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山雨欲来 ...

  •   在千照和柳鱼进入遥渊之梦的同时,地下城外武朝各国的风波却从未停歇。

      昭都,离还宫。

      离还宫本是云国接待附国使臣的宫室,自从三公子之乱后,如齐把持了朝政,云国的附国已经很久都不曾来朝见了。

      这倒不是五个附国不服如齐,而是如齐只要纳贡,不让他们来人。因为五国的政权和兵权一直掌握在自己手里,如齐怕生事端,不想他们和云国公有接触。

      五个附国作为历代云公分封的小宗,当年也曾追随云国公,也算有平定西戎的功劳。

      之后多年他们谨小慎微,如齐找不到理由刁难它们。但五国加一起都没有云国四分之一大,北地苦寒更谈不上富饶,人口也少军备亦差,如齐也没把它们放在心上过。

      这种情况下,离还宫常年冷清,也没有什么繁重的活儿,比之左巷,这里倒是宫人养老的好去处,住在这里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教习嬷嬷们。

      殿中只一女子擦地,正是被庄嬷嬷带做徒弟的望烟,她来了才知道年轻的宫人都不愿意呆在没有出路的离还宫,宫里的那些老人也都不是省油的灯,惯会欺负新人,望烟在这儿资历最浅,就什么活都让她去做。

      寒冬时节,望烟的手冻久了竟然就不冷了,还有些烫的感觉,她趁这个时候赶紧在冰水里把抹布洗了,她知道再过一会儿手发麻的时候就必须停下来用体温捂手,不然就真的要冻伤了。

      “你叫什么?”清脆的女声回荡在空空的殿中,隐隐约约有些回音。

      在望烟专心擦地的时候,不知何时一个女子已经站在她的面前,望烟只看见她绣着星辰的黑衣下摆,赶忙放下手里的活儿,低着头回答:“奴婢如烟,见过大祭司。”

      琉璃夭挑挑眉,有些意外,转念了然,她亲手拉着望烟站起来,手指轻抬望烟的下巴,眼睛仔细扫着她的脸:“你看得懂琉璃氏的星服衣制,你是,哪家的孩子?易氏?望氏?”

      望烟听见望氏两个字的时候,尽管她极力掩饰,抽动的眼角依旧出卖了她。

      “哦,”琉璃夭笑着轻抚望烟的脸,“是望家的孩子啊。”

      望烟始终恭敬地垂眼望着地面,不发一言。

      琉璃夭绕着望烟踱步:“云国人无人不知望家的冤屈,可是望家依旧成了罪臣,你心中有恨,孩子,我可以帮你。”

      望烟终于忍不住开口讽刺道:“大祭司,你说什么,如烟听不太懂。大祭司可是如将军的得力助手,我怎会奢望你能帮我?”

      琉璃夭还是笑着:“我只尊星命。望氏,你信不信我并不重要,今晚子时灼华宫,你可以自己来看。”

      望烟不想回答她,只是沉默,待她再抬起头,琉璃夭早就不见踪影,只有身旁的水桶里飘着一片粉嫩的桃花瓣,提醒望烟刚刚的一切并不是一场梦。

      望烟的手指碰到花瓣的那一刻,它便消散了,桶中的水竟然变得温热。殿中寒风刮过,落雪时节里,一缕桃花香气萦绕在望烟鼻尖。

      望烟的姑母是前任大祭司的妻子,丧夫后归家,颇受云国民众的爱戴,望氏作为云国旧臣的代表,一直受到如齐的打压,直到蒙冤获罪。

      望烟不知道这其中现任大祭司琉璃夭有没有参与,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信任她,但是,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为了望氏昭雪,她还是来赴约了。

      “望烟妹妹?”云岫看着身着宫女服的望烟,有些吃惊,他们上一次见还是儿时某次宴席。

      “参见公孙。”望烟心中欣喜,“望烟与公孙只儿时见过几面,公孙竟还能记得我。”

      望烟是靠服饰认出的云岫,她欣喜琉璃夭没有骗她,她立刻向云公孙跪地叩首:“望氏忠君爱国,绝不会谋反,请公孙重查此案,为望氏平反!”

      云岫亲自拉起望烟:“我当然知道望氏蒙冤,云国谁不知道望氏无罪?我现在就可以下令,为望氏昭雪,可是,我的命令又有谁会听呢?”

      望烟沉默了,云岫所说,她怎会不知?

      “琉璃氏只尊星命,云公孙是星命所指,所以琉璃氏现在效忠云公孙。望氏也对云国忠心耿耿,不知望烟姑娘,是否愿为云氏夺回政权出一份力?”琉璃夭问道。

      “当然!”望烟眼神瞬间又有了光彩,“我能做些什么?”

      望烟想,只要云氏夺回政权,望氏就一定能昭雪。

      琉璃夭笑着望向云岫:“公孙,星辰指引我找到了望烟姑娘,也将指引她找到属于公孙的力量。”

      琉璃夭转向望烟,盯着她的双眼:“带着公孙的信物朝南,夕山之上会有我们需要的力量,至于如何收服它,那就要靠你自己了。”

      “什么?什么力量?”望烟听得云里雾里,可琉璃夭只是喝茶,再也不说一个字了。

      云岫只能抱歉地对望烟笑笑:“预言嘛,总是模糊不清的。我们也是人手有限,过两日将你送出宫,你就跟着商队向南到夕山探查一番,无论结果如何,一个月后会有人去接应你。”

      云岫最近忙着暗中联系云国旧臣,为政变积攒力量,对琉璃夭的请求也不能置之不理,就任凭她占星找来望烟,安排了这件事。

      望烟虽然不是很信琉璃夭的占星术,但还是答应了,她在心里给自己打气:“就当为公孙跑一趟,从小事做起,一步一步来。”

