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一一完成后,终于来到了三月十六的迎亲日。
      作为言府嫡系的长子长孙,又是国舅爷的儿子,言豫津的婚事办的极为盛大,梁帝为了一扫正月及年前的一堆破事带来的霉运,特地开了私库给言豫津不少东西,婚礼当天更是带着言皇后上门观礼。
      梁帝都到了,诸皇子自然也是到了,太子和淮王(皇六子)还特地带着儿子来了。
      言阙一向不将这些皇子看在眼里,言豫津作为新郎官要忙的事自然不少,最后只能由萧景琰出面招呼这些兄弟了,为此萧景琰还特地提前给梁帝打招呼,留了列战英在原地继续换防,自己带着儿子们赶了回来。
      这时大家才反应过来,萧景琰这货后面居然站着言府,虽然言阙并没有因为萧景琰是自己的女婿而区别对待他和众皇子,且言豫津也没出仕,但那是言府诶,出了三代帝师,两任首辅,两任皇后的言府诶。
      太子和誉王不由对萧景琰上了心。
      除了梁帝一家,笠阳长公主作为媒人,自然也是早早带着萧景睿和谢弼上言府帮忙了。
      谢弼帮着招呼朝中各官员,萧景睿则是迎亲时帮着做催妆诗,连萧庭生和萧瑶生也被迫赶鸭子上架,作为萧景睿的后备役给带上了。
      萧缙生和萧梅生则跟着言豫瑾帮着招呼女眷,萧梅生单独负责照顾跟着父母来赴宴的小孩们,至于萧缙生,则负责在前院和后院之间跑腿,他九岁,勉强不算大人,还是能进后院的。
      那边言皇后看着言豫瑾忙个不停,赶紧让誉王妃去帮忙,誉王妃一起身,太子妃就坐不住了,她要是一直坐下去,回去绝对要挨太子训。
      这太子妃都起来了,剩下的淮王妃自然也就坐不住了。
      明明是言豫津的婚事,莫名的变成了一场皇室婚礼,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边的誉王妃起来了,那边的誉王怎么会坐的住,作为言皇后的养子,为弟弟言豫津招呼客人是应该的,作为亲姐夫的萧景琰帮着招呼客人也是正常的。
      但太子怎么可能看这两个刚坑了他的人在众朝臣面前大出风头,然后……
      就和后院一样,众皇子都起身帮着招呼客人了,梁帝还笑呵呵的跟言阙说皇子们真团结,言阙只觉得梁帝是真眼瞎,他哪里看出的一团和气,明明是针锋相对。
      好在言阙作为新郎官的亲爹,要忙的事情不少,不用一直伺候着梁帝,不然言阙敢当场弑君信不信。
      言豫瑾也深知这一点,故而一早就请了太皇太后坐镇,有太皇太后在,梁帝和言阙总要收敛一点。
      吉时一到,言豫津就带着萧景睿、萧庭生、萧瑶生等人去纪王府迎亲,是的,许兰溪是从纪王府出嫁的。
      许家家世一般,为了给许兰溪抬脸,纪王妃专门将她接到纪王府来,让她从纪王府出嫁,只是许家实在是过于一般,当初也没想到许兰溪能攀上言豫津,故而许家给许兰溪准备的嫁妆只有三十二抬,实在算不上丰盛。
      许家为了凑嫁妆,都快卖房了,好在纪王也知道许家的情况,为许家填补了不少,再加上府中侧妃庶妃们的添妆,最后加上言豫津私下给的,总算是凑够了七十六抬,勉强也能称得上十里红妆吧。
      当然,这比不上言豫瑾当年出嫁时的盛况。
      言豫瑾作为言府的嫡长女,言府从她刚出生就开始准备嫁妆了,不仅如此,她还有梁帝和言皇后的添补。
      年幼就进宫的她,为了弥补言皇后和梁帝之间的关系,言豫瑾可是下了大功夫讨好梁帝,梁帝对这个侄女也是喜欢的不行,她刚及笄的时候,梁帝就言明为她准备了二十二抬嫁妆。
      可惜,她未婚先孕的事情一出,梁帝的脸立即就挂不住了,但是话已经放出去了,总不能反悔,好在她是嫁给了萧景琰,没嫁给萧景桓。
      梁帝本身就忌讳萧景桓和言皇后走太近,生怕萧景桓有了言家势力会威胁到自己,有一个祁王就够他受了,再来一个誉王,他要不要活了。
      至于萧景琰,那就是个二愣子,虽然和祁王走的近,但言豫瑾和宸妃、静嫔之间的关系并不好,等她嫁给萧景琰后,指不定能离间萧景琰和祁王呢。
      这么一想,梁帝又愿意给这二十二抬嫁妆了,反正也是嫁给自己的儿子,他又不吃亏。
      后宫众人见梁帝都出了,她们自然也是要出的,还不能小气,不然被梁帝和言皇后在心里记一笔,以后日子就难过咯。
      为了避讳太子妃的一百二十抬嫁妆,言皇后还专门将自己的超大号箱子给了言豫瑾,装了一百抬,从正阳宫浩浩荡荡的将言豫瑾嫁了出去。
      当初的靖王府正院差点没放下,后来萧景琰专门拨了一个院子给言豫瑾放嫁妆,再后来萧景琰迟迟不愿意娶侧妃,言豫瑾就干脆将两个院子合并,前面拿来休息,后面拿来放东西。
      不过那也是当年了,如今言豫瑾站在言阙的身边看着言豫津行三跪、九叩首、六升拜之礼的时候,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掉,萧景琰敏锐的发现后,默默伸手攥住言豫瑾的手安抚她。
      言豫瑾努力将眼泪憋回去,等新娘子送入洞房后,她还得去帮着新娘子撑场子呢,别被不知道哪里窜出来的亲戚欺负。
      还好大家还是知道礼数的,当然可能也是看在太子妃和众王妃的份上,没人敢舞到许兰溪的面前。
      至于闹洞房?开玩笑,梁帝膝下还活着的皇子们可都在这里了,谁敢乱来啊!
