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8、原来我并不无用 ...


  •   彭希孟憨笑:“卷丹姐姐今日,笑得可真好看。”

      郭氏和蔼地招手示意:“没有人了,来我旁边坐,伴我好好地说说话。她呀,不知道为何自秀秀离京之后,就变了许多。如今倒和我偷提过两次,说想要嫁出去,看看外头娘子们的日子都是怎样过的。”

      彭希孟从胸口掏出了金地人绣的“梅”帕子递给郭氏:“说到秀秀。夫人,这是秀秀让我送来给你的。”

      郭氏原本就心喜于她,现下更是愈发觉得她可爱:“你成了婚后,愈发地懂事聪明了。还知晓拿个物什做障眼法。”

      彭希孟忽得收了笑意:“我家郎君曾同我说,许多可怕的事情都是“鬼”引起的嘞,夫人与郡王也沾惹上了一些麻烦。钟馗“擒鬼”,民女也是真心想祈求天护贵人们的平安。”

      郭氏把玩着手中未曾放下的漆面罩,心中涌起一阵伤感,面上却仍装作无事展唇露齿:“小娘子家家的,莫对事事都太过于操心。有些事,必须得有些人做。既你得幸运离了大部分是非,更要松快下心好好地过小日子才是。”

      彭希孟却更加夹紧了眉头:“民女是鲁钝,但是,但是是非曲直却是能分清的。夫人不晓得,最近民间娘子的日子,不知被搅得有多难过呢!”

      虽然这些话听起来有些败兴,不过郭氏本就是爱她爽直利落的性子,于是捧场道:“民间的普通士家和庶民家的娘子,甚少被繁礼拘束。如今民间莫不是又兴起什么尚珠尚黄的服饰逾越之举①被禁了?”

      彭希孟噘嘴:“夫人,民间女子不过是爱美,在节庆时节或自制、或租赁地穿戴热闹些,皆是依着汉家衣冠的形制,能算得上个什么大事?是城中,掀起了逼良为娼之风!”

      郭氏接话:“哦?细说听听。”

      彭希孟愤慨地双手叉腰而言:“有个叫做迟歹熟的婆子,到处寻门第低但识得一些字的女子去做青楼楚馆的‘女校书’。总说着‘做风月场的女子也是荣光的’、‘入贱籍无妨得到钱财才是真的’此类的话,竟还真到我求学的那间私塾门口诓骗过人。”

      郭氏听的都被气笑了:“贱籍无妨?那为何话本都要传颂‘良人为妓赎身’?因家人带累入了贱籍的女子是叫人怜惜。可如你所说,拉寻常女子入火坑的那个名什么“歹熟”的恶婆子,怕是由头猪猡投的世,就是为给最污糟的人做帮凶嘞。”

      彭希孟对上郭氏的眼神:“对的!我郎君说了,在太平楼见到了名将张俊和秦太师。而这个婆子,好像就是帮太平楼做掮客的!”

      郭氏用双手指按了按额两侧的太阳穴:“这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彭家小娘子,你记着。你的前头总还有人替你挡着些风雨。你可要好好地过自己的小日子,养上两个孩子。倘若有一日我们家倒了,还能叫你的孩子们记着,我们宋地之人都是硬骨之身,叫人间岁月侵蚀掉了层表漆,重新再髹塗层新的坚漆便是。”

      彭希孟湿盈了眼眶,语气却硬得很:“呸呸呸呸,反话才能成真!我们可是生活在最好最富庶的江南,普安郡王府怎可能会倒?”

      郭氏见她孩子气的样子,心莫名地松弛下来。如何能和她解释清楚秦桧就是“江南”一带推出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呢?

      她放弃了,想为替彭希孟暂多留住一点人间的美好念想。
      于是郭氏只浅浅露出新月型的弯嘴角说到:“只要最终能唤国归魂,有那一天,又何妨?赵宋之开国,自太祖称天子起,就从未提过天下乃是一家私有。我们赵家没落了,什么陈孙李、什么朱金黄,哪怕是由大漆业衍生的‘漆雕’姓②,只要能担起兴复汉子民延绵的重任,立谁为帜不一样?”

