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余杭 ...

  •   第十章 余杭

      直到第二日,马文才方才有空问小江祝英台为何事而来。

      原来梁山伯被任命为鄮县县令之后,县中因洪水泛滥,流民失所,他为了让治下的百姓有饭吃,向英台求助。英台运送去了粮食之后,才稍有缓解。但是一部分饥民为了活命,早先抢夺了一部分的军粮。眼下朝廷派人围困了鄮县,但是梁山伯不愿意交出饥民,这才成了围城之势。
      祝英台思来想去,带了粮食来求助小江。

      马文才听完,冷哼一声,“真是迂腐,原先梁山伯只是治下不力,现在倒好,成了公然违抗朝廷。”

      “以梁山伯的性格,自然是不会交出饥民。祝英台也是喜欢他这一点,不然梁山伯就不是梁山伯了。”小江知道,昨日马文才既然没有退掉祝英台的粮食,自然是同意管这件事情了,既然如此,马文才嘴上不饶人几句,小江也就随他去了。

      “这件事情有些棘手,不过倒也不是不能处理。我陪你去见祝英台吧。”

      祝英台住在鄄城最大的客栈里。
      昨日夜里下了一场小雨,客栈院子里的垂柳正吐出嫩芽,带了一点新绿。

      小江和马文才到的时候,祝英台正坐在窗边托腮看着垂柳,而她的丫鬟银心则刚好去大堂拿早点了。

      见到小江,祝英台连忙站了起来。她今日穿的是一身浅绿色的广袖,衬得人也多了几分清秀,只是连日来的奔波让她的脸上还是多了几分焦虑。
      她自知此事棘手,虽然马文才没有拒绝她的粮食,但是她心中依旧忐忑,马文才素来心高气傲,看不上山伯,也不知道马文才愿不愿意帮山伯这个忙……

      小江一见祝英台,就开口道:“文才已经答应了会帮忙的。”

      马文才冷眼扫了一下祝英台,才开口道:“你先去准备一批粮食,为被抢军粮的两倍交还与朝廷。我会修书一封,派人护送你去鄮县,这次围困鄮县的军队刚好是刘牢之的部下,他们和我有点渊源。至于朝廷方面,你修书一封与山长。山长与谢安有点交情,加上谢安亦喜欢梁山伯的治水之道,想来应该可以从中周旋。”

      祝英台听了马文才的吩咐,高兴地连连点头。
      她想不到马文才居然真的愿意帮忙,还愿意派人护送她回鄮县。
      想不到马文才胸襟如此宽阔,自己真是误会他了。

      “今日大恩,祝英台没齿难忘。来日若有机会,一定重谢。”祝英台连忙对着马文才行了一个大礼,表示感谢。

      “不必了。我帮你,也不是为了要报答。”马文才倒是没有在意祝英台的态度,继续开口道,“我只是看在你昔日对小江不错的份上罢了。以后让梁山伯自己安分一点。”

      别整天有事没事让你出来招惹小江了,就是你们对我最好的报答了。
      马文才心中腹诽,面上倒是半分不显。

      小江将几个药方递给了祝英台,开口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是我根据王兰给的医书选的几个治疗疫情的方子,你随着带着。万一有事可用。”

      小江去了建康没多久,王兰就随信送了这本医书给小江,以备不时之需。小江倒是翻看了好几次,也因此略通了一点皮毛。

      祝英台连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等到祝英台买完粮食,准备好药材之后,已经是三日之后了。
      小江和马文才亲自送祝英台出了城,并让一支小队护送她到鄮县。

      等祝英台到达鄮县的时候,鄮县里外都爆发了极其严重的鼠疫。祝英台靠着小江给的方子和药材治好了众人。有了救治之情,加上了马文才的手书,以及祝英台所带回的粮食,祝英台甚至不用向山长修书,就解了梁山伯的鄮县之围。

      等到祝英台的书信传来,已经是两月之后了。

      北伐的征程也暂时停下了征程,而此时的鄄城早已经是暮春时节,桑叶新发了。

      这一次的北伐大获全胜,收付了东晋近年来的失地,一举挫败了前秦的气势。
      就算司马曜心中对于谢安颇有微词,也不得不为这一场胜利而感到开心。

      只是越是这样的胜利,就越让司马曜心中有些不安,谢安军权独揽,有如此深得民心,如何不是下一个桓温?幸好谢安停下了北伐后,就立刻交出了手中的兵权,自请出镇广陵的步丘,这才稍解了皇帝心中的一丝猜疑。

      北伐事了,论功行赏本是谢家最为突出,但是谢安自请出镇之后,谢家其他的将领也都推辞了所有的奖赏。刘牢之五桥泽大获全胜自然,被封为大将军,而马文才也因为这次北伐被封为了辅国大将军,还将鄄城一带的兵力全部归属于他来掌管。

      北伐停下以后,马文才并没有回到建康。谢安既然写信与自己做了交易,那么马文才就不必担心这次的论功行赏会有任何的纰漏。

      入夜时分,马文才坐在书房里,仔细地看着暗部传来的消息。

      此次北伐,王坦之也因此受封为太子太师,一时风头无俩。

      胡郭三见马文才眉头一皱,开口问道:“是否让绿腰就此收网?”

