侦支队的。他是警察不是官。
      在王灼的眼睛里,红姐没有伸出手,只说,我是楼下修脚店的阿红。
      安生收回自己手,站直了,才比红姐高一个头,你知道你不说真名对我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你心里有事,我说了,我爸是警察,我也会猜心。他翘嘴笑,像条这边翘嘴的鱼一般让王灼想出手扇他。
      红姐并没搭理这个送她出门的幼稚的弟弟,但是说句我爸爸是木匠,然后径直提了箱子就跑走了。

      红姐晚上就听到王妈唠她今天了,安生她妈读书分工到这里单位,先夫是警察局局长,后夫是市长都要握手的商人。再去她家就什么都不说。红姐想起那个小子,吐吐舌头,带着王灼扒饭。
      这是个高知小区,王灼妈妈租了两间储藏室,一间修脚一间住,这里的环境很好,生意陡然变得多起来,王灼妈暗暗念叨着,这里走几步路就是最好的小学,王妈想哪怕就这样也很好,送王灼上学去,这个屋里摆着两张单人床,王灼跟她妈挤一张,红姐睡一张,小辉去别地租房子。

      安生一次来找红姐时所有人吓了一跳,王妈以为是过来找红姐修脚去的或者红姐上次修的不够好找上门了。原来是安生找她玩的事,顺便也邀请了小辉,小辉提议去台球室,那里一展他打球的风姿,安生说去篮球馆,小辉不会打篮球,说红姐去哪他去哪,红姐也说去篮球馆,可是王灼知道,红姐也根本不会打篮球。小辉马上不高兴了,脸就对着红姐垮下来,伸手去拉红姐。
      安生马上说去台球室。
      后来才知道这台球室是来对了,安生请客,小辉一下就跳出去大大的过把瘾,红姐问留下来跟她说话的安生为什么不去玩台球,安生喝口可乐接话道,我想管你上学的事。
      红姐笑起来说“你怎么知道我想上学,你为什么想管我。”
      安生说“我爸是刑警一线额,他说过看人听话。所以我也会。
      “他喜欢观察证据,我喜欢观察人情,我现在还没有办法,但我会找到的。”
      “你读过很多遍你手里的红楼梦,甚至翻散了架,所以你会眼瞟我家精装版红楼梦。”
      “看那个小辉会明白,你的家庭情况不是很好,他家肯定帮你家很多,他对你的傲气和压迫来源于此。或许还有点小心机。”
      “对了,你家有几个孩子。”
      红姐没接话,仰头看着他的可乐,盯着他的耐克衬衫看。“你看出来了,为什么要帮我,没谁管过我。”
      “我可不是喜欢管小猫小狗的男生,你这样的女生我是想要管一管的。只是一笔很小的钱,甚至我从家里偷出来都不会被发觉。”他扬扬手上的卡。
      红姐只好说你想怎么帮我。
      安生一抬眼漫不经心说,“赌你考上大学会不会回来找我谢我。”他继续解释,你已经高二,打你现在回去高三,十二个月生活费学费一万块足以,但你考上大学就会有奖学金也就用不着我了,我这是解决你现在所急。我不是有钱的老板,但是我也想做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事,一万块是我一月零花钱,我第一次看见你就知道你是成绩很好的农村学生。
      红姐震惊,忙把脖子上唯一一块玉佩取下来放在他手里,言明只是借,会还。
      安生潇洒的一扬卡,收了红姐的玉佩,像是转变了官二代的气场,放进红姐手里说再会。
      转过头又指指昂着脖子打球的小辉说,“要不我帮你打一顿出出气。”红姐明白,转身摇头走了。
      之后安生就再也没来过王家的小店,他也进入高中,学习也忙。其实他可以不管这件事的,红姐这件事谁也没有告诉,但是王灼告诉王妈后,王妈还是知道这是谁的事,王妈语指八成是那个老太太,指使叫着自己孙儿帮的红姐。王妈还说他知道老太太年轻时曾去红姐他们乡里插过队,难怪那天问了一下红姐那么爱看书怎么不去上学。王妈感叹还是好人多。扯过王灼就叫她好好读书,说得王灼都烦了。

