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归家 ...

  •   第二天韩木椿起了个大早。

      昨晚得知了师傅的归期,切断传音符后心情舒畅,一夜无梦睡了个饱。

      吃过早饭做完功课,韩木椿换了身短打布衣,拎着水桶进了童如的院子。

      童如的院子里布置简单,一丛青竹旁摆着张石桌,院角种了棵不知道什么树。韩木椿就没见它开过花,叶子也是只有稀疏几片。

      因为太稀疏不好看,韩木椿每到一个节日就往上挂一根红绸。挂的时候很小声念叨自己的愿望,但童如就站在院子里,修为到他这地步,这种音量和站在他身前说没什么区别。

      一次两次,韩木椿还以为是偶然,次数一多,他也知道这些是师父做的。最后干脆把这树当许愿树来使,也不挑日子了,有点什么小心愿就去挂上一根,最后基本上都能实现。

      如果愿望太过分,那第二天的课业少不得要多加一个时辰。

      但韩木椿也不改,最多下次更加委婉些。

      韩木椿做修士也有两载岁月,但还是保留着身为凡人时的习惯。比如平时打扫时,虽然一个除尘符就能解决,但他心里还是觉得不干净,要再用抹布擦拭一遍。

      现在也是,他先用除尘符把童如屋里屋外的过一遍,再拎着水桶仔细擦拭。又把被子抱到向阳的山坡上晒着,屋檐上挂上风铃,院里的青竹也修剪了一番,剪掉枯黄的枝叶后更显精神。

      最后将院子里的石板路拎水一冲,水珠在太阳下折射出小小的彩虹,今天天气很好,等过两个时辰水汽便会被蒸发干净。

      说要给童如做接风宴,韩木椿第一反应是吃面。

      出门饺子进门面。

      说起来这也是以前家里的老管家和他说的,算是一种大家默认的习俗。

      韩木椿以前赶考时路过姑苏,在当地尝到过一碗小面。汤清味鲜,清淡爽口,当地叫做阳春面。

      当时的韩木椿,只是一位满身风尘且疲惫的赶路人,从长街走过,被街角小摊上散发的香气吸引。短暂地卸掉满身疲惫坐下,窝在小小的凳子上,等着店家做上这么一碗面。

      面端上来先是被蒸腾的雾气扑了满脸,教人短暂地忘记身处何处。迫不及待喝下第一口汤时,又顿觉周身的疲惫都被面汤冲刷了个干干净净,一下被拉进了姑苏独有的烟火气中。

      眼中耳畔都是热闹的街景,孩童嬉戏,行人悠闲,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悠然恬淡的笑意。

      身前是一碗热气腾腾的面,至少在这一刻,可以抛弃身后的尘世纷扰,好好品味片刻的悠闲。

      用这样一碗面来给师父接风洗尘,再合适不过了。

      阳春面要做得好吃,汤是一个关键的点。

      看时辰也不早了,城里集市的猪骨估计都卖完了,只好明天起个早去买。

      估计得天不亮就要出门,买回来还要熬上几个时辰。

      算了算来回路程所要耗费的时间,韩木椿有些绝望地决定今晚必须得早睡。

      也只有这种时候他才会觉得,平时怎么没好好用功,不说达到师父那个级别,至少能御剑飞行什么的。

      不过这个念头也就这么一闪,修行哪是那么容易的。他引气入体的速度算是资质偏好的那一挂,但也绝对达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凝神御剑的地步。

