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 37 章 ...

  •   “秦王政囊扑两弟,迁赶母太后,太过狠毒了……”

      市井与六国之中,都产生了诸如此类的言论,千丝万缕的指责逐渐拧成了一股绳,野心勃勃的想要束缚住嬴政。

      这让嬴政在处理吕不韦的事情上不免感到腹背受敌。

      吕不韦在秦苦心经营了许多年,他的门客众多,诸大臣中与他交好的更是数不胜数,不知是嬴政那天的话给了他什么错觉,他有些有恃无恐的意味,竟妄想还能留在咸阳。

      这让嬴政感到不堪其扰,他不想留着一个随时可能发生变故的不稳定因素在身边,但他刚执政,或许诸卿的面子还是要给一些的。

      于是双方各退一步,嬴政准备将吕不韦放逐到巴蜀,而宗室中人在平叛中立有功劳,给予了嬴政不少支持,所以当他们提出希望嬴政能驱逐六国食客的时候,嬴政也没有一口回绝。

      但,不拒绝不代表着认同,秦国能有今日之盛与昔日广纳六国贤士息息相关。

      刘彻看的明白,秦国宗室这种为了维护自身地位不惜倒行逆施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嬴政的不满,现在隐忍不发只是为了后来之路。

      果不其然,嬴政最终还是以一种迂回婉转的方式杜绝了宗室的心思。

      他先是答应了宗室的请求,郑重其事的下了“逐客之令”,似乎是真下定决心要肃清秦国的政治,把话语权交给本国公卿的手中。

      可就当群臣商议怎么推进的时候,俨然已是王头号追随者的李斯却公然唱起了反调。

      他上书王上,以小见大,针砭利弊,言辞更是无比恳切,表明了自己对逐客之令的反对。

      嬴政被打动了,最终收回了成命,不过苦了李斯,被许多公卿君侯冷待了好些日子。

      “真是辛苦你了。”刘彻偶然遇见李斯,如是说。

      他这话倒叫李斯感到一丝诡异,因为这举止颇有些古时贤良后宫在臣子面前替君王找补的感觉,不过李斯端详了一下眼前茅卿的身材。

      发现对方身高体壮,看起来打死一头熊不是问题,就迅速的把这个想法从脑海中甩了出去,只做了个遥拜的动作回道:

      “为王上办事是应当,再者,臣也自信王上不会叫臣白白得罪这些人。”

      刘彻看着他,心想也确实如此,眼前这个人会越发得到嬴政的看重,权势也会日复一日的增加,直到比肩不韦。

      从前刘彻一直担忧嬴政会因为曾在汉时所看得的那些而改变他用人的方向。

      可事实证明,刘彻的担忧多虑了,嬴政似似乎是逐渐忘记了在汉那段时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现在只记得清楚那几个常接触的人。

      刘彻还特地为此问过徐福,徐福说这是天道自己在修正错漏,不叫时间偏离他原有的轨迹。

      “那不应该首先修正我吗?”刘彻苦笑道,他才是那个最该被驱逐的客人,一个不属于这个时空的异世来客,为什么要一直在这里沉沦。

      徐福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他,眼底深处是不易察觉的悲哀,他已经占卜,得知了一些惊人的天机,可他不能告诉任何人。

      他只是为他们悲哀,为刘彻,为嬴政,也为更多的人。

      “我想您还是有机会回去的。”徐福顿了顿,继续说:“毕竟你还并没有放弃,不是吗?”

      刘彻叹息,“可又有什么用呢,谁又能帮我呢?”这些日子里,他时长心中默算大汉现在是个什么时日。

      他惊愕的发现,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他的儿子恐怕已经接替了他的位置,这个事实让他心焦,让他痛苦,可他无能为力。

      或许是徐福那高超的本领让刘彻有些信服,他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的失意感。

      这叫徐福心里发涩,毕竟于这上,他可算同谋,他只能尽力劝他宽心,“臣也知你心苦,但事已如此,何尝不试着随遇而安呢?”

      刘彻疑问,“这是何意?”

