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第 23 章 ...

  •     2013年,戎州市,一个深秋的黑夜,翠屏区的城中村里乍然响起碎玻璃落地的声音。

      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曾被临时当做市政办公室的一处居民楼,因周边配套设施老化,房屋年久失修,加之近些年城市快速发展,这栋一层只有两套房子的老楼已是鲜有人住,即便有,也是一些子女外出打工后没人照看的留守老人。因此刚才一楼发出那么大的动静,周围也没有任何人出来查看,整栋楼一旦入夜便跟着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一个瘦削的黑影伶俐地从被打破的玻璃窗里钻进一楼的厨房,接着屋里的灯被揿开,微弱的灯光伴随着断断续续的电流声亮起,掉皮的红木门从内部打开,刚才进去的人走出来,到走廊上将少了一个轮子的破烂行李箱拖进了屋里。

      通过两个周的踩点,温伏确定了这里没人居住后,决定从今天起,把它当做自己的第17个“根据地”。

      ——而费薄林第一次见到温伏则是三天后下晚自习的路上。

      当时是夜里十一点左右,费薄林上完晚自习,在保安的催促下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十月底的南方城市正处在多雨的季节,费薄林一路下了五楼,踏出教学楼前他撑开雨伞,就着斜风细雨和昏暗的校园路灯一步步走向校门。

      戎州一中坐落的位置比较偏僻,远离市区中心,学校新大门尚未修好,旧校门前是三条马路的交叉口,一到周末车水马龙,时常造成交通拥堵。

      过完马路就要顺着书店旁边的岔口穿过一条幽深的长巷,这是费薄林每天上下学的必经之路,也是周末校外几十家小吃摊躲避城管的栖息地。

      好在今天周五,又是晚上,费薄林出校出得晚,连小吃街的商贩都因为雨天而陆陆续续收摊。

      他生来是四肢修长的高挑个子,几步穿行过马路后,便轻松踏进了那条小巷。

      这巷子两侧是老式居民楼的背面,每隔几步就有一处下水道,地面常年湿滑,费薄林避开的水洼上总泛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油光。

      今天下雨,本就空气不流畅的巷子里漂浮着雨水与下水道油污的气味,费薄林加快了速度,刚走到拐角处,忽听见前方传来一道低低的声音:“把刚才的钱拿出来。”

      说话人的嗓音在滴滴答答的雨声中显得十分轻缓,但吐字却很清晰。别说站在对方对面正被打劫的那两个人,就是十步开外的费薄林也听得很清楚。

      这是浑然天成的一副好嗓子,发声时像吉他上轻轻拨动的琴弦。

      费薄林脚步一顿,不动声色地退了半步,站在拐角处的墙壁后,将视线穿过墙壁与电线杆的缝隙,捕捉到前方的场景。

      两个穿着一中高中部校服的学生单肩背着空瘪的书包,一人撑一把伞,空出来的手上各捏着根没有点燃的烟和一卷揉乱的纸币,看起来有一块、十块和五十的面值,总之不会过百。

      他们对面的人穿着简约的黑色冲锋衣,戴一个鸭舌帽和口罩,浑身被雨淋湿,只有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露在外面,微微低垂着,乌浓的睫毛被水打湿,在眼下投出一片阴影。

      而这个人的左手,正拿着一把短短的水果刀。

      刀面微微一晃,折射出森寒的月光。

      这就是费薄林与温伏的初见。

      这个一场秋雨一场凉的夜晚,他撞见他在抢劫。

      两个高中生面面相觑,虽然从人数和体格上来讲,形单影只的温伏毫无胜算,但他们明显惧怕温伏手中那把利器,最后在权衡之下把钱交了出去就匆匆逃离。

      温伏也在片刻之间消失在雨夜里。

      雨水很快冲刷掉夜幕中的一切痕迹,巷子归于寂静,费薄林撑着伞走出拐角,当作什么都没发生,照着原来的路线往家的方向走去。

      出了巷子再过两条马路就是费薄林住的小区。

      这一片属于老城区范围,小区房子类似于群居的筒子楼,近些年每个单元门都安了防盗锁,只是房屋依然老旧,居住人员混杂,楼梯窄得上下的人经过转身都能擦到肩。

      “邻家小卖部”就位于小区内部一栋单元楼的底层铺面。

      费薄林收伞踏入小卖部,坐在收银台后的中年女人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正准备招呼,一见来人是费薄林,便笑道:“薄林放学啦。”

      “吴姨,”费薄林微微扬唇,放下书包,礼貌性地点点头,“您回吧。”

      吴姨“诶”了一声,拿起柜子下的饭盒绕过收银台,往门外去:“你也早点休息。”

      “好。”

      这是费薄林妈妈去世前留下的小卖部,由于他忙于学业,店面又不好租赁,费薄林不愿直接空着,干脆以一个月三千的工资请了自己楼上退休的吴姨帮忙照看。工作日白天吴姨负责看店和进货,费薄林放学就来接替,平时放假多数时候也在这儿呆着。

      小区的小卖部收益本身就不错,加上费薄林在这住了好些年,对谁都礼貌友好,大家又对他知根知底,左邻右舍都愿意多照顾他的生意,如此一来,他每年的生活费和学费都有着落。

      吴姨走出去没两步又回来,在门外探头道:“薄林啊?”

