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雪停了,风还在刮 ...

  •   自己的书房被烧毁了,多少年攒下的医书经方怕是都化作了灰烬。要是换做往日他早就心疼得和什么似的了,可这回儿唐老爷也顾不上,先办正事要紧。

      是夜,房中的白釉莲花灯整夜未灭,第二天天刚亮,一封请求致仕的奏折从唐府送出,快马送入宫中。

      待唐老爷走出房门的时候,院子里的婆子女使都吓了一跳,才一夜未见,老爷的鬓角透出丝丝花白,原来人家说的一夜白头竟是真的。

      同样是入宫赴宴,梁国公的待遇可就好多了。刚刚下了宴席,就有宫女来传皇后娘娘的口谕,说是夜里风大,留国公在宫内歇息。而刘千祥和唐家的事儿也第一时间传入了宫中。

      “娘娘,您的意思,这孩子我们不能还给唐家?” 梁国公已经年近六十,但是因为平日里只领个闲差并不操劳加上颇注重保养(一直没死心,想生儿子),在华服之下看起来并不显老。

      他初听到消息的时候颇为生气,刘千祥也不和家里人商量,这样跑到人家唐府抢孩子,不是摆明了结仇么,明日里上朝,他梁国公府又不知道要被骂成什么样了。于是气鼓鼓的来大女儿宫里讨主意。

      而皇后娘娘看似说了句不相关的话,却让他不由得深思:“ 如今皇子们都大了,大皇子13岁,本宫的二皇子也已经9岁了。”

      梁国公赶到仁明殿的时候,皇后也刚刚下宴回到宫中。一袭深青色的礼衣,头上的凤冠和博鬓都还未除下。今天的事儿,虽不是她安排的,但是正合她的心意,于是心情很好地和梁国公道:“ 爹爹晚上的宴席未吃饱吧,那些菜蔬冷了油腻腻的,看着就没胃口,我让人上些清爽的汤水点心,爹爹再用些。刚好,等我去里面换身常服,我们父女俩好好说说话。”

      过了约一盏茶的光景,皇后娘娘换了常服,重新梳了妆,从内屋出来。

      要说皇后的容貌是真的没得挑,即便是卸掉了隆重的妆容与华服,一件大红色洒金的大袖衫搭配牡丹海棠暗纹的霞帔,一个简单的朝天髻,只用两支凤头钗做点缀,竟也让人移不开眼睛。明明已近不惑之年了,脸上一丝斑纹都没有,一头华发蓬松乌黑,就连一双手,伸出来也如同少女般柔软白皙。如果硬要鸡蛋里挑骨头,那也只有某些时候眼里透出的疲惫能够暴露她的年龄。可今夜她心情很好,所以连眼里都是神采奕奕。

      “宝瓶,上一盏荔枝凤茶来。”

      不一会儿,一个穿浅粉色宫衣的宫女用漆盘托着一个海棠花盏上来,轻轻放在梁国公身旁的几子上。

      “爹爹您尝尝,这是南边刚送上来的。说是用新鲜的荔枝蒸熟,和凤茶一起酵,然后放在地窖里等上180天才得了呢。我喝着不错,一股子荔枝的清香,爹爹用用看。”

      梁国公着急想听立储的事儿,心思全不在茶上,端着茶盏胡乱喝了一口,也喝不出什么味道,随口敷衍道:“嗯,喝着甚好。”

      梁飞燕知道自己爹爹的心思,被敷衍了也不恼,慢慢悠悠开口:“那刘千祥啊,我素来是看不上他,可今日他这番行事,倒是帮了我个大忙….”

      “皇后娘娘” 梁国公一看要讲到正题了,连忙打断,用眼神示意这会儿还有宫人在场。

      “无妨,他们都是跟了我多年的,信得过。” 皇后虽嘴里这么说着,到底还是挥挥手,打发人都下去了。

      “如今,皇子们都大了,但是官家对于立储一事迟迟没有说法,我想前头朝堂之上也势必多有讨论,爹爹怎么看啊?” 梁飞燕闲闲靠在牡丹花刺绣的迎枕上,手上随意把弄着茶盏。

      “咱们二皇子是中宫嫡出,又天资聪颖,自然是民心所向啊。”

      “爹爹,你就别用糊弄官家那套来糊弄我了。” 梁飞燕放下茶盏,直直看着梁国公:“二皇子是嫡子不假,但前头还有个大皇子啊。自古立嫡立长都是有说法的,如今朝堂之上争论最多的也是这个吧。”

      “娘娘慧眼,这不是皇子们还小,官家恐怕还得在多观察考虑吧。”

      “观察考虑?这不就是在给大皇子攒功劳么。年前,他已经领了差使,在礼部行走了。”

      虽说礼部的差使算不得多大,顶多是个闲差,也不是什么官职,但是这就是个明显的信号啊,官家要磨练大皇子了。下面这帮人,干别的不一定行,揣摩圣意可都是一等一的好手。这会儿看大皇子到礼部了,还不得像苍蝇遇到了臭肉一样扑上去啊。至于功劳,管他是谁的呢,反正回头都记在大皇子身上了。

      “娘娘莫急,二皇子这不是小几岁么,回头等大一点,领了差使,自然也有功劳。” 梁国公看大女儿脸上有点怒意了,连忙劝劝。

      “不急?爹爹叫我如何不急啊?二皇子差4岁呢,等四年后能领差事了,大皇子早就兵部礼部户部都混熟了,到时候更没咱们什么事儿了。所以啊,这事儿不能拖,得快刀斩乱麻!”