      与其想这些有的没的,不如想想中午吃什么。

      在做饭和煮面之间,最终还是选择了煮面。

      煮面多方便啊,菜和面往锅里面一扔,熟了捞起来放点调味料一拌,一顿饭就这么糊弄过去了。

      功课也做了,剑也练了。

      韩木椿躺在躺椅上突然觉得有些无聊,木雕也没兴趣了。

      这么躺着能看到树冠里漏出来的日光,被茂盛的树叶分割成一块块光斑。

      看着风吹动树叶也不断聚拢又分散的光斑,韩木椿好像什么也没想,又好像脑子里闪过了很多东西,但是一个念头也抓不住。

      就这么躺了一个下午。

      第二天一早,山上的鸡都还没打鸣,韩木椿便已经背着背篓往山下去了。

      这做的是什么仙人啊,还得起大早从山顶下山买菜。

      早上露水重,韩木椿捡了根长木棍扫开路上的树叶和茂盛的草丛。

      一边往山下走,一边看着天色渐渐亮起来,朝霞一点一点地从天边升起,温暖地洒在身上。

      韩木椿最后一点困意被这么一照,也消散得干干净净了。

      草木自然就是有这样神奇的力量。

      等他到集市时已经很热闹了,街边高昂的叫卖声融入了各种嘈杂的声音中,形成了独属于早市的声音。

      转到肉摊前,老板正热火朝天地砍着排骨,见有客人来招呼了一声,又接着做自己的事。

      韩木椿看不懂摊子上哪一块是猪的哪个部位的,只好求助于那位买了排骨的看起来笑眯眯的老婆婆。

      被叫住的婆婆转头一看,嗨哟这小伙长得真俊,开口说话也文绉绉的像位举人老爷似的,轻声细语地让她帮忙挑一块熬汤的骨头,说完还不好意思地笑眯了眼。

      婆婆看他背着个背篓出来买菜,也不知道是哪家父母不让读书打发出来跑腿,偏偏还什么也不懂。

      看他合眼缘,婆婆又仔细问了是买来熬煮什么汤的呀,几个人吃之类的。最后给他挑了一块筒子骨,说这个熬汤好吃的嘞,小后生放心地买,婆婆我不会诓骗你的。

      韩木椿又嘴甜地谢了婆婆,婆婆被他一哄笑得更开心了,差点拉着他回家吃碗茶去。

      等韩木椿紧赶慢赶回山上时日头还不算太烈,把猪骨下锅后往椅子上一躺,那点赶路的疲惫才争先恐后地冒出来。

      在摇椅吱呀声里,韩木椿意识慢慢模糊,睡过去前还在感叹着人的潜力真是无限的。

      之前接到传音符时童如还以为小徒弟要搞出什么大动静来,结果一路走来也不见人影,循着香味找到厨房,便看见院子里韩木椿正躺在躺椅上睡得正香,顶着一把蒲扇遮阳好不惬意,一时有些哑然。

      正午的阳光即使被树荫遮挡掉大部分热意,也还灼灼地烤着皮肤。韩木椿露在蒲扇外的额头上有着细密的汗珠,童如抬手掐诀招来了一阵清风。

      这点动静还不至于唤醒韩木椿,童如便转身往自己的院子走去,准备回屋沐浴。

      推开院门时首先看到干净的石板路,然后是挺拔的青竹和檐角的风铃。走进屋内还有被太阳晒到蓬松的被子,和窗台上插着的野花。

      在这一刻,童如突然品到一点,人世红尘中所谓的归家之情。

      所谓修行,便要先修情欲。

      这一点情,让从小亲缘淡薄的童如,在自己徒弟身上品尝到了。

      沐浴完推开书房门,桌子上摆放着一个木盒子,平整的表面还带着木头特有的香气,是新做不久的木器才会有的味道,盒子顶端还画着一个小小的掌门印印记。

      打开来里面是各种毛铺开,五颜六色的好不热闹,压在上面的是一柄小木剑,木剑剑柄处还刻了一个小小的“如”字。

      木剑旁有一张字条,上面画着一个挥剑的小人,小人手上的剑挂着的小挂件和童如手里拿着这个一模一样。

      童如一向不太喜欢那些佩戴在身上叮叮当当的东西,常年穿着一身款式简单的衣服,书房和卧房里除了书籍和必要的家居用品,别的装饰物是基本没有的。有那么几件都是韩木椿入门后摆在他房里的,或者就是除了好看外还有别的功效的摆件。

