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8、金花的成长 ...

  •   “咱们真的不和宝珍说一下?”

      王金花最近没少往老家打电话,因为招工的事情政府这边在关注,便给他们行了个方便可以打到市政府去。今天正是王爱党统计好去鹏城的人数报给王金花的日子,顺便丢出了他要去鹏城这个大新闻。

      挂了电话,王银花问姐姐,二叔一个赶街都懒得去的人要跑去鹏城,可见是气狠了,宝珍不会挨打吧。

      “说什么说,这熊孩子,就该让二叔二婶过去收拾一顿,不然她都得上天。”

      王金花说得咬牙切齿,明明打了电话说要回来,结果她在火车站从白天等到晚上,愣是没接到人。

      天知道她那几个小时经历了什么,那些听过的见过的抢劫、拐卖、强b等等事情一遍遍在脑子里上演,秋天尾巴上的日子里,急得汗湿了衣裳。

      嘴里把大大小小的菩萨都给求了一遍,就是想保佑小妹平安。

      后来邓梅姐找过去说宝珍临时有变化改去了鹏城,她又开始着急鹏城那边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是不是哥哥出事了,还是公司出事了。

      王金花一路小跑着去邮局打电话,但不管是公司那个接电话的小妹还是王宝珍自己都说没事,就是工地这边有新的合同要签。

      在春城历练了个把月的王金花可没那么好骗,直觉这里头肯定有事情。

      但那边不说她只能干着急,又急又气的王金花干了件让银花他们瞠目结舌的事情,她当天就去找了人来安装电话。

      要知道这会儿安装电话可是个天文数字啊,就拿他们清水镇来说,大小也是个镇子呢,可只有邮局和政府装了电话机,政府那边还是去年才装上的。

      王金花节俭惯了能不心疼钱吗?可她实在受不了三天两头联系不上这熊孩子,有个事情还得去找关系通电话的日子了。

      生意做这么大那点电话费算什么,而且这电话装在店里,以后不管是叶宁那边还是下头的小贩要想联系他们都方便很多。

      担惊受怕的日子让王金花心中的怒气见涨,又怕那熊孩子真遇上了什么事情报喜不报忧也不敢骂她,得不到发泄的王金花听说二叔二婶要和这回去鹏城的工人一起出发找女儿的时候,瞬间就不生气了。

      哼,熊孩子,我治不了你,总有人能治你。

      不过二叔二婶一起去的话,安全各方面都得考虑好了,哪怕这次去的人多,王金花还是不放心,看着身边高大的身影,王金花脱口而出。

      “晏清,等我二叔他们到春城后,你跟着跑一趟吧,其他事情都不用管,只要保护好两位老人。”

      晏清是邓梅给王金花介绍的保镖之一,也是目前她最信任的一个。

      晏清皱起眉头:“如果我走了,这几天于波要接货,店里就只剩下张文祥了。”

      三个保镖里,他是最早跟着王金花的那一位,邓梅介绍的时候只说是保镖。可拿着这么高的工资,又看着眼前的小姑娘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干得比男人都狠,他们几个大男人哪里看得过去。

      从第一次搭把手之后,几人便成了店员兼职保镖。王金花笑着和王宝珍说这事儿,王宝珍便让王金花给几人加工资。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晏清几人的工资在整个春城都是排得号的,比邓梅他们高不少。

      “你们之前聊天不是说许多战友羡慕你吗,你看看有没有信得过又在春城的,找两个过来。”

      店里现在是真忙,本来也要请店员的。开始王宝珍还想着找村里的小姑娘过来,但这个月的经历让她改变了主意。

      他们生意做得大,盯着的人也多,哪怕总局这边感激宝珍捐的钱,巡逻的小干警经常过来,但还是遇上了不少麻烦。

      偷东西的,把衣裳穿脏了耍无赖来退的,甚至回家路上尾随的,连店铺们都被撬过一回,若不是张文祥和于波住在里面,不知道要损失多少东西。

      一开始王金花只把自己当成给妹妹打工的,半点不敢动卖了衣裳的钱,只想着妹妹对请来的人都能开那么高的工资,给她开的肯定也不少。

      谁知道宝珍这丫头非说这生意是他们合伙的,要给她和银花、永安一人一成利。他们怎么拒绝都没用,甚至丢出了如果他们不要这生意也不用做了的话。

      做生意的钱是宝珍拿的,进货是宝珍做的,靠山是宝珍找的,甚至连推销手段都是宝珍教的。

      王金花明白,这是妹妹照顾自家人,否则外面随便找个店长,也不一定比他们做得差。

      王金花拿了钱,不想让妹妹失望,对店里生意上心得不得了。

      最开始他们的顾客是运输队和药厂这边带来的,后来她开始寻摸让同乡的小姑娘小伙子们拿货去卖。

      别看她总是吐槽王宝珍是熊孩子,可对于王宝珍的话却执行得很彻底。王宝珍和她说,不能让小姑娘们单独出去做生意,她便去工地那边摸了一个底。

      大家都是一个镇的人,村和村之前各种姻亲关系,王金花很轻松就打听出来不少东西,她把报名想做生意的人做了分组。

      每一个组安排一个机灵的或者嘴甜的,一个勤快的,最少两个身强力壮的。这些人之间要么是同学,要么沾亲带故,最起码也是互相认识。

      又给这三十几人讲了她这样做的原因:“你们会说话的,以后卖得好了也不要嫌弃嘴笨的,生意要想长久做下去,有人压场子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如果你们家里人有想法,要一起做,你们要拆伙,只要家长来了你们就拆伙。但是丑话说在前头,拆了之后,你们的安全可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王金花觉得她们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之所以这么麻烦,倒不是她们圣母心泛滥,只是农村的环境和城里是不同的。

