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马军离开伊犁到哈蜜成为大王 ...

  •   马军已经21岁了,回族人信□□教,《古兰经》里规定男孩子4――9岁割礼,女孩子4――8岁割礼。男孩割礼是卫生的好习惯,女孩割礼是为了贞操。□□把女人的贞操看得特别重。女孩9岁,男孩12岁,就告别少年,可以结婚了,所以早婚在回族人中十分普便,而马军是哈蜜国的王子,样貌又出众,他是当地许多女孩梦中的白马王子,可是他却迟迟未婚。
      其实,回族女孩中也有温柔妩媚的,而且回族女孩特别保守,把贞操看比命还重要。可是,马军眼光太高,一心想找一位才貌双全又贤淑的绝代佳人,寻寻觅觅这么多年,终于遇到了李馨玉,他的心里才绽放出爱的花蕾,只是一直没有对她表白。
      这天,马军和往常一样在东方武馆里教徒弟们军马术,他身手敏捷,在一匹伊犁马上玩花式倒立,突然,耳畔听到有让喊自己的名字,他停下了马,转过头,只见一位回族小伙急匆匆地对他说:“王子陛下,大王病危了,你母后请你火速回哈蜜。”他还把一封家书交到马军的手上,马军仔细一看,的确是母亲的亲笔信,他让传信官先回去。他给崔雪峰讲了自己的家事,崔雪峰说:“兄弟,感谢你对我工作的支持,你回家处理家事吧,这是我崔家祖传的飞镖,送给你留个纪念。”“崔大哥,这是我的羊脂玉马护身符,送给你留个念想。”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然后挥手告别 。
      马军飞身上马,快马加鞭就回到城堡,他在离开伊犁之前,要对李馨玉表白。李馨玉在曙光画院的画室里专心地画着《昭君出塞》,内心也在为昭君惋惜,自古红颜多薄命,昭君因为没有贿赂画师毛延年,而被画成丑女,始终得不到皇上的宠幸,才落到远嫁匈奴单于的下场。王昭君怀抱琵琶,穿着红色披风,倾国倾城的美丽,让天上的大雁都飞下来一睹芳容。
      此时此刻,阿依古丽独自在自己的画室专心作画,内心充满了对王昭君的同情,她也想到自己背井离乡,好久未见到亲爱的父母,内心有一丝惆怅,虽然伯外公一家对自己非常好,可是思乡之情还是在心头萦绕。
      “阿依古丽,我马上就要回哈蜜了,我非常喜欢你,你喜欢我吗?如果喜欢,我这次回家就给我父母去说,让他们来提亲。”李馨玉看着马军眼睛喷出的火焰,她微笑着说:“马军,你是个好小伙,你条件那么好也一定能找到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我不讨厌你,其实,我心里早就有心上人了
      。”马军的心里就像被浇了一盆冷水,他满脸疑惑地对她说道:“阿依古丽,你能告诉我,你的心上人是谁吗?”“这是个秘密,到时候来喝喜酒就行了。”“阿依古丽,我的父亲病危了,我马上就要走了。”“马军,想开点,世界上许多事是人无法预料的,你回去好好照顾你父亲。”
      马军从头到脚把她仔细欣赏了一遍,她真是面若出水芙蓉,身姿是柔荑扶风,更那堪三寸金莲娇弱连连。据说,汉族女子的裹脚是从南唐时候开始的,因为后主李煜喜欢让宫女在金质的莲花上跳舞,宫女为了让脚变小巧,就用布把脚缠裹起来,脚尖尖的在金莲上翩翩起舞,显得娥娜多姿,仙气迷人,于是,让许多女人争相效仿,就这样这种习俗在汉族女人中流传下来。
      马军与阿依古丽道别后一脸的忧伤,他又向阿依别克和阿雷加道了别,阿依别克和阿雷加给他赠送了丰厚的礼品,还专门派了几个人将礼品装上马车,并且送往哈蜜。马军在前面骑上一匹伊犁马,风驰电掣向东而去。哈蜜距离伊犁有一千多公里,他一路上无暇去欣赏天山的奇丽风光,也没豪情去领略大漠的苍穹,心里有无限忧伤,却无法向人倾诉衷肠。
      风呼啸而过,他在心里安慰自己,喜欢一个姑娘不一定非要与她成亲,只要她一切都好好的,远远地去欣赏,不也是一种美好的感觉。爱一个人是不求回报地对她好,而不是占为己有,父亲的病会好的,一切都会好的。
      马军经过三天三夜终于到了哈蜜,这个在丝绸之路上连结中亚与北京的战略要地,是天山东部第一城,这里不仅仅有闻名遐迩的哈蜜瓜和哈蜜大枣,还有金色的鸣沙山和具有雅丹地貌的魔鬼城。魔鬼城有瀚海神龟、神女峰、布达拉宫等景点,还有翼龙蛋化石、各种鸟化石,晚上狂风肆虐,耳畔鬼哭狼嚎,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当他赶到家中,却看见母亲正在失声痛哭,就预感到不妙,他轻声问母亲:“母后,父王在哪里?”“孩子,你父王今天早上刚走,我们正等你回来送他上路。”他看着哭得满脸泪水的母亲,就把她拥抱在怀中,用手绢给她擦干眼泪,“母后,父王死不复生,节哀顺变吧。”
      马军就迟到了20分钟,没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他来到父亲的卧室,看见他骨瘦如柴的遗体上盖着一块白布,他强压住内心的伤痛,掀开了白布,当他看到父亲瘦骨嶙峋的遗体时,泪水止不住地流,他强打精神端来一盆清水,给父亲擦洗身体,然后给他穿上白色的寿衣。
      阿訇在旁边为去世的国王念古兰经。□□的葬礼从简从速,没有汉人那么复杂,国王的葬礼与老百姓没什么大的区别,也没什么赔葬品。然后,马军和弟弟、表哥等亲友把他父王大遗体抬到清真寺,阿訇为国王念古兰经。

