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陆上莲池 ...

  •   几日未见忘言,卫玠心中充满疑惑。

      回想忘言说过的话,他俩神思同频,心领神会自会相见。

      怎么样才能神思同频呢。

      之前见着忘言,是因为学习老庄,心有所感吗?

      可现在他仍在回味,思考,为何忘言不出现呢。

      忘言还说过,会寻找能为他带来能量的存在对话。那么是因为生病太久,元气大伤,所以没能量了吗。

      不管怎么说,这病得快点好起来。

      卫玠暂且放下满心的期待,让心灵处于清虚幽静,也就是什么也不想的状态。

      端午过后,卫玠慢慢痊愈,可五月是恶月,蚊虫孳生最易染病。家里人不敢掉以轻心。

      王澈想把儿子接回家。

      王济趁着卫玠病情好转,让人新修了园子。

      友人们正无聊,个个想来新园子凑热闹,他却想让阿妹和外甥先来,免得园子沾染上凡尘的俗气。

      于是花钱投其所好,打点好了太医和阿妹身边的耳目,让阿妹带着卫玠观赏新修的园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晴天,卫玠被阿娘牵着,拜见了二舅母常山公主。

      常山公主见他病愈了很是欢喜,搂着他说了好大一会儿话。

      五澈担心常山公主见的人多,身上带了些病气,只是身体强健尚未发作。

      卫玠看出阿娘忧心,便说要去看新园子。

      常山公主看着病愈的卫玠,是越看越顺眼,皇家孩子众多,却没一个有卫玠半分灵动可爱,自家两个呆瓜更是完全不能拿来比较。她越看越爱不释手,想要抱着去园子卫玠。

      卫玠哪能同意,委婉的表示,自己康复了,可以自己走,让舅母不用担心他。

      常山公主摸了摸卫玠粉嘟嘟的脸,夸道:“你这孩子可真有趣。”说着便放他下地,牵着他的手走向园子。

      这新修的园子十分别致,刚入园便看见三幅围墙一样的大型屏风,屏风从上往下,是由浅到深的蓝。

      此时蓝色颜料十分昂贵,只有贵族用得起。王济这三面蓝色大屏风价值不菲。

      王济笑着说:“这里是池塘的入口。”

      王澈不乐意了,用责怪的语气说:“阿兄,虎儿这病才刚好。”

      “哈哈!”王济爽朗地笑:“你看看就知道了。”

      一行人向内,走到屏风后,眼界为之开阔,入目是一片花园,翠绿中藏着粉嫩,左侧有一艘小船,船下有一排小轮子,就这么摆放在地面上。

      “这里怎么会有船?”卫玠的阿兄卫璪问。

      王济:“这就是我新建的陆上莲池。”

      “陆上莲池?”卫璪十分诧异。

      常山公主笑着说:“你二舅就是歪点子多,成天变着花样玩儿,在园中造一个陆上莲池这样的点子,也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

      王济笑道:“比我富裕的不如我风雅,比我风雅的又不如我富裕,只有我二者兼备,想要体会仙人般自在逍遥、精彩纷呈的生活,只能来找我。来吧,我们上船。”

      卫玠被王济抱着上了船,随后常山公主、卫璪和王澈也跟着上了船。

      待五人坐定后,两名渔翁打扮的奴仆一人在前拉着绳子,一人在后推着船。

      陆船缓缓向前行驶。卫玠坐在船头,看着前方亭亭的莲叶向自己涌来,很快就进入莲叶密布的阵列中,丛丛莲叶簇拥着粉嫩的莲花绽放。

      卫玠只站在岸上远远看过莲花,从未坐船赏过莲。他睁大眼,仔细观察,发现这花坏蛋其它花朵的脉络不同。

      原来莲花如此特别!

