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兵分两路啟入昆仑(1) ...


  •   乘侮大陆,中域。
      一艘样式朴着轻巧的灵舟正悠悠驶过浩瀚昆仑山脉,如梭般往北而去。不多时,这艘小舟便缓缓抵近一处层峦叠嶂、灵气氤氲的群山之上。
      从灵舟上往下望,这些层叠山峦虽不如昆仑那般巍峨雄壮,却像是由一块块良金美玉雕琢而成,外表既精致华美又自有一番雍容典雅之态。
      此处便是昆仑派驻地,槐江山。

      槐江之山地处昆仑山北。
      典籍中记载,在上古时期,此处筑有黄帝在下界的一座最大的花园。山下遍布青雄黄,山中还蕴藏着丰富的琅玕、金银、美玉和丹砂。黄帝让天神“英招”管理此处。伫立其上,可南望昆仑,西望稷泽,东望恒山,北望诸毗。
      又因它建在山峰高耸入云处,远远望去就像是悬在了天空之上,所以名叫“悬圃”。又有传说,槐江山的天神是盘古开天辟地后,女娲在世间所造的第一个生灵;还有人说,那位大神其实就是混沌天神。

      姜啟一路上已听偃无闷讲了好些关于槐江山的传说。
      这些传说大多已不可考,但槐江山下有灵脉,山中灵气浓郁充盈确是属实。
      他向下望去,这艘灵舟就像是正荡漾在一汪奶白色的湖上,然而,这湖却不是由水而是由浓郁到近水似雾的灵气所成。
      偃无闷深吸一口再吞吐而出,顿觉神清气爽,浑身灵气盎然,不由得长叹一声。
      “可算是回来了!”

      姜啟看得好奇,一时兴起,也学着偃无闷的样子做深呼吸。
      他虽不懂吐纳之法,但在几次深呼吸后,的确感到喉头似泛起一股清冽甘甜,肺腑间沉郁一扫而空,整个身子也轻快不少。
      “竟如此神奇……”
      这感觉新奇又玄妙,令他对即将踏入的仙门产生了一种前所有未有的向往与希冀。

      偃无闷看着姜啟的样子颇觉有趣,不由咧嘴大笑。姜啟面上一热虽有些羞赧,但心知对方定是无意,遂也与其相视而笑。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两人亲近熟悉了不少。
      偃无闷与姜啟交往时毫无仙门子弟的架子,仍旧是原本那开朗健谈、跳脱散漫的习性。姜啟也渐渐放下了心防,不再如初见时一般谨小慎微。

      两人谈笑间,姜啟偶尔也会显露出几分原先半大少年的活泼样子,这便又增进了与偃无闷之间的距离。
      而陆贤虽不怎么参与,却也会静静地在一旁或是读书,或是打坐,又或是就那样淡淡地笑看着二者如小孩子一般的打闹。
      正一派和乐间,灵舟轻微地晃了起来。

      姜啟敏感地向前张望,只见舟尖似是戳到了一层透明软膜,一时被其阻住了。
      紧接着,舟身上像是有什么印记凌空飘起,而那软膜像是感应到了一般,一阵光华流转下灵舟复又向前行驶。穿行之时,姜啟好奇地仰头伸手,却没触碰到料想中的薄膜,只觉有微风从指尖拂过。
      “这是护山结界。”

      姜啟回头,听偃无闷介绍道:“每门每派都有守护自己地盘的方法,有的用阵、有的用诀、有的用界,我们昆仑派用的便是这种结界。一般情况下,结界感应到昆仑印记便会自动打开放人通过。”
      “昆仑印记?”
      “对。就是刚才那个在空中一闪而过的东西,但凡要入山的人、物、生灵都需持此印记方可通过。”
      “那我——”
      姜啟疑惑地指了指自己。

      “喏,就在你袖角。”偃无闷一指,“我们刚靠近此处,师兄就立刻掐诀给你落上了。”
      姜啟低头扯袖一看,果然一个小巧的图案正在光线照射下微微反光,此前,自己竟全然没有觉察到。
      他手上动作一顿,心中有些涩涩的,一种因自身无能所产生的无力感和挫败感油然而生,甚至由此而产生了一丝自卑。

      “抱歉。”
      陆贤也没想到此举会惹得对方不快,见姜啟抿唇不语,立时主动道:“此事是我做得不妥,我应当提前知会一声。”
      他当时没多想,只凭本能自然施为,此时,心中却是尴尬不已。
      “啊——不不”,姜啟立刻反应过来,放下那一时失落,赶忙摆手解释,“陆兄误会了。是我应当感谢陆兄考虑得周全才是。”

