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清明时 ...

  •   张衡自然不同于伍愉安的悠闲,清明这日,天刚蒙蒙亮,他便起身洗漱,换上了整洁的衣裳,准备开始这一天的忙碌。
      清晨,宗祠内,巫溪村民陆续到来,为即将开始的祭祀活动做准备。张衡扶着老太爷走进祠堂,他早将供桌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供品:金黄的鸡、肥硕的鱼、鲜嫩的猪肉,以及各种时令蔬果,这些寓意着巫溪的丰收与富饶之物均是出自先前伍愉安奉上的银两。一百两,足够十户巫溪人一年的花销,就算是给宗祠翻新,也用不完,因此,今岁的祭礼倒极为丰盛。祠堂的香案上,香火鼎盛,烟雾缭绕,伴随着檀香的香气,一股庄严肃穆的氛围萦绕在其中。
      这一次,只有男丁在内,众人皆庄严肃穆,听从老太爷的安排。
      田仁序站在香案前,他的神情庄重而肃穆。他先是净手焚香,然后双手合十,闭目祈祷。他口中念念有词,向上天述说着祖先们的兴衰荣辱,祈求上天与祖先们的庇佑和赐福。张衡静静地站在一旁,明面上的他是最为仔细聆听老太爷的祈祷。
      随后,老太爷开始诵读祭文。
      诵读完祭文后,田仁序以及巫溪人一起向祖先们行三叩首礼。他们深深地跪下,虔诚地叩拜。
      祭祀仪式结束后,各家又都去各家的坟上扫墓。每户人家都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再将用柳枝做成的标竿插在坟墓上,这才算是完成。
      张衡则是陪同老太爷回到田家小院,老太爷直接进了东侧房,只背对着张衡挥了挥手。张衡自然懂得,有道是,白发人不送黑发人,自从子孙们逐个逝去,清明这一日,老太爷都是独自在自个儿忙活活计的东侧房里独自哀伤度过。老太爷更知道,张衡会陪同着自己的老妻与年幼的曾孙女,他挥手便是让张衡赶紧过去,别耽误了时辰,毕竟张衡最后还是要去自家坟墓上祭奠。
      听见张衡回来,小满与马氏也挎着竹筐走出了正堂。张衡赶紧伸手接过竹筐,竹筐分量不轻,按照以往的惯例,那是马氏为他父母准备的另一份。
      三人默默无语来到了长右山,来到了田家子孙的坟墓前。小满自是逐个磕头,张衡为坟墓培上新土忙活着,马氏摆放供品,点燃香火。
      此时,小满已逐个磕完头了,她来到了马氏的身边,看着爹娘的坟墓,将马氏用柳条做的标竿上糊些长条白纸和楮钱插在了坟墓上。
      马氏平日里一想到这些早逝的儿子儿媳孙子们便伤心落泪,到了坟墓前,自然是泪如珠下,小满不住宽慰,马氏这才止住了哭。看着张衡已经培完了新土,便说道:“衡哥,你也赶紧去你爹娘坟前拜祭,我还要在这里多陪陪时哥。”
      时哥是马氏最疼爱的小孙子,都说庄稼佬,向着小,这话也算是有道理的。时哥正是小满的爹爹,可惜年岁不永。
      张衡这才前往父母的坟前祭拜。刚回来时,他就已经来过爹娘坟前,不过那是在夜里。今日再来,只觉坟上长枯枝交错。张衡轻轻拂去坟上的枯枝败叶,露出那熟悉的石碑,上面刻着父母的名字,字迹已有些模糊。他将马氏准备的物件一一拿了出来,又按照习俗培了土,插了标祀,烧了挂钱。
      张衡腹内有百思,但却一言不发,只磕了几个响头,便离开了。
      等到他一行前脚刚回到了田家小院,后院伍愉安等人便来了。张衡与马氏本想做青团这些应时节美食,见到伍愉安送来,也算是省下了一番功夫。
      小满是天性跳脱之人,见到伍愉安和娇娇等人,自然将早日间的难过全抛到了脑后,可马氏与田仁序自然还是阴郁,见小满欢脱的样子,马氏便说道:“衡哥,你带着小满与伍家姑娘一同去踏青,放风筝去吧~”
      伍愉安轻轻点头,双眸中闪烁着坚定与执着。她轻扫了一眼宁静的院子,而后转向马氏,轻声说道:“太爷爷在房中休憩吗?这些孤苦无依的孩子们,愉安认为有必要向太爷爷禀报一声。”
      马氏闻言,微微颔首,随即起身去请田仁序。不一会儿,田仁序缓缓走出房门,他的目光落在院子中那一群孩子身上。只见他们或站或坐,最小的孩子与小满年纪相仿,最大的也不过黄口小儿,但无一例外,都面黄肌瘦,衣衫褴褛。这样的景象让田仁序的思绪不禁飘回了遥远的过去,他想起了初见田六时的情景,那时的田六也是这般瘦弱无助。
      田仁序的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绪。他看向伍愉安,眼中满是疑惑:“愉安,这些孩子是从何而来的?你又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伍愉安深吸一口气,走到田仁序面前,深深一礼道:“太爷爷,这些孩子都是流浪在外的孤儿,他们无家可归,无人照料。愉安今日在山中偶然到他们,心中实在不忍。愉安便想收留她们。”
      她的话语温柔而坚定,田仁序听着她的话,心中的疑惑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赞许与感慨。
      他长叹一声,说道:“愉安啊,你的心地如此善良,太爷爷很是欣慰。只是,你伍家虽然家大业大,但收留这么多孩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考虑过如何安顿他们吗?”
