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1、第三十一章 ...

  •   吴熙宁当即愣在原地,元铮送她这剑时,云淡风轻,她也想过,齐王府出来的剑,不会是寻常之物,可是俞瑾安,他何以这么大的反应?

      他犀利的目光逼视着她,不消片刻,突然仰天大笑。

      她不知道,她自然不知道,她怎么会知道!

      这是破空,是当年太1祖皇帝为标榜元家先祖立下的不世战功,赐下的宝剑,是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一般的存在,是元家的保命符。

      这剑,上打昏君,下杀奸臣,因太过招摇,到了元家便被封存在祠堂里,近百年了,从未出过祠堂,便是他,也只在元铮画的图样里见过。

      自己与元铮亲如兄弟,求了多少次,他都不肯从祠堂里拿出来给自己瞧一眼,可如今,这剑竟别在吴熙宁的腰间!

      他的指尖触向剑锋,轻轻游走,划出一道血痕也毫不在意。

      “我这一去,征程千万里,待回来时,可是要向三哥要人的。”他耳边忽然回荡起元铮当日的话。

      只是为了她?

      为了她,不惜祭出元家的保命符,就为了告诉他,吴熙宁,他碰不得?

      好一个元铮!

      元家世代忠良,他的父亲,如今的齐王,亲生儿子死在自己面前,眉头都不皱一下,可他呢,竟敢拿着破空来跟自己叫嚣!

      俞瑾安看向眼前的人,眼神中的情绪叫人捉摸不透:“你给他灌了什么迷魂药?”

      吴熙宁已经做好鱼死网破的准备了,却没想到在最后关头,俞瑾安竟然放过了自己。

      他牢牢抓着手中的剑,没有放手的迹象,却在突然之间露出鄙夷的神色,将它随手一丢,弃若敝履:

      “拿去!”

      她抱着手中的剑,匆匆离开了他的房间,对俞瑾安,她承认自己从没看透过,可也从未像今天这样陌生。

      辞别了吴熙宁,元铮连夜往回赶,已经数十个时辰没合眼,累得都快在马背上睡着了,实在撑不住了,才下马小憩片刻,稍养了养精神,就又继续上马。

      终于赶在约定之内回到了季州,得知这几天平安无事,他长舒一口气,马不停蹄地跑到齐王书房,往地上一跪。

      “父亲,孩儿已经如约回来,请父亲责罚!”

      齐王见他两眼通红,须发凌乱,脸上脏兮兮的,胡茬长满了下巴,不免有些心疼。

      “先好好睡上一觉,再不回来,季州我可给你守不住了。”

      元铮脸上闪过一丝错愕,并未起身:“父亲,军有军规,家有家法,这是元家的祖训,孩儿犯了错,自然要受惩罚,不然……”

      齐王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我不罚你,原因有二,一是大战当前,你是主将,又是刚刚掌兵,此事传将出去,会失了威信……”

      “其二,只是眼下不罚,大战过后,少不了三十军棍。”

      “是!”

      “铮儿,你记着”,齐王的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此战你若胜了,打得漂亮,这不过是一桩风流韵事,可你若败了,武威军上下,没有人会服,哪怕你是我元贞明的儿子!”

      “元家在武威军的威望,是打出来的!不是从祖辈手中承袭来的。”

      “是!孩儿一定铭记在心。”他心跳得极快,像有千万匹马在奔腾!

      此战,只许胜,只能胜,此刻,他不是元家的子孙,是急需一战证明自己,出人头地的毛头小子。

      剿灭安西的流寇算什么,眼下,季州,才是真正的战场,他瞬间不困了,抖擞精神,昂首走出了书房。

      看着儿子年轻的背影,元贞明心里竟有些羡慕,如果当年,季州城外,他再多追出十里,是不是就不会有这十几年,夫妻异地,形同陌路。

      可是那样,就不会有威震北境的齐王。

      罢了,人各有志,他终归,不是他。

      陈州的局势渐渐控制住了,吴熙宁明白,自己离回京的日子不远了。

      担心着自己走后,赵憬和安安的归处,于是这日午后,她便到前厅去见吴彦明。

      桌案之上,各类书牍已经堆成了小山,自她记事起,哥哥的桌上还未这样乱过,于是便主动帮他整理起来。

      “宁儿?”见是自家妹妹,吴彦明立即放下了笔:“你找我可有事?”

      “不着急,待哥哥忙完手头的事再说。”

      “好。”说罢,他低下头,继续看起手中的案牍,这一低头,再抬起时,日头已经偏西了。

      “你要同我说什么?”吴彦明脸上带着歉意。

      “哥哥,我瞧着陛下的意思,不日就要回京,陈州的事了结后,哥哥会去哪里,还是去安西吗?”