      马文才摇了摇头,“不。”

      “这是为何?”

      “机会未至,让绿腰他们按兵不动。”

      马文才将朝廷的邸报放在了胡郭三的面前,开口道,“谢丞相交出兵权,自请出镇,陛下的心中才稍减疑窦。由此可见,陛下心中疑谢丞相远胜过所有,就算眼下爆出王坦之私动军需,对陛下来说也是无关紧要的。更何况,北伐未输,就算提了也不会对王坦之有太大的损伤。眼下不是好时机。”

      “原来如此,属下明白了。”胡郭三这才明白过来。

      马文才修书一封,给了建康的盈部这一支的负责人,告诉了对方必须等到自己的修书,才可行动。眼下当然不是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机,大概还要再等三个月吧。
      谢安的身体,最多还能撑三个月。谢安一死,才是反击最好的时机。

      “我过几日就要和小江动身去余杭,此去余杭,我并不准备大张旗鼓,所以就我和小江二人前去。鄄城暂时交由你来管理。余杭是我父亲的管辖,我心中并不是特别担心,但是未免意外,若是一月之后我无消息传来,你就派暗部的昃字部的所有人去余杭找小江,一切以他为主。”

      马文才的暗部总共分为四支,分别以日、月、盈、昃来命名。其中日部、月部在此次整合中已经全部潜入了军中,只余下盈与昃两支。而盈部的所有暗子被留在了建康,用来监视王坦之的一举一动,以及对建康局势的了解,真正处在暗处而不被人知的,目前就只有一支昃部了。

      胡郭三早已知晓江公子对于马文才来说不同于一般人,对于马文才的安排也就没有什么诧异了。

      三日后,马文才与小江二人稍微做了一下改装,从鄄城出发往余杭而去。

      他们二人来鄄城的时候,还是春寒料峭,雨雪纷纷,离开之时却已经绿阴不减,
      黄鹂声声的初夏了。

      两人一路骑马而行,不过三四日,就到了余杭。

      此时余杭正是初夏,绿树阴浓,高柳新蝉,和风习习,让行人都放慢了脚步。

      马文才和小江两人先在客栈住下,准备明日再去找葛洪。

      葛洪化名曹共在西湖的旁边的一条小巷里开了一家药铺,名叫杏林铺。

      因为这个药铺的店面很小,加上只有一个老先生坐诊,所以平日里来看病的人并不多,只有一些贫苦百姓会来此处看病。

      暗一化名林大山在杏林铺做了近三个月的学徒,与葛洪老先生的关系倒是还不错。据暗一所回禀的消息来看,葛洪老先生医者仁心,对所有求医问药之人都热心以待,想来此次小江去求医,也不会有什么波折。

      翌日,小江和马文才二人准备妥当,上门求医。

      杏林铺平日里顾客极少,因此门庭十分冷落。小江和马文才上门的时候,药铺里除了葛洪老先生以外,就只有一个抓药的学徒,正是化名林大山的暗一。

      马文才倒是没有一下子就挑明了两人的身份,而是让葛洪为小江把了一下脉。

      葛洪切过脉象以后,神色凝重了几分,摸了摸胡子开口道:“这位公子乃是天生心疾,此种恶疾,实在是非人力可以挽回。老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听到葛洪的话,马文才立刻变了神色,慌乱,惧怕,紧张,还有一丝的绝望出现在了马文才的脸上。
      过了好一会,他才艰难地开口道:“老先生莫非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吗?”

      如果连葛洪也没办法的话,那么这世上还有谁能救小江?不,他决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见到马文才如此失态,小江连忙伸手握住了对方的手,“算了,不要强人所难。”

      小江心中不是不失望,但是他知道如果眼下他乱了,那么马文才只会比他更难受。

      葛洪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并非老夫不肯救,而是此病的药材天下难寻。就算老夫开了药方,没有药引,如何能救?”