      王灼就是这样看着这些身边人的故事长大,有房东的故事,有付强害人自己反被害的故事,姐姐小红求缘得缘的故事。她在飞速的知事懂礼。像一根棉线抽过正中蜡烛才能点燃一样有了灵魂。这是她的成长。红姐回家去了,小辉也回去了,他不明白为什么红姐不和安生在一起也不和他在一起。红姐靠那一万块撑过了最难的时刻,她考上了一所二本,安生也在备战高考,听说这个消息一下就把玉佩还给了她,并没让她还钱,还告诉红姐如何在高校申请助学金和奖学金。

      所有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还在没下车,时光的火车就没停。

      经过一番手续上的折腾,王灼终于在城里插班了。王灼的语调还带着点乡音,王灼想起身边人那些夸她的词汇,老辈人最喜欢的是她,王灼像最厉害的主角,老人都说王灼以后有大运的。王灼不敢不努力读书。而且她笨,所有人夸她聪明她明白自己只是从三年级就笨鸟先飞的孩子。其实高考很公平,小时给头脑发育时间的中小学教材其实跟高中什么的关系都没有,越凭努力上高中的小孩越没有优势,高中,尤其是理科,极其注重智商。

      王灼慢慢发现自己的天赋,在文字。王灼喜欢文字,四岁时便能在普通对话的字句里找押韵,天微微明了,奶奶回来了。她其实想做出画本上那一去二三里,山村四五家等等对仗工整的词,但是她没学过,但是她没学过便从电视机的字幕上学会了认字,她是一句话一句话往字幕上套的,奶奶跟她说,自己没学过认字,看不懂电视。王灼说这电视上的字我都认得的,王灼奶奶只是静默,端了一缸子茶水叹息,这时反而不夸赞了。

      王灼在小学里学的不过一句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三个字,却被她贯彻一辈子。小学三年级在书店读野心勃勃读明史,却因为文言文怎么也读不懂,只能退而求其次,想到刘华看的那种盗版大部头,于是晚上起来蹲在尿桶上借着月光看小字讲三国,爸爸回来了,妈妈又租了一间几平米大的小屋子,所以晚上王灼一个人住,能有机会偷摸看书。

      而王灼真正的陷入阅读的积累,而不是好玩中,来源于一个小区里面的丫头。叫章子美。
      章子美的妈妈是整个小区里最奇怪的妈妈,连安生他奶奶提起她妈妈也是讳莫如深,她妈妈没有朋友。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一天安生奶奶被保姆推下楼时,憋不住笑还在安生妈妈经常打麻将的麻将馆里向王妈左一言右一语透露了她的真实身份。
      她是个小,硕士毕业,名牌大学,被放逐到这小城里是因为她是有心攀附的大家族,她自己是小康人家考上的北京大学,那另一半是个首都大家族里的骄子,没结婚之前有了章子美,本以为是个男儿赌一把上位,却是个女儿,就这当中,家族里还给找了正牌少夫人,她的位置尴尬,被少夫人所不容,就被踢到这小城了。
      就这样她夫家的地位还是谁也惹不起。
      还是小孩没脸没皮。
      王灼曾经去敲门找章子美玩,开门的章子美妈妈连假装看得起王灼的神色都没有,但王灼也是双手一插裤兜一脸的自信,她的自信来自于章子美背后对她无原因产生,眼睛里有星星一样崇拜的眼神。
      然后王灼赶也赶不走赖上那堆章子美有的迪士尼漫画书之下,章子美妈妈无可奈何怕耽误章子美的学习时间在她眼前展露了一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女孩有的优质教育,什么是高知家庭下才有的教育。
      多年以后王灼得知鸡娃两个字后,一度认为那就是鸡娃,但是鸡娃出来的孩子真就鸡娃,但是章子美她妈好像更重视女性的气质,她规定章子美一顿至少几碗饭,压腿四十分钟才有一根雪糕可以吃,被角要整整齐齐,头发要一丝不苟,也许她自己躲到这个小城来是为女儿图谋更大的吧,言谈之间她妈妈也提及自己是沪上人家的孩子,王灼盯着这种教育。看着章子美在她面前打板子不敢反抗,结果是王灼的感触最多。
      章子美她妈启发王灼用父母的眼光看孩子。
      她熟识的每一对父母都成为王灼分析事理的模型,她以为这是闲话,其实这是故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