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0、重回流域 ...

  •   往东北方向去,还有八九百余里才能到玄中寺,可是若去往南郡风信山庄,便只有约莫五百里的距离。
      一个月后便会召开群仙大会,程离仔细看了看地图,发觉他们若是往南走,不久之后便会入流域的地界。
      程离出来寻人一年多,已经好久未曾回到流域去了。
      她背着剑匣,寻了一块高树坐下,抽出鸿钧剑,仔仔细细的擦拭着鸿钧锋利的剑刃,一缕黑发垂落她的肩头,她恍若未闻。
      细腻的阳光透过层层密叶落在她的一半侧脸,鸿钧显形,坐在她身侧,微微垂眸:
      “今日太阳不错,若是往南走,是不是会更热些?”鸿钧在北方的洛京待了百年,几乎从未出去过。
      程离抿唇笑答:“是。往南走再过不久便要入流域地界,流域是南北交接之地,想来应当比这里温暖几分。”
      “这些日子,辛苦你了。”程离一行人御剑而来,多亏了鸿钧剑。
      他耳尖泛起红色,不知道是阳光使其升温还是别的,清清嗓子答到:“这……不算什么。”
      高庭煜去摘野果,柳阳萱非要缠着他一起去,一大一小领着两布包的野果回来,站在水下傻兮兮的笑着。
      高庭煜抬头看见程离和鸿钧并肩坐在一起,眼睛黯淡了几分,但又转而亮起,他抬头唤道:“程离——”
      程离远远一看,便一跃从树上跳了下去,将鸿钧收回剑鞘之中,鸿钧刹那之间便消失了在树干之上。
      鸿钧生性孤僻,轻易不在别人的面前现形,只有和程离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化作人形出来陪她聊几句。
      刚摘回来的野果还带着几分酸涩,但是融化在嘴里,又有些许余甘。
      程离轻轻握住剑柄,用意念传声道:“刚摘的果子,你也尝尝?”
      只听一道风流荡过,一位黑衣男子便站在了程离身旁,程离递给他一个刚擦好的果子:“给。”
      柳阳萱眼睛猛地睁大,躲在高庭煜身后,伸出半个脑袋打量:“他是谁!”
      鸿钧低头垂眼看向这个长得好似豆芽菜的女孩,淡淡道:“鸿钧。谢谢你的果子。”
      “红菌……?”她认字不多,觉得这个名字和他衣服上的纹路还略微有些相配,她能想到自己从前吃了毒菌子出现的幻觉。
      她意识到自己的紧张,便从高庭煜的身后站了出来,背着手挺胸道:“好吧,红菌,我叫柳阳萱,柳是柳树的柳,阳是太阳的阳,萱是萱草的萱。你记住了吧?”
      他只是淡淡点了点头,嗯了一声,尝了个果子,便又钻回剑鞘去了。
      程离解释道:“他是剑灵,性子比较……害羞。这些日子多亏了他,我们才能走这么快。”
      柳阳萱又啃了一口果子,脸颊鼓起:“喔,是他啊。我说怎么道士姐姐你换了一柄剑呢。”
      越往南走,便可以发觉温度渐渐热了起来,绿草如茵,百花盛放,南方多丘陵,一重又一重的小山挨在一起,郁郁青青一片。
      每到落日抑或是晨初,苍翠的树木之上投印一片金色光影,犹如画屏上的一道风景,小山各自重叠,金明生灭。
      流域坐落在大靖王朝的中部,一条大江贯穿其中,流域便是依河而建立,一开始本是几户人家,但是渐渐聚集在一起,便成了一处无人管辖之地。
      流域本设有县邑,但是因其中江湖游侠、修士术客众多,凡人的官府,也难管到他们头上,便在这里自成一派。
      程离御剑而飞,柳阳萱往下望了一眼,只见千丈高空之下,有一条蜿蜒的大河在平原之上缓缓流淌,白色的云雾掩映着层层叠叠的房屋,绿树星罗棋布的点缀着原野。
      程离往下望了一眼:“唔,那个地方便是我家。”
      程离寻了一处无人的河滩附近放下剑,岸边有震荡雾气流淌,远处可以看见来往的游人如织。
      她转头便道:“我家就住在流域桃花街,自师傅离开以来,我已经有一年多未曾回去了。”
      程离领着高庭煜和柳阳萱便入了城内,日至晌午,天上的一轮日还带着暖意,行人吃饱喝足后伸了一个懒腰,米糕面饼的香味由远及近。
      流域除了官府类似个摆设外,其他倒是和众多城镇没什么区别。只是这里的银庄、当铺特别多,游方算命术师也不少。
      柳阳萱饶有趣味的往周围打量着,程离寻见了她的目光,问道:
      “路程遥远,你们饿了吧?马上就到家了,我给你们煮些东西吃。”不过她复而又想,“我离家许久,想来家里也没了什么吃食。”
      高庭煜点点头,指着不远处的集市道:“去那边看看吧,只是错过了早市,也不知还有什么东西卖。”
      程离买了五斤面粉,高庭煜又买来油盐,柳阳萱去挑了几个蛋,算来也不过几文钱。
      她们慢摇摇的走着,程离终于在桃花街的尽头停下了。
      桃花街并不大,石板的两侧皆住了几户人家,算得上是桃花巷了,只是这巷子里遍植桃花,春来时满眼粉红,泛着阵阵香气。
      程离就住在这桃花巷的尽头,尽头的坝子里处种下了一颗百年老桃树,看起来似乎都将方圆三丈的地方笼罩住了,枝叶繁茂,粗壮的树干斜伸,约有人的腰身那么宽,抽出一条条枝叶。
      枝叶上系着飘摇的红绸,犹如一位古老的桃仙为世人祈福。
      程离从荷包之中翻出钥匙,碰巧遇上对门的一位约莫六十多岁的大娘挎着菜篮子从门里出来。
      她起先是揉了揉眼睛,不可置信道:“这是……这是程离回来了呀?!老张,老张你快来看看!”
