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淳于缇萦+王平安 ...

  •   当年淳于意作为一代名医为使自己专志医术而辞去官职,也不经营家产,长期只在民间行医,收集不同百姓的病症,纠集成集,对王侯召见却不肯趋承。
      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曾经召他做宫廷医生,但他都谢绝了。
      因为常常拒绝对朱门高第出诊行医,于是就被富豪权贵们罗织罪名,送到长安长安受肉刑。
      他家中没有儿子,淳于意便怒骂:“生子不生男,缓急非有益 !”
      幼女淳于缇便萦毅然随父去京师长安,并且上书朝廷,痛切陈述父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
      文帝见了受到感动,这才免了淳于意的无妄之灾。
      张汤道:“殿下,我既然查到了她的身份也与她确认过,因她救过我姨母所以愿意为她守口如瓶不说她的来历。可是殿下,此女深得淳于意的真传与教诲,行事作风比他父亲更加严谨,数年来只蜗居在长安的贫民区不肯出来半步,不然也不会到今天还籍籍无名了。只怕强请不动,需将霍大将军打扮一番,送去医官最为妥帖。”
      刘据在殿中踱步,环佩之音恼得人烦躁,他索性扯开了衣服上的玉器,“卫伉,且为本宫换一身贫民素服来,本宫要亲自拜请淳于缇萦上霍府看病。”
      “是。”卫伉领命,如此看来霍表哥的性命只在这女子手中了,卫伉耽误不得,又命人备了车马,去霍府通传有名医将至,要以王侯礼待之。
      霍府诸人虽不信,但次乃太子旨意便不得违抗了。
      刘据带了卫伉、张汤急急奔去贫民聚集的地方,正是昨日被那巫师碰瓷的街道,“王氏医馆,我昨日就该寻到了。”
      卫伉也是感叹,“正是险些误了大事。”
      张汤听他们说了究竟,竟然还有昨日在门口错过之事,也不得不感慨命运多舛,又道:“昨日你们就是来了这王氏也要推三阻四,只怕起不到效果,如今知道了根底咱们才能轻动她出真本领。”
      刘据连忙谢了张汤。
      张汤道着不敢,又问起是何人如此信誓旦旦推荐缇萦,刘据笑了笑“一个门客而已。”揭过不提。
      马车飞快地向王氏医馆驶去。
      等到了门口依旧是那两个小童,不过变成了磨药材。在往里看去,有个三十多的青年正在打算盘,显然是掌柜的。
      他见了刘据、卫伉等人在门口张望,穿的又只是普通人家的服饰,只当是附近居民来寻医的,问道:“先生是看什么病,何不到里面坐坐。”
      “多谢先生,不知王大夫可在?”刘据进了门坐了,那掌柜的送了两杯茶水,笑道:“我奶奶出去问诊了,这个病人不方便。”
      “原来你是王大夫的孙子,想必医术一定很高了”刘据道。
      那王掌柜摇摇头,“奶奶不许我学医术只从小收了个被人遗弃的小弟子取名叫平安,王平安。如今二十了只陪奶奶坐诊看病还没单独出师。”
      “哦,平安今日在后面弄药,你若是急带他去看看吧,奶奶去了长安边上一时半会不会回来。”
      “卫伉你带平安先去看看表兄,我亲自去接王奶奶回来,王先生不知道王奶奶是在那里问诊,我有马车也好让她回来时舒服些。”
      王掌柜显然也习惯了母亲医术好,有些抢手,常有人愿意用牛车接送,如今听是马车也没放在心上,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便说了个地方。
      卫伉亲自去了后面寻王平安,礼貌的请了他出来。几个人分头行动,张汤只跟定了太子。
      霍府近些,卫伉亲自驾了马车带上王平安奔驰回去,等到了霍府门前,下人下了门槛,卫伉进了府才打开车门。
      王平安在车里淡淡看了,只知道是大户人家的院子便问道:“是霍府吗。”
      卫伉点头,“你怎么知道?”