      彭希孟虽懵懂,可也不再敢往下接话。

      她离开之后,郭氏在赵瑷归来后向他转述了民间的见闻。

      赵瑷见了传回的金地信物,感念民间漆家子女们都在默默为着制止爱国贼党、盼望一统国土的事业献出自己渺小的力。
      他咬咬牙备了纸笔,将自己对外难言的密处书与金彭这对“退婚小夫妻”:

      “漆本生于山林间匠采其归练生至熟入桐油者曰油漆。今春正月戍寅逢漆木枯,有擒异工者欲以去漆素髹社稷,便它日作别色。
      嗟乎!道以泼油漆归林祭枯漆树,木死难重生;油漆干结于山土废,堙灭汉色,不若髹彤弓③?”

      他抬起头,正对上郭氏的眼。

      郭氏对他坚毅地点点头,为他折了信纸装入信封。

      这讯息递至温州的金家漆器铺,叫金秀秀一时在彭成面前失了态:“这……信中是何意?”

      彭成拾起从她手中落下的信纸,细看两遍,而后笃定地回复她:“今年正月戍寅日郡王的生父病故,秦党一派一直逼他为生父守孝。”

      彭成踱至厅房门边环顾四周,确认雇工们各安其职。

      这日是个阴天,因此陈荃也被抬出置放在他们的身侧,叫病人也能见一见日光。雇工们更多了分牵挂,皆懒理此处的动向。
      且院中并无外来人。

      他才折回头对她说:“我尝闻言,左朝奉大夫赵子偁大人病弱已有两年。太学同窗也曾言去年太学刚复办时,国子司业高闶便上书请求复立三年归省之限以彰孝治,帝准。从此信中看来,秦党怕是早就埋藏好了暗棋子。”

      金秀秀面露艰色:“天下人皆知郡王自幼被接入禁中,如今若以郡王身份为生父守了孝,那么官家于郡王,止是同宗的伯父。为生父尽孝,就是背弃自幼养育自己的官家,自认为皇侄;为官家尽孝,不以子礼事生父,必有另一帮人弹劾郡王不孝。反正总有缺漏!”

      彭成摇头:“非也非也。我想那帮结党之徒定是以先帝仁宗英宗的例子去非议普安郡王,使官家失去对他的信任。英宗被过继皇家时已近成人,他在生父旁长大。被立太子时仅在宫中生活四年,自然与生父感情更深,在其亡故后执意追认其为‘皇考’。”

      金秀秀瞬间有些明了彭成的意思,语气终松快下来:“而郡王是生父许他自幼过继奉于皇家。孝敬官家,就是等同孝敬生父。”

      彭成点头:“官家应该并未完全采取秦党之奏。毕竟只要官家未诞下亲生子,已有后嗣的普安郡王无人能真正撼动其位。这也是现下秦桧居相位专提拔柔佞易制者,使无人敢谒执政,而郡王府仍可策马通书问的要因吧。”

      金秀秀忽然合手击掌:“郡王何必为彤弓?天下缺的不是爱国的能人斗将,而是他们苦于被集中的议和一派结党打压击散,分批逐个地遭排挤出朝堂之外。普安郡王现下去拼,只不过能尽一人之力,他最应该做的,就是‘潜龙勿用’④。或许,他能召集志士复归原位呢?”

      彭成笑了,他快步寻来方才二人因震惊未来得及备下的笔墨,提笔写下:

      “华夏地大,为天下漆树油树之母国,生生不息。乏髹塗弓之朱色油漆?不乏。
      不若为匠,取各工料复其位。
      弓胎有几何?千千万万不可计数。穷一生制作彤弓,为专匠之命也!”

      金秀秀看得笑眯起眼,拿起信纸鼓起面颊,吹了吹上面未干的墨渍。

      她一回头,彭成俯身吻下。

      人非圣贤,总会叫食色性所驱动。可庶民无志,单贪得一时的皮囊之快,岂不自甘落至空渡一世?