      他们谁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只有琉璃夭望着窗外漫天繁星,眼含笑意。

      ……

      喜都郑宫,酉金阁。

      夜已深,中年男子在画着武朝十九国地图的墙前已经站了许久,他不时举灯细看,光凑近他的脸,照的脸上皱纹更加深刻。

      “叔叔看了很久了,想必这地图定是好看,叔叔不妨给侄女讲讲?”郑巧轻声笑着,从暗处走来。

      郑十一没有回头,他已经习惯了自己侄女的神出鬼没:“你看,这是郑国。”他指着地图右下,用指节敲了敲。

      “太小了。”他退后一步,提高手里的灯,让光覆盖整面墙,“自涧谷关之后,我们被夺走的,太多太多了。”

      “机会已经来了,叔父。”郑巧回答他。

      郑十一用手抚着图上那几块郑国曾经的领土,灯光一寸一寸移过,图上小小的几个州郡早被他刻在心里,快二十年了,故人的音容早就忙葬在土里,只有刻骨的仇恨带着血腥气久久徘徊在梦里,无法忘却。

      郑巧接过郑十一手上的灯,在郑十一的注视下退后几步,再次让光照亮整图。

      “叔父,”她的面容藏在灯后的黑暗里不甚清楚,唯有声音前所未有的坚定,“我们说的机会,比你想的,要大得多。”

      郑十一抬头望去,与整图的武朝十九国相比,他所抚过的地方还是太小了。

      他退后几步,站在郑巧的身边,与她一起看光芒所照之处。

      “真要这么做?”

      郑巧没有回答他,只是双手把灯提的更高,照得图更清晰。

      “罢了,天下将乱,郑国无路可退,只有向前走。”

      “叔父,我们没得选。”郑巧轻叹着,厚重的黑暗笼罩着他们,眼前被灯光照亮的地图是他们未说出口的选择。

      次日清晨,郑国议政宫内,空置的国君之位下首,郑十一作为相国代行国事,众臣行礼后,依旧因为是否迎公子郑好回国争论不休。

      “郑公子往云国为质已有十八年,公子即将成年,质子成年按礼制当回国!”郑国大臣纷纷附和。

      祁小将军和他的武将亲信们和郑氏的臣子们离得远远的,就差把蔑视两个字写脸上了:“我父王为辅政太保,他没松口让郑公子归郑,各位大夫和我再吵多少天也没用。”

      祁小将军作为祁王之子,手握着兵权,是祁王插在郑国心脏上的钉子。

      “哼,佑临君也是陛下亲封的太傅,是郑氏相国!相国就应该上书陛下,请陛下评理!这天下终究是连氏武朝而不是他祁王的!”郑国大臣向郑十一拱手行礼,表情愤怒,脸都憋红了。

      郑十一就像多日以来一样,在郑公子回国的话题上不发一语。

      “诸位大夫不妨听我一言?”郑巧甜美的嗓音抚平了众人之间的剑拔弩张,郡主很少在朝会上发言,众大臣纷纷侧目。

      她向郑十一行礼,然后笑着说道:“臣认为,迎回公子郑好之事,”郑巧直视郑十一的双眼,“不妥!”

      “什么?……”众人皆是一惊,窃窃私语着,连祁小将军都因郑巧之言愣了一下。

      “臣认为,不可迎郑好回国!”郑巧一字一顿,又重复了一遍。

      “为何?”郑十一难得开口询问,他眉头微皱。

      “镜宫大火,大祭司不幸身故后,琉璃氏星令——琉璃晓代行大祭司之职,星令大人观星所示,公子郑好与郑氏国运相克,不宜回国。”

      “那是祁王故意——”那反驳大臣的衣袖立刻被旁边的人拉住,示意他不要多言。

      祁王利用星象阻挠郑好回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郑巧作为郑国郡主,突发此言,议政宫内的卿大夫们虽然摸不着头脑,但是都不愿意落了郡主的面子。

      “郡主所言,呃,也没错,呃……”

      “区区星令,准不准也未可知……”

      “诸位!”郑十一打断众臣的谈话,面色冷峻,“我认为,公子郑好即将成年,国不可一日无君,我郑国国君之位已经空悬十八年,我将上书陛下,迎公子回国!”

      此言一出,众臣各怀心思,皆沉默不语。众臣皆知,各个封国少主继位并不少见,郑国君位空悬的原因从来都不是继承人是否成年,郑十一这话,让许多人困惑,也有许多人听明白了。

      “已经十八年了……”郑巧轻声重复着,但每个人都能听见她的声音。

      更多或隐蔽或打量的视线投向郑巧,郑巧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三年前就已经行过及笄之礼,她是郑武公的女儿,她和郑好一样,也应当有继承君位的权利。

      祁小将军为郑巧感到一丝惋惜,真可惜她不是相国郑十一的选择。

      “叔父,女子十五岁就及笄了,我早已成年了。”

      郑十一只看着郑巧不发一言,郑巧毫不服输地瞪回去,她面上抹去了一贯的笑容,如雪中梅花,多了一丝冷冽。

      涧谷关一战至今已经快二十年,涧谷关所在的安国都换了新君,地下枯骨长眠,曾经的焦土也重新郁郁葱葱。

      老人故去,听着那个震慑天下的名号长大的年轻人,就要逐渐握住自己的权柄,选择属于自己的命运。

      所有的郑国大臣都听明白了,无论官职大小或氏族高低、苍老或年轻,沉默中的他们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了。

      祁小将军和亲信们饶有趣味地看着这一出好戏。

      众人都有预感,今日这议政宫中的小小风波,即将搅动风云掀起滔天巨浪。

      山雨欲来。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山雨欲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