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雪湖 ...

  •   李从徽问询的眼神递过来,晏亭梨没有拒绝。“那便叨扰夫人了。”
      李从徽问过晏亭梨有无忌口,这才起身,要亲自去下厨,临走前道:“殿下若是有兴致,便让兰御引着殿下游赏一番。后院还有一坛子清酒,今日一起饮了也是正好。”

      她的身影很快便消失在门外,对元府很熟悉的沈兰御便依李从徽的话,带着晏亭梨往花园去。

      元府虽清,却并不寒酸,于布景之上也很有逸致。
      现下还下着微雪,松玉为晏亭梨撑伞,顺着小径往花园而去时,松玉才忽然注意到,“殿下,你的发簪落了。”

      晏亭梨下意识停住步子,抬手抚上发间。
      松玉和沈兰御的目光都落在她的发髻之上,的确有一处略显空落。

      沈兰御回身看向来时的路,“应是落在从花厅到此处的路上了。”
      松玉道:“奴婢去寻吧。只是须得殿下自己撑伞了。”
      松玉见雪开始下,便让流英去马车上取披风,现下晏亭梨身边只有松玉一人。

      发簪是皇帝赐下,不好随意处置。

      封书也去取李从徽说的那坛子酒了,晏亭梨便先开口道:“松玉,你去找一找吧。”
      松玉点点头,将要从伞下出去,又被拉住了,转身便见晏亭梨不赞同的眼神。

      少女微微蹙眉,“还下着雪呢。你总不能连伞也不撑。”
      他们一行三人,只有两把伞,沈兰御自己撑了一把,此刻便很合时宜地开口,“我为殿下撑伞吧,冬风太寒,殿下贵体为重。”

      沈兰御既然如此说了,晏亭梨也没有推辞,只是又嘱咐松玉,“实在找不到就算了。”
      松玉一笑,见晏亭梨已经避到沈兰御伞下,这才撑着伞往回走了。

      沈兰御手中的伞并不算小,晏亭梨身形又纤瘦,避在他伞下也是正正好。
      只是同在一伞下,便不如寻常。
      现在并肩而行,晏亭梨便觉出沈兰御的身量其实要比远远看去时更为高挑些。

      往日同行,多有两三步之距离。此刻衣袖随着行走而摩挲而过,谁也没有说话,一时气氛有几分微妙。
      踏雪声碎,晏亭梨掩在袖中的手稍稍一动,还是先开口,“我本来也想先向沈相和元夫人递上拜帖,再行拜会,只是昨夜梦醒难眠,明日又要随母后礼佛,便有些急躁了。”

      沈兰御缓声道:“先生说的话能帮到殿下,也是善因善果。殿下心念情义,并非急躁。”
      他同晏亭梨说话时须得垂下眼,乌发顺落左肩,添了随和。

      晏亭梨道:“元夫人这些年甚少赴宴,我自长大了些,几乎从未见过她。她同我想象的,很不一样。”

      元隐去世后,李从徽便常闭府门,甚少外出交会。
      她同元隐之间琴瑟和鸣,情深义重,上京人人皆知。
      毕竟是丧了相伴多年的夫婿,人人都以为她会一蹶不振,日日泪面。

      但今日相见,便知她并不如外界所想的那般日日怨泪,虽也怀念夫郎,但绝不是长陷落寞的模样。

      沈兰御闻言,很轻地笑了一笑,“徽姨其实很豁达。殿下今日同她说起此事,她也是真的高兴。”
      他垂下的眼睫如蝶翼,“已经很久没有别人同她说起关于先生的事了。”

      晏亭梨安静片刻,“常念便常在。夫人过得好,元相应当也能慰怀。”

      话音落下时,已经踏入了花园。
      花园之中有一四角亭,并不算大,伫在园中,面对着一落清湖。
      雪落湖面,便如归入宿处,只荡开一点很轻微的涟漪,便再不见霜色。

      二人拾阶而入,沈兰御将伞收起,伞面上细碎的琼雪悄然散落。
      落在他的衣衫上,一时竟分不清雪与衣。
      沈兰御抬起手,将衣袖和手背上的雪拂落,指尖便沾了点霜白,长指如玉通透。
      他敛袖立于亭中,绰绰入画。

      实在是冰肌玉骨般的人物。

      晏亭梨看着他,片刻,侧目看向了那片正淋漓解雪的湖。
      沈兰御将伞立在亭柱边,才慢步走近。
      “明日是十五,殿下便不必去书室了。”
      他话落片刻,晏亭梨才很轻地应了一声,“我知道了。”

      她抬起眼去看漫天落下的雪,半张脸都掩在斗篷的绒毛里,只露出一双乌润的眸。
      “沈相。”她的声音有些听不分明,“江宁下的雪,会比上京更大吗。”

      青年人的墨发迎下几点白玉子,缀在发间。
      沈兰御似是回想了片刻,“江宁的雪,并不比上京大。只是比上京还要湿冷一些。”

