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第 22 章 ...

  •   “如今眼见着就要入秋了,逐哥儿在南越冲锋陷阵,本宫可不能亏待了她的汝阳。”刘皇后握着汝阳的手,轻声细语地打趣,分明是二十出头的年纪,汝阳却觉这刘皇后想拿长辈的腔调。

      汝阳笑不达眼底,别人她或许还不会应付,皇后,她可是最擅长应付的。

      汝阳娇哼道,“娘娘哪里话,夜烛如何与我何干,再说,楚王为国征战是应该的,真要说起来,哪里比得上陛下。”

      刘皇后大乐,直夸汝阳会说话。

      殿外日头渐高,刘皇后瞥了一眼,道,“如今前头也要下朝了,郡主先回吧。”

      汝阳识趣退下,她不紧不慢地走出长乐宫,长乐宫外的一排翠柳随风摇动。

      她刚被请进宫时,这排柳树方才抽芽,日日请安,日日见柳,褐干的枝条上从伶仃小芽到脆嫩新叶,从柳絮飞扬到静默深翠,转眼就又是一年秋日。

      汝阳带着宫婢,状似要往所住的南筝宫走,却在没走出几步后便向前朝走去。

      宫婢们垂首不言,见怪不怪。

      朝臣已经散的差不多了,未有翰林院编修蒋昱慢悠悠地前去翰林院,一副能在路上耗点时候便耗点时候的模样,偏偏他一步三咳,让人不好意思催促于他。

      蒋昱往东北侧的翰林院走,汝阳是往西南侧的宫门走,二人相向而过。

      汝阳行至宫门下,望着东南方天空,双手合十静默祝祷。

      一刻后,方才和宫婢回南筝宫。

      “大家都下去吧,我想一个人待会儿。”汝阳吩咐道。

      众宫婢退下,其中一个左右四顾后,前去了养心殿。

      刘皇后正在为叶追宽衣,见到宫婢求见,使眼色让宫婢下去,叶追抬了抬手。

      “汝阳郡主今日也在望向东南为楚王祈祷。”宫婢汇报道,“回来后心情不大好,谁也不要服侍。”

      叶追点点头,摆摆手让宫婢下去。

      刘皇后思忖道,“这汝阳郡主日日痴痴去宫门下祈愿,平日里我与她相处来,也只觉是个骄横没心眼的,陛下在疑心什么?”

      叶追振袖坐下,多年戎马并未在他脸上留下多少痕迹,反倒是叶家特有的好容貌使得他看起来像个富贵乡中长出的闲散王爷。

      叶追没有回答皇后的问题,只是收起方才与宫婢照面时的温柔,略带阴鸷地看向刘皇后,“你还是这么多话。”

      刘皇后略有受惊,只是多年来她早已习惯,比之更多的,是不甘心。

      “臣妾告退了。”

      *

      南筝宫,确定周遭无人后,汝阳从袖中拿出两封密信。

      一封由乐纷进宫觐见时,以长乐宫宫殿为载体,传由每日向刘皇后晨省的自己。

      一封则由蒋昱递送,传由挂怀夜烛每日前去宫门的自己。

      自她进宫后,二人先后以不同方式与自己联系上,汝阳告诉他们自己当前尚且安好,不必心急。

      在宫中小住几日,可让她发现,这叶追后院的精彩程度竟不亚于她父皇,她可不得好好留下查探。

      看着手里两封不约而同到达的密信,汝阳隐隐察觉,困扰自己半年的谜题将要解开了。

      乐纷:“将军道,旧年北境民众皆道叶老将军膝下仅有一子,叶夫人确实二十一年前生产过,但并未产下孩儿,而是难产而亡,将军不认为叶追将军会白认一弟,倾向于叶夫人难产,拼死生下了孩子,而此子便是楚王叶逐。

      叶逐隐姓埋名,以同音’夜烛’之名进入军中历练。十三岁赴京,在京中叶家线人牵桥搭线下成功进宫应征侍卫。

      叶氏兄弟关系算不得亲昵,不过楚王与长嫂关系极为融洽,明德六年,小叶将军娶妻,时年’夜烛’十一岁,常因骁勇善战而陪伴小叶将军一家用膳,小叶夫人怜惜’夜烛’年弱,是以经常关照,常问冷热吃食一事。

      小叶夫人贤名远扬,不止是对’夜烛’,军中年纪尚幼的小兵基本都在小叶将军家吃过饭,故而无人起疑。

      明德八年,’夜烛’赴京,赴京前恰逢小叶夫人产子,许是母亲难产而亡之阴霾从未在’夜烛’心中散去,’夜烛’撺掇了一队小将在小叶夫人屋外守候,小叶将军又气又笑。直到小叶夫人平安生产,’夜烛’方才重回军中,十日后小兵’夜烛’假死。”

      后面的故事汝阳也知道了,京中从此多了个侍卫夜烛。

      汝阳摩挲着信纸,这个明德八年出生的孩子,应是如今叶追膝下独子叶安,只是小叶夫人,与现在的刘皇后是同一人吗?与夜烛这般要好长嫂如母的小叶夫人,会在夜烛前脚离开后,便二话不说将她请进宫软禁吗?

