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回忆 ...

  •   夏末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这日从早上开始天空布满了乌云,总是阴沉沉的。

      公主府外,玉蘅跳下马车,从车厢内引出一位头戴帷帽、身形偏瘦的女子,两人快步走进府内,穿过游廊前往正堂。人还未到,声音便先传进内堂:“殿下、殿下”

      祁宁听到是玉蘅的声音,立即从椅子上站起,走到门口,翘首以待。

      玉蘅将那女子领到祁宁面前,介绍道:“殿下,这位是古太后身边贴身女使香芝。属下按照周嬷嬷出宫时记录的地址去找,在东丁村找到了周嬷嬷的外甥,他说周嬷嬷去年就已经不在了。”

      随后又看向那女子,说:“香芝姑娘,这就是宜安公主殿下。”

      香芝纤细的双手掀起帽帘,瞳孔微微颤抖,两步并一步上前,顺势跪在祁宁面前,潸然泪下,嘴里喃喃喊着:“公主殿下”

      祁宁扶住香芝,连忙劝道:“香芝姐姐,你快起来。”

      清梨上前将香芝扶起,几人进到正堂坐下来。

      祁宁开口问道:“香芝姐姐,当年祖母崩逝时我只有十二岁,很多事情都已经记不清,有些细节需要你告诉我。”

      香芝表情坚定道:“殿下你问,奴婢定然知无不言。”

      “香芝,我想知道祖母回京那日傍晚,和先帝在寝殿说了些什么?”

      香芝抬起头,回忆着——

      西梁三十二年四月份,是自祁宁记事起,第一次回到大梁京城烟阳。

      祁宁坐在古朴的马车上,轻柔地撩起车帘,探头看见青灰色的城墙上红色旗子随风猎猎飞舞。城门前整整齐齐站着许多身穿官服的人,毕恭毕敬在原地等候。

      马车停下,祁宁随祖母身后从马车缓缓而下。一位穿着金黄色龙袍、脸型锋利、浓眉大鼻头的男人迎了上来,在马车下搀扶住古太后。他是大梁高祖皇帝、祁宁的父亲——祁清阙。

      古太后转头,看了祁宁一眼。祁宁很快明白祖母的意思,恭敬上前,跪地拜见皇帝:“祁宁见过父皇。”

      祁清阙明显愣在原地,很快又面色恢复正常,用长辈慈爱的语气说:“原来是宁儿啊,都长这么高了。”

      不等祁宁回答,祁清阙唤来身旁伺候的太监:“岳忠贤,太后此行车马劳顿,快去传轿辇来。”

      岳忠贤笑意盈盈,尖着嗓音说:“是、是、是,奴才这就去。”

      皇帝搀扶太后站在百官面前,大家齐齐下跪参拜,起身后大臣向两边散去,留出一条进宫的路。

      刚下马车,祁宁就看到了站在皇帝身后的太子祁宸,以及高阳姑姑的孩子云谏表哥。

      古太后和相熟的老臣问候了几句,便抬步从那条路走向皇宫内。祁宸转身时顺手摸了下祁宁的脑袋,跟在太后身侧离开了。云谏看向祁宁时,嘴角向两边勾起一个浅浅的笑容。

      祁宁转身面向群臣向城门走去,视线不由自主地被一位朗眉星目、身着紫色锦袍的少年吸引,他倨傲地站在一位身穿铠甲的将军身旁,额头上横着一条金线绣成麒麟纹样的黑色抹额。

      祁宁记忆中所见的池阳男子都喜爱白色、青色、蓝色等浅色衣衫,文质彬彬的读书人模样。而眼前这位少年穿着绮丽,倒让祁宁感觉这京城子弟都是如此奢靡。而少年双眼一直盯着祁宁,让她越发觉得少年是一名金玉其外的纨绔子弟。

      经过少年身边时,他举手行拱礼,低头时脸上挂着玩味的笑意,用仅有两人可以听到的声音,低声道:“参见公主殿下——”

      惊得祁宁从容的步伐乱了一拍,碎步跟上祖母,匆匆向皇宫内走去。

      虽然祁宁并不喜欢那少年行事浮夸,但他俊朗的面容深深烙在祁宁的脑海中。

      傍晚祁宁随两名侍女在寝殿收整完行李,打算去寿康宫给祖母请安。

      到达寿康宫时,十几个护卫腰间别着长刀,挺直身躯,屹然不动。殿外的宫女见祁宁来了,看了看殿内的灯光,说:“殿下,太后和陛下在宫内议事,您先在宫外等等吧。”

      祁宁点点头,安静地站在院内的杏花树下,不时看向宫殿。

      此时殿内——

      祁清阙急躁地站起身,说:“母后,你要回京城,朕随时都可以派人去池阳接你。但这次你怎么把祁宁也给带回来了。”

      古太后沉稳的声音道:“祁宁是你的女儿,大梁的嫡公主,怎么就不能回京城了。况且国师那条卜言已经过了十年,你还是没有想明白,宁愿去相信一条毫无根据的预言,也不愿相信祁宁,是吗?”