      “这样啊。”晏亭梨伸出手,袖里探出的一点指尖微红,“我还从未好好见过上京之外的雨雪呢。”
      她第一次去到离上京很远的地方,便是和亲。

      她语气很平淡,却透出一点很恍惚的悠然。
      沈兰御安静了一瞬,才道:“江宁在初雪的日子,会酿一两坛清酒,来年开春再饮,以迎新岁。”

      晏亭梨回想片刻,“地方志里也有记载吗?我还没看到南地篇。”
      沈兰御应道:“是。不过也有一些旧俗已经不流传了,只是记载了而已。”

      晏亭梨点点头,“听说初雪日还能祈福。只是我看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沈兰御认真地听着她语气中的憾意和一点抱怨,便扬起一点浅浅的笑意,“那便等到上元节吧。”

      上元节这一日祈福,是大勤各地都有的。
      并不分南北。

      晏亭梨反应过来,便笑起来,眼眉一瞬明媚,“也是。上元节也很快了。”
      她其实也很是想得开,并不会太纠缠于已经过去的事。
      沈兰御一句还有上元,她便已经想到了到时候要许什么福愿了。

      冬日寒重,少女的眉间却有如春光映落,破开清萧。
      沈兰御转开眸子,看向微波湖面。
      檀珠缠绕腕间,压在沉稳有力的脉搏之上。

      松玉将发簪找回来时,晏亭梨正和沈兰御往膳厅走。
      晏亭梨见她回来,没有第一眼便先看向那支熠熠的金簪,而是看着松玉被冻得通红的手,片刻后才移开目光。

      李从徽很擅厨艺,问过晏亭梨并不惧辣后,更是做了一道辣味的圆子。

      晏亭梨尝过后,没有掩饰地赞道:“夫人的手真巧,味道真是极好。”
      小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李从徽见状,笑意更明显了,声音越发温和。“我有些日子没下厨了,好在还不算生疏。殿下喜欢便好。”

      两人一来一往地说了半晌,才发现沈兰御一直没有说话。
      看过去时,才发现沈兰御正饮着汤,向来浅淡的唇色现在泛起嫣红,面色也有些微微的朝红。
      李从徽忙让人取来牛乳,“哎呀。这圆子是辣的,我顾着同殿下说话,忘记交代你了。”

      沈兰御好似想说话,张了张唇却又闭紧了。
      晏亭梨从未见过沈兰御这堪称窘迫的模样,强忍笑意,却也忍不住。

      直到沈兰御饮下牛乳,缓过来后轻咳几声,“是我没留意。无碍。”
      李从徽无奈地笑了,“你呀,同你先生还真是一样。”

      沈兰御垂下眼,这时候的他似乎彻底褪去了沉稳的疏凉,才有了寻常儿郎在亲近长辈面前的模样。
      晏亭梨道:“沈相看上去便不像能食辛辣的人。”
      说到最后,她不禁莞尔。

      沈兰御压下了刺激的辛辣,面色才又恢复如常,只是唇色依旧有些生嫣,“......徽姨和殿下不要笑了。”
      他话一出口,她们便更忍不住了。

      笑声清悦入耳,沈兰御很无奈地牵了唇,笑意浅浅。

      ——

      用过午膳后,晏亭梨同李从徽坐谈了小半个时辰,便要起身告辞。
      一顿午饭下来,李从徽对她亲近了不少,正要送她,便被晏亭梨阻了。
      “夫人不必。您忙自己的便是,不必送了。”

      于是便由沈兰御同晏亭梨一起出府。
      临走前李从徽还在说下次再请晏亭梨来坐一坐,她笑着应了,这才转身,跟着沈兰御往门外走。

      雪幕遮眼,晏亭梨没有让松玉撑伞,而是流英撑着松玉,她自己举着伞同沈兰御并行。
      晏亭梨抬起头,轻声道:“今日多谢沈相了。”

      沈兰御道:“殿下不必言谢。我本也是会来的。”
      晏亭梨忽而浅浅一笑。“沈相。”

      沈兰御侧眸看她。
      晏亭梨说:“我和你之间好像总是在谢来谢去。”

      少女的声音很轻盈,笑意很分明地从话间溢出。
      沈兰御垂眉淡笑,“殿下知礼,是好事。只是我做的于殿下来说并不算什么,殿下确实不必时常言谢。”

      “不是的。”晏亭梨抬起头,乌眸纯挚而认真地看着他,“沈相帮了我很多,我虽然时常同你说谢谢,但都是真心的。”
      她莞尔,“而且我很好奇,沈相是不是经常如此。”

      青年微微抬眉,是有些疑惑的模样。
      “沈相与同僚之间也是这般客套吗?”
      沈兰御闻言,很淡地笑了一笑。“同僚之间称不上客套。人敬我我敬人罢了。”

      将要踏出元府大门前的一瞬,晏亭梨停住步子。
      “沈相。”她唤,眼睛微弯,“明日礼佛,要过两日再见了。”

      沈兰御的眸光在雪色间有些看不清晰,只听得见他声音缓缓,“随时恭候殿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雪湖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