      有人咳嗽了一声,迈着步子亦步亦趋前来:“秀仙,你在大惊小怪些什么……哎呦!”
      “真的是小离啊!好久没见了,快进来坐坐——”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走出门外,眼睛一抬瞧见是程离,便连忙向她招呼。
      老张一瞧见程离,愣了许久才发现她身旁还站着一位紫衣人和一个小孩:“哎呦,这是郎婿吧,要两年没见了,没想到你孩子都这么大了……呜呜,从前我可是看着你长大的……”
      话毕,老张擦了擦眼泪。
      荣秀仙白了老张一眼:“你人老了尽说瞎话,也不过才两年,这就算有孩子还能长这么大?”
      “这小伙子看起来真俊秀啊,和我们家寒儿也有几分相似呢……”
      荣秀仙和老伴张素年轻时在流域开了一家包子铺,攒钱多年后便在流域买了一处宅子,从此定居了下来。
      她们二人原有一位儿子,名唤张素,只是在三十多年前,才刚满十六的张素便拜别了父母,跟随一位修行人出家去了,也不知道他入的是哪家庙门,这么多年,竟然是从未回来过。
      如今两位老人已经六十有余,从前靠包子铺营生,如今六十多了,腿脚也没从前麻利,便关了铺子,安心在宅子里养老来了。
      满打满算,程离已经和他们做了二十五年的邻居了,她们见程离从蹒跚学步到如今,程离也见证着她们的背一点点佝偻了下来。
      年幼时,程三问若是接了活又不方便带程离去,便会麻烦这二位夫妇照看一会儿,一来二去,两家关系十分密切。
      老张留她们吃饭未成功,便硬是给程离塞了一篮子的菜:“这都是自家人种的,新鲜的很!”
      程离点了点头便收下了,寻思着明日去江边捉鱼的时候给他们也带一条。
      推开门,一座清幽的宅子便映入眼帘,宅子左右各有厢房,中间是堂屋,庭院中央摆放了几坛花草,可惜由于无人打理,早已枯死。
      庭院的坝子里放了一盏石桌,还开垦了一块菜地,爬藤的丝瓜竟还活着,冒着绿芽,结了一个又一个的花苞,待今年夏天正式开放,成熟的丝瓜坠地早已化作干瘪的丝瓜瓤。
      程离推开堂屋的大门,一股灰尘的味道便铺面而来,她径直走向了柴屋,揭开锅盖,发现铁锅里也早已经结了一层灰。
      高庭煜去老张家担了一桶水来,程离便烧了一锅水来洗干净锅瓢筷碗。
      柳阳萱磕了几个鸡蛋在碗里打散,又加了些许盐巴,便提着菜篮子去河边洗菜去了,只是她一路上看见了烧饼铺,便又买了点小烧饼回来,给大家垫垫肚子。
      高庭煜擦擦汗,找了一块砧板和面,几柱香的时间后,一块约莫十寸长的面团便出现在了他手中。
      他熟稔地揉搓着面团,待面团韧得差不多了,便又用擀面杖将它们铺成一块极薄的饼状,洒了一把面粉,用刀切成了一指宽。
      等他弄好,程离锅中的水也烧开了,他便站在灶头,朝沸腾的水里下面。
      热气一点点冒起,烟囱升起袅袅炊烟,高庭煜又擦了擦汗,将柳阳萱洗好的菜洒了几把放进去。
      “从前我营中有位西北的汉子,最爱吃的就是这种面,他教了我一次,今天我也来试试。”高庭煜对程离笑笑。
      柳阳萱眼巴巴看着锅里冒着香气:“还有什么时候能好啊?”
      高庭煜温和道:“快了。”
      程离又在灶里加了一块柴,不一会儿火便烧得更旺了一些,高庭煜又盖上锅盖,跑去洗了四个碗出来。
      有时候不得不说,高庭煜实在是一位非常贤惠的男子,他虽然自小在军营里,但是行事却十足的细心。
      终于,高庭煜盛了四碗面放在了院子的石桌上:“你们不慌着吃,我还要煎几个蛋呢!”
      他忙前忙后,又烧了火热油,最后在每个碗里放上了一个煎蛋。
      一阵风过,柳阳萱深呼一口气:“好香啊……”
      她连忙坐在石桌旁,捧着一碗面道,这面带着纯粹的麦香,连汤也是奶白的,碗里还漂着星星点点的猪油花。
      鸿钧挑起筷子,浅浅尝了一口,给了一个不算太差的评价:“不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