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二十二章 ...

  •   暹罗国(5)
      胡御医见王兴要问诊下药,毕恭毕敬认真地思考片刻。
      然后,他细声细语对王兴说道:“我家大王向来身体虚弱,故子嗣一直不昌。我按古方施以汤剂,尽心尽力调理大王身体,大王身体渐渐有了起色。
      多年之后,国王和王后方生下小公主。
      我王和王后老来得女,龙颜大喜,普天同庆,从此将公主视如掌上明珠,心肝宝贝。
      不过也有点小遗憾。小公主自幼开始,体质就不好,平常畏寒惧热,这一点随了我家大王。
      国王令老叟调理公主身体,我用心尽力开出方剂。本以为会药到病。
      等我熬好药剂,让宫女端进闺房。
      想不到公主自小被国王和王后娇养疼爱惯了。
      公主刚将汤药喝下一小口,她就嫌汤药味道苦口,便一口将药剂全吐了出来。
      任凭我施尽一切手段,公主就是金口不开,不再饮用药剂。
      见她又哭又闹。就不再忍心,就不再勉强公主喝汤剂了。
      大王爱女心切,不容公主受半点委屈。此时也只能任由公主任性了。”。
      胡御医无奈摇了摇头,捋了捋垂于胸前飘然的白胡须。
      长叹了口气,望了望王兴,接着说道:“圣医您是知道的,病人一点汤药不进,不用说老叟爱莫能助,就是大罗神仙下凡,恐怕也束手无策了。”。
      趁着胡御医喘口气,王兴问:“一直是这样吗?难道说一点别的方法也没有吗?比喻食补。”。
      王兴听外公讲过,饮食也可以调节身体。这点浅显的道理他还是知道的。
      一听王兴谈起食补,胡御医双眼放光,望着眼前这个他心目中的神医。不由露出钦佩赞许的目光。
      忙点点头,说:“不愧为神医呀,一语就直中要害。老叟也用上了食补这一方法,帮公主慢慢调理。经过长时间调理后,公主身体渐渐好了许多。只是因公主过于挑食忌口,饭量也少,所以一直未能痊愈。身体状况比正常人还是要虚弱一些。”。
      未等胡御医讲完,王兴好奇地问:“听老先生这话,虽然公主不及正常人,国王和王后也不至于如此慌乱,以至于还要张贴皇榜,招揽天下名医。这不是要让全国百姓都知道,公主患病一事吗?”。
      胡御医答道:“也是老叟笨嘴拙口,慌乱中没将话说得明白。我刚才说的是以前的事情。这次病情加重,是今年清明才发生的事情。”。
      胡御医便一五一十,将事情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原来,今年清明节时,国王按照惯例,和王后带着满朝文武大臣要登指天山,踏青赏景。
      这指天山为皇家园林,坐落在王城西南八十多里的地方。
      山峰高耸入云,山上林木葱郁,野兽出没,百鸟翔集。因最高的山峰,酷似人的手指直指天空。所以取名为:指天山。
      公主本来是喜静厌动的性子,很少随行登山踏青。
      可偏偏这几天,公主感觉身体不错、心情也愉悦,便要随同父母一同前去。
      就因为这一次踏青,便生出了事端。
      这几年,经胡御医细心的膳食调理,公主随着年龄长大,身体也变变得越来越健康了。这一切变化,国王、王后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国王听说爱女要随他一同去指天山踏青,自然非常高兴,便一口应了下来。
      卯时刚过,公主和母后乘坐的凤辇,和国王坐的龙辇,已随着大队人马赶到了指天山山下。
      国王和王后坐在滑杆软轿上面坐在前面。公主也坐着软轿随后,与父母的软轿不同,她乘坐的轿子,外面用粉色薄纱罩住,这样不仅可挡一下风,也不会让闲杂人等看得真切。
      在众人的簇拥下,国王一家人随阶而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