      不知为何,姜啟每每面对陆贤时,都显得谨慎而拘谨,远没有与偃无闷在一起时的那般活泼自在。
      偃无闷心想,大概这就是人身为动物的天性吧,任谁刚接触陆师兄,看他那少言寡语、冷淡疏离的样子,都会有些不知所措。
      “就是”,偃无闷适时开口化解尴尬,“还是师兄想得周全。”
      陆贤倒没再多说什么,只是貌似不经意地微转头看向前方。

      “是陆师兄、偃师弟他们!”
      “这就回来啦!”
      “偃师弟回来啦!”
      幸而下方传来一道道兴高采烈地呼唤声,成功转移了几人的注意力。
      灵舟正向着某处缓缓下行,姜啟顺势望去。

      他们正穿梭在一座座或苍翠欲滴、或怪石嶙峋、或陡峭险峻的山峰之间。而舟头正朝着一处琅玕节比、碧瑶环绕的山峰驶去,刚才的呼唤声便是从此处传出来的。
      “那便是玉苍峰了吧。”姜啟心想,“终于要到了。”
      乘坐灵舟的这几日,他们只能一直在空中飘着,十分地无趣。
      百无聊赖中,偃无闷便热情地为他介绍了很多关于昆仑派的事情。

      比方说,昆仑派虽名为昆仑、源于昆仑,但其实驻地并不在昆仑神山,而是在槐江之山。
      又比如,槐江山是由多个连绵不断地山峰组成,其中最大的一座便是玉苍峰。其周边又有玉清峰、玉珠峰、玉虚峰、玉落峰等八个山峰错落相围。
      玉苍峰由历代昆仑掌门所掌管,另有八位长老各掌周边八个山峰,例如,姜啟之前见到的酉仙长,便是掌管玉清峰的玉清长老。
      除了这九座大山峰,还有数座大小不一的山头不断向外延伸,这中间又有那些早已隐退的长老、客卿长老、等各种长老的洞府,简直不一而足、无法一一详说。

      姜啟思绪尚未及飘远,灵舟便已稳稳地降落在了玉苍峰顶的一座小平台上。
      偃无闷率先一跃而下,陆贤随后。
      这边陆贤还在打开外板引姜啟下来,那边偃无闷已被一群人围着笑闹起来,可见其在玉苍峰人缘颇旺。
      相比之下,众人看见陆贤虽也有礼,却并不那么热切。
      “可能是因为陆兄是大师兄又不苟言笑的缘故吧。”

      姜啟心中留意,却见陆贤一派自然,像是早已习惯。

      之后便又有几人上前与陆贤问好,顺带好奇地多看了姜啟一两眼,期间还夹杂着众人对偃无闷的调侃和偃无闷大声地反对。
      整个一派和乐氛围中,陆贤一直淡淡的未多言,只是由着师兄弟们自在欢闹。
      姜啟看着他们这样欢快,内心里油然生出了一丝羡慕和黯然。

      初来乍到,姜啟作为一介凡人,对众人有意无意投来的好奇眼神深感无措。幸好陆贤稍向前半步,正好为他挡住了大部分大量的目光。
      他正心中茫然时,便见一位弟子由远处而来,向陆偃二人道:“陆师兄、偃师弟,掌门请二位前去回事。”
      众人复又静了下来。

      “啊。好,这就来。”
      偃无闷说完便急着拔腿要走。
      陆贤却并未立刻就走,而是对那位弟子说道:“劳烦这位师弟先行回禀,我们随后就到。”
      “陆师兄,客气了。”
      那位弟子一礼后,便先一步离去。

      偃无闷还在纳闷,便见陆贤招了一个道童近前嘱咐了两句,又朝着姜啟这边看了看。他这才意识到,方才自己一兴奋居然忘了安置姜啟。
      他十分不好意地挠了挠头,在人群中转身朝姜啟招了招手,大声道:“你先去安置,我们回完事儿便来找你。”
      与此同时,小道童也已到姜啟面前,作揖道:“施主,请随我来。”
      姜啟很是感激陆贤的周到细心,于是,先向二人行礼致意,这才由着道童引领而去。

      “那是谁呀?竟得大师兄如此。”
      “竟来了客人?哪家的?”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
      “少卖关子,快说、快说!”
      “我们这回呀……”
      姜啟边在道童的引领下离开,边还能听见身后依稀传来几人笑闹的声音。

      他一边心中暗暗艳羡这里师兄弟间的感情真好,一边默默地打量这座玉苍峰。
      整座玉苍峰除了峰顶是被奢华大殿和气派的殿前广场劈出了一块外,其余地方皆保留了原有的样貌,苍翠林木掩映着山中巨石与溪流,隐隐可以听见鸟鸣啁啾、虫鸣螽跃。
      繁茂绿树掩映下还可以间或看见一些突出的飞檐和精美的斗拱,其间又有灵雾缠绕飘远,一切都美得像是一副精美的画卷,而且是在梦中才会看见的那种。
      这对于姜啟一个从小村庄走出来的孩子来说,真的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简直就是传说中‘仙人们’住的地方啊。”
      他心中暗暗感慨,却不敢停下来多看,生怕因此被引路的道童所鄙夷。

