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姬熙阳 ...

  •   一行人距离寿安宫百步处就收敛了说笑,本来自己走的姬熙熙也交由乳母抱着。

      面容板正的女官遥遥看见人便凑上来,行礼后笑道:“太后殿下方命老奴出来迎接宣仪长公主,没成想几位公主都来了,还请公主容婢子们通禀一二。”将几人引到候客的外厅,好茶好果奉上。

      这就是暂时不叫进内殿见面的意思了。

      姬熙阳轻轻看了她一眼,便移开了眼,没说什么。

      姬熙阳冷哼了声,想着闵氏确实下场凄凉,忍了再忍才把嘴边的话咽下。

      太后近几年越发喜欢用些不入流的手段,平白得罪人又有什么好处?

      姬熙阳拍了拍姬熙阳的手,让她收敛神色。

      女官见姬熙阳没再计较,松了口气。宫城上下谁不知十几个皇子女里头,三公主是顶顶有脾气的。

      太后本来只传唤宣仪长公主一人,传话的宫女遇见了正往灼华宫去的姬熙阳,姬熙阳见她面生又步履匆匆,叫住了才知道是太后在皇陵用惯了带回宫的,不免多问了两句,知道她来意后,便让人回来了,自己去叫了人,把人带齐了一起去给太后请安。

      姬熙阳晨间梳洗完毕,去给吴皇后请安的路上就看见一蓝一红两根命线自天边一点点走近就知道宫里要来俩非同一般的人。特地在长乐宫消磨了一个时辰,终于等到了消息,太后派人领了俩闵氏小娘子入宫。

      自五岁开始姬熙阳就可以模模糊糊看见一些旁人看不见的细线,在她把这重大发现告诉亲爹后,第二天她就被亲爹打包送到国师府上做弟子了,只因为同样能见命线的除了姬熙阳就只有——能不出门绝不出门的国师大人。

      小时候,姬熙阳对国师总能准确避开自己不想见的人,永远不会被想找她送子的后妃们拦住人的原因十分好奇,国师总是高深莫测地冲她微笑。后来,随着时间流逝,姬熙阳能看见的细线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乃至人人都有的时候,她就明白了。

      这样明晃晃的通天长的线在眼前,但凡警醒一些,别说躲几个人,就是这辈子不见人都可。

      再后来,到了姬熙阳及笄之后,她眼中每根线都有了差别,颜色、粗细、形态……国师也开始给她上课,着重讲了红、蓝二色。红色意味着异世、蓝色意味着异时。

      天道有缺,人道来补。这样的人基本是每五到十年总要出现几个,见多了也就习惯了。国师的职责就是观察这些人,无害便留之,有害便去之。

      也算是本职工作,姬熙阳多了几分耐心,干等了一盏茶时间也没有任何不耐。

      “我还约了阿茗一道出门吃聚膳楼呢,再过会儿就是午膳的时辰了。”姬熙阳瞅了旁边赔笑的女官好几眼,不满两个字就差写在她脸上。

      宣仪长公主一向是不会多想的,等的久了便和一旁的姬熙乐讨论起明日的花朝宴。

      说到兴头上,姬熙阳转了转眼珠,冲姬熙阳讨好笑道:“昨日我们几个姊妹去给阿娘请安的时候正巧舅夫人来了,我走得慢了两步,正好听见阿娘说要给我们几个挑夫婿呢。”宫城里能被皇子女称一声阿娘的只有吴皇后,舅夫人指的是吴皇后堂兄的夫人。

      这语气听起来,多半是将人选也听进耳朵了。

      因皇室子嗣向来男多女少,公主们也多被怜惜几分,晚嫁是常有的,姬熙阳去年出嫁是十九岁。姬熙乐与姬熙阳今年刚满十八,宣仪长公主今年十七,正是挑女婿的时候,多半就是吴皇后看见了合适的人选,想叫长嫂去暗示一下,留一留家里的小郎。

      姬熙阳哪里不知道她在想什么,笑道:“你倒是敢想敢做,之后也得敢作敢当才好。”

      话音才落,闵太后就亲自来了。

      姬熙阳年节时,拜托姬熙阳查了一个年轻郎君,抓心挠肝的着急模样看得姬熙阳翻了好几个白眼才答应下来,抓心挠肝地想知道结果,恰恰好被闵太后的到来打断。

      “大母/阿娘万福。”四人齐声行礼道。

      姬熙阳小眼神不断,引起了姬熙乐的注意。

      姬熙阳低头间含笑给了三妹一个警告的眼神。

      闵太后的模样比姬熙阳上次看见她时仿佛年轻了三五岁,一身褐色对襟长裙,一左一右跟着两名容姿出众的青衣小娘子,此时眼底哀悼未去,苍白着脸、嘴角微抿,“你们几个今日倒是齐全。”语气很有几分不高兴。

      等了许久又被打断聊天火气的姬熙阳不软不硬地顶她:“大母自回宫以来,一直研习佛理,闭门谢客。忽闻大母召见小姑姑,我们姊妹几人特来请安,愿大母长乐无极。”

      听姬熙阳这样一说,太后反而软和了口气,“哀家知道你们有孝心,方才是哀家耽搁了些。”一手拉着一个青衣娘子冲着四人道:“哀家也没几个后辈了,后辈娘子们大概也都在此间了,这是阿琪、阿婉,你们该和睦相处才是。”

      和和气气的对闵太后说话,十会八会给你脸色看,要是撅了她面子,反而好声好气的答复。

      可把姬熙阳恶心的够呛。

      什么脾性?