      大家一起出来,人在在他们手下干活,如果出了什么事,家长都会找上门去,要么赔钱要么成死仇。

      农村的死仇是很可怕的,这么说吧,一个村子住着,人人忙着干农活,家里小娃子都是自个儿找小伙伴玩。孩子落水里粪坑里没了你都不晓得是他自己掉进去的还是别人扔下去的。

      这也是有些老板发达后宁愿给钱修桥修路直接发红包,也不愿意带同村又不相熟的人出去的原因,都得担着责任呢。

      宝珍啊,就是心太软了。

      三十几个人被王金花分成七个小组,分散到春城各个厂子去售卖衣裳,王金花只需要接货清货拿货,顺便接待一些药厂和运输队介绍来的零散客人,一下子清闲了不少。

      但她没闲着,买了本子回来,把每一笔没有成交的交易和客人们挑剔提的意见记录下来,到了晚上一条条看,从中吸取教训。

      春城的人们也注意到了这些卖衣裳的小摊贩,有一说一,这些衣裳是真的好,款式新颖质量过硬,尤其是今年春城难得的下了一场秋雨,降水量还不少。

      在滇省待过的人都晓得,这里有“四季同穿戴”的说法,哪怕是最热的夏天,只要下雨,那也得把外套翻出来穿上,更别提秋天。

      王金花卖出去的外套大衣出现在春城的各个角落。端庄优雅的长款呢子、干练简洁的短款灯芯绒、还有时尚新颖的牛仔夹克,搭配上时尚的喇叭裤,成为春城新的风潮。

      爆火的生意让不少人看到商机,卖衣裳嘛,谁不会。一通打听,哟,这衣裳竟然真的是羊城过来的,羊城啊,那可是上千公里的距离呢!

      衣裳卖这么贵,进货价肯定便宜不了,千里迢迢去一趟,若是进少了那还有什么赚头,怎么着也得进了大几十件上百件吧,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火车上是出了名的小偷多,万一钱丢了,那真是祸害了几代人。

      真能下定决心南下的,寥寥无几。

      可也有脑子活络的打听到这些小摊贩的衣裳都是从一家店铺出来的,便有人找到了王金花,问能不能从她这里拿货去卖。

      王金花当然是愿意的,她虽然不知道什么叫转型,但这段时间的改变让她意识到,做批发生意比零售要省事赚钱。

      见有人成功,其他人紧随其上,到了如今,已经有三十几个小团伙在王金花这里拿衣裳了,且人数还在增长。

      又因为王金花定下的区域规则,所以这些人并不少全部集中在春城,有一些到了周围的镇子集市上,还有一些,家乡有火车站的,直接从春城背货回家乡卖。

      最初手里有几千块货款就吓得做噩梦的小姑娘,如今每天都带着几万块钱去银行。

      若不是身边的保镖,若不是邓梅和另外几个相熟的小干警每天下班了主动过来陪她去银行,王金花怕是早被小混混们盯上了。

      晏清是看着王金花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最开始他把王金花当老板,做好自己本职工作,时间长了,他又把小他几岁的王金花当成妹妹来照顾。

      于波和张文祥两人口才比他好,待在店里守货的时间比他长,他则跟着王金花去火车站接货,陪着她送货。渐渐的,只要他一个人能拿的东西,他就不会让王金花插手。

      王金花忙起来忘记吃饭,他会出言提醒,之前店里的卫生是金花和银花自己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了傍晚,晏清就去拿打扫工具,在王金花盘账的时候做卫生。

      眼下王金花让他去鹏城,他免不了担心如果他不在的时候,金花被人欺负或者忙得不吃饭怎么办。

      王金花看出这人脸上的担心,以为他是怕没了工作,笑笑道:“担心什么呢?怕人家抢了你的位置没工作?我跟你说,宝珍那边的待遇绝对比我这里还要好。”

      “我不想长时间离开春城,去了外面吃不习惯。”晏清闷闷道。

      这是晏清第一次表达自己的想法,王金花想想也是,招人的时候说在春城工作,大家都是滇省人,故土难离,王金花自己就是个家乡宝,只想待在春城,对于去其他地方闯荡没兴趣。

      “那把人送过去你再回来。”晏清想留在春城也不是这么大事,她先前只想着晏清能力强,负责任,堂妹现在公司起步定然是需要人才的,如果去了堂妹身边应该会有更好的前途。

      但晏清不愿意离开家乡的话,还是不要勉强他好了。

      王金花现在重心在要帮堂妹送人过去鹏城这事儿上,不知道有人在背后把她的情况打听得清清楚楚。

      这么多人出发去鹏城,车票肯定要集体买才安心。

      “火车站那边说好了吗?”

      见于波满头大汗的回来,金花连忙递上一瓶汽水。

      “说好了,庄主任帮的忙,帮我们留了三截相连的车厢,等人到了之后拿身份证过去打票就行。”

      这是王宝珍第一次招工,为了避免大家怀疑,她特意请邓梅这边和镇上的公安打电话说明情况不算,还请何舟的秘书给清水镇政府打电话过去。

      有了官方作证,王永顺还是村委干部,王家名声一直很好,大家没有怀疑,尤其是他们村和自家亲戚,去的人比上次还多,除了年轻的未婚男女外,还有不少是刚结婚没有孩子的小夫妻。

      王爱党和周芳芳把家里的东西托付给大哥大嫂,带上王宝珍的舅妈表嫂表弟表妹,和这些小伙子出发去春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8章 金花的成长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