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黎王谋反 ...


  •   雍州。
      关内,黑水城。

      冷风卷起枯叶呼啸着刮过城墙,四面城门皆闭关落锁,门口有重兵把守,铁衣冷甲,肃列整齐,一排排枪头反射着明晃晃的银光,严禁任何人进出。
      张贴的通缉告示被刮掉了一角,白纸在风中摇摇晃晃,像是招魂的幡。

      “这是在抓谁呀?”
      “没听说吗?异姓王黎青,他造反啦!”

      滚烫的红油浇在一碗白面条上,撒上葱花、臊子,诱人的香气立刻飘了满街。客人用力地吸了吸鼻子,端过大碗,随口问道:“黎王?他造什么反?皇帝今年才十二岁,这天下还不是他姓黎的一手遮——”
      “——嘘!”
      旁边立刻伸过来一只手,捂住了他的嘴巴。

      客人唔唔两声,发现是面馆老板坐了到了自己身旁。老板左右看了看,见无人在意这边,这才松开捂住客人嘴巴的手,紧张兮兮地小声道:
      “你不要命哪!”

      “……”客人不以为然,埋下头去,吸溜了两口面条,满嘴红油地说:“怕什么?任他黎王当初如何风光,如今不是也倒台了吗?别说,城门口那支队伍的番号,你瞧清楚没有?”
      “这我怎么认得?我就是本地人,哪比得了您走南闯北,见识广哪。”

      客人压低了声音。
      “那是一直驻守在居庸关外,跟北方蛮子打仗的辽州铁骑!不瞒您说,刚才,认出来的时候,可是把我给吓了好大一跳。这可是国之重器,精锐中的精锐,居然都专门给从关外调了回来,就是为了抓一个黎青!我们的这位黎王啊——”
      他拖长了声调,倒过筷子,在桌面上敲了敲。
      “——这回,恐怕是死定了吧。”

      周围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一时间,面馆摊子上鸦雀无声。

      好一会儿,才听有人问道:
      “这黎王,这回到底是犯了什么事?”

      “听说啊,他想要谋害皇帝。”

      “……谋害皇帝?”
      客人听到这里,却是不屑地哼了一声,道:“三年前,是黎青毒杀了先皇帝,篡权摄政,这事儿,天底下还有谁是不知道的吗?怎地过了三年,才来抓人?”

      “哎呀,不是先皇帝!”
      老板赶紧摆了摆手,示意别往下谈这个话题,“——是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客人皱眉,“那个小皇帝?那不是黎王的傀儡吗?真是奇了怪了,黎王要杀他做什么?难道是摄政王做得烦了,想要亲自当皇上?”

      “怎么不是?黎青这个人,狼子野心啊!”
      “这要是抓住了,得判什么罪?”
      “造反么,按律当然是要诛九族的。但是这黎王的出身——啧,不提也罢!一个落魄户唱戏的,哪里有九族可以诛?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听说啊,他至今为止,都没有娶妻。”

      “那要怎么办?”
      “大概是要押送回京,当着菜市口,千刀万剐,凌迟处死吧?”
      “……”
      “京城,可有乐子瞧喽!”

      ……

      对街的茶楼上,一群军士打扮的人正围在窗前,中间簇拥着一个黑衣银甲的年轻将军。他们每个人看起来都风尘仆仆,似乎是刚经历过一场马不停蹄的急行军,人人面带疲惫之色,却依然沉默而整肃,没有发出一丝一毫多余的声音。

      因为全城封禁,抓捕要犯,街道上没有其他行人,一片沉沉的死寂。

      一街之隔,那间红油面馆里的议论声,也就刚好能传到这里。
      不大不小,正好让人听清。

      听到“凌迟处死”几个字的时候,那位原本正坐在窗边喝茶的年轻将军,眉梢微微一跳,端着茶杯的右手,五指,也在这一瞬间,猛然地收紧了。
      咔嚓一声轻响,那只厚重的粗瓷茶杯,竟是硬生生地被他捏出了几道裂纹。

      “大殿下。”
      看到这一幕,旁边的军士赶紧上前说:

      “大殿下不必忧心。如今,城内城外都已经封锁,下面的兄弟们正在挨家挨户地搜查,那黎王被我们困在城中,他又不能长了翅膀从天上飞出去,早晚都会落到殿下手里。倒是殿下自己,千里奔袭回来,才应该多注意休息才是。”

      ——这年轻将军,正是收到黎青谋反的消息之后,刚刚带着辽州军精锐轻骑,从关外急行军赶回来,在黑水城阻截黎青的,先皇帝长子,陆焕。

      听到下属这样说话,陆焕却摇了摇头,只是道:“我了解我的老师。”
      说完这句,他就不再说了。

      两旁的军士们面面相觑,都不敢接话。
      片刻,还是其中一个侍卫站了出来,小心翼翼地把陆焕手里捏成了碎片的茶杯收走,又叹了口气,说:

      “殿下可是还想着黎王?恕属下多一句嘴,黎王虽然是做过殿下的老师,但当年