      马文才立刻恢复了神色,朗声道:“药材不必担心,只要先生能救,这天下间的任何药材,我都可以寻来。”

      如果有救治之法,只是药材的话,那么寻遍天下,他也会找来的。

      葛洪眯起眼睛看了眼前的两人。眼前这两人,皆是一表人才,英姿勃发,看起来品貌非凡。这样的才貌,加上身上所着的衣服,葛洪心中也明白了几分。

      他捏了捏自己的胡子,开口道:“我看两位打扮,也不是一般的庶民,想来也是士族出身。我这个小铺子,平日里只有一些贫苦人家会来抓药,士族是极少来这里的。两位特意而来,想来是已经知道了我的身份,特意来求医的。士族出身,难怪能对药材夸下海口。只是我所需要的药材,不是一般的人参鹿茸,而是三味极其珍贵,世间未必存在的药材。”

      马文才见对方已经识破了自己的身份,也不多做辩解,点头道:“葛先生猜的不错,我们的确是特意求医而来。在下余杭马文才,拜见先生。求先生救小江一命。”

      “马文才?五桥泽一战的马文才?”葛洪看了眼前的青年,连连点头道,“果然是一代少年英雄,令老夫佩服。老夫欣赏你在北伐一战中的作为,但是这三味药材不是你马家可以找到的。我在谢家这么多年,连一味都不曾看见。”

      “先生不妨告诉我们到底是何种药材?若是我们能找到,自然最好。若是不能,也不过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罢了。”小江看了马文才一眼,开口道。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你倒是豁达,小小年纪由此心境,难得,难得。”葛洪听得小江的话,连连点头,难得一个年轻人由此心境,即便他宿疾缠身,也不失豁达,这倒是让葛洪也生出了几分欣赏。

      “你身上的心疾,我曾在书中见过医治的方子。只是这方子,需要的三味药引,分别是凤凰血、鲛人泪、玄武甲。这三种药引,我只听过一个,便是上虞祝家所有的玄武甲。其他两个,我不曾见过,是否存在不知,如何去寻?”葛洪叹了一口气,开口道。

      他何尝不想救人,只是后两种药引,只在书中闻其名,不见其物,又如何能找到?

      谁知道眼前这两个少年人,听了他的话却不见沮丧,那马文才反而眼前一亮,开口问道:“先生可是确定,玄武甲在上虞祝家?”

      葛洪不解,却还是耐心回答了对方的问题,“上虞祝家,绕水而居。据闻祖上曾养过一只百年玄武。后来这玄武死后,留下了一片龟甲。这玄武甲原是祝家的镇宅之物,轻易不得见。我十五年前去过祝家治过一次病,才见到了此甲。此甲和书中描绘的一模一样。当时祝家的小姐体弱,我便让祝夫人从龟甲上取下一小片,戴在祝小姐的身上,果有奇效。只是,祝家对于此甲看得很重,未必肯借给你。”
      葛洪原是不信这书上的方子,这药引虚无缥缈,听起来就不像人间之物。但是那一次的祝家之行,却让他改变了看法。这一片龟甲,未曾入药,只是佩戴就有此等效果,那么集合了三种药引,将心损之处复生,也未必是天方夜谭,不可做成。

      只是这上虞祝家将这玄武甲看得如此之重,未必肯出借一番。就算马文才借到了玄武甲,那余下的凤凰血、鲛人泪也无处可寻,想到这里,葛洪又有了几分可惜。

      “这一点老先生不必担心。若是我能找齐三种药材,老先生是否能为小江医治?”马文才按捺住心中的欢喜,镇定地问道。

      “那是自然。”葛洪点了点头。

      “那么老先生就静候佳音吧。”马文才拉住小江,对着葛洪一再道谢,然后才走出杏林铺。

      也许是太过高兴了,两人都在门口处被门槛绊了一跤,双双摔倒在了门口。本来以两人的身手,须臾之间就可以站定,但是无奈两人心中实在太过欢喜,这才没有反应过来。

      小江看看马文才狼狈的样子,新穿的外衣上面明显沾了许多尘土。
      杏林铺门前的小路上,并没有铺青石板,只有一片黄泥地。
      小江看到如此,忍不住笑了起来。
      小江很高兴,他真的很高兴,原来命运对他并不坏,就算前面有很多很多的磨难,但是在最后的时候,命运将最好的礼物留给了他。
      他从来不敢奢望的东西,一下子清晰地出现在了他的眼前,而且触手可及。
      他可以活下去了,活着陪马文才过完这一生。
      他们可以去很多地方,做很多事情,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这是马文才第一次看到小江笑得像一个孩子,没有任何的负担,肆意而张扬。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余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