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回 风雨欲来 ...

  •   大郕,上京皇城,宣政殿。
      四皇子谢靖从容地跪在朝堂之上。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噤若寒蝉,气氛一时凝重,仿佛上一秒的父慈子孝,只是众人的错觉。
      沈瑜缄默地站在百官之间,冷眼旁观着这场咫尺间的闹剧。
      今年夏秋多月不雨,河道断流,井泉多涸,百姓颗粒无收,流离失所,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
      其中,西北鄯州最为严重,当地官员将灾情上报给朝廷,圣上遣四皇子谢靖北上进行赈灾,安抚灾民。
      四皇子不负众望,北上三月有余,安顿好灾民,控制住灾情影响。圣上龙颜大悦,于今日一早,同一众大臣,为归京回朝的四皇子接风。
      老皇帝慈父做派,对刚回京的儿子嘘寒问暖,似意要好好赏赐儿子一番。
      可临到封赏嘉奖,四皇子却遭到御史弹劾。
      原因无非有二,其一,四皇子在赈灾期间,接管鄯州仓廪,但因其监管不力,粮仓曾意外走水,烧毁大批粮食。
      烧毁的粮食中大多是军粮和干草。
      当时西州边境正与西戎打得如火如荼,这批粮草本该于三日后送去西州边境。四皇子的失职,无论是对战事,亦或者是对赈灾,皆是雪上加霜。
      其二,朝廷为防贻误军机,额外拨出十万两白银,命四皇子从民间行商手里收购粮草,送往西州边境,可在此期间,四皇子却乘机大肆搜刮当地富商乡绅的家财,难平民愤。
      面对御史的咄咄逼人,四皇子谢靖并无半分慌张,他屈膝跪立,上身匍匐于地,姿态甚微,语气却不卑不亢:“父皇,仓廪走水,绝非意外。”
      话音未落,立于朝官之首的青年忍不住接口,冷嘲热讽道:“‘绝非意外’?四弟这话莫不是要推脱罪责。”
      说话的是老皇帝的第三子谢端。
      大郕老皇帝一生子嗣缘浅,年过二十有六才有了第一个皇子,如今,成年加冠的皇子更是寥寥无几,入朝议政的只有大皇子、三皇子和四皇子。
      其中,三皇子谢端最受圣宠,这份宠爱皆因三皇子的生母赵贵妃。
      赵贵妃与郕帝青梅竹马,懵懂之年,两情相悦,但当时赵家式微,并不能帮助还是皇子的郕帝夺嫡,三思权宜之下,郕帝最终娶了掌握兵权的李家女,赵贵妃仅纳为侧妃。
      李皇后常年病弱卧床,不理凡事,膝下更无一儿半女,郕帝以此为由,下旨命赵贵妃代掌凤印,协理六宫,好补偿当年未履行的约定。
      贵妃一时宠冠后宫,说是半个皇后也不为过。
      三皇子谢端说罢,冷哼一声,举手投足之间皆是贵气,与低微地跪在地上的四皇子,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宛若天上仙,一个不过凡下尘。
      郕帝并未责怪三皇子不合规矩的打岔,漫不经心地道:“仓廪走水一事,不论原因为何,终归是监管之责。老四此次赈灾有功,功过相抵,不必再多言。不过——”
      郕帝话锋一转,视线如有实质,钉在四皇子谢靖的身上,质问道:“不过,搜刮民脂民膏,又是怎么一回事?”
      郕帝不愿深究仓廪走水一事,显然默认了三皇子“脱罪”的说辞。
      四皇子低垂眼眸,眼神中并无多余的情绪,似乎早就习惯了郕帝的厚此薄彼,他先领罪谢恩,然后不紧不慢地回道:
      “回禀父皇,并非儿臣捶骨沥髓、搜刮民脂,实在是西州打仗的粮草耽误不得,儿臣只好出此下策,借百姓的钱财购买粮草,运往边境。”
      说罢,四皇子行礼叩首道:“请父皇明察。”
      大郕有大小二十四个州,东南沿海,北临北狄,西接西戎,其中西北地区分布三州,分别是西州、鄯州和庭州。
      庭州位北,西州位西,鄯州毗邻两州,靠近中原内陆,拥有西北最大的仓廪——鄯州仓廪,西北边境若起战事,后勤粮草皆由鄯州仓廪运往两境。
      听到“西州”、“粮草”二词,沈瑜眼里起了波澜。
      郕帝听出症结所在,眉眼紧锁,连忙问道:“为何以‘借’?户部拨去的十万两白银呢?”
