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十七年前的变故! ...

  •   出征的号角吹响,齐柔的百姓们沸腾了,纷纷出城为将士们送行。
      为了此役,景帝将囤积多年的力量全部拿了出来,保家卫国,在所不惜。
      许多青年纷纷告别家中老小,在手腕上绑下一根红带子,离家入伍,想为报效国家尽一份力。
      若他日身死沙场,那红带上写下的名籍家中,便会收到朝廷下发的一笔阵亡抚恤。
      景帝备棺出征,留下诏命,若自己于战时中殡天,百京尧立即顺位为皇。
      而作为未来储君的百京尧,自然不能独善其身。沙场上冲锋陷阵,必将有他的身影。
      百京尧身披银甲,望着眼前人:“月澜,此次出征危险重重,你便留在宫中,我好放心。”
      纵有万般不舍,却也只能离别。
      伍月澜轻咬唇齿,眸子里夹杂着道不尽的哀愁,她道:“此去,何日归来?”
      “胜而归,败而亡。”
      伍月澜抬手用玉指遮住了百京尧的唇,只见她轻轻摇了摇头。
      “怎样去,便怎样回来。”
      她小心翼翼地为百京尧戴上了银光闪闪的盔甲,又替他拂去了落在肩上的残叶。
      强颜着欢笑,她将一朵新开的白玉兰偷偷塞进了百京尧的怀里。后而低下了头看着地面,任微风摇曳她乌黑秀亮的长发。
      那花,好生美丽。
      “此去,万事小心。”
      百京尧重重应了一声。
      耳听侍卫的再次催促,百京尧终是按耐下心中伤悲,背过身去翻身上马,跟着人群没入长龙般的队伍里。
      ……
      扶风要塞。
      百京尧和章甘领着一万齐柔铁骑一连几日星夜狂奔,终是到了齐柔大营。而步兵行动迟缓,还需十日。
      见铁骑到来,原本镇守扶风要塞的将军蒙朔终于松了口气。
      连日来苦心迎战,齐柔将士已经伤亡过半。如今章甘作为三军主将接管大营,终是不用他头疼了。
      百京尧立于三军主将章甘帐下,原本他要被章甘命为骠骑校尉,却被他再三拒绝。
      百京尧说道:“军功是打出来的,不是封出来的,我要从普通兵卒做起,杀出我的功绩来。”
      “殿下之志,我等佩服,再有十年,殿下不输我等。罢了,你便去忠字营下,做一名步兵吧,你与那忠字营都尉高何安相熟,也好有个照应。”
      “谢老将军。”
      忠字营,约莫三千人,为高何安统管。
      再见到高何安,他的脸颊似乎又多了几分沧桑,身上有股浓厚的血腥之气,想必是近日又与九棋打了几场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殿下,怎么想着来投奔我?”高何安见到百京尧到来,激动地猛拍大腿。
      “老哥,如今举国抗敌,我身为皇室血脉,也当为齐柔尽一份力,我想先从兵卒做起。”
      高何安将布满老茧的大手搭在百京尧的肩上,道:“好小子,有志气,跟着我你算是来对地方了,我们忠字营够热闹,平日里说说笑笑,打起仗来那是个个以一挡十。”
      话罢,高何安便笑着跟底下的士兵们介绍道:“这位,乃是我齐柔皇子,还不速来拜见。”
      士兵们闻言齐刷刷跪倒一片:“参见殿下。”
      “诸位请起,如今我也是忠字营的一员了,以后大家出生入死,都以兄弟相称。”百京尧连连摆手道。
      “殿下,实乃爽快人也。”
      高何安笑呵呵地拉着百京尧走进了营帐之中,从角落翻出一坛子好酒,分了两碗出来。
      “殿下,尝尝。”
      高何安还是一点没变,打仗之前无论如何也要喝上几碗酒。说是几碗下肚,便能从头到脚长出虎胆熊心出来,便是见了敌国上将,也敢拼上几个回合。
      百京尧端起一碗小抿了一口,脸色瞬间就变了:“老哥,这怎如此之辣?”
