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大伯宋福堂作为家中长子,从小被寄予厚望。当年村里的老童生还在的时候,跟着老童生读过几年书,识字后去码头当了个管事。

      这么多年下来,他也算是在码头站稳了脚跟,会时不时地带着他大儿子宋家兴二儿子宋家旺去码头干活。

      三叔宋福树被他奶吴桂花宠得惯是会躲懒的,这不,知道家里要忙春耕了,早早地带着他的两个孩子,宋硕果和宋如意,回了媳妇娘家。

      说是去帮忙,实际上三婶孟双秋家里有五个哥哥,五个哥哥又生了十几个侄儿,劳力足足的,孟家田地又不多,压根就用不上他们。

      但他奶一句话,不管是做工的还是躲懒的,全都回来了。

      宋家兴和宋家旺还好,知道宋惊蛰一个人是种不完那么多地的,心里没什么怨言。宋福树可就不一样了,一回来就嚷开了:“惊蛰,你干活不行啊,就十亩地你都干不完,还能指望你干点啥?”

      早知道他们不会老实干活的宋惊蛰一边认真听,一边将耕地的农具发给他们:“三叔说得对,我干活不行,没有三叔厉害,磨盘山下那块地辛苦三叔了。”

      宋福树差点没一口气噎死,磨盘山下那块地石子多不说,土块还硬,用牛耕,牛都要累好几天,让他去耕,还不得把他给累吐啊。

      宋福树刚想开口大骂,宋惊蛰却一脸关心地问他:“怎么了,三叔?”堵得他骂不出口了,只好耍赖道:“那块地那么硬,我耕不动,我不去!”

      宋惊蛰一脸为难地看着他:“三叔,那块地只有一亩多点,你使点劲,几天就干完了,如果你要换地的话,只能跟家兴哥他们换了,家兴哥他们那块地可是足足有三亩多。”

      “多少?”宋福树一听这话更不愿意了,一亩地他都不愿意干,何况三亩。加上他们康州府近三年来,年年干旱,地里的土都硬,耕哪块地都差不多。他不情不愿地接了农具:“那我还是去磨盘山吧。”

      宋老三认了,听自家要干三亩地的宋家旺不乐意了:“我们凭什么要比三叔干得多。”

      在宋家旺看来,他爹每个月要给家里交两百文,家里人都靠他爹养着,他和他哥还要下地干农活,干得还比他三叔多,他不服气。

      宋惊蛰解释道:“家旺哥,我是按人头分的,每个人一亩多点,大家都是一样多的。”

      宋家旺道:“三叔家也不止三叔一个人啊。”

      拿了农具都准备下地的宋福树听见这话,回过身来大骂他:“咋,你还指望我家硕果一个跛脚顶个壮劳力?宋家旺你个当哥哥的还有没有心!”

      宋家旺理亏不说话了,他也是说完了才反应过来,宋硕果小时候从山崖上摔下来伤了腿,成了跛子,走路一瘸一拐的。让他干点力所能及的还行,让他下地干重活,那只脚就别想要了。

      吵闹一番,最终大家都接受了宋惊蛰这个分法。毕竟他们每个人只干一亩多点的活儿,而宋惊蛰一个人却要干六亩地,他们还有人帮忙,宋惊蛰却是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

      这么一对比,全都心里舒畅了。

      把活都分了出去的宋惊蛰心里也舒畅。

      宋家的十亩地有四亩山地和六亩平地。山地顾名思义就是依山而开的地,这种地薄,面上有山上滚下来的石子外,底下有树木衍生的树根,最是难耕了。

      平地就不一样了,地面平整,土块又厚。常年打理地里又没有石子之类的东西,犁头插入地里稍微一使劲就能拽着犁走,耕起来容易。

      宋惊蛰年轻力大,犁地对他来说并不累,六亩地,他早早耕了四亩,留下两亩地每天早出晚归地装样子。

      可大伯母秦翠莲不舒坦,她跟她小儿子宋家旺一个想法,她家凭什么要干得比老三家多?

      她男人平时养着整个宋家,老二老三家都是她男人养的,她觉得她家就该干得比老三家少,甚至不干活才对。

      宋惊蛰这么一分,无疑是没把她这个大伯母放在眼里,也没打心里感谢他大伯。加上昨天腾屋子的事她没落到好处,心里就更不得劲了。

      恰好这时,不想给宋惊蛰请媒人的吴老太在屋里骂骂咧咧:“我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生了个讨债鬼儿子娶了个这样作孽的儿媳妇,一天天啥也不干,就知道躲懒,儿子的婚事自个不上心,还要我这个老太婆来操心!”

      秦翠莲知道这是二弟妹出去了,她婆母才敢指名道姓地骂这些话,要是二弟妹在这儿,她只敢阴阳怪气,指桑骂槐。

      想到宋惊蛰说亲少不得又要花家里一笔钱,秦翠莲心里憋着一口气向屋里的吴桂花走去:“娘,你托了哪个媒婆给惊蛰说亲?”