      听说先帝老年性格执拗、好美人而轻政务,就是看中闵太后不敢多管才立的她为继后吧。

      谁也管不得人心里的想法,姬熙阳放肆畅想。

      年长的青衣小娘子察言观色,自觉一拜:“闵氏阿婉拜见公主。”

      年幼的紧随着她的动作拜下,动作还有几分迟缓。

      闵太后显然对她们卑弱的表现感到不虞,面色越发不好看,转头对宣仪长公主软语:“你平日里独居孤单,也没个玩伴。阿婉、阿琪失沽,性子又弱,哀家寡居多年,小娘子住着多有拘束,不如与你相伴。宣仪你看如何?”

      二女连忙道:“愿服侍长公主左右。”

      两个没有母族,唯一的依靠是年老不管事的闵太后的士族女对宣仪长公主的未来几乎毫无帮助。

      对其他公主来说玩伴或许代表不了什么,但是目盲的宣仪长公主不同,她的生活必须靠别人来维持。几个常来常往、秉性实诚手帕交对她来说颇为要紧,答应了现在声名狼藉的闵氏女,其他注重名声的士族就会要求子女对她疏远些。

      闵婉与闵琪保持着俯首拜地的姿态,一向对宣仪长公主冷硬的太后露出弱势的一面。加之生母卑微早逝,记在太后名下的宣仪长公主没底气拒绝,动了动嘴,还是预备答应下来。

      姬熙阳不用猜都知道宣仪长公主必定同意的,双手抱过姬熙熙往宣仪长公主手里一塞,拦住她未出口的话,冷声道:“春日跪下。”

      春日双膝一弯,“咚”一声落地:“春日知罪。”

      “侍奉长公主不能尽责,若再让我听闻一次,灼华宫除了长公主便不必有人在了。”姬熙阳眼神淡淡瞥过闵太后又落到春日身上,“可明白了?”

      春日自七岁起就跟着宣仪长公主,直到成为灼华宫的掌事太监,十年间从未出过错,本就不是笨人,纳头再拜,“太后殿下恕罪。”

      宣仪长公主听着声,有些慌乱,想去拉春日,手里又抱着姬熙熙,目不能视,随意放下又怕磕到她。

      明晃晃一巴掌,闵太后的脸青了又白,忍无可忍,喝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出嫁的娘子竟是管到长辈宫里了不成?”

      深受圣眷的嫡出大公主与后母太后的争执宫人是不敢插话的,闵琪闵婉还跪着未叫起,闵太后身旁空荡,姬熙阳身边却是一群人簇拥,加之姬熙阳身量高挑,眼神看过了来时更是显得低视。

      一时间,闵太后只觉怒不可遏。

      到底是五十往上的老人了,姬熙乐担心给气出好歹,传出去不好听呀,轻踢了春日一脚:“这么大阵仗做什么?太后慈和仁善,不会加罪与你的,起来吧。”

      春日谢恩,立刻轻轻扶了宣仪长公主一把,让她安心。

      姬熙阳不欲与两个小娘子为难,顺着姬熙乐递的梯子下来,“你们二人也起来吧,不过家常见一见,不必行此大礼。”又上前扶了闵太后手臂,“不过是个内侍,侍候的不好换了也就是了,大母何必如此生气。”

      闵太后见她还在颠倒黑白,愣是气笑了,“哀家是不必与个宫人置气的,杖杀了也就是了。宣仪你说呢?”

      “大母说的是。奴婢服侍的好不好,还是得小姑姑说了算,孤不孤单也得小姑姑说了算才对,”姬熙阳意有所指,“到底隔着宫墙,谁知道别人宫里头的事儿呢?”

      这是就着之前自己说她插手长辈内屋,反过来骂她多管闲事了。吵也吵了,总归脸皮不能撕破,太后索性冷嘲道:“那依阿善看呢?你一向和宣仪走得近,想来你都知道。”

      “要我说,大母不如把两个妹妹予我做伴,”姬熙阳从袖兜里摸出两枚铜佩,祥云形状上刻“曜仪”二字,递送太后手中,“依照规制,小姑姑四名伴读都是满的,而我的六个都伴读不是出嫁了就是备嫁。虽然我已经出嫁,但是这令牌却是有用的,大母觉得如何?”