      密信在火光中消匿,汝阳接着打开蒋昱那封。

      蒋昱:“黄相近日经常惹得圣怒,连带着府上郎君任职问题也一悬再悬,同批进士大多已有职位,黄相为黄郎筹谋位置也从翰林院编修降为外放去富庶郡县。

      南征大军抵达前线,与南越军进行了两次试探交锋,结论是南越军远不如我朝,但南越复杂地貌使得我方并不占多少优势,朝中多有唱衰迹象,反思不应贸然开战。

      殿下所让调查之事已有结果,刘皇后在北境多有贤名,众人呼之小叶夫人,据说本是一介孤女,在一次北戎骚扰中为叶追所救,二人逐渐定情。”

      蒋昱的消息更多是朝堂要问,于北境的消息远不如吴卞倒也正常。

      汝阳用烛火将两封密信皆处理成灰烬,撒于屋中盆栽。

      傍晚,汝阳撑着下巴,将半年来刘皇后交予她的夜烛家书重新拿出来,自从某次她特意在长乐宫表现对夜烛的在意后,每逢夜烛写信回京时,刘皇后总会喊上她一道看,到了后来干脆将无关国事的信件赠予她,以解她“相思之情”。

      汝阳不置可否,只不过这一封封家书确实帮了她不少忙,南方不比北方干燥,越往南气候越为湿润,书写时,墨迹也更容易晕开,夜烛并不知她如今在宫中,从前她看信,只从墨迹猜测南征大军行至何地了,她现在重新阅过,确认这对叔嫂是否如传言所说。

      “郡主,娘娘请你过长乐宫一道用膳。”宫婢欠身道。

      汝阳点头表示知情,“嗯。”

      她并不打算马上动身,而是先将小案上的家书收好。

      “郡主是又犯相思了吧。”

      汝阳侧过目,她本以为这宫婢早已离开,没想到她凑到自己身旁,打量桌上物件。

      “是啊。”汝阳极自然道,她本欲多演一演,但她实在难保自己一出言不带讽刺,之后遏制情感,叹了口气。

      落在宫婢眼里,自然是更加落实汝阳相思一事,她背后“切”了声,她最见不得这番只知情爱的女子,忍不住道,“楚王殿下活着回来,郡主就能见着了呢。”

      汝阳将信件收入盒中,心中却因这宫婢的话一阵波澜,她一面飞快思索当日宫宴叶追对夜烛请求出征的态度,一面面试故作没好气道,“什么叫活着回来?难道他还会死着回来不成?”

      那宫婢自知失语,连声告罪,不过她并不在意,这样一个骄横的小郡主,最多半晌就能把此话忘了。

      果然,汝阳不一会儿就呼来人描眉画眼,又是更衣又是戴钗环,等到了长乐宫,面上笑容盈盈,一见就是忘了此事的人,宫婢心下安定。

      “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娘娘。”

      汝阳一进长乐宫,发现叶追也在桌案旁,立刻板下了脸。

      刘皇后尴尬地看向叶追,叶追丝毫不在意,温柔笑道,“汝阳来了。”

      汝阳选择在靠近刘皇后的位置坐下。

      今日的菜肴并不出彩,只是多了一道南越特色菜清蒸黄鱼,刘皇后剔好鱼骨,将鱼肉盛至碗中放置叶追面前。

      叶追品了一口,称赞道,“这南越的黄鱼与中原的鲤鱼确实不同,鲜!”

      刘皇后抿唇淡笑不语,叶追将碗中鱼肉重新分出一小份,递与皇后,“皇后也吃。”

      刘皇后受宠若惊,正要谢下,叶追将余下的全部放置汝阳面前,“郡主迁居宫中多时,定然烦闷,这黄鱼本是楚王派人加急送回的,你多尝尝。”

      汝阳本在扮演帝后恩爱的见证人,时而又流露酸涩怀念,以表对夜烛的在意,正扮演的投入,这碗剔好骨刺的黄鱼肉就到了她面前。

      汝阳大惊,她几乎想质问叶追此举何意,盘中黄鱼还有两条,又非仅剩碗中皇后亲手所剔的鱼肉。

      果不其然,刘皇后幽怨的眸子看了过来。

      汝阳倒吸一口气,硬着头皮道,“此鱼肉乃皇后所剔,汝阳如何敢夺?”

      叶追毫不在意道,“让宫婢再剔一条就是,杨魏全——”

      汝阳已经不敢去看刘皇后神色,心中默默痛骂叶追不做人,她进宫半年,不是当着刘皇后给叶追甩脸子,就是动不动思念夜烛,所为不就是与叶追撇清干系,防止一步踏错成了宫妃吗?

      毕竟收留亡国公主作后妃以安旧臣,早是她沐朝用过的手段。

      汝阳眸色一深,转意道,“宫婢太监剔的哪有陛下亲自剔的好,方才娘娘剔了一条,现在就由陛下来吧。”

      叶追听后稍愣,便见着这个不过二八年岁的小娘子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叶追面上笑意更甚。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第 2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