      四皇子像是终于知道“害怕”,将头压得更低,几乎贴于地面,声音都微颤起来:“白银,白银在鄯州府衙里失窃,儿臣未能追回。”
      在场百官无不倒吸一口凉气。
      大郕北境与北狄打了七八年之久,眼下好不容易停战,国库正是空虚,十万两白银丢失非同小可。
      郕帝掀起眼皮,怒气填胸:“鄯州府衙?这府衙里大大小小这么多官吏,都是吃闲饭的吗!”
      四皇子见郕帝怒形于色,连忙将案情一一道明:“父皇,儿臣虽不通刑司,却也知查案关键,有鄯州崔刺史从旁协助,儿臣很快抓获了盗银主犯钱三。”
      “钱三原是看管银两的差役,因禁不住银钱诱惑,监守自盗,后事情败漏,钱三自知难逃罪责,自缢于牢狱之中。”
      “本案线索已断,失窃白银却未能追回,儿臣……儿臣愧对父皇信任,请父皇降罪。”
      语毕,四皇子再次行礼叩首。
      右散骑常侍举着朝板出列,火上浇油:“圣上,老臣以为此事事有蹊跷,先是仓廪走水,再是白银失窃,若非四殿下能力不足,老臣都要怀疑四殿下别有用心。”
      这是在说反话:白银失窃案是四皇子自导自演。
      刑部尚书出列反驳道:“常侍大人此言差矣,白银失窃案尚未明了,疑点重重,岂能妄下结论。”
      沈瑜眼尖,发现郕帝的视线从四皇子身上移开,在三皇子身上停留片刻后,最终落在右散骑常侍的身上。
      郕帝像是想到了什么,好似听不出右散骑常侍的话外音,冷笑一声道:“鄯州旱灾,是朕下旨命老四前往赈灾,老常侍说老四能力不足,这是在质疑老四,还是在质疑朕?”
      右散骑常侍似是顶不住郕帝的视线,双腿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花甲之年的老人家,鬓角已是花白一片,他颤颤巍巍地擦去脸颊滑落的汗渍,斟酌着小心回话:“老臣不敢。”
      郕帝瞧着这老家伙战战兢兢的模样,没好气地“哼”了一声,谁人不知这位老常侍的业师是正二品中书令,中书省的一把手,而中书令的孙女婿正是三皇子谢端。
      三皇子独得圣宠,又有中书令等重臣支持,鄯州赈灾之事,原本是轮不到其他皇子。
      今年盛夏六月,西戎大肆入侵西州边境,大郕守军竟然以多败少,被往日的手下败将,打得毫无招架之力,连失三县,颜面扫地,而当时西州边境的守军将领,正是赵贵妃的娘家人,武安侯。
      郕帝落了面子,不待见赵贵妃,亦不待见三皇子,秋收一至,鄯州上报灾情,赈灾一事自然落在了四皇子头上。
      如今,四皇子办砸了差事,失了十万两白银,这帮老家伙们便跳出来借题发挥,逮着机会为他们的主子鸣不平:
      说什么四皇子能力不足?郕帝心里门清,这是拐着弯骂他——
      当初没让三皇子去赈灾,活该丢了这十万两白银。
      郕帝收回视线,疲惫地捏捏鼻梁,懒得再与其计较:“众卿以为此事该如何?”
      “回禀圣上,此事若要追究其源,终归是州官监察部署之职,应追查鄯州主要官员之责,严加惩处,以示后人。”中书令老神在在,如是回道。
      中书令老大人年过古稀,是历经两朝的元老,曾受先帝信赖,为皇子们启蒙,自是了解上面这位的脾气。
      方才,右散骑常侍话含两意,隐晦试探,郕帝已然怒极问罪,想来武安侯失守三县之事,影响犹在。
      换而言之,郕帝这是摆明要保四皇子。
      三皇子若借机生事,打压四皇子,只会吃力不讨好,平白招致郕帝的厌恶猜疑。
      中书令眼眸微沉,瞬息间做了决定,车轱辘话甩回郕帝,显然不打算插手此事。
      郕帝对中书令的敷衍,很不赞同:“动辄拿人惩处,就没有别的法子吗?”