      吴彦明思忖了片刻:“此事陛下隐隐同我提过,这次陈州的事,看着风平浪静,那是因为有陛下坐镇,其实……”

      他没有再往下说,吴熙宁却立马会到了意,她起先还好奇,俞瑾安为什么不找旁人,偏要在半道上把赶赴安西的哥哥截了过来。

      这几天她亲眼看着,才渐渐明白,他此次出京来到陈州,是利剑高悬,而哥哥,就是他手中的剑,专斩难杀之人。

      朝中的关系盘根错节,官官相护,出手难免有所顾忌,但哥哥不争不党,正是双面开刃,难得的利剑。

      前世他不得俞瑾安待见,赋闲在家十几年,如今却能只手砍向贪官污吏。然而澄清吏治纵然痛快,可她却不知道该替他高兴还是担忧。

      因为一旦踏出这一步,他便会沦为和元铮一样的境地。

      狡兔死,走狗烹,是必然的结局。

      “哥哥”,她看向吴彦明,神色中有几分悲戚:“你我从小在家中读书,师傅讲忠孝节义,忠字打头,可你说,什么是真正的忠?”

      吴彦明不免有几分疑惑,不明白她好好的怎么说起了这些。

      她手指蘸了一下杯中的茶,在桌上描了一个“忠”字。

      “师傅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可师傅也讲‘忠,敬也,尽心曰忠’,你说,什么才是真正的忠?”

      听到这里,他猛地警惕起来:“宁儿,你想说什么?”

      吴熙宁盯着他,半晌不语,良久,才缓缓说:“我想说,忠,是忠于一人一姓吗?”

      吴彦明随即脸色一变,立马起身过去,打开门四下张望了一番,见周遭没有人,才又关紧门折了回来。

      “宁儿,你怎会这样想?”

      她本想告诉他那日所见的事,见哥哥如临大敌的模样,却突然犹豫了起来,看来,眼下还不是时候。

      于是便弯起嘴角笑了笑:“我只是随口一说,哥哥何必这样紧张?”

      吴彦明显然不好糊弄,直视着她的双眼,射出狐疑的目光:“宁儿,你说实话,路上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

      她却打定主意封严了嘴:“哥哥亲耳听的,亲眼见的,难道不比我说出的,更有份量吗?”

      二人陷入了沉默,屋子里渐渐昏暗下来,吴熙宁这才想起,自己原本的来意。

      “瞧我,胡乱说着,却是忘了正事。”

      方才几句话,已在吴彦明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见妹妹又转移了话题,他定了定神,点起了灯,静静看着她。

      “我回京之后,赵憬和安安那边,哥哥能否帮忙照看?”

      吴彦明有些惊讶,认真思考了片刻才答:“我倒是没什么,就是怕她们跟着我一个大男人,觉得不方便。”

      说罢,怕她觉得自己在推脱,又解释道:“安安年纪尚小,赵姑娘毕竟……跟在我身边,时日一久,别人难免说闲话。”

      紧接着又出主意:“妹妹要是实在不放心,不如把她们送回国公府,眼下你我都不在府中,府里人多了也热闹些,母亲定然会开心。”

      哥哥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她却从中听出了几分扭捏,她不过问了一句,他倒是带了一堆出来。

      可她恰是不能带她们回京城,才求他的,个中情由,又偏偏不能向他解释。

      只好含混着问:“若是小憬同意,哥哥该不会推脱了吧。”

      孰料他听了,颊上却浮起一抹绯红:“若是赵姑娘愿意,那我自然没什么说的。”

      于是翌日,吴熙宁又忙不迭地出城去问赵憬。

      可她没想到,平常落落大方的小憬,这次却支支吾吾,不肯表态。

      她只当她不愿意,便说:“你若是有顾虑,那就只让他带了安安去。”

      “那怎么行?”赵憬脱口而出:“他一个大男人,自己尚且顾不了,如何管得了安安?”

      “那你这是同意了?”她高兴地拉着赵憬的手:“那太好了!”

      当时只顾着开心,然而事后,却越品越不对劲。

      小憬的话,怎么听着与哥哥倒有几分熟稔,不过是见了一面而已啊。

      吴熙宁料的不错,她这厢刚安排好赵憬和安安的去处,转眼俞瑾安便传令要她收拾好东西,随他回京。

      回去的路上倒是不用赶时间,俞瑾安又大病初愈,于是便乘了马车,一路上,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愿意理谁。

      跟俞瑾安共处一室,加之舟车劳顿已经够令人心烦了,谁知刚踏进宫门,便在崇德殿外碰到了一位熟人,她不由在心里暗骂了一句。

      真是冤家路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