      “所以,前几□□上几位老臣提议官家立嫡子是娘娘的意思?那怎么…”

      “怎么没和爹爹说?满朝堂谁人不知梁国公府是我的娘家,要是这事儿是梁国公府提议的,那无论夸二皇子什么都是没人听的了。是以,我不仅没和爹爹说,连堂兄这里也没有说起。朝堂上提议的,都是我私下里交好的大人们。”

      说起这个,梁飞燕就有点来气,这些年唐明德在朝堂之上虽然没有结党,但是支持他的年轻官员不少,加上他在太医局任教,里面的局生都算是他的门生。从京城到地方,已经有了一股不可小视的势力。而这老滑头,朝堂上几次说起立储之事,他都打马虎眼说官家正值春秋鼎盛之年,不必着急立储。明着看是中立,实则这个“不着急”就是给了大皇子莫大的助益。大皇子如今已经领了差事,回头功劳自可以慢慢攒,而二皇子还小,过上几年,这两个皇子的差距不就显现出来了么。

      年前她有意笼络唐家,招了唐明德来诊平安脉,旁敲侧击探听他对立储的看法,还委婉地承诺,若是唐家能够支持二皇子,各种赏赐自不必说,她还愿意出面认唐夕瑶为义妹,如果想要再嫁,京城里的显赫府邸随她挑,宫中也会出一份厚厚的嫁妆,定叫她风风光光地嫁出去。结果那倔老头子说“儿女姻缘不能强求。若是有缘,不必劳烦娘娘的懿旨;若是无缘,便是在一起了也不长久。”

      “呵,这老匹夫,分明是在讽刺我们梁府抢了人家的女婿!” 梁飞燕脸上似笑非笑的,“这下好了,他的外孙女在我们手里,唐明德还不是得乖乖听话。”

      “娘娘,可如今满京城怕是都知道我们强抢了人家的孩子,官家那边也肯定收到消息了,您看这?”

      “什么叫强抢了人家的孩子,不就是当爹的想女儿了接回来住段日子么。而且自古以来男女和离,孩子都是留在夫家的。刘千祥入赘梁府,这孩子自然也算半个梁家的孩子。至于后面的事儿,那是意外,谁都不想的。” 梁飞燕慢悠悠的又抿了一口荔枝凤茶,嗯,确实味道不错。

      “爹爹的顾虑我晓得,无非是名声不好听,加上孩子如果在我们手里,只怕朝堂之上唐明德说的话便再也没有分量了。”

      “正是如此!” 梁国公一拍大腿。

      “爹爹以为我要他说什么?支持立二皇子为储君?这老匹夫执拗得很,怕是我刀子架在他脖子上他都不会开口的。”

      “那…”梁国公急得话都说不完整了。

      “我要的,就是他的不开口!”

      梁飞燕把茶盏重重一放,头上的凤钗也跟着颤了颤,“只要他不说话,他的门生们也不会有什么大动静,那无论是在朝堂上还是在地方军队上,咱们才好运作。至于官家这里…”

      聊了半晌,梁飞燕有点倦了,抬抬手,“这事儿爹爹就别操心了,交给我办就是。让妹妹把这孩子看好了,只要这孩子在,唐家就是再不愿意,也得站在我们这边。”

      梁国公下去歇了,梁飞燕却觉得有点意犹未尽,唤宫人换上了一壶瑶池冰酿。

      上酒的宫女小心翼翼劝着:“娘娘,这冰酿性寒,娘娘少用些。” 梁飞燕满不在乎地挥挥手,呵,她好久没有这么痛快了。

      一手拎着酒壶,一手拿着酒杯,她慢悠悠踱到廊下。

      雪停了,月亮透过厚厚的云层探出头,后花园的树木假山上仿佛罩上了一层清冷的纱衣。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梁飞燕念着这两句诗,嘴角的笑意终究染上了苦味。

      年少时,总觉得这句诗里描述的是畅快淋漓的场景,一个人在月下,想怎么喝怎么喝,多么肆意痛快。可是二十载的深宫生活,让她如今念起这句诗的时候,只觉得寂寞。

      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精于计算的□□妇人呢?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和自己的郎子越走越远,终于从夫妻变成了君臣呢?从什么时候开始,连家里人之前的情分也淡了,联系他们的,从亲情变成了恩宠,势力,嫡庶?是从王爷变成了官家开始吧?不不不,是更早。从她发现庶长子刻苦用功而自己的儿子却是个天真的傻小子开始;从皇太后为了帮王爷拉拢势利,让他娶回了一房一房的妾室开始;亦或者是更早,从她为了梁家,不得不放弃青梅竹马的表哥,被迫嫁入王府给宝亲王续弦开始。太久了,她记不清了。今夜的瑶池冰酿似乎后劲特别足,还没怎么喝,她似乎就醉了。醉了也好,太清醒了,有时候只觉得夜太长…

      梁飞燕坐在廊下的长凳上,身后靠着朱红色一人多粗的柱子,满脸的笑意,眼角终究流下泪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