      “我师傅以前便叫缇萦,她传我医术后又问我志向,我愿一生奉献给医学,她这才传我真本事,收我做嫡传弟子,告诉我师门来历。太子的告示早就是城中的新闻了,人人都在寻叫缇萦的人,我想总有一日要寻到我师傅头上的。”
      “既然如此你们何不揭了告示来,依太子心性不论成功与否都会厚赏你们的。”
      王平安下了马车,抱着自己的大箱子,里面有他常用的针具,也有他其他的工具,如今来霍府真是倾其所学。
      “公子,怀璧其罪。”
      “太子不是那样的人。”卫伉解释道。
      王平安又道:“他不是能保证别人不是吗?他今日不是,明日呢?为医者若只为权贵服务那一辈子都见不到足够的案例,也就见不到医学的真谛了。公子如霍将军这般的名将一辈子不上战场却要他做将军一般,那是比死还要难受的折磨。”
      “士可杀不可辱。”王平安道。
      卫伉忍气,那也是他表哥啊。
      于是在前引路,众人见了王平安只当是太子请来的神医,虽不明白太子又在闹哪出,但皆恭敬地行礼,肃然无声。
      王平安一路走过,进了霍将军的寝房,只见大汉不世出的名将虽瘦却仍扛着筋骨,一双眼睛神采斐然,把他消瘦到如老者的面颊全然照亮了。
      王平安进房拜见了,站立在一旁。
      霍去病从书里抬起头来,从前觉书多,如今嫌命少。
      看了一旁抱着医箱的青年,倒真像自己刚出征的年岁,温声问道:“你是太子新请来的大夫,叫缇萦么?”
      “启禀将军,淳于缇萦乃是家师,家师出诊在外,我先来替将军一观。”
      “如何?”霍去病问,这少年气度沉稳倒不输许多医家。
      王平安便细细看了,回道:“启禀将军,我治不得,只能延缓将军气血衰退之象,或可往前逼一逼,但也不过是比现在的医官让您多活半年而已。将军气血衰退之根结若是寻不到,就是神仙下凡也无用。还请将军让我诊脉。”
      王平安拱手。
      霍去病的眼里闪过叹息,默默将手伸了,王平安用脉枕讲霍去病手放好了,摸了脉,从箱子里取出笔和粗布来,一一写出都是御医开的药剂,不过轻重上略缓了些,又添了点疏气免惊的药。
      师傅说过无论多么伟大的人面对死亡总是惊恐的,不过是他表现出来几分而已,十分便是常人,半分便是天神下凡了,若是百分便是神与恶鬼的纠缠。
      霍去病就着看了看药方是他平常吃的样子,不过添了一味其他的药,便问那药是做什么的。
      王平安解释道:“将军我要针灸,所以加了点别的药,将军尽管放心,我比那庸医管用。”
      霍去病笑了,看向卫伉,“你那里寻得这般有趣的人来。”
      卫伉放了心,徒弟已如此厉害,看来表哥的病有救了,第一次真心笑道:“从民间寻来的,表哥太子已经去请他的师傅了,您一定有救了。”
      王平安泼了冷水,“师傅的本领我不敢说学了十成,可也知道八九分,霍司马这病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师傅若是找不到根由也不过比我能让霍司马延寿一段时日而已,且未必比我多,师傅的手去岁中风过,已经不稳了。如今施针救人,她不如我。”
      霍去病抬眼看了王平安一下,懒懒道:“你以后就跟在太子身边吧。”
      王平安不服,“我要救治天下人。”
      霍去病置若罔闻,命令道:“卫伉你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大司马。”卫伉大声叫着。
      王平安未见过如此不讲理的病人,且自己的命在他手里握着就这样不驯。
      “我可以选择不救你。”王平安不服。
      “我也可以选择杀了你。”
      冷冷的风吹过王平安的脖子,他输了。他要活得长长久久,把师傅的医术传承下去。师傅说贵人不好交,果真不欺他。
      霍司马道:“这天下人都有所求,你陪着太子、忠心于太子,太子偶尔能求你所求便胜过你一辈子摸索。王医官人和人是不同的,你要学会正视这不同,最好做到与这不同一起成长。”
      霍去病笑了,这是个聪明人他才肯说这么多,若是个傻子他早就赶出去了。
      王平安噘嘴,除了噘嘴他竟没有一点办法,也不知道师傅在何处,会不会被那太子冒犯。
      他拿了针出来,恨恨道:“霍司马施针吧。”
      霍去病躺好了,王平安的针又准又快,霍去病咿咿呀呀叫个不停,卫伉忧心道:“你轻点。”
      “轻点没用。”
      “你是不是公报私仇。”
      “我是大夫,请不要怀疑我的专业。”王平安恨得牙痒痒,怎么不能扎疼一点呢。
      霍去病笑了,又嚎得更大声了,卫伉心疼得拉了他的手,千般百般温柔地安慰起来,王平安的嘴角裂开了,战场上刀口都不哭的怎么会怕这点子针,如此想着真下了狠手。
      霍去病又咿咿呀呀地乱叫起来,活泼得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淳于缇萦+王平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