      吴老太本就在气头上,秦翠莲这一问算是戳到她肺管子了:“托什么托,家里哪有银钱请媒婆。”

      秦翠莲顺势道:“那就不请,在村里打问打问,看谁家有合适的姑娘哥儿。”

      吴老太更气了:“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来消遣我。”

      村里人家说亲,都是相互打问,有合适的当场就撮合了,也能省一份媒人钱。像宋家这样,村里人都觉得她家家风不好的,连问都没人过问,只能拿钱托媒人到远一点的村子去踅摸。

      村里若是能打问到,宋惊蛰也不至于拖到二十岁了还没成亲。吴老太眯眼打量着秦翠莲,不知道这老大媳妇想耍什么把戏。

      秦翠莲被吴老太盯着眼神闪躲,但她注意都转上来了,不可能咽下去,难得硬气道:“咱家这情况,要钱没钱,要名声没名声,正经人家肯定是打问不到了,但那不太正经的人家呢?”

      吴老太皱了皱眉。

      秦翠莲靠近了她点:“我娘家村子有个哥儿,脑子不太灵光,但晓得穿衣吃饭,喊他他也答应,人家父母不要聘礼,还愿意倒贴十两银子的嫁妆,惊蛰娶这样的,不比娶个要出聘礼的强?”

      吴老太听到十两银子的时候心肝一颤,十两啊,她家老大,七八年才能给她这么多,可她还没有失去理智,反问:“惊蛰能同意?”

      秦翠莲抿嘴:“不同意有啥法,咱家就算出得起请媒人的钱,也出不起聘礼钱啊。”

      她这句话算是说到吴老太心坎上了,她一直没找人给宋惊蛰说亲,一是不喜欢老二家的,连带着老二一家子都不喜欢,下意识地就不想去关注他们,二来手头上也着实没钱了。

      如今村里娶亲,最低也得花用个三五两,这三五两都可以起好几间泥屋了……

      宋惊蛰一上午都拉着爬犁在地里犁地,犁着犁着,忽然想起昨儿他娘和他奶吵架,他奶赌气说今天给他找媒人说亲的事。

      说实话,宋惊蛰没放在心上,他奶要是有这个心,早给他说亲了,拖到现在,摆明了就是不想给他花钱。

      指不定这会儿在琢磨怎么赖掉昨天的气话。

      可宋惊蛰转念一想,他今年二十岁了,村里跟他一般大汉子,孩子都会满地跑了。他奶再不想给他花钱,也不会真让他打光棍的。

      村里公认打光棍的人家都是穷得揭不开锅的,外村人说亲,听到这家有打光棍的,都会避开这家。

      他奶偏疼三叔一家,定然舍不得硕果说不上亲,再怎么都会让他成家的。

      但他家这情况,他肯定是说不上好亲事的,按照他对他奶的理解,他奶绝对要打歪主意。比如说个不那么好的人家,或者让他妹妹宋寒露出去给他换一门亲回来。

      宋惊蛰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止不住了。说个不那么好的人家他能接受,他家这情况他也没得挑。可让寒露去给他换亲,宋惊蛰接受不了。

      能换亲的会是个什么好人家?

      为了防止他奶真做出换亲的事,宋惊蛰放下爬犁就向宋福树正在犁的那块地走去。

      “爷爷。”

      还没走到地头,宋惊蛰不出意外地瞧见地里多出来的好几道身影,不得不佩服他三叔,就是有本事找到人帮他干活。

      “惊蛰咋来了,你那儿的活都干完了?”宋万民帮着三儿子犁了一上去的地,腰酸背痛的,见孙子来了,停下手上的活计,到田埂上歇息。

      宋惊蛰拿水壶给他倒了碗水,话说得可中听了:“还没有,我听人说爷爷在这儿,我来看看。”

      “干活有啥好看的。”宋万民接过碗,话是这么说,心里却甜滋滋的。

      宋惊蛰看了眼喝水都在捶腰的宋万民,蹲下身去帮他捶:“爷爷,要不你别干了,等我干完了,我再来帮三叔。”

      “那都什么时候去了。”宋万民摆手,“你有这个心爷爷就知足了。”

      宋惊蛰心疼道:“咱家要是再多一个人就好了,这样就不用爷爷受累了,可我一个人只有两只手,这么多的田地我实在干不过来。”

      宋万民点头,这确实是,要是老二还跟以前一样能干,他和惊蛰两个人就能把这地里的活儿包圆了,还不用连累老大老三。

      但老二已经废了这么多年,想掰也掰不过来了。

      宋万民感叹的时候,宋惊蛰又说话了:“我以后娶亲了,就娶个能干的,能跟我一块下地干活,这样就可以让爷爷享清福了。”

      宋万民心念一动,这个主意不错,惊蛰是个勤快的,再娶个勤快的,这样家里家外的活计都有人干了,他和老婆子都轻松了,说不得家里争吵也少些。

      见宋万民心动了,宋惊蛰也不多言,聊了几句,又回去继续干活了。至于把人娶回家来干活,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他们宋家的媳妇夫郎不下地,这可是宋万民亲自定的规矩。

      宋惊蛰去他爷爷那儿上眼药只是为了以防万一,谁能想到他干完活回到家,他爷还真和他奶吵起来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