      费薄林正坐下打开书包,听到喊声又抬头:“怎么了,吴姨?”

      他生得眉清目秀,鼻梁高挺,鼻梁侧有一颗很小的痣,是很英俊的三庭五眼的长相,抬眼看人时,目光总是平静温和的,加上人长得白净,举手投足总有种不沾烟火和市井气的感觉,是家长们最喜欢的那种好学生。

      吴姨有一双儿女多年外出打工,人在家里,最是想念孩子。此时她看着费薄林耐心询问等待回答的模样,心里的疼爱又多了几分,不自觉放缓语气道:“天气冷啦,记得多加衣服。”

      费薄林仍是点点头:“好。谢谢吴姨。”

      “早点休息啊,不要太累。”

      “嗯。”

      吴姨走后,费薄林拿出在教室没做完的模拟卷,继续埋头填写最后几道物理大题。

      大半个小时过去,费薄林对完了参考答案,正准备收工,小卖部迎来了一位客人。

      此时临近十二点,整个小区几乎除了保安亭几乎没人出没,费薄林心里略带疑惑地抬眼,与不速之客的目光撞个正着。

      冤家路窄,又是在校门外打劫的那位。

      温伏还是一身黑色的冲锋衣和牛仔裤,戴着压得极低的鸭舌帽与口罩,进门时朝收银台淡淡瞥了一眼,长而浓密地睫毛遮盖住他的眼神,没来得及让费薄林看清他的眼睛,便径直往速食那一栏货架走去。

      费薄林愣了愣,随即低下头,再度翻开已经被自己合上的模拟卷,低头假装对起答案来。

      两分钟后,一根火腿肠和一盒方便面被放到他眼前。

      费薄林迟疑一瞬,看向温伏。

      对方还是那样的神色,即便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也看得出眼神相当冷淡漠然。像在巷子里那样,总低垂着眼睛,避开与人的视线接触,仿佛没有任何情绪。

      于是费薄林对温伏的第一印象便只有那双眼睛。

      那是一双很漂亮的眼睛,睫毛又长又黑,费薄林透过那两扇密密的羽毛似的眼睫看进温伏的眼底,像撞入两颗冰冷的黑色玻璃珠。

      对方等了一会儿,见他迟迟不肯结账,便出声问道:“多少钱?”

      又是那样秋水生澜的声音。

      费薄林拿起扫描仪在泡面和火腿肠的条码上扫过,又扯了一个塑料袋把东西装好:“三块。”

      温伏从侧边衣兜里掏出一把纸币。

      钱都揉成了纸团的样子,很杂乱。

      其中一个一元硬币落到桌面,温伏瞟了一眼,又找出两张纸币放下,随后把钱揣回兜里,提起袋子转身离开。

      他的动作很快,可能是急着离开,所以其中一张纸币误给成了十块钱也没注意到。

      等费薄林发现要把人喊回来的时候,温伏已经不见了。

      费薄林在凳子上坐了片刻——其实他刚才的想法是如果对方从店里拿了食物不付钱直接离开,他就装作没看到。

      毕竟那个人看样子年纪不大,甚至似乎刚刚进入变声期,兴许比他还小,说不定也是某个学校的学生。既然选择冒雨在校门口打劫高中生,又在深夜来店里买最便宜的速食,很大可能是父母不在身边,生活上遇到了困难。

      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对方小小年纪在并非生活所迫的境遇下就敢持刀打劫同龄人,也是很骇人听闻的行径。

      这是个攻击性很强的人,无论哪种情况,费薄林都犯不上招惹。

      如果当做不知道,把这十块钱收下,是最省事的。对方就算后来发现丢了钱,也很难联想到是在小卖部付错账的缘故。

      最麻烦的选择是追上去把钱还了——找不找得到人都另说,就怕那人防备心重,再牵扯出别的误会。

      几秒钟后,费薄林起身,关上小卖部的门,在寒风中把校服拉链拉到最高,追了出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第 2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