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定亲 ...

  •   第二天一大早,村长夫郎就来敲门,昨天定好了时间去李家商谈,他迫不及待地好像自己家儿子招赘一样。

      村长跟在后面尴尬地挠了挠鼻尖。

      灵秀村不大,李半夏家位于村子边缘,距离很近。

      一路上村长夫郎嘴没停下过,还没到目的地,卫央已经了解了李半夏全部信息:十八岁,父母前两年去世,一人拉扯三个弟妹,又能干又贤惠,长得好看,做菜好吃,人又温柔,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夫郎人选。

      村长被夫郎的热情尴尬到鼻尖都要被挠烂了。

      李家院子不小,规划整齐,菜地种着不少小青菜,还养了一些鸡,收拾的很整洁。

      早饭摆在桌上,就等三个人到了。

      兄妹四人在门口里站着,双胞胎已经知道卫央要变成嫂子了,看见她立刻围过来,李大宝性格开朗,手舞足蹈地“姐姐,姐姐”叫个不停。

      李半夏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长衫,很朴素,不过睫毛卷翘,眼睛水润有光。他看了她一眼,就转向别处,只是脸上起了红。

      双方打了个招呼,寒暄几句,就坐在桌前吃早饭。

      李小小坐在简易版儿童座椅上,手还不灵活,挥舞着小勺子,吃力地往嘴里塞粥。虽然见过好多次面了,还是有点害怕卫央,就偶尔偷看一下。

      村长夫郎看见他的动作笑道:“小小这孩子有点怕生。”

      卫央很安静,话不多,李半夏害羞,村长夫郎便挑起了交际大梁。

      几人商量成亲的日子,村长夫郎昨晚就把良辰吉日选好,五月十五,还有半个月时间,一切东西都该准备起来。

      “你是入赘,咱庄户人家也不用那些繁琐流程,直接交换庚帖卜婚,采买用品就成了。”

      李半夏回屋拿出自己的庚帖,卫央看了下那庚帖上的信息,都是繁体字,大致能看懂写的是什么。

      只不过,看着村长掏出来的笔和纸,她面无表情道:“我是孤儿,不知道生辰。”

      李半夏看了她一眼,又迅速移开视线。

      “......没有庚帖的话,就交换信物吧。”村长夫郎叹了口气,媒人不容易。

      李半夏去了卧室,拿出了一个精巧的荷包,上面绣着几丛翠竹。

      他把荷包推到卫央面前,卫央拿在手里,端详了一下,她不懂绣花,不过看着整齐清爽,是用了心的。

      她伸手摸了摸身上,才反应过来,什么也没有。便伸手从脖子上摘下了一根项链,整个链子由黄金制成,带着一枚淡蓝色宝石吊坠。

      这是在某次一起执行任务时,卫兰建议她买的。两人经常游走在各个国家之间,货币不统一,尤其是在一些战争国家,黄金和钻石才是硬通货。

      买下这项链时,卫兰还振振有词,以后落难了,也能卖不少钱呢。

      宝石后面有个小按钮,她放了和卫兰的合照。

      只是如今就剩她一人。

      旧事在脑中中一闪而过,卫央动作不变,她把项链摘下来,送到李半夏手上。

      村长夫郎的眼睛已经直了!

      几个孩子小脑瓜凑一起,巴巴地看着,李小小伸手就要够:“看!小小看!”

      “这太贵重了,还是换一个吧。”一直贴身携带,肯定是很重要的东西,一个荷包换成昂贵的项链,李半夏觉得自己有点强取豪夺的意思。

      他想把东西推回去,被一只修长的手给阻止,卫央看他一眼,晃晃手中的荷包:“交换信物,这两样是等值的。”

      东西最终还是没有推回去,李半夏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

      几人开始谈论成亲物品,这个卫央不懂,也插不上话。

      她掏出准备好的银子递给村长:“落户报酬。”

      村长坚决不收,这卫央并不简单,他们强行把人留下不免有些趁人之危。不过既然两个孩子自己选择,她也不会阻止,只是这钱拿的亏心。

      村长夫郎却一把接过,转手放在李半夏手中:“这银子呢,我们不收,就给你们成亲用。”说罢压下李半夏推拒过来的手,转头对卫央说:“半夏也说好了,以后孩子多呢,会挑一个孩子跟你姓氏。”

      卫央看他,他感受到目光,垂下眼眸,脸上的红就没退下来。浅粉色嘴唇,配上白皙的皮肤,像一颗成熟多汁的水果,引人垂涎。

      卫央把他的脸扫了一遍后回道:“都好。”