      陆船停了下来。

      “你伸手摸摸花瓣。”王济对怀中的卫玠说。

      “会把它摸坏的。”卫玠是个小心的人。

      “哈哈,不会,你怎么摸也不会坏。”王济笑道。

      卫玠这才伸手去摸,发现摸起来特别像丝绢。

      “二舅,你别哄虎儿了,这是丝绢制作的莲花。”卫璪一句话,让卫玠恍然大悟。

      他仔细看莲花莲叶,似绢花作叶、以竹为骨,看起来特别像真花真叶。

      “快看,那有鱼。”王济指了指前方,船又向前移动,卫玠看到一个碧色大盆子,盆子里有鱼在绢制的荷叶间游来游去。

      王济笑着抓住卫玠:“来,你伸手逗一逗鱼。”

      “阿兄!”王澈又埋怨地喊了一句。

      常山公主笑道:“莫担心,这水是温的。”

      阿娘试了试水温:“果然是温的。”

      卫玠伸手入水,水果然是温的。他一直以为鱼都是在凉水中,进入热汤就死了,没想到温水中也能有活鱼。于是问:“温水也能能养鱼吗。”

      王济:“只要常常换水就好。”

      为了不让卫玠赏玩鱼儿着凉,王济真可谓刹费苦心。先是问了太医要什么样的水温才不致于让儿童着凉,又叫来养鱼专家问什么鱼适合养在温水中。

      可他还是觉得仅在缸内养鱼挺无聊的,恰好同伴叫上他一起去看采莲女,这一看灵感便来了,打算把莲池搬到自家院中。

      卫玠落水害病,他的阿妹是断然不肯让卫玠去湖中看莲。

      可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能难住王济,既然无法带外甥去看湖中莲,那就把莲花搬到陆上。既然真花易逝,又有孳生蚊虫的风险,那就用新织的绢,制作莲花。

      王济大手一挥,织绢的女工们精心研究工艺、夜以继日的赶工,才织就出渐变的粉嫩,逼真的青翠。

      这满园风雅,实是满园富贵。

      “这鱼你可喜欢。”王济仍惦记着卫玠对鱼儿感兴趣的事。

      可卫玠关心的哪里是鱼。他点了点头,小心翼翼地说:“我在梦里看到了鲲。”

      他怕忘言被大人视作邪祟驱逐走,不敢轻易暴露忘言的存在。

      王济听后笑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可梦究竟是什么?” 卫玠沉吟。

      王济揉了揉卫玠的脑袋:“你这孩子,脑子里究竟装了多少问题。”

      卫璪抢话:“我阿弟这是聪明。”

      王济乐道:“是啊,谁都没我家虎儿聪明。”

      “就是。”常山公主笑着夸卫玠,也想要抱抱卫玠,这个珠圆玉润,聪明颖悟的孩子,总是过份认真,以致于有几分呆呆的可爱。

      哪知一向慷慨的王济突然“悭吝”起来,就是不愿把外甥让给妻子抱。

      夫妻俩你一言我一句地斗起嘴来,虽是天璜贵胄可嗑牙拌嘴起来与寻常百姓家儿女无异。

      直到听见清越的歌声,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夫妻俩停下拌嘴。

      常山公主问:“这是什么曲子。”

      王济:“长江一带的吴歌,采莲女采莲时歌唱对情郎的思念。”

      万千宠爱集一身的常山公主,沉浸在采莲女的一片深情中由衷地感慨道:“真动听。”

      王澈亦为之动容:“是啊。”

      陆船继续在莲池中穿梭,这一路莲叶茂密,远处的歌者若隐若现。

      他们慢慢接近动人的歌声,而后又渐渐远离,始终没看见歌者。

      卫璪感叹,“真想看看唱歌的女子。”

      王济却笑道:“误入藕花深处,忽闻歌者清音,不必相见,意会情至,便是相逢,如此足矣。”