      “我听说您也曾效法黄帝,遍寻长生修仙之道,如今也算完成一半了。”

      刘彻有一瞬愣怔,后才反应过来对方是在说自己的躯体,确实,他现在同自己双十年华的时候无甚区别。

      可他依然是失意的,徐福看的清楚,最后也只悠悠道:“臣会帮您的。”

      徐福说话云山雾绕的,刘彻并未体会太多,但也没多疑心,术士神神叨叨也属正常。

      不过发了个牢骚后,他的心情好多了,同时也开始想自己的未来。

      难道回不去就要一直颓废下去?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堕落是比死亡更加可怕的惩罚,没有追求的生命是无意义的虚度,刘彻当然不会这样。

      他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过于耐得住折腾也能折腾精神状态,几十载的人生,有沉溺于享乐的时刻却没有停滞不前的时刻。

      而一段激情的关系则能给他鼓励,不过他却失去了主宰一切的能力。

      有人要立王后了,上书请立这事儿大概率还是刘彻的任务。

      不过乐不乐意的,刘彻还是办好了,毕竟这个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哪有君主不立后的,又哪有政治联合不许诺别人一点好处的呢。

      政治联姻这事儿,他熟,况且华阳太后看起来倒比他若干年前的丈母娘来的谦逊。

      华阳太后是个懂得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儿的人,这点从她当年请立子楚的时候就展现出来了。

      如今她人老了,心智却更加精明,之前平定叛乱,她身后楚系势力也尽了一份力,而在宗室邀功,不韦与赵太后添乱的时候,她保持了静默,立场上也相对中立。

      她希望能在不让嬴政不快的情况下拿到她想要的回馈,所以她选择在一切归于平和的时候提出自己的想法。

      “祖母。”嬴政给华阳太后行了一礼。

      羋夫人也在此,她起身见过嬴政,华阳太后看着他们,笑言:“都快坐吧,哪有这么多礼数。”

      二人应答后,依次落座。

      今日是正是王给祖太后请安的日子,母亲已经被赶出去了,能在这个祖母这儿做的到位一点也少些闲话,毕竟人生在世,谁还能完全不顾及面子。

      三个人就这样交谈着,突然,华阳太后把话提引到了嬴政身上:“王上啊,你现在已经及冠,有些事该考虑了。”

      华阳太后话语的指向性很明显,嬴政自然给她说出后话的机会:“请祖母明示。”

      “你该真正成家了,立后之事择日提上日程,也不拘什么身份,为人贤良即可。”

      华阳太后笑的温柔,语气也慈爱,看着很像是真操心孙子的大事,但嬴政知道其实自己只有一个人选罢了。

      不过他也没打算不给华阳太后这个面子,况且秦楚联姻频繁,都已经习惯了。

      今天华阳太后既然主动提了,嬴政也就顺势应了下来,“孙儿早已有了人选。”说着,他把目光转向了身边的羋夫人。

      “夫人入宫多年,为人贤良没有行差踏错半步,论关系又是祖母的侄孙,我想王后的位置她是担当的起的。”

      华阳太后的笑容加深了,嘴上还是谦逊,“她真行吗,你可不要因为老身勉强。”

      “祖母多虑了,夫人自然是好的。”

      华阳太后点点头,“既然你已有了决断,那我就不多干预了。”她转头看了还在发呆的羋夫人一眼,说:“还不快对王上谢恩。”

      此刻羋夫人才如梦初醒道:“妾谢过王上恩典。”

      嬴政亲自扶起了她,“起来吧。”

      面对这巨大的恩典,羋夫人心里有些不安,但王后的宝座和随之而来的权利却让她不得不开心。

      对于男子,入了朝堂说不想出将入相得君王青眼是假清高,一样的,对于女子,入了宫说不想登上王后宝座也是骗人的话。

      无欲无求,就找个山林藏起来避世算了,何必装腔作势呢。

      羋夫人表情变幻,她的心思很好懂,人也容易满足,这或许就是嬴政立她的原因。

      于是第二日朝堂,刘彻等人就上书言其事,主话的还是刘彻。

      于是众人都瞧着这个传言中与王关系暧昧的茅焦大谈立后,心里则想:这真的合适吗?

      答案是,没什么不合适的,起码刘彻那个令书就起草的不错。

      “朕闻为圣君者必立后,以承祖庙,建极万方,夫人羋氏,昔承明命,虔恭中馈,贤良端庄。宜正中宫,以奉宗庙。是以追述先志,不替旧命,使使持节授王后玺绶。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7章 第 37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