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 12 章 ...

  •   第十二章

      “高欢!”

      躺在贺六浑家的床铺上,阿史那虎头已经睡得鼾声震天响,两小孩儿小肚皮起起伏伏也呼呼大睡,贺兰定却硬板板地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一闭眼就是黑暗中的那一声“高欢”。

      不会是自己知道的那个高欢吧!

      贺兰定对南北朝的历史了解不多,不知道这段时间具体有多少个涌出了多少个国家政权,但知道南北朝的特点除了“皇帝轮流做”之位,还有一个特色就是“皇帝不当人。”

      南北朝时期,华夏大地战火燃燃,战火不仅烧死了亿万黎民百姓,也烧灭了炎汉以来的忠孝礼义。在这个时间段,无论是胡人控制的北方,还是汉人掌权的南方,就没几个脑子正常的皇室。

      各种骇人听闻的荒唐事层出不穷。比如,亲兄妹□□,哥哥让妹妹假死,然后把妹妹养做外室还生了孩子。

      还有公主和自己的叔伯搞在一起,然后密谋造自己父亲的反。

      又比如,皇帝让自己的爱妃陪同一起上朝要求爱妃全身赤.裸,邀请文武大臣一道欣赏爱妃美妙的身体。“玉体横陈”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而“玉体横陈”的主人公北齐皇帝高纬便是高欢的孙子。高欢还有个孙子也很有名——兰陵王高长恭。

      [高欢竟然是造反了不成?可是他现在穷得连一匹马都没有。]贺兰定盯着黑漆漆的屋顶,只觉不可思议——自己正处在一段真实的历史中,而自己隔壁院子里睡着的很可能是一个能够掀翻一个皇朝的猛人。

      [或许只是同名同姓吧。]贺兰定侥幸地想。

      [赶快睡觉吧,明日还有许多的事情要做。]贺兰定闭上眼睛,努力让自己赶紧入睡。可是越想睡就越睡不着。

      高欢当皇帝了,那如今的大魏是不是就亡国了?哪一年亡的呢?为什么亡的?

      改朝换代总是伴随着腥风血雨,这波血雨会波及到草原上放牧的贺兰部落吗?

      肯定会的。

      贺兰家是鲜卑八大贵族之一,还曾与大魏皇族拓跋家联姻密切。大魏没了,拓跋家肯定也完蛋了啊,他们贺兰定会不会被清算?

      而且大家都是军户,平日牧马放羊,一旦战事起,就必须应招参战。正如木兰辞中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到时候,自己是不是还要去打仗?

      可是自己连鸡都没有杀过。

      越想越多,越想越远,越想越睡不着觉。贺兰定只觉自己的穿越难度简直是地狱级别,吃不饱穿不暖,上厕所没卫生纸就算了。未来还可能经历战乱,被拉去战场上杀人!

      贺兰定一夜无眠,第二天早上起来眼角挂着两个大大的青黑眼袋。

      “郎主,你晚上找人打架去了?”阿史那虎头凑上前,好奇地打量着精神萎靡的贺兰定。

      贺兰定:......一夜未睡,又想了许多乱七八糟的事情,此时的他脑子几欲爆炸,连说话的欲望都没有了。

      “郎主?”贺兰定不吱声,阿史那虎头也不是个会看人脸色的,又凑近了几分继续追问。

      “你打呼,我没睡好。”贺兰定甩锅。

      “啊?”阿史那虎头挠挠头,憨笑道,“那您揍我一拳呢,把我揍醒不就好了。”

      “我阿妈就是这么干的。”

      贺兰定不想多提昨日的事情,打住话题,“今日我有些事情,你带着那日萨日在镇上逛逛。”

      “一定不能让他们离开你的视线范围,知道吗?”贺兰定担心有拐子。

      “好吧。”阿史那虎头完全不能理解自家郎主老母鸡一般的育儿心态,但他知道自己扭转不了郎主的想法和做法,只能依命行事。

      正说着话,破旧的院门吱呀一下开了,一个妇人端着一锅豆粥走了进来,正是贺六浑....额,是高欢的姐姐。

      “阿欢今日当值,天不亮就出门了。”高家姐姐代为招待,“莫要嫌弃了。”

      高欢很穷,他的姐姐姐夫家也不富裕,此时用来招待客人的豆粥已然用上了家中最好的食材。

      “多谢了!”