      中书令与右散骑常侍交换视线,默不作声。
      半数朝臣见势,也不动声色,唯有刑部尚书接下话头,道:“圣上,臣以为鄯州位西北,虽不及江南繁华,上缴赋税却是西北各州之首,可见,鄯州刺史崔昇治理有方,功绩不匪。”
      “再者,西北边境连年战乱,后勤粮草皆由鄯州仓廪运送,其间未出一次纰漏,鄯州各官员没有功劳,却有苦劳,切不可因一时失察,惩以重罚,寒了臣子们的心。”
      郕帝追问:“那许卿觉得此事该如何?”
      刑部尚书姓许,寒门子弟,庆平五年金榜题名,独占鳌头,后受郕帝赏识,一路提拔到刑部尚书。
      许尚书为报郕帝知遇之恩,二十年如一日,恪尽职守。为人刚正不阿,不畏强权,是位只忠于君的纯臣。
      许尚书回道:“白银失窃案扑朔迷离,先不论主犯钱三有无同伙,若想将十万两白银从州府转移他处,不惊动官府,绝非易事,想必这万两白银极大可能仍留于府城。”
      “当务之急应派得力官员前往鄯州,查明案情始末,追缴失盗银两,请圣上明断。”
      “许卿所言极是,惩办官员有什么用,失窃的银子才是关键。眼下国库空虚,入不敷出,边境戎狄狼子野心,难保不会举兵再犯,若起战事,粮草、辎重、军饷,哪一项不要银子。”郕帝点头认可,感慨片刻,继而道:“那爱卿以为何人能委以重任?”
      许尚书顿了顿:“臣以为可遣大理寺寺丞许纪南前往调查。”
      三皇子闻言挑眉,忍不住问道:“许纪南?可是尚书大人本家的侄儿?”
      许尚书也不避讳:“正是。”
      “尚书大人倒是举贤不避亲,”三皇子说着,扫了一眼龙座上的郕帝,直言不讳:“听闻令侄许寺丞尚未加冠,孩子心性,难担大任,尚书大人却举荐这么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怕不是在说笑。”
      声未敛尽,中书令暗道不妙,深知三皇子为人心思简单,不懂深浅。不等中书令出言阻止,就听见三皇子迫不及待地提议:“父皇,不若让舅舅去吧。”
      武安侯正等着这话,连忙出列,附和道:“圣上,三殿下说得极是,让臣去吧,臣只需带上几千人马,严守关卡,将这鄯州上下逐一排查,不日定能追回盗银。”
      武安侯是赵贵妃的亲弟弟,未入朝为官前,是上京城有名的纨绔,胸无点墨,不学无术,只因亲姐受宠,混得风生水起。
      赵贵妃见娘家羽翼渐丰,动了兵权的心思。
      今年年初,北狄兵败,西戎俯首,西北两境櫜弓卧鼓,战事停息。
      天下大局已定,边境数十年安定太平,赵贵妃设法买通吏部,将亲弟弟调往西州边境,以守军将领之职,驻守边疆,积攒军功声望,光耀赵家门楣。
      只是赵贵妃万万没想到,西戎违信背约,不过半载,重整旗鼓,于六月盛夏,突袭西州边境,武安侯难堪大用,不敌西戎铁骑,不到短短数日,连失边境三县。
      郕帝大怒,直接收回武安侯的兵权,并接连罢黜与赵家亲密的官员,三皇子也受到牵连,失去鄯州赈灾的机会。
      中书令脸色渐沉,不悦三皇子的自作主张,语气不算多好:“武安侯雄心可嘉,但是调兵遣将到底兴师动众,若主犯钱三再有同伙一二,势必会打草惊蛇,追缴盗银之事,只会难上加难。”
      许尚书眼底闪过一丝诧异,有些意外中书令的辩驳,连忙顺着其言道:“圣上,寻常百姓十五、六岁,已成家立业,扛起家中重担,莫说百姓,便是三皇子、四皇子殿下,未至加冠,已入朝议政,为陛下分忧,可见,年纪尚幼并不能说明什么。”
