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1、实力悬殊的大战 ...

  •   现在是六月初七的黎明时分,天地交汇的地方有一束娇嫩的粉红色光芒撕破黑暗的重重围困坚毅地投射下来,把一小片绿草染成了橙红色。朱棣身着金色戎服,右手搭在腰间佩戴的鱼肠剑的剑柄上,在众将的簇拥下伫立在大本营门口陷入沉思。片刻后朱棣仰头望向营地外茫茫无际的大草原,目光所及都是半人多高的青青绿草。
      二月初十朱棣亲帅五十万大军从顺天府出发,沿途平静异常。将近四个月了,明军几乎把西蒙腹地走遍了却一直没找到瓦剌主力的踪迹。现在人困马乏,粮草告急,最迟半个月内必须班师回朝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朱棣皱紧眉头,在心里思忖着,‘此次真的要无功而返吗?小西不是说打战的事情很顺利吗?’
      站在朱棣近旁的朱瞻基穿戴的是一身崭新的银甲,此刻正握紧手中的钢刀严阵以待。
      影影绰绰地从地平线那边奔来一匹马。众人都紧张得屏住呼吸,目光被那个越来越近的小黑点儿牵制住。等马跑到不足五里地的时候,众人才看清马上还骑着个穿戴了盔甲的人,看盔甲的样式应该是明军的将领。
      朱瞻基第一个看清了骑在马上的人,紧张地向朱棣禀报,“启禀皇爷爷,来人是咱们的前锋官刘江刘将军!”
      朱棣的心里掠过一丝不安,‘他怎么一个人回来了?’朱棣不再多想,快步走出营地迎接。
      刘江看到朱棣亲自来了惶恐万分,不等马停稳就跳下来,恭敬地跪地行礼,“臣刘江见过皇上!”
      朱棣伸出双手扶起刘江,语气平静地问,“刘江,前方战事如何?”
      刘江的脸上有了兴奋的笑容,大笑着回答,“启禀皇上,半个时辰前臣在康哈利海附近一举歼灭了三百瓦剌骑兵。据抓到的俘虏交代,马哈木率领着三万主力骑兵就在北面百里外的忽兰忽失温驻扎!臣怕延误军机,命前锋军原地待命,臣自己带着五个人骑马赶回来禀报,其他人都没有臣跑到快!”刘江骄傲地看向朱棣,笑着等候他的夸赞。
      “朕知道了!”朱棣的回答不温不火,此举大大出乎众人的意料,刘江面带尴尬地行礼后安静地退到一边。
      朱棣转身缓步走进营地朝着皇帐走去,边走边紧皱双眉沉思。朱瞻基带领着众将安静地跟在朱棣的身后。快要走到皇帐的时候朱棣忽然加快脚步,跟在身后的朱瞻基和众将也加快了脚步紧随其后。朱棣径直走进皇帐,坐在了上首的龙椅上,沉默地扫视了一遍安静肃立的众人,坚定的目光最后落在了朱瞻基的脸上,朗声吩咐,“传令下去,即刻吃早饭。半个时辰后拔营,朝北面的忽兰忽失温行军,务必在辰初前赶到!”
      “是,皇上!”众将心潮澎湃,朗声回答。
      等众人鱼贯退出皇帐后朱瞻基恭敬地问,“皇爷爷,孙儿见您刚才似乎有些犹豫?”
      朱棣长舒一口气,语气缓和地解释,“蒙古人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不论男女老少都是技艺高超的骑手。再者马哈木此次是率众倾巢而出,必会拼死一搏,所以瓦剌的三万主力骑兵不容小觑。”
      朱瞻基不服气地反驳朱棣,“皇爷爷,瓦剌的骑兵再厉害也敌不过您的无敌精锐!”
      “皇太孙所言极是!”朱棣欣慰地笑笑,“找了他这么久终于发现了,那就一定要彻底拔掉草原上这颗不听话的钉子!”
      朱瞻基恭敬行礼高兴地回答,“皇爷爷圣明!”
      兵贵神速,不到辰初朱棣率领的明军已经到达了忽兰忽失温。朱棣骑在烈焰上沉默地观察着这片即将上演殊死搏斗的土地。从这里往北的必经之路是一处宽敞平坦的山谷,两侧的山坡坡度较缓,山顶上遍植树木。朱棣抬头望着郁郁葱葱的树林在心里揣测着马哈木的计策,‘等朕的大军进入山谷,马哈木的骑兵从山上俯冲下来,朕的大军一定会被冲散。等到明军阵脚大乱,瓦剌的骑兵们就会挥舞着马刀肆意砍杀。’
      朱瞻基骑马凑过来轻声提醒,“皇爷爷!”
      朱棣收回思绪威严地吩咐,“传朕的旨意,命五军营的两千步兵快速进入山谷。”
      “是,皇上!”五军营步兵都督李彬快步退下去传令。
      不一会儿两千步兵小跑着冲进了山谷。几乎与此同时,山谷里想起了出战的号角,瓦剌的三万骑兵突然出现在山谷两侧的山顶上。马哈木一身灰黑色戎装骑在一匹漂亮的银白色的马上,在左侧的山顶上得意洋洋地俯视着山下的朱棣,三万骑兵只等他的一声令下就会飞奔下山坡,把明军杀得片甲不留。
      山谷外的缓坡上朱棣也看到了马哈木,脸上略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转头轻声吩咐身旁的近身护卫统领陈思远,“思远,抢了马哈木的马,要活的!”