      伍愉安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太爷爷,愉安都已经想好了。”
      田仁序沉思片刻,最终点了点头:“好,既然你决定了,那太爷爷自然应允你这番善心。”
      伍愉安闻言,心中一阵欢喜,连忙行礼道谢:“多谢太爷爷,愉安定不负所望,好好照看这些孩子们。”
      见此事已了,小满天生便是个活泼开朗的性子,一旦听闻马氏的提议,便如同一只脱笼的小鸟,欢快地拍打着翅膀。她拉起伍愉安与娇娇的手,蹦蹦跳跳地要出门玩耍。
      “衡哥,咱们快去吧!”小满迫不及待地催促着张衡,她的眼中满是孩童般的纯真与喜悦。
      张衡看着小满那欢快的样子,心中的阴霾也消散了不少。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随后与伍愉安等人一同踏上了踏青之旅。
      长右山风景如画,春风拂面,阳光明媚,杏花漫山遍野。小满与娇娇等孩童如同欢快的蝴蝶与小鹿,在花丛中穿梭嬉戏。她们的笑声清脆悦耳,回荡在空旷的草地上。
      张衡则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她们的身影,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暖。他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是这般无忧无虑,在长右山上尽情玩耍。
      放风筝的时候,小满手中的风筝飞得最高,她得意地笑着,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娇娇也不甘示弱,她们争相追逐着风筝,草地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玩累了,他们便来到树林中休息。
      “衡哥,不如给伍姐姐的院中装个秋千吧?今日清明,该荡秋千才是。”小满又提议道。张衡没有回答,只是点头答应。
      他找来结实的藤蔓和绳子、木板,开始动手制作。经过一番巧手制作,一个插满鲜花的秋千便呈现在了伍愉安的眼前。那秋千上,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仿佛将整个春天的美丽都凝聚在了这里。
      伍愉安看着眼前的秋千,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小心翼翼地坐上去,张衡轻轻一推,秋千便悠悠地荡了起来。在鲜花的映衬下,伍愉安的笑容显得更加灿烂。
      小满和娇娇见状,也纷纷要求荡秋千,其余的孩童也一拥而上,众人在秋千上欢快地荡着,笑声和欢呼声此起彼伏。
      玩累了,他们又来到小溪边采集螺蛳。张衡耐心地教她们如何辨别螺蛳的新鲜程度,如何清洗和处理。小满和伍愉安等人一边听着张衡的讲解,一边动手实践,很快就掌握了采集和处理螺蛳的技巧。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的身上,金色的光芒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愉悦的心情回到了田家小院。马氏与田仁序见他们回来,脸上也终于展露出了笑容。
      即已捕获满满一箩筐的螺蛳,伍愉安与张衡自然是要好好张罗一番,为今晚的餐桌添上一道鲜美的佳肴。
      小满提着自己那沉甸甸的箩筐,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她向张衡提议:“衡哥,螺蛳这般多,我们不如将其洗净,烹煮一番,与众人共赏这河鲜之味,如何?”
      张衡闻言,点头笑道:“清明节气自然该吃螺蛳,我去准备烹煮之物,你们且去清洗螺蛳。”
      于是,众人分工合作,伍愉安细心地教导着孩童们,她将螺蛳放入清水中,用刷子轻轻刷去壳上的淤泥和青苔。而张衡则去厨房取来了锅碗瓢盆,以及烹煮螺蛳所需的调料。
      待伍愉安将螺蛳清洗干净,张衡已经生好了火,锅中的水也开始冒起了热气。他将螺蛳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姜片、葱段和料酒,然后盖上锅盖,静待螺蛳熟透。
      不一会儿,锅中便飘出了诱人的香气,那是螺蛳特有的鲜美味道,混合着调料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
      此时,马氏与田仁序也被这香气吸引过来。他们看着锅中翻滚的螺蛳,再看着满院的孩子,心情也高昂了起来。
      待螺蛳煮好,伍愉安和张衡将其盛入盘中,端到院中的石桌上。此时,小满、娇娇和那群孩子们也围了过来,他们看着盘中那诱人的螺蛳,眼中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马氏微笑着招呼大家入座,然后拿起筷子,示范如何吸食螺蛳肉。孩子们学着她的样子,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螺蛳,放在嘴边轻轻一吸,那鲜嫩的螺肉便滑入口中,美味极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