      “另外,许纪南聪慧,圣上开恩赐官,授大理寺从六品寺丞,任职期间,破获数案,其才青出于蓝,朝廷上下有目共睹,请圣上明鉴。”
      三皇子心有不甘,想要再争上一二,却无意瞥见,中书令老大人眼底的深沉,三皇子心中一滞,抿紧嘴唇,到底是畏惧这位历经两朝的权臣,按下自己那点小心思。
      郕帝思索片刻,点头应道:“纪南自是我看着长大,的确有着许卿查案断狱的天赋,但纪南这孩子到底年幼,此去路途遥远,朕不忍他一人前往。”
      说着,郕帝掠过在朝百官,如今朝堂之上,无非分为三股势力。
      多数官员或明或暗,投入三皇子和赵贵妃的门下,其中最为活跃的便是中书令、右散骑常侍以及武安侯等人。
      四皇子的生母式微,但毕竟是一朝皇子,朝中还是有少许大臣支持。
      而郕帝真正放心的势力,是以许尚书为首,保持中立,不涉及党争的纯臣。可纯臣人少,能派遣出京查案的,更是寥寥无几。
      郕帝不犹烦恼,余光不经意间扫到站在前排的沈瑜。
      沈瑜本是北境守军的校尉。
      年初,老北狄王因病驾薨,北狄皇庭陷入夺嫡内乱,沈瑜趁乱,带兵直捣北狄皇庭,取了新王的首级,辅佐傀儡王登基。
      一旁隔岸观火的西戎见势不妙,偃旗息鼓,不敢造次,彻底平息了边境这七八年之久的动荡。
      西北罢战息兵,沈瑜随守军大都督归京述职,擢升正五品定远将军。
      年中,西戎不知何故,忽然举兵侵略西州边境,留京仅仅半年的沈瑜,继而奔赴西州战场,接手武安侯的烂摊子,收复边境三县,镇守西州四月有余。
      与西戎这一战可谓白骨露野,变故横生,先是天灾西北大旱,再是人祸仓廪走水,沈瑜顶着粮草短缺的压力,硬是抵住了西戎大军,可谓战功赫赫。
      故深秋十月,沈瑜领军回京,连升三级,授从三品云麾将军。
      然沈瑜出生布衣,戎马在外,不曾接触上京城各方势力,正是白纸一张,出京查案的最佳人选。
      郕帝手指轻敲龙椅扶手,稍作思索,敲定道:“便由沈卿一同前往,共理此案。”
      沈瑜正盯着长跪于地的四皇子,若有所思,冷不丁被郕帝点名,不由一怔,等回过神,欲行礼接旨,身后有人先他一步道:
      “父皇,鄯州仓廪走水,粮草最终运至前线时,晚了足有一月,也是这一月,战场瞬息万变,我军优势荡然无存。”
      “当日西戎大军压境,我大郕兵力缺粮少食,难以抵挡,唯有偷袭西戎粮草大帐,断其后路,才能夺得一线生机,迫使西戎大军撤退。”
      沈瑜双眉一凝,侧身垂眼,注意到身后的青年。
      青年一袭绯红官袍着身,面如冠玉,眼窝深邃,鼻若悬胆,鬓若刀裁,一头乌发玉冠高束,正是玉树临风的谦谦贵公子。
      不过,贵公子在沙场上侵染多月,温润儒雅的气质,已被肃杀凌厉取代,再配上那双浅绿色的眸子,犹如暗夜潜行的恶狼,闪动着幽幽鬼火,伺机而动。
      此时,这双总是波澜不惊的绿眸里,满是愤懑,犹如石子投入一江春水,荡起圈圈涟漪,久久不能平静:“父皇可知,西戎早于粮草大帐设下埋伏,引我等入局,偷袭粮草的小队,十不存一,就连楚大都督也……”
      青年喉中一哽,吞声忍泪,硬生生咽下悲痛,图留决绝:“儿臣恳请父皇,允儿臣前往鄯州,追缴失银,查明真相,为我大郕未寒尸骨一个交代。”
      青年正是大郕的皇长子,谢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