      几人从饭桌挪到堂屋,李小小看见桌上的红果子,馋的伸出小手,咿呀咿呀地用力。

      卫央帮他拿了一个。

      有了这个恩惠,他朝卫央笑了一下。

      那边几人在商量买东西,卫央参观了一下李家。

      正面几间卧房和客厅,侧面是厨房和仓库,里外都收拾的干净。不过挡不住破旧,房子的主体虽是砖瓦结构,但四周用泥土缝缝补补,房顶砖瓦缺失,墙面日晒雨淋痕迹明显,一看就有年头了。

      不仅是李家,其他村民的房子也大多以泥土为主,低矮残破,卫央以前在某些全民宗教地区见到过这种住房,可见这世界生产力有多落后。

      村长被夫郎推搡着往镇子上去办户籍,卫央拦住她,又掏出一块金子:“听李小山说我住的那院子是要卖的。”

      村长打断她的话:“买它的话,房主也是落在李半夏身上,你可想好了?”

      卫央点点头,村长不再说什么,直奔李全家去。

      三个孩子在院子里玩,双胞胎虽然才六岁,却十分懂事,一起哄着弟弟玩,小小不太会走路,两人一人牵一边手,小心翼翼领着走。

      卫央看着院中空掉的水缸,提起水桶去了河边。

      村长夫郎和李半夏商量好所需物品,定好去县城买成亲用品的时间,就离开了。

      他看见卫央提着木桶站在水缸边,缸里的水晃晃悠悠,都要浮到地上了。

      心想,看来她刚刚去提水了。

      那人正看着他!意识到这一点,李半夏心一慌,忙转过身,假装在看三个孩子。

      内心期盼她赶快走开!

      半晌没有动静,难道她走了?

      李半夏疑惑地准备偷瞄一眼,耳边却传来低沉清冷的声音:“砍柴刀在哪?我去砍点柴。”

      李半夏吓一跳,她什么时候跑自己身后来了……

      他有点不知所措,结结巴巴道:“还··还有一些,暂时不用。”

      却听她说:“有备无患。”

      “......”王叔有些话很对,她是有一些力气在身上的。

      那人拿过砍柴刀,李半夏刚放松下来,却见她又回头看她:“不过......”

      “什...什么?”那人双眼狭长,里面黑沉沉的,看不清情绪。她总是盯着他看,让李半夏有些紧张。

      “我没砍过柴,是直接砍倒一颗树吗?”她说话的声音依旧清冷,不过李半夏隐隐听出了些笑意。

      一定是错觉。

      “砍干枯的树,或者是树枝树杈,拿回来晾干就行了。”居然不知道怎么砍柴,这人以前到底是干嘛的?

      “好。”

      卫央提着刀走了,路上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劳作的人,弓着腰锄地,直起身擦汗,时而去田边歇息,时而掏出水筒喝水,各种农人姿态。

      她脚步轻快,很快自己就能过上这样的生活了。

      傍晚,村长从镇上回来,带来了户籍和房契,薄薄的一张纸,让卫央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她终于和这世界有了一丝联系。

      吃过晚饭,李半夏要烧水给弟弟洗澡,卫央主动承担刷碗的重任,她看见过村人会拿东西去河边,一边洗一边聊天。

      “用这个瓜瓤刷,省力。”在李半夏的叮嘱下,她找了个竹筐,把锅碗瓢盆都放进去,提着去了河边。

      李半夏架上火,回头一看,炒菜的锅被拔下来了。

      “......”

      卫央主动融入角色的态度值得表扬,就是还需要一些常识。

      傍晚的乡下十分安静,卫央洗碗回来,四兄妹都在院中,小小练习走路不小心摔倒了,哇哇大哭,李半夏过去抱起来哄两下,他便停止了哭声,给哥哥指出哪里摔疼了。

      李半夏是那种冷白的肤色,在一众晒的黑漆漆的村民中,显得更白。

      十八岁的少年,处于人生最美好的时期,有着少年人的活力,也有担负一家人生活的坚强,两种特质混在一起,让李半夏有一种特别的魅力。

      他不是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大美人,但是眼中的静谧,泉水一样的嗓音,让卫央死寂的心跟着砰砰跳。

      那一大一小七八分相像的脸,贴在一起,两个女孩在地上蹦蹦跳跳,逗弟弟开心,兄弟姐妹四人凑在一处,温馨又和谐。

      卫央提着篮子呆在当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