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朴实无华 ...

  •   “小少主,要我说就不能让陌云多看到您,我真怕他那蠢劲儿影响到您,好家伙,王府里意外失火一个屋里却几十具尸体,正常吗?他还觉得自己挺聪明找个侍女扮少主,直接给我气笑了啊,没办法我冒着大火,一具一具的搬啊,给我熏的。”
      “你白舅舅我其实提前几天就到京城了,知道少主即将临盆我赶忙下山来看护着些。一看少主中毒了,我就寻思赶紧把你们那一穷二白的帅府烧了,赶紧带上少主小少主还有陌云回去见义父,怕再有别的变故,再半月果然陌峥战死的消息就传来了。不给少主提前解毒是小少主你即将降世给少主用药怕对你不好,又怕监视的人察觉,如果只是江湖上的阿猫阿狗还好说,主要是烦朝廷那一群,毕竟咱昆仑山家大业大的。为了狸猫换太子,你知道舅舅辛辛苦苦跟个土拨鼠扒拉了多久才在城外乱葬岗找到一具合适的尸体吗?正准备出现跟少主商量回山里,少主自己点火了,把舅舅吓的啊,还以为自己自作聪明少主已经没了,还好陌云这小子不是完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知道给你们娘俩带走。”
      “等你们走了我把刨来的尸体放屋里,还把那玉箫放在尸体手里,这样府里数量才够。我就一直搬尸体呀搬尸体,都是好人本应该都接到昆仑山的,唉……”
      “小少主你别哭啊,要不舅舅给你讲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对小和尚说……”
      真有和尚!!!
      俩和尚!!
      一大一小俩和尚!
      白大侠看老和尚总觉有些眼熟的很,就想听听他们在说什么。于是给不归尝一下前面集市买的麦芽糖,不归果然不哭了,当然不是自己想吃才买的……随后立刻隐匿身形。
      ……
      “师祖,这条路不对吧。”
      “师祖,我有点饿”
      “师祖……”
      “无念,我们是出家人,出家人哪有对路和错路,不要让身体的痛苦动摇你的心,路的对错有什么关系?走下去就是了。”
      被称作无念的小和尚似懂非懂道:那我们晚上睡哪里呢?
      “无念你又错了,走路的时候不要想停下来的事情,不然人还在走路,心已经飞走了,修行还有什么意义呢?”
      “可是此处没有人家,我们怎么化缘呀?方丈你不饿吗?”
      “我自然是饿的,出家人不打诳语,化缘化的是缘,此时既然无缘,自然静待有缘再化”
      “师祖,你为什么离寺出走?”
      白大侠差点绷不住笑,开始还觉得这老和尚讲话有点意思,现在看来,不是被寺庙赶出来了吧。
      “我何曾离寺出走?脚步走到哪里,仏就在哪里,何处不是修行地?”
      “师祖,我听不懂”
      那老和尚看小和尚确实走累了便道:施主,请现身吧。我这小弟子着实饿坏了,求施主行个方便予贫僧一饭,贫僧感激不尽。
      白大侠心里一惊,自己的轻功,匿行造诣少主都不曾发觉,这究竟是何人竟能发现自己,暗自碾碎一枚避毒的丹丸,防人之心不可无,只希望是巧遇前辈高人,不是冲着自己或者小少主来的。心念电转之下护着不归飘了出来。
      白大侠虽然狂妄,但自小得山里老人好生照看此番面对老和尚,理数却是周全,只看他单手合十微微躬身道:大师,在下有礼了。我这有些干粮,请大师不要嫌弃,相逢即是有缘,我家夫人也常礼仏,刚才无意听到大师讲经,更觉受益匪浅。
      这番话理数周全,还表达自己不曾与出家人为敌,连偷听也解释是无意听闻,这老和尚若是怀善意必不会为难我……
      却听那老和尚双手合十躬身道:谢过施主,施主慈悲。
      然后小和尚欢天喜地的吃干粮,却不见分给老和尚。
      白大侠投来疑惑的目光,那老和尚叹道:我修行途中见此孩儿孤苦,贫僧身无长物,只会念经打坐,无法渡他,便问他可愿入空门,随我修行。他却说我不懂什么是空门,有吃的就行,于是我便带着他了。
      “大师慈悲,敢问法号?”