      “你愿意?”闵太后狐疑地盯着姬熙阳看了好几眼,她这个孙女是吴皇后所出龙凤双胎之一,打小就承祥瑞之名,出身高又受宠,先前六个伴读都是精挑细选,无不出身七姓三宗。认真计较,原先的闵氏嫡长支大娘子都没资格,莫说现在家道中落的闵琪闵婉了。

      姬熙阳不置可否,不过说起来好听些罢了,身份差距拉大,也就没人当真了。

      闵太后也不要虚的,直接道:“我要你明日带她们二人去明日花朝宴。”花朝宴请的是有识之士,如果一个士族里一个人都没去参加,说明这个士族已经没落了。闵氏如果就这样落败,她良心难安。

      众公主里除了熙熙以外,其余人看向闵太后的眼里都是不可理喻。连闵婉都有些不安,闵琪则茫然不知。

      花朝宴的名帖早就下发,百果园都已经布置差不多了,花朝宴的坐席是专门排过,有空缺视为不吉。

      明天就是花朝宴,现在临时加位置至少要劳动半个宫廷的人,各门各司都要通知到位,加上各种事项,一点小事都可能让整个局面出现大纰漏。而花朝宴是不允许有疏忽的。

      闵太后直白地看着姬熙阳,这个时候去要求加位置谁都不占理,花朝宴由吴皇后负责,姬熙阳做女儿的去求一求,吴皇后总不至于驳了姬熙阳面子。

      “当然可以,”姬熙阳打量姐妹二人,闵婉秀丽,闵琪清纯,具是看得过眼的美人,试探道:“若是两位妹妹及笄了便是让阿娘相看好人家许出去也是可以的。”

      闵氏族人葬身火海,数代的积累也不是小数目,如今大半要做了俩姐妹的陪嫁,加之士族出身,还有个闵太后在,即使没了娘家也能嫁得不错。

      闵太后并不应承,“很不必操心,见见世面罢了。”

      那就是另有谋算了,姬熙阳看向两人的目光更深了些,“既然如此,叫尚服局送几套服饰来给两位小娘子挑拣,若有不合身的,绣娘趁着改改,明日也光鲜些。”

      “如此甚好,”闵太后的神色肉眼可见的舒缓下来,连刚才的事情也不计较了,“时候不早了,哀家就不留你们用膳了。就由阿婉送你们吧。”

      姬熙阳也笑意融融的和闵婉出了寿安宫大门,特意落后几人十余步,姬熙阳拉着小姑姑和二姊自顾自往前走,面上说笑,心里嘀咕着长姊总是不带她玩。

      “你们姊妹二人带着三五老仆能平平安安跨越三州来到鼎都,还能寻到门路联系到大母,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也不需要我说,辛苦是肯定的。人生在世谁都想活得更好,我也不至于与你们为难,只太后这里还要多劳烦你们担待。”姬熙阳口吻温和,带着安抚意味。

      闵婉闻音知意,“太后殿下年纪大了,脾气难免古怪些,我们这些小辈自然是能劝则劝,太后待我们和善,我们自然也亲近太后。”

      “我也不在乎其他的,小姑姑从小身体不大好,性子也敏弱,你们若有什么事,就来寻我。”姬熙阳坦诚相告,“你也别觉得这是面子话,当年大母扶了我阿娘一把,所以这么些年种种陛下也都让着。闵氏莫名其妙的天灾,陛下心里有数。安稳些,这皇城总能庇佑你们顺当的过下去。”

      “阿婉谢过……”闵婉眼里透出几分恍然大悟,俯首致谢。

      姬熙阳扶了她双臂,“礼过了些,大母不会喜欢的,这样哪里是主子的样子呢?”

      闵婉一惊,抬头恰好与姬熙阳对视了一眼,复低头道:“这两年家中不如以往,让公主见笑了。”

      姬熙阳倒是真笑了,她自第一眼看见闵婉动作就觉得眼熟,现在可算是明白了,她一套规矩习惯与后宫那些嫔妃一般无二。秀女们过了初选后要受教习三月,过了二选指明了要入宫的再受三月教习,正式拜见帝后之后,再由司仪女官随侍三月。长此以往,再各有千秋的美人也难免带了些类似动作、气质。

      “你妹妹似乎身体不适?”姬熙阳似是关心,“我见她今日动作僵缓。”

      闵婉沉默一瞬,才道:“公主有所不知,当日家中大火,适逢我从外家归家,命人扑进去抢救,只带出了在庭中晕厥的阿琪,从那以后阿琪混沌了一段时日,有些事情也记不大清了。我想着忘了未尝不好,便也没有强求。”

      “是我冒昧了。”姬熙阳不好再提,就此翻过不谈。心里却是对“闵琪”越发好奇了。

      闵婉摇了摇头,“斯人已矣,活人总是要向前看的。”

      二八年华的俏丽小娘子,这样落寞,任谁看了都要心软的。

      “我知此间难容我与阿琪,并不强求,也不奢望,”闵婉小心翼翼斟酌词句,窥探姬熙阳的神色,“愿拜公主为主,随侍左右,以供驱使。”

      “你既然这么说,我也就这么听着。客气话不必多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自会许你一个前程。”姬熙阳越过她发顶瞄了明晃晃的蓝线一眼,蓝线好像察觉她在看,左右抖了抖,颜色更鲜亮了些,姬熙阳险些笑出声。

      好不容易忍住了笑意,话锋一转,最后提点道:“只一件事你要教与大母明白,姬氏可以不介意太后母族负有丑闻,但不能有出身天谴之族的太后。”

      “你也是如此。”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