      第一次喝酒的窘迫,惹得高何安哈哈大笑。
      他摇摇头说道:“殿下,酒不是你这样喝的,看我。”旋即端起一碗,猛地灌进嘴里,一碗下肚,还忍不住吧咂吧咂嘴,意犹未尽。
      百京尧有模有样地学了起来,将碗中酒水一饮而尽,一股热流顿时自胃中涌遍全身,一时间身子酥酥麻麻,头重脚轻。
      “老哥……我好晕……”
      “刚开始都这样,久了就习惯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聊至入夜。齐柔大营灯火通明,想来是章甘要彻夜分析军情,便叫各营都打起精神来,暂缓休息。
      “老哥,认识这么久了,跟我讲讲你的故事呗。”
      “殿下怎会想到听这些?”高何安讶然道。
      “说说呗,你的模样看起来就很有故事。”
      “哈哈哈哈哈哈,既然殿下想听,我便与你讲讲。”
      借着酒劲高何安说,他是襄国齐柔郡人氏,那个时候襄国还处于鼎盛时期,原本的齐柔也只是一个小小的郡县。他们高氏一门八个兄弟,还有个小妹叫高茉晗,而他自己排行老四。襄历四十一年,他接了父亲的班做起了屠户,为邻里街坊杀猪宰羊,日子也还说得过去。
      到了襄历四十五年,当初的二皇子轩辕泓联合九皇子轩辕堰发动了惊世骇俗的沐汐桥政变,逼皇帝轩辕祁退位。二皇子刚继位不久,其他几位皇子又接二连三的起兵造反,一时间襄国乱作一团。
      乱世中,自会有人抓住机遇博一博九五至尊之位,一时间群雄并起,大大小小十余个势力将襄国瓜分的四分五裂。
      而他的妹妹高茉晗也是在那个时候失踪了。
      高氏兄弟发了疯地四处寻找,仍是没有找到她的下落。兵荒马乱的年代,高氏兄弟势单力薄,想寻一个人难如登天。于是高何安便提议,加入一股势力,一是为了以后做打算,二则是寻求更多找到妹妹的可能。
      十余个势力中,以襄国三杰的力量最强,便是百川衡,祝之骄,池云涛。思来想去,高氏兄弟便加入了离自己最近的池云涛旗下。那时的池云涛以仁德著名,救民于水火,在高何安的眼里是个可靠的主上。
      不负所望,襄国三杰将轩辕皇族的力量扫除的几乎是一干二净,又各自收编了些许小的势力。连年打仗,谁也奈何不了谁,最终各自建国称帝,这才有了如今三分天下的格局。
      十五年来,他们兄弟从未放弃过寻找妹妹的下落,可始终没有结果。景帝本欲提拔这些出生入死的兄弟,可都被他们拒绝了。
      对高氏兄弟而言,没有什么比寻找妹妹更重要的。
      于是,景帝便下了密旨,将高氏兄弟安插在各国的军营中,一是方便他们寻找自己妹妹的下落,二则是为了囚于九棋的百京尧。
      话罢,高何安端起一碗酒猛干了下去,用衣袖擦了擦嘴角,眼中充斥着无尽的落寞:“我既寻得殿下,也能寻得妹妹,你说是吧?”
      “老哥,会有那一天的。”
      七尺的汉子眼眶通红,声音沙哑道:“十七个年头了,茉晗也该二十岁了。那么大个活人,怎么就能在眼皮子底下丢了啊?我八个兄弟,可真是废物。”
      高何安捶胸顿足,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百京尧问:“十七年,可曾查到什么线索?”
      高何安连连唉声叹气,从怀中摸索了一会儿,掏出一块巾帛,上面有明显的黑色龙纹,他说:“这是我妹妹丢失那日,我在院子里发现的,似是轩辕皇族的印记。”
      “轩辕皇族?难道是他们做的?他们要一个小孩做什么?可曾找到轩辕皇族的人?”
      高何安苦笑一声:“我也想过,可那个时候轩辕皇族的势力接连被消灭,二皇子自尽于宫中,九皇子溺死河里,其余几个参与动乱的基本也都被杀了,只有太子销声匿迹,从此杳无音信。十七年来,没有人知道他是生是死,根本无从查起。”
      百京尧十分震惊,猛地站起身来:“什么?你说轩辕太子不是死了,而是消失了?”
      “嗯……自沐汐桥事变那日起,轩辕太子轩辕宁便人间蒸发了。有人说被二皇子谋害了,但也有人说是逃了。”高何安点点头。
      “若你是太子,知道二皇子要政变,你会怎么办?”
      “那自然是先逃跑,寻找合适机会再反扑回来?可是哪有人十七年了还丝毫不露面的。”
      “十七年,若他还活着,必是极能隐忍之人。”百京尧凝重道:“老哥,若此次大胜而归,我帮你寻找妹妹的下落。”
      高何安眉目间露出一丝感激:“你真的……相信茉晗还活着吗?”
      “我相信!”
      也不知道是直觉还是为了宽慰高何安,百京尧坚定地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高氏一门,不顾身家性命,投身于齐柔。自己无论如何也要帮帮他们。
      “好!”高何安扔掉手中的碗,一把抬起酒坛,往嘴里猛灌。似乎这样,就能消除一些他心中的苦闷。
      “此役,你我兄弟携手,杀他个片甲不留!!”
      “老哥,不可冒进,活下去,才有见妹妹的机会。”
      “我知道了。”
      四十岁的汉子负手而立,望着寒风笼罩的帐外,神色愈发的凝重。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十七年前的变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