      一路穿花拂柳,没一会儿便到了地方。
      小僮推门引姜啟进去后,行礼作揖道:“施主一路舟车劳顿,还请早些歇息。”
      “这位小哥,请稍待。”
      见道童这就要离去,姜啟着紧问道:“请问你知不知道我何时才能去测灵根?”
      小道童一脸困惑地望着姜啟,摇了摇头,说道:“恕小僮不知。”

      姜啟顿觉失望,但见小道童像是想起了什么一样又开口道:“哦,对了。方才陆师兄说让您安心休息,其他事宜自会着人安排妥当。”
      听对方如此说到,姜啟这才安下心来,等待明日有人前来招他去测验灵根。
      小道童见对方不再发问后便再次作揖告别离去了。

      这一夜,姜啟一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一会儿盘算着自己日后要如何修行、如何做事才好,一会儿又担心自己要是没有灵根去了山外庄子该怎么办。
      初入陌生之地,本就不易入睡,他心中又藏着事儿,对未来既期待又茫然。期待的是,明日若能一切顺利,他便可一脚踏入仙门。
      这在以前可是他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茫然的是,即使他能踏入仙门,那是一个对他来说完全未知的世界。未知到他都无法想象其中的人、事、物又会是什么样,而他又将会碰到何等难事。
      半大少年的心中,对于这未知的未来产生了无数期望和无尽的迷茫。

      是夜。
      玉苍峰上重霄宫一处偏殿。
      “师弟此次远行,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
      “哪里的话,掌门师兄客气了。未能护好瑜儿,是某的不是。”
      “你也不用再为他遮掩,我自己的孩儿我还能不清楚。”男子十分不满地道,“哼!他自小就顽劣不堪、好逸恶劳,偏又志大才疏、不自量力。”

      叙话的两人中居于主座乌发须眉的中年道修乃是昆仑派掌门姞光,另一位正是从东域回来的玉清长老酉姜。
      “若不是他嫡母早逝,亲娘又疏于管教,怎会……”
      “师兄莫再自责。”眼见又要老话重谈,酉姜立时岔开话题,“青云门遭此劫难,瑜儿能全须全尾地回来已是不易,今后将其带在身边多多教导就是。”

      “哎——”
      姞光长叹一口,不再多提那不争气的儿子,转而问起自己最关心的事情来。
      “青云门境况如何?”
      “唔——”
      提到青云门,酉姜也不由得叹息。
      “覆巢之下几无完卵。”
      “什么!”姞光大讶,“那易阳子呢?你可有见到他?”
      “桑掌门已仙逝。”

      之前,听闻己戈围攻青云他心中就已感不妙,现下一听却仍是讶异不已。他们本是想趁危机欲来之时,好与对方谈判商议,却不曾想这一下竟鸡飞蛋打没得定论。
      “就不该派他去,没得耽搁那么些时日,到头来一事无成。”
      他不由得自责又暗自埋怨起姞瑜的无能来,可现在后悔已是不及,只得再审时度势,相机而行了。
      于是,姞光转而问道:“那青云门现在由谁主事?”
      “不知。”

      “不知?”这让姞光更为诧异,“如何不知?”
      酉姜想了想,索性将剩余情况一并托出。
      “我们赶到的时候,东域已如人间炼狱,妖魔尽出,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待我们从外围清出一条路来,再赶到朝阳谷的时候已不见己戈踪影,青云护山大阵却是尽数开启,山上山下处处白幡、悲声震天。”
      可不待他说完,掌门姞光便急着追问道:“那你是如何得知易阳子已殁的?”

      酉姜虽知这掌门师兄向来容易性情急躁却心中仍暗暗不快。
      但他面上却未露分毫,只依旧恭谨道:“我遣了任正前去询问,可对方只派了一名年轻弟子出来,说是掌门仙逝,兵解证道前曾交待,务必关闭山门静修,三年内不得轻易出入。”
      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那弟子虽看上去年纪尚轻,却身着执事长老袍服,脸上一派悲戚,行事却沉稳有度。”

      “唔?”
      姞光甚觉疑惑。
      “是的,师兄。”酉姜点头肯定,“我曾再三询问,而任正说,他当时也觉得奇怪,还特地仔细观察了一番,确是如此。”
      “可知那名执事弟子是何人?”
      “倒是也姓桑,但并不知其名讳。但据任正说,那人看起来尚不及弱冠且颇为眼熟,似是从前曾在出行历练中见过。几年前我也曾听说过,易阳子膝下确有一小徒尚且年幼,恐正是此人。”

      “难不成……偌大的青云门”,姞光惊疑不定,“如今,竟只剩这些年轻小辈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兵分两路啟入昆仑(1)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