      当然,主要还是碍于萧景琰的冷脸,太子和誉王这些年为了拉拢朝臣,总是一团和气的样子,大家也不怎么害怕,萧景琰就不一样了,一直就是一副铁面阎王的样子,谁敢在他面前乱来啊!
      况且往日喜欢带头闹的是纪王和言豫津,一个是新娘子的姑父,一个是新郎官,开什么玩笑?自己闹自己吗?
      言豫津就这样过了一个既热闹又省心的婚礼。
      太皇太后毕竟年纪大了,见新人拜完天地后就嚷着要休息了,梁帝没法子只能先奉太皇太后回宫了,言皇后自然跟着一起回去了。
      至于太子等人,为了拉拢朝臣,一直到人走的差不多才走。
      等到太子等人都走了以后,萧景琰也准备带着言豫瑾和孩子们回去了,言阙却喊住了萧景琰,叮嘱萧景琰要好好待言豫瑾,然后又给了言豫瑾一个盒子。
      在回去的马车上,言豫瑾打开了盒子,里面是一叠纸,上面写满了朝中诸人和言府的关系,以及他知道的一些隐秘之事,言豫瑾立即明白了,她这个父亲啊,怕是看出萧景琰下场了,这是在给她送人脉呢。
      言豫瑾难得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看来父亲是真的放下了,她再也不用提心吊胆的担忧自家什么时候会担上弑君之罪了。
      婚礼结束后,言豫瑾好好休息了几天,这一场盛大的婚礼可真是要累死她了,至于萧景琰,他休息了一天,又带着萧庭生和萧瑶生去换防了,其实这事没他坐镇也没关系,但是萧景琰就是闲不下来,同时也是防止太子和誉王揪他小辫子。
      在言豫津结婚后没多久,梁帝就连下二旨,一晋静嫔为静妃,二将太子迁回东宫闭门思过。
      之后又下旨让誉王帮着迎接南楚使团,前两个不奇怪,静嫔入宫多年,又育有皇子成年,晋个妃位本就是应该的。
      至于太子,如今朝中誉王势大,善于平衡之术的梁帝事不会放着誉王继续坐大下去的,且私炮房一案虽然影响甚大,但大不过梁帝的皇位。
      但让誉王去迎接使团一事就奇怪了,南楚来的可是一位亲王,依大梁的规矩,迎客之人应该位高其一阶,该是太子出面才是正礼,如今却让誉王去。就算是安抚誉王是不是也过了些。
      当然,静嫔晋位为妃对萧景琰肯定是一件好事,但对言皇后就不一定了,主要是势头不对,经过朝堂论礼一事,虽然打压了越贵妃,但是言皇后一方到底还是引起了梁帝的不满,眼看着梁帝这就是捧静妃压制言皇后呢。
      言豫瑾一想到言皇后的脾气,立即收拾东西准备进宫劝言皇后,顺便为静妃进位贺喜。
      只是言豫瑾没想到的是言皇后对静妃的进位表示的很淡定,还说了一句:“静妃进宫这么多年了,这才进位,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言豫瑾见言皇后不屑一顾的样子就有些头疼,言皇后生在言府,十六岁时就被选为了皇后,这顺风顺水的人生导致了她的傲慢,一向看不起出生低微的嫔妃们,就算是儿子的死也没给她带来多大的改变。
      只是静妃这人看着雍容淡定,一副不争不抢的样子,但那只不过是她的伪装罢了,要是她半点能力都没有,是怎么能从一介简单的医女,一步步成为林燮的义妹,成功爬上梁帝的龙床,成功的生下萧景琰,又成功将萧景琰养大呢?后来更是敢在梁帝的眼皮底下和言阙联手给她们几个下情丝绕,彻底将言家拉到祁王的阵营呢?
      只是看着言皇后的态度,明显是没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啊,不过言豫瑾也懒得提醒,反正有她在一天,言皇后的下场就不会太差。
      想通后,言豫瑾又陪着言皇后说笑了一会,就带着东西去贺静妃进位之喜了。
      比起东宫和昭仁宫的热闹,静妃这里就冷清多了,这时的静妃突然的晋位依旧没被众人放在眼里,不过这也是件好事,给了萧景琰继续在暗中积攒实力的机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 2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家里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之后会回复更新 另一本即将要完结了,最近的重心都会放在另一本上,等那本完成了,再更新这本,而且会重头开始梳理,中间有些地方实在是写的有点混乱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