      “贫僧之前的法号不愿提及,如今苦行,自改了法号曰:忘痴,施主可唤我忘痴和尚”
      这时小和尚却拿来吃剩的干粮,竟还有一多半交予忘痴跪地俯首道:弟子有错,我观这位光头施主为男子却抱着如此小的婴儿,之前又藏匿身形,以为是牙子之流的歪门邪道,故不敢让师祖先吃,我尝过并无不妥,误会这为施主,请师祖责罚。
      白大侠愣住了,忘痴和尚苦笑道:你若处处防备世人,世人也处处防备你,长此以往心业太重。你不该让我责罚你,而应该请这位施主原谅你,他善心善行,若所帮之人都你这般,日后不再乐善好施,这便是你的罪孽。
      “请施主原谅无念。”
      “无妨,我是江湖人,却是很欣赏小师父。”白大侠仍未放下戒备便问道:敢问忘痴大师和无念小师父欲往何处,不如同路,也好有个照应?
      白大侠很光棍,这老和尚自己刚才观察过,打是铁定打不过,况且自己还带着小少主,先言语试探一下,看看到底是不是冲自己来的。
      “贫僧欲往昆仑山,听闻昆仑山主大善,老和尚无甚寿数了,想在得见我仏之前去看一看那大善之地,了平生之愿,无念这孩子在那个地方才能放下心来修行,得见本我。”忘痴和尚道
      白大侠傻眼了,他是万万没想到义父这块金字招牌给自己招了这么大的灾,试探了半天,这老和尚是真傻还是误打误撞的巧合。关键是自己还不敢跑啊。
      只能硬着头皮道:这么巧吗?我亦赴昆仑找人收养这可怜小儿,前日我见他被遗弃在路边,我却不知如何养育,一路未见寺庙,道观,又怕付予不善之人反而不美。
      “施主大善!如此我们同路而行吧。”
      白大侠只能答应。
      “师祖,初生之子,尚不能食五谷,如何是好?”无念和尚担心的说道。
      “无妨,老衲修行日久,一身功力梳理经脉壮其元气。劳烦这位施主以牛乳兑以山泉煮沸,待凉些以匙与芦管喂之,性命无忧。”
      此时他大概猜出了老和尚身份,愿意为素不相识的小儿费心劳力,甚至折寿,还是和尚,自己还打不过,只能是传说中那位!小少主这是有了一份大机缘。怕是老和尚早看出来我是谁,也知我怀中抱的可能是谁,这番厚待小少主应该是想给身边的小和尚求个安稳,在昆仑山好好生活,想到此处白大侠不免有些佩服与黯然。劝道:方丈不可,昆仑山自有规矩。况且大师高龄,不免损伤修为,有损寿数。白大侠自己一身毒功自己清楚,也明白到了昆仑山自己义父肯定心疼小外孙不顾内力为他洗经伐髓,实在不愿这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因此损失寿命。这里点出方丈就是告诉忘痴,我也猜出你的身份,昆仑山不承你的情也会好好照顾这无念小和尚。
      听到这里,那无念小和尚急了说:师祖……
      “无念,上天有好生之德……”
      那小和尚都要哭出来了。
      白大侠继续劝道:方丈,实在不必如此。
      忘痴和尚也不装了,直接问道:可是陌施主之子?