      卫玠看见二舅嘴角噙着一抹微笑,仿佛沉浸于其中。而阿兄被二舅这么一说亦是有所感悟。

      此情此景,让他联想起在家中玩耍时,族姐们抱着隐囊当娃娃,扮演起阿娘。族兄们则椅着木马自称将军,有的坐在台阶上自称大王。

      明明他们都不是自己所扮的人物,却能从中获得乐趣。就像这里明明不是莲池,可是一家人就像在莲池中赏莲一样快乐。

      祭祠时,人们把三牢放在桌上献给神明食用,可神明什么都没吃,最后大伙分而食之。大家跪拜先祖的牌位,视作跪拜先祖。

      大家都沉浸在仪式,遵守着仪式的礼仪,所以绢花莲池就像真莲池。隐囊就是娃娃,木马是将军的坐骑,石阶是大王的宝座。进食的是神明,排位就是祖先。

      卫玠被自己的想法震撼到,他展开想象的翅膀,发现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因为遵守共同的仪式而有了意义,而想要应用不同仪式的人就会起冲突。

      他已经摸到了人类文明象征仪式的门,在门口徘徊。

      因沉浸在抽象思维形成的世界,且年纪尚小,没法发现,那浸泡在温水中的鱼,因缺氧而缩短的寿命,织女们焚膏继晷制作绢花,而熬坏的眼睛。一切美都是有代价的。

      他越想越有精神,以致于晚上睡不着,在床上辗转反侧。好不容易睡着了,次晨起床时无精打采,阿娘来看他又露出担扰的神色:“怎么了,是不是刚回家不适应床。”

      “不,我很舒坦。” 卫玠不想让侍女们白忙活。

      王澈:“早上多休息一回儿吧,别急着读书。”

      “可是夫子还在等我呢。”大半个月不见,卫玠有点想念他那博学的夫子。

      王澈:“别急,夫子这几天很忙,我们还是让他多休息一天吧。”

      卫玠点了点头,吃完早餐后,坐了一会儿,听话地钻回被窝补眠。

      等他再次清醒时,已过了午,刚要用饭,父亲兴冲冲地赶来告诉他,名士乐广要来拜访他们,谈论书法,并提出想见见卫玠。

      当朝清谈领袖乐广,在八岁时便得到名士夏候玄赞赏,夸他定会成为名士。

      乐广幼年丧父,家贫,一心向学,与人无争,却极其擅长析理,能把事情原委分析得头头是道,令人敬服。

      卫玠的祖父卫瓘,曾与正始名士一起坐而论道,听了乐广的言论,认为这是个难得的奇才,对自家子侄说,此人人之水镜,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让子侄多与乐广往来。

      这一回,乐广主动上门,卫恒哪能不高兴。吩咐妻子把卫玠收拾得漂漂亮亮的,交待卫玠不用紧张,像平常一样表现既可,若是有幸得到一句好评,以后便能顺理成章融入清谈圈子。

      王澈觉得卫恒完全是多虑,他们的卫玠从来不是会紧张的人,看似娴静乖巧,实则胆大好奇。

      卫玠确实不紧张,他听过不少乐广的事迹,对这位清谈领袖很是神往,想听听从未听过的妙论。

      很快,侍从通报乐广造访,卫恒亲自去迎客。

      卫玠则在母亲身旁侯着,远远听到人声便伸长脖颈望着。

      终于看到了衣冠楚楚的阿父一行人,其中最突出的却是衣着朴素的那位,望之如湖中净莲,神姿朗彻,秀拔不群。

      这位定是今天的客人乐广!

      乐广远远地看到一位幼童盯着自己。看着虽小巧玲珑的一团,双目却格外有神。就像给冬天里堆的小雪人安上两颗龙眼核作眼珠子,又圆又亮,一派清明。

      他想,此子必是卫巨山的幼子虎儿。

      乐广来拜访卫恒,一是为了书法,二是为了卫玠。他收到了王济特地送上的,由卫玠手书的逍遥游,一看便觉得此子与众不同。

      运笔干净利落、潇洒风流,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别有襟怀。

      又听旁人说,神童卫玠生性聪颖,好学好问,善思善辨,是天生的名士。

      他一向认为孩童不被世俗观念所拘,能窥见成人所看不到真相。所以特别想见一见卫玠。奈何卫玠落水生病,在王济府上修养,不便探望。

      这不,刚听说卫玠病好了回府,便急着赶来瞧一瞧。

      乐广相信和这个孩子交谈必能给自己一点启发。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陆上莲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