      下午,马军、王后、姐姐、弟弟、表哥等亲人和大臣为国王送葬,他们都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子,神情严肃地向墓地走去。
      国王大墓穴与普通人家一样,都是长2米宽1米深3米的洞穴,底下是细细的黄沙,国王被小心翼翼地放到墓穴中,阿訇念念有词,然后,亲友们就挥土掩埋了哈蜜大王的尸体。

      马军和亲人们办完大王的丧事久回城堡了,母亲毛红丽拿出大王的遗书给子女宣读:孩子们,每个人最终的归宿就是回归大地,所有的一切都化为乌有。一国不能一日无君,我的长子马军德才兼备可以胜任哈蜜国王,他定不负众望。长女马艳实为养女,是我结拜兄弟马建之女。当年马建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们就结为好兄弟,并且说好了,如果我们各自的孩子都是女孩就结为姐妹,如果都是男孩就结为兄弟,如果是一男一女,等他们长大了就结为夫妻。可惜马建与爱妻早逝,我将其女马艳收养,君子一言四马难追,我不能食言,择日马军和马艳成婚。幼子马伟成人后协助马军管理朝政。爱妻马红丽由后辈们共同赡养。――哈蜜国王马国涛遵此。
      马军不得不遵从父亲遗嘱,他必须要担下管理哈蜜国的重担,尽管他喜欢浪迹天涯,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没有选择的余地,一个男人要以事业为重,胸怀天下才能有所做为。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姐姐马艳竟然与自己没血缘关系,更无法想象自己还要与她成亲,这件事他不答应也得答应,等到自己转过这个弯再说吧,马艳外貌端庄,人也老实可靠,但是,与阿依古丽相比,就逊色太多了。
      人到底为谁活着?为何自己要走的路不能走,要按父辈安排好的路去走。一夜之间他仿佛突然成熟了很多,他必须坚强而勇敢地活成一面旗帜,他没时间为失去慈父而伤悲,也不能为了天上的白云而忘记脚下的路
      。
      马军为了增强国力开始了选拔优秀人才的举措,让那年老和品行不端者离开衙门,让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来做官,民以食为天,他大力发展农牧业,让百姓能解决温饱问题;他还建立了几个军马场,专门培养年轻有为的勇士……他忙得就像旋转的陀螺,让他母亲和姐弟们非常欣慰。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哈蜜在马军的领导下,个行各业都稳步发展,经济繁荣昌盛,他在百姓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马军也开始慢慢尝试着去接受马艳。自从马艳知道弟弟与自己不是亲姐弟,还要听从父辈的意愿与自己将成亲,她内心也挺满意的,因为马军这么出类拔萃的男孩是多少女孩心中的白马王子,她为自己能嫁给他感到庆幸和骄傲。
      马艳虽然从小锦衣玉食,可是却十分贤惠,她有一双巧手,不仅会做馓子、油香、糖裹裸、羊肉泡馍、手抓羊肉、红烧牛肉等回族美食,她还会做衣服和帽子,绣工也十分了得,这么温柔踏实的女孩子谁娶了她都是福气。
      她在回族女孩里是大龄剩女了,就是因为她眼光高,之前不是嫌人家矮,就是嫌这个丑,或者是没有男人味,本打算这辈独身,可是,偏偏大王临终前立下她与马军的婚约,这个马军也的确出色,她是挑不出什么缺点,因此,她也就默认了这个未婚夫。
      任何男孩子长大了,就要成家立业,千百年来一直这样周而复始,而娶啥样的媳妇非常重要,一个懂事的好媳妇可以惠及三代人,而一个贪图享乐,自私狠毒的恶媳妇会毀了一个家庭。
      马军觉得自己没福气娶到阿依古丽那么完美的少女为妻,但是如果娶了马艳这样贤淑温婉的女孩也不错,何况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更加亲密,他决定还是现实一点,就决定娶马艳。于是,他就给母亲说了自己的想法。
      毛红丽非常喜欢马艳,就又去征求一下马艳的意见,看两个孩子都同意了,这才去张罗他们的婚姻大事。
      回族人的婚俗是按□□教规矩来的,要先说媒,然后吃定茶,男方带着四色礼(茶叶、糖果、核桃、红枣)到女方家去相亲,女方同意,男方就带着聘礼去定亲,然后择日迎娶,结婚当天请清真寺的阿訇证婚,最后入洞房。
      马军没有大操大办,还省去一些繁文缛节,直接在婚礼当天请阿訇证婚后,就入洞房了。马艳羞羞涩涩闭上眼睛,这么漂亮的男孩就要成为自己的丈夫了,感谢命运之神对自己的青睐,希望从今晚开始,两个人永远相亲相爱到白头。马军身强体壮,马艳妩媚多情,这对童男童女的初夜激情澎湃,从此拉开夫妻生活的序幕。
      马军能娶到贤惠能干的马艳是他的福份,幸福的婚姻让他如虎添翼,在治理哈蜜的政务中更加尽心尽力,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赞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