      “母后,怎么能说国师的卦言是毫无根据呢?当年父皇不也是相信国师的卦言,封宸儿为皇太孙吗?既然国师说祁宁会危及帝位,不论是朕在位,还是宸儿即位,她都不能回京城。”祁清阙摊开双手,说的有理有据,试图去说服古太后。

      “你真的以为你父皇因为卦言将祁宸封为皇太孙吗?”古太后气得喘息急促,缓了缓道:“当年你们兄弟四人,你资质平庸、无欲无求;老二能力出众有野心,但他外祖钱氏在朝中势力太过强大;老三是最后寻回的,你父皇也不能完全确定他是不是真正的祁家血脉;老四年幼,生母早亡。你父皇担心你这个太子之位坐不稳,才以国师卦言,顺势将祁宸封为皇太孙。你知不知道,你父亲做的这些就是为了保你。”

      “可宸儿就如国师所言一致,他锐意图治,年纪轻轻,已有不少政绩,大臣们都夸赞他。”

      古太后叹息道:“祁宸从小养在先帝身边教导,当然是将先帝的能力和性格学了八九分。况且你不思进取,若祁宸也没有作为,你这皇位还能坐得稳吗?”她顺了顺胸口的气息,继续道:“我自知也劝不了你,此次回京,我只想给祁宁求一个封号。”

      祁清阙震惊道:“母后!”

      “你听我说完,封号就取‘宜安’二字,可行?既是安你的心,也是安我的心。封地就给池阳,池阳别苑就作为她的府邸,日后也不至于她无处可去。既然你不喜欢她,让她一直留在池阳,无召不可回京也行。但你得给她一个身份呀,毕竟是皇家血脉,总不能随随便便让外面的野猫野狗欺负了去。”古太后越说越激动,内陷的眼眶不知何时充满了泪水。

      祁清阙权衡之后说:“好,听母后的,封地就在池阳。”

      古太后用帕子将眼角的泪水擦去,说:“还有一件事情,我现在身体大不如前。如果哪一天突然……突然就不在了,你将祁宁送去琼山,交给青云子。我给他已经说好了,他会将祁宁照顾到成年的。”

      “青云子可是当年随父皇征战的军师啊?若有一天,祁宁对这皇位……”

      古太后打断他的话,说:“青云子无意权势,早早隐居了。难道以青云子的脾性教导祁宁,你都不放心吗?”

      祁清阙无奈道:“好,朕答应你。”

      古太后劝说道:“皇帝,若当年先帝听从天命,一直留在烟阳,又怎会有现在的大梁,又怎会有你的帝位。天外有天,权势之外有更大的权势。祁宁性子善良温和,断然不会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又何必执着于一个卜言不放呢?”

      祁清阙不愿再听,甩袖而去。

      祁清阙走出宫殿,路过祁宁时停下,居高临下俯视她。祁宁似乎没有感受到他的探究的目光,依然恭敬地行礼:“见过父皇。”祁清阙不语,又匆匆离开了。

      祁宁平静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转身朝殿内走去。

      太后坐在椅子上端着茶杯饮水,周嬷嬷轻抚她的背帮她顺气。太后见祁宁来了,忙唤她过来:“宁儿,行李收拾完了?”

      “嗯嗯,行李收拾完了,刚刚还练了两张字。”

      太后宠溺地摸摸祁宁的头,说:“宁儿真乖,明天祖母给你做红豆包。”

      “真的吗?”祁宁双眼放光,抱着太后娇俏地说:“谢谢祖母。”

      太后轻拍祁宁的背,问:“宁儿今天来到京城,是更喜欢烟阳还是更喜欢池阳呢?”

      “池阳。”祁宁双手搭在太后的胳膊上,说:“我更喜欢池阳,烟阳的人都好凶啊。”

      太后笑着问她:“你皇兄也很凶吗?”

      祁宁想了想说:“皇兄见到我总喜欢问我学业如何,读了什么书,有没有每日练字。但云谏表哥不一样,他会给我带好吃的好玩的,还说……”

      “说什么?”

      “云谏表哥说皇兄其实很疼我。只要皇兄有空,都会去池阳看我。”

      太后望着房梁长叹道:“云谏说得对,祁宸是个好皇兄,以后也会是个好皇帝。所以你得听你皇兄的话,好好读书。只有你自己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不管是池阳,还是烟阳,你都能来去自如。明白了吗?”

      祁宁点点头说:“宁儿明白了,祖母。”

      这时周嬷嬷端来一碗褐色的汤药,吹凉递给太后,太后挤着眼睛一口喝下去。

      祁宁从怀里掏出一块粉色的手帕,手帕内包着饴糖,她拿出一颗放在太后的手心。太后迅速含在嘴里,顿时觉得苦意少了一大半。

      祁宁问:“祖母,你的身体什么时候能好啊?”

      太后说:“快了,有宁儿在,祖母很快就能痊愈了。”

      “那祖母要按时吃药,赶快好起来。等我长大了,就能带你出去玩了。”

      “去哪里玩啊?”

      祁宁畅想道:“去大漠看落日,或者烟花三月下扬州,或者去祥云采茶叶……到时候我们就穿成侠女的服饰,腰间别着长剑,锄强扶弱,帮助很多很多的人。”

      祁宁见祖母不回答,转头看见她眼中星星点点,哽咽地说:“好。”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回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