      白大侠默然点头。
      “仏门一向不喜刀兵,不喜杀伐。贫僧之前也动过心思不若犯了杀戒一一了结了这些天下兵主,世间是不是会少些流血。但昆仑山主是贫僧好友,思索之下贫僧先去找陌施主辩了一通,想先劝服陌施主。”
      “可贫僧输了,被驳的哑口无言。贫僧自问,自己年幼孤寡怎么办?自己遇到被牙子买卖的两个小姑娘该怎么办?自己遇到那老汉怎么办?遇到那个偷自己钱袋的小孩儿和那个老人怎么办?遇到众生被戕害怎么办……一桩桩,一件件。后来贫僧明白了,贫僧连给他们一顿饱饭的能力都没有,因为贫僧只会在寺里堵住耳朵吃斋念仏。贫僧都在凭世人渡己,凭什么渡世人?后来我回到寺里,我发现我吃不下斋,念不了仏了。有一天突然开悟,明心见性之下又得知大限,故欲往昆仑山,与旧友昆仑山主叙旧,看能否助他突破武道界限,也算还了陌施主的成全之恩。”
      “可半途听闻了陌施主的消息,贫僧知白施主会下山看护陌施主一家,便在这里等,看能不能帮得上忙。你我都明白,陌施主死因成谜,世子以后的路注定不会平凡,不论光芒万丈还是崎岖难行,他气血不足练不得武必是不成的,所以不必拒绝贫僧。还有,怎么不见山主之女?”
      白大侠长舒一口气,知道少主是义父亲女的除了埋在土里的就是义父的好友了,执意帮忙应该也的确是欠了陌峥或者义父的人情。自己总算彻底放心了回答道:少主无恙,与陌云那蠢货去了边关,少主应该觉的陌峥之死有疑。大师仁德,但不归一事,还需义父做主。
      忘痴再转头看向不归道:小世子早产,先天气血元气不足,可对?所以为了此子健康长大,山主定然不惜代价,他仍是壮年,尚有更进一步的可能,这么做是自毁前程。况且山主的真气锋锐,并不适合。
      白大侠纠结道:可惜我一身毒功,功夫也没练到家,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贫僧帮世子洗髓亦有私心,不教导无念武功,是愿他做个普通人,且他心性与贫僧功法无缘,若他日后想要习武,还请施主可以指点一二。再者,世子年幼如白纸,贫僧只帮他筑根基,日后也无碍世子修习其它武学,虽无师徒之名,亦有师徒之实,也算了贫僧一桩心愿。
      白大侠还是不语。
      忘痴和尚苦口婆心说半天,心想这孩子怎么这么犟呢。往日每次去昆仑山会友看这光头就觉的亲切,跟山主说了好多次想收他为徒,感觉他与我仏有缘,山主也意动,欲成全我。怎料后来之事让他心性大变……。唉,天意弄人,年纪大了就是容易想以前的事。
      白大侠看忘痴脸上阴晴不定,不自觉咽了口唾沫,又见他看自己的眼神暗暗惋惜,怎么办,想杀了自己抢了小少主当徒弟?怎么办怎么办,想到这里腿也已经软了。
      果然又听到忘痴阴测测的说道:既然你不答应,那就别怪贫僧了。
      说罢就要一指头戳过去,先定住这二百五,等给这孩儿洗经伐髓了,他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唉,老衲果真是仏性有损,走火入魔竟做出这等强人所难之事。但为了十六年后昆仑山主有足够的实力,没办法了!
      正欲动手却见白大侠突然道:大师别动手,我替我外甥答应了!
      “善哉!无念,去通知藏经阁我的两位师兄,今日我忘痴有第一位弟子了。”老和尚开怀大笑。
      “弟子领命。”说罢打开背篓,里面放着几块石头,和三本书。
      白大侠又懵了,这老和尚真走火入魔了?细看之下却惊了,那三本书多有破损,但书名依稀可辨,分别是《易筋经》《一阳指》《金刚伏魔》,心里一突,目光呆滞道:不会吧,不可能吧,不应该啊,不能够吧,书是这三本,那石头……难道是仏门高僧圆寂后的舍利子?白大侠再看看那破背篓感觉这“藏经阁”好像镶了金边,无法直视。
      忘痴玩心大起道:想学啊施主?贫僧教你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