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皇城突变天 ...

  •   已至初夏,乾宁殿门前的不远处一片嫣红,是那石榴花渐渐开放了,绿叶衬着红花,远望,似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又如黄昏升起的红艳艳的晚霞。

      想起方才易扬熙看到奏折的勃然大怒,不禁感慨,该来的还是来了,只是比想象的快了些。

      接过小宫女端来的茶水,我盈盈迈步从后堂进入乾宁殿,这是刚下的碧螺春,才泡开的螺旋叶子在水中打着小卷。

      如今,我已是皇帝身边的掌茶女官,近日易扬熙只许旧日乾宁殿的宫人们近身服侍,我知道,这是他最难的时刻了。

      “皇上,”说话的正是老太师穆霖,“那袁峰与朱弼乃是衡王府的属僚,他二人明目张胆与南越勾结,并在外招兵买马,必是受了衡王的嘱托,皇上圣明,衡王不可不废!”

      我躬身将茶碗放在易扬熙的案桌上,垂手侍立在侧,心中却莫名的紧张,衡王如此,必是起兵在即了。

      “皇上,”黄登上前一步,“臣以为如今不宜打草惊蛇,衡王手握重兵,一旦激怒,后果不堪设想,不如小惩大诫,将朱、袁二人捉拿至京中,或许还能从二人口中得知衡王之事。”

      “皇上,”杨俊泽亦上前,“老臣也以为如今不宜激怒衡王,待朱、袁二人归案,有了证据才可诛除衡王。”

      身旁端坐在上的易扬熙沉默不语,只是目眺着远方,似在细细思索他们几人的意见。

      我知道,穆霖当年在东宫做太子近臣时,便感觉到衡王的勃勃野心,故一直对衡王颇为忌惮,曾多次劝说易扬熙若要削藩,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先解除势力最强,最危险的衡王易弘诺的兵权。

      而黄登却不然,据说当日易扬熙还是皇太孙时曾问过他:“诸王皆拥兵自重,多行不法,何如?”

      黄登答道:“诸王之军乃是护卫兵,仅能自守,万一有变,朝廷自可发兵扑灭。如汉八王之乱,吴、楚皆强,但终究不能成事,只因他们与朝廷相比,强弱大小自是有异。”

      据后来种种可知,易扬熙还是颇为赞同黄登之意见,如今恐怕也是如此。

      我心中五味杂陈,该不该向易扬熙暗示衡王的野心和动静呢?

      如今衡王依然装病,只是发动兵变之前的示弱,我要不要告诉他呢?

      顷刻否决了这个想法,也许萧任归说得对,还是顺其自然吧,只要易扬熙活着,他还能到他未来的封地做一个逍遥王爷,也许这样才更加适合他,眼前的这把龙椅,他终究是坐不稳的。

      许久,易扬熙才拿起御笔,在手中的奏折上划了划,又拟了个诏书,说道:“传旨,责衡王易弘诺属下不严,革一年军饷。另命北都布政使捉拿袁峰、朱弼归案。”

      殿中的穆霖重重地叹了口气,摇了摇头,与黄、杨二人一同退下:“臣等告退!”

      易扬熙轻靠在盘绕着十三条金龙的众王皆虎视眈眈的龙椅上,轻声叹息,喃喃说道:“朕早知会如此,皇爷爷,朕该怎么办?”

      我压制住内心的愧疚,走近他的身旁,微微欠身轻声说道:“皇上一早忙于政事,奴婢现在为您宣早膳吧。”

      “幽蓝,”许久,他缓缓起身,行至大殿中央,环视这座金銮宝殿,“做平常百姓人家,是不是会快乐些?”

      “皇上,”我心中颇有不忍,却还是淡笑着说,“寻常百姓家也非事事顺心,皇上乃是天子,坐拥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岂是寻常人家能比的?”

      “朕倒希望自己死后,来世投生寻常人家,能父慈子爱,享尽天伦。”

      他走到殿门口处,消瘦的身影似乎还撑不起那件厚重的金丝龙袍。

      “皇上会万岁的!”我急急说道,不想他如此消沉。

      “这是傻话了,”他回过头苦笑一声,“自古以来哪个皇帝万岁过?若真有万岁之人,也不会有朕这个窝囊皇帝了。”

      “皇上……”事到如今,我却不知安如何安慰他,他似乎什么都知道,只是无力面对。

      但愿,不当皇帝的易扬熙,会快乐些。

      七月初,北都布政使被衡王以将朝廷点名捉拿的官校袁峰、朱弼二人捆绑起来作为诱饵,被杀于衡王府,北都官军大乱。

      衡王趁机攻夺下北都,宣称朝廷已经同意衡王自治一方,剩余官军闻言而散,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衡王整顿城内秩序,将北都完全控制。