      “此前我还一直以为高...高欢他就叫贺六浑呢。”贺兰定想打听点消息。

      高家姐姐笑道,“那是阿欢自己给自己取得个胡名。”

      贺兰定觉得这个高欢真是复杂,明明是个汉人,却全然是胡人打扮,在外行走也用胡名。要说他是倾慕鲜卑文化吧,他却非常重视名声、在意阶层,宁可穷困潦倒也不行商贾之事。简直像个宁可饿死也要守洁的汉家文士。

      他还非常聪明。

      贺兰定心中叹息,将所有的复杂情绪收拢干净,先将眼下的事情处理好了。与其担心不知道会在哪一日到来的灾难,不如踏实过好今下,努力积蓄力量。

      早饭过后,贺兰定和阿史那虎头分头行动。阿史那负责带孩子在镇上玩,贺兰定则去办自己的事情。

      萨日眼巴巴地瞧着贺兰定,虽然很想与阿兄一道走,但还是非常懂事的挥手告别,“阿兄,中午见。”

      贺兰定第一站去了刘记货行。上一次,他在此将八本《论语十二章》卖出了八千钱,赚了好大一笔。

      “刘掌柜!”贺兰定一脚跨进商行。

      正在拨弄算盘的刘掌柜听到熟悉的声音,霍然抬头,就见进门的正是那个让自己魂牵梦绕、咬牙切齿的家伙!

      “刘掌柜?”贺兰定疑惑。这和自己想象的不一样啊!按照常理,刘掌柜见着自己不该欣喜若狂吗?怎地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

      “小将军坑害小人矣!”刘掌柜疾呼,面目狰狞。

      贺兰定惊得后退两步,问,“可是上回的书没有卖出去?”

      “你那论语不全!”刘掌柜咬牙。

      贺兰定问心无愧,“买卖之时不就告知您此事了吗?何故做马后炮?”这是书没卖掉想甩锅给自己?

      “你还胡乱断句!”刘掌柜只粗通文墨,认得几个字。起先乍一看贺兰定抄写的《论语十二则》只觉奇货可居,虽只是残章,但是便宜啊,且字迹端正,转手一卖肯定很赚不少。

      谁知八本《论语十二则》运到平城,才刚刚摆出去,就被几家士族子弟找上了门,扬言要砸了刘记商行,说是他们侮辱圣贤之言。

      “啊?”贺兰定一脸呆滞,不可思议,“不至于吧.....”自己又不是写的什么反书。

      这个时代并没有逗号、句号之类的标点符号,贺兰定在默写论语十二则是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没有在文中加入符号。可是,习惯之下他还是做了断句,下意识地在两句之间留了空白隔断。

      那些士族们有毛病吧!这就侮辱圣贤了?

      “与反书无差!”刘掌柜咬牙。

      断句不同,词句的意思便也就不同了。在这个知识被世家大族垄断的时代,他们不仅拥有对知识的学习权,还有对知识的绝对解释权。

      如今世面上流传的《论语》有三个版本,一是《古论语》,据说是汉时在孔子的旧宅中发现的;二是《鲁论语》,主要是鲁地的学者传习;三是《齐论语》,主要在齐地学者中传习。

      每个版本各有簇拥,都认为自家所学才是正统。每每见面便是王八看绿豆,少不得一番面红耳赤的争斗。

      此时突然冒出一个《论语十二则》,立马被打成异教邪说,必须摁死!

      以上这些,贺兰定不知,刘掌柜之前也不知。如今,两人都知道了。

      “小将军害苦小人!”刘掌柜简直要抹眼泪。原本以为可以大赚一笔的买卖,结果不仅赔了,还得罪了士族。最后被老东家发配过来“永镇”怀朔——要知道以前各个分部的掌柜都是轮岗的!

      “啊这.....”贺兰定小心问道,“那咱们上次说的释义的事情....”还指望这买卖发财的呢!看来是要黄了。

      “小将军是要小人的命不成!”刘掌柜跳起来大喊。

      好吧,这条发财的路被堵了。

      “那上次的八千钱.....”贺兰定心道,自己都把钱花光了,还也还不起了啊。

      “某难道是背信弃义之人?”刘掌柜傲然道,“彼时便已钱货两清,东西没卖出去是某之责,还要小将军将货款吐出来不成?”

      虽然心里很想贺兰定将八千钱还回来,可是刘掌柜如今被“发配”怀朔镇,升迁无望,还不知要在怀朔呆上多少年,怎敢得罪了鲜卑贵族。

      “先生大义!”贺兰定松了一口气,心道,等以后自己赚钱了必把这八千钱还给刘掌柜。

      “那个.....”贺兰定迟疑开口。他今日来除了谈买卖,还有一件事情想请刘掌柜帮忙。

      过几日就是外祖父的寿诞,贺兰定准备将豆芽菜的泡发之法作为寿礼送上。可是这泡发之法不能口述吧。

      贺兰定便决定弄一份图文并茂的“豆芽菜泡发说明”,然后问题来了——许多字不会写。

      如今用的是繁体字,贺兰定认得却不会写。之前的《论语十二则》是因为他当初练习书法时就是练得繁体字,写来自然洋洋洒洒非常顺畅。

      可如今这一份操作说明书却写不出来了。于是贺兰定便打上了刘掌柜的主意,毕竟,部落里除了自己,认字最多的族人就是萨日和那日了。贺兰定上哪儿去找人请教。

      面对贺兰定的欲言又止,刘掌柜如临大敌,一脸警惕。不怕神一样的敌人,就怕猪一样的队友。在刘掌柜眼中,贺兰定就是猪队友。

      “就是想向您请教几个字。”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第 1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