      金秀秀的心中确实叫彭成煽动起了更深的涟漪。

      他懂她,她懂他,互不嘲对方癫。

      这是庆贺之吻吧。金秀秀伸手回拥。

      过去半盏茶的时间,彭成言:“不如,还是我拿了陈荃的令牌出门?”
      因方才的总结,他对普安郡王的讯息驿传路数又有了些信心。

      坐在一侧漆椅上,垂着头手挽卷着发准备复盘回高髻的金秀秀发声:“不必。我与咸宁郡夫人之间的通传一直顺利,现下你突拿令牌去寄信,反而引入注目。”

      金秀秀固定好发簪直起身。

      彭成上前扶住她的发,将一支插的有些歪斜的漆钗拔出重新置放正,而后随着她行出了门外。

      临安处收到回信时,时常感到郁郁不得志的赵瑷终于晴复了心情:“夫人,原来,我并不无用。”

      郭氏笑着摇了摇头:“郎君瞧你说的什么话,幸而房中只有卷丹在侧。”

      赵瑷从漆椅上起身走至郭氏旁,拉起她的一只手:“我要祈夫人一件事。”

      郭氏假意嫌弃去轻打他的手:“说话就说话,动什么手脚。”

      赵瑷紧紧攥住她的手,转了认真的神态言:“明日我要主动上书暂别朝政,虽留于资善堂内念书,但不再在其中议时政。一是为全对生父的孝心,二是表达对官家的敬意。算是尽力做到双全吧。”

      郭氏笑:“那,与我又有何干系?”

       ——————

      ①太宗端拱二年,诏“其销金、泥金、真珠装缀衣服,除命妇许服外,余人并禁。”该是宋代史料记载中的第一次禁止平民服饰用金。其后真宗、仁宗两朝,曾多次诏令禁止服饰用金
      除禁止服金外,珍珠,宋时称为“真珠”,因为采集不易,只有命妇被允许使用。太宗端拱二年,与销金服饰一起被禁止。仁宗景佑三年,又诏令“非命妇之家,毋得以真珠装缀首饰、衣服,及项珠、缨络、耳坠、头(须巾)、抹子之类。”
      ———摘自网络文史调研室《古代服饰制定严格:谈宋代政府对平民服饰的相关政策》

      屡屡越矩遭诏止,侧面反映了中国民间的服饰发展自由。“销金、泥金”等服饰工艺也是与宋代金漆流行的易工互效(不同的事物文化交叠共生发展)的体现。
      ———————
      ②【以下内容源自百度《漆雕姓》词条
      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时期吴国君主吴太伯之后裔,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漆雕氏复姓,传说是西周初期吴国开国君主吴太伯(姬泰伯)的后代,他们擅长制作漆器,并以此作为自己氏族部落的名称,称漆雕氏,实际上就是从吴国公族中分化出来的一支平民化的姓氏群体,并以其独有的职业技能为各诸侯国所聘,由此分布于各地。
      孔子弟子出名的就有漆雕开。
      在漆雕开的后裔子孙中,多以漆雕为复姓,并奉漆雕开为漆雕氏的得姓始祖。后漆雕氏族人有省文简改为单姓漆氏、雕氏、开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
      源于职业,出自古代漆器工匠,属于以职业技能称谓为氏。相传,漆雕氏最早出现时是一种职业技能称谓,就是以漆来制作、装饰精美实用器皿的工匠之古称。
      在这些漆器制作工匠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职业或技能称谓为姓氏,称漆雕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漆氏、雕氏,也有故意以音讹简改为柒氏者,后还有以其谐音简笔为刁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
      ③“彤弓”一词最早可查的源自周代《小雅·彤弓》,此诗描述了天子赏赐诸侯的场景,
      南宋共同画师所画的《小雅·南有嘉鱼篇图》中“彤弓”一段:画中一王者踞坐殿中,彤弓置于丹墀之下,旁有“诸侯”正在听候宣诏,拜受赐弓。画上还有高宗极高书法水平的题字。
      制红漆弓赐有功勋的人,可见漆弓作为从此前作为石器时期远古文化中心祭祀权利的代表,在远古西周起已下放至诸侯、臣子的手里。
      这也意味着中国远古政权从“神权”向“人皇权”的遥遥领先的转变,代表了中国文明自古以来的先进性。

      如果有兴趣,也可以看看我的大漆诗集《如胶似漆》的第十章《彤弓》哦。(网页版排版格式对,App排版不知道为什么前行空格不能顶到左侧,显得版面有些乱。凑合凑合看啦~)
      ——————
      ④潜龙勿用,出处《周易·乾》:“初九,潜龙勿用。”意:虽然发展势头较好,但比较弱小,所以应该小心谨慎,不可轻举妄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