      陈思远轻声恭敬回答,“是,皇上!”
      “冲啊!”马哈木一声令下,三万骑兵分成三层,犹如饿狼扑食一般朝着山谷猛冲下来。一时间喊杀声,马匹的嘶鸣声响彻山谷。
      山谷里的明军步兵毫不慌乱,整齐划一地站在原地安静等待,直到李彬一声令下步兵立即变换了阵型,整齐地分为两路,从中间朝着山谷外的两翼方向迅速撤离。身着黄色轻甲的杨林率领着两千人快速冲进山谷,填补了中军阵营的空缺。这两千人身着和杨林一样的黄色轻甲,每人身后都背着一只黑乎乎的炮筒。马哈木身边的谋士认出这支特殊的军队,惊出一身冷汗,焦虑地大喊着试图阻止骑兵继续进攻。
      “大汗,那是神机营!他们背着的是火铳!火铳!快下令让骑兵们撤回来!”
      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瓦剌一方最先冲下山坡的骑兵们已经进入了神机营的射程,杨林一声令下两千杆火铳应声齐发。与其同时,中军统帅安远侯柳生一声令下,从山谷外的高地上投射过来的火炮弹在两边的山坡上接二连三地爆炸。一时间成百上千的瓦剌骑兵和战马被射杀,山谷的空气里充斥着浓重的火药味和血腥味。最后面的一层瓦剌骑兵纷纷勒住战马不敢前行。
      杨林又是一声大喊,“退!”神机营的士兵们重新背好火铳,在火炮弹的掩护下有条不紊地向山谷外的两翼方向快速撤离。
      山顶上的马哈木看到这一幕还以为明军要撤退,双脚同时用力加紧马肚,兴奋地挥舞着手里的马刀冲下来,大喊着,“杀了明朝皇帝,替战死的兄弟们报仇!”
      举棋不定的瓦剌骑兵们听大汗这么说又都兴奋起来,跟随着马哈木一起冲下山坡准备全歼明军。明军开始了第二轮的炮击。火炮弹此起彼伏地在瓦剌骑兵身边爆炸,被炸的血肉模糊的人的尸体和马的尸体堆积在先前的尸体上形成一座座触目惊心的尸山,山谷的低处形成多条宽窄不等的血流,缓缓地朝着低洼的地方流淌,低洼的地方形成了几个鲜血的‘湖泊’,等‘湖泊’被灌满了,外溢的鲜血继续朝前流向下一个低洼。
      马哈木震惊了,直到这时候他才清醒的意识到因为自大而付出的惨痛代价,明朝皇帝是不能得罪的,因为明军的强大实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快撤!”马哈木顾不上多想,大吼着拨转马头朝着北面仓惶逃窜。此时保命要紧,他完全顾不上自己将士的死活了。
      炮声停歇,明军的两万精锐骑兵分成三路冲进山谷。中路是由朱棣亲自率领的三千营的骑兵,朱棣身先士卒地冲在最前面,奋力追赶逃跑的马哈木。
      约莫追赶了半个时辰后朱棣终于在图拉河南岸追上了马哈木,马哈木身边只跟随着三百来人。连日来的奔波、躲藏,这队人马已经疲惫不堪。朱棣端坐在马背上,态度沉稳地看向不远处同样坐在马背上的马哈木,威严地朗声命令,“马哈木,如果你现在投降,朕会饶恕你和你的部下,还会给你同阿鲁台一样的封赏!”
      一直护卫着马哈木的骑兵统领太平和博罗默契地同时看向马哈木。马哈木冷笑一声,大声反驳,“明朝皇帝,收起你那套骗人的把戏吧!我们是不会上当的!”
      朱棣冷笑一声朗声宣布,“马哈木,你拒不投降,朕定要赶尽杀绝!”
      两只响箭‘嗖’地一声逼向马哈木,马哈木条件反射地俯身躲避,两只箭头深深地扎进他的两个肩头,马哈木疼得额头渗出汗珠,强忍着跳到近旁的一名骑兵的马上,大声命令,“快跑!”
      骑兵催动马匹带着马哈木跑进图拉河里,其他人紧跟在他身后纷纷跑进河中。马哈木大声命令跟在身后的太平和博罗,“你们二人率领众人殿后!”
      “是,大汗!”
      太平和博罗只得同时调转马头,带领着所剩无几的骑兵跑回南岸迎战,朱棣第一个催马窜了过去。
      思远朝着马哈木的马匹飞奔过去,握紧了它的缰绳,惊喜地自言自语,“原来你是匹珍贵的汗血宝马!”银白色的马匹通身都变成了枣红色。
      马哈木很快渡过了图拉河,刚登上北岸就一脚把骑兵踢下马,挥刀砍断露在外面的箭身,坐在马上最后望了望对岸,拨转马头径直朝北面狂奔而去。
      等朱棣等人解决了太平和博罗,马哈木已经逃得没了踪影,朱棣望了望远处的地平线怅然地叹口气。陈思远牵着枣红色的汗血宝马走到朱棣马下恭敬行礼,“皇上,如何安排此马?”
      朱棣的脸上有了笑容,朗声吩咐,“带回大本营,交给马去!”
      “是,皇上!”
      朱棣只用了一炷香的时间就回到了忽兰忽失温。
      这里的战斗已经结束,李彬率领着三百名步兵正在清理战场,眼前的战场俨然就是人间炼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烧焦的树木令人心悸。
      朱棣忽然焦急地大声质问身边的众将,“朕的皇太孙在哪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91章 实力悬殊的大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