      消息传来,易扬熙彻夜未眠,立刻召集群臣商议衡王欲谋反之事。

      此时,连黄登也不得不承认北兵强悍,若不及早防御,恐怕黄河以北不保,遂命兴平侯为大将军,率师北伐。

      七月二十五,临近皇上大婚并亲政的日子,衡王正式誓师,举着太祖皇帝“朝无正臣,内有奸佞,必举兵诛讨,以清君臣之恶”的训示,宣布穆霖、黄登为奸臣,起兵是为了诛杀二人。

      此时,京城皇城的天,亦是乌云密布,压得白昼如黑夜一般,突然振响几声天雷,大雨倾盆而下,仿佛天上银河松了闸,倾泻下来。

      宫人们皆议论纷纷,时有“天子无能,天命易主”的传言喧嚣尘上,宫中已如此,可想宫外的百姓会有何言论,看来衡王的声势造得很足。

      易扬熙已经有几日未合眼了,今日在御医和大臣们的劝说下终于到寝殿躺了下来,在床上翻覆了许久,才响起微微的鼾声。

      我蹑手蹑脚地为他拉好锦被,吩咐了宫人们好好侍奉着,步出了乾宁殿。

      大雨没有丝毫要停下来的模样,看着御花园中一地的落红,我无限感慨,这个宫城,不久后就要换主人了吧。

      沿着长廊缓步而行,不知不觉走到了拾忆亭,也是这样的雨夜,我与易扬熙在此琴箫合奏,三个鎏金大字依旧,假山傍亭依旧,雨声霏霏依旧,可是人却不见。

      我叹了口气,依着圆柱旁的石凳坐下,耳畔却传来那个熟悉的声音。

      “凝思。”

      回身一看,正是萧任归,他依旧是宫中侍卫的装扮,看来他一直都在宫中。

      “那些传言,都是你说起的吧?”我转过头,看着亭外,用手托着亭檐上落下的水滴。

      “传言?”他一愣,转瞬便轻笑了一声,“不错。可这是事实,不是吗?”

      他走近我,在我对面的石凳下坐下,轻扇着手中的潇湘斑竹骨扇,笑道:“当今皇上年幼不能当大任,天命易主,乃是百姓之福。”

      “凝思,你有什么打算?”他不顾我有些微愠的眼神问道。

      “那要看你们是怎么给我打算的?”我反问道,不屑地看着他,我是他们棋子,何故多此一问?

      “如今已不需要你在皇帝身边了,我会安排好,送你出宫,你可以回北都文府。”

      “不必了,”我摆了摆手,定楠已经不在,我回文府有何意义,“我要亲眼看着你们实现诺言。”

      “你不肯走?”他有些诧异,“是为了易扬熙?”

      “你说过,衡王不会杀他,”我定定地看着他,想从他眼中看到那一份肯定,“我会守着他。”

      “况且,”我当然不能忘了当初进宫前的交易,“衡王说过,一旦举事成功,便会为白家洗冤平反,我要在此等着他。”

      “凝思,”萧任归起身叹了口气,道,“如今衡王亲自领兵,早已攻占了通州、蓟州、怀来等地,衡王军士气大振,又有南越派兵相助,与慎王对峙,到时攻陷京城,占领皇宫,指日可待。这里太危险,你还是听我的安排,趁早离开。”

      “南越?”听到此,我心中微微一振,定楠会亲自领兵么?他没有战场经验,会不会有危险?

      “凝思,”萧任归见我沉默良久,许是以为我正在考虑出宫之事,“待我安排好出宫事宜,便会让人接应你,你我二人在此处不宜久留,赶紧离开,多保重。”

      我木然地点点头,轻触那一片时时放在心中的回忆,那是我此生唯一的牵挂,定楠,你过得好不好,我们此生还能再见么?

      一转眼到了八月初九,皇帝大婚。

      易扬熙原以战事甚紧,前方将士浴血卫国为由,意欲取消大婚,却招致满朝文武纷纷上书,言明皇上大婚宜照常进行,以慰前方将士,同时昭告天下,皇上大婚亲政,势在必行,乃天命所归。

      易扬熙见如此,同意大婚,只将皇后穆清羽由十六人的大轿从穆府接来,直接送入皇后的凤仪宫,其他繁复仪式一概取消。

      那日的皇宫,亦是金碧辉煌,到了吉时,皇后的大轿过了乾宁殿,直至凤仪宫,为了“椒聊之时,繁衍盈生”,四壁皆以椒泥涂满。

      原本在乾宁殿服侍的宫人们皆在此等候皇后的凤架,我亦手持秤杆站在用金丝绣着百子千孙图案的锦缎帷帐旁。

      宫外的袁公公唱着:“皇后驾到!”我们立刻俯身跪拜。

      身着百鸟朝凤锦袍,头顶着龙凤呈祥红盖头的穆清羽缓缓踏入殿中,向我们抬了抬手,众人即刻谢恩起身:“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皇城突变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