      这些摆件也不按照饰物的装饰功能摆放,没讲究什么摆放格局,都是摆放在哪里方便取用便放在哪里。但不讲究不代表童如不了解,他只是不乐意摆弄,便随意而为。

      童如端详着手里这个小木剑,能看出来雕刻者虽然技巧较为青涩,但是已经很有自己的灵气和想法在里面。

      剑刃的锋利被磨到圆润,接近剑柄的地方有一块和其他木头颜色不一样的区域被他雕成了一朵小花,童如不认识这种花,但是这么配在木剑上挺漂亮的。

      童如现在有点纠结,这个小木剑如果收起来,徒弟会不会不高兴,挂身上,好像又有点别扭。

      就这么在挂与不挂之间摇摆,最后决定和掌门印拴在一块,而且掌门印就系在腰间,徒弟第一次正式送自己的礼物还是要好好对待的。

      这边蒲扇被风吹了掉在旁边,阳光没了阻拦,没一会儿韩木椿就被打在眼皮上的光亮吵醒。

      睁眼的瞬间一个鲤鱼打挺站起来,什么瞌睡也都没了,一边揉眼睛一边带着蒲扇去厨房里看火。

      本来只是打算躺一会儿的,太阳晒着暖洋洋的太舒服了,慢慢地就睡熟了。

      还好锅里熬的汤没被烧干,看柴火烧的程度,应该睡得也不是很久。

      看到事情没搞砸,吊着精神的那股线稍微松了松。韩木椿坐在木凳上盯着虚空发了会儿呆,才好像重新找回了魂儿一样,磨蹭着站起来准备后续要用到的食材。

      嘴里哼着不知道什么的调子提神,手下洗菜的动作也不慢,鲜嫩的小白菜一掐就断了,洗的时候得仔细些。葱花也是地里刚拔的,根部还带着不少泥土。

      另起一个锅烧热再下油,油热差不多了拿起鸡蛋在锅边磕一下,脆弱的蛋壳就裂开来,在锅里左右各放一个,煎好后再用铲子轻轻分开。

      就着油锅下一勺热水,一入锅就变成沸腾的奶白色汤底。将先前分出来的面扔下去焖盖煮煮,其他调料在碗里放好浇上一勺熬煮的高汤,葱花的香气弥漫开来。

      等面快能出锅了再放入小白菜烫一下,捞起放入碗里再盖上一个煎蛋,韩木椿版本的阳春面就做好啦。

      将面放进食盒里,再舀一碗清水,拿上背篓里早上折的柳枝出门去。

      走到童如院子前看到没关的院门,象征性敲了两下告诉师父有人来了,便抬腿走了进去。

      童如听到声音从书房出来,便看见徒弟睡得乱糟糟的头发和歪掉的发髻,手里正挎着一个食盒,另一只手还拿着一枝柳条。

      “师父!吃饭啦,您老怎么不声不响地就回来了。”

      他还埋怨起别人来了。

      “不知道是谁,在躺椅上睡得正熟,怎么还先怪起我来了。你这话说得,好没道理。”说完顿了顿,看着他手上的柳条问道“这是干吗的,为你睡过头负荆请罪啊。”

      “给您除尘的,出远门回家嘛,要有点仪式搞搞。”

      只见韩木椿将食盒放在院中的石桌上,从里面端出一碗清水,迅速地用柳条沾水,扬手往几步开外的童如身上甩去。

      童如掐诀的手势都摆出来了,在最后一刻忍住任由水珠甩到自己身上。

      “我刚换的衣服。”童如有些无奈地说道。

      韩木椿:“这柳条我洗过啦,水也是干净的,不碍事的师父。”

      说着又把食盒里别的东西摆出来,招呼童如快过来坐下“快别翻您的衣袖了,收收您那洁癖吧,快过来尝尝我做的面,等会儿就坨啦。”

      看着桌上的面,童如想起来很多年前的一件小事。那个时候他下山历练,路过不记得什么地方的一个小乡村,也曾见过家中孩童去给田间劳作的父母送这种面,不过做得没面前的这碗精致。

      闻起来的味道倒是一样的好,就是因为那股味道被他记了好多年。

      鸡蛋煎的焦黄的部分吸了汤汁沉进面汤里,葱花静静地漂浮在汤里,在外面那么些天只喝茶水的童如闻着这股香味突然觉得自己饿了。

      很奇怪,修炼到他这个地步早就已经摒弃五谷了,还能觉得饿是一件很让人惊讶的事。

      吃进嘴里的一瞬间反应过来,这和刚刚自己回来看到韩木椿布置的一切时,心里那种微弱的满足感是一样的。

      他感受到的不是身体上的饥饿,是情感在催促他尽快品尝。

      就像拼图一样,这碗面让韩木椿给童如缺失的情感又填上了一部分,在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

      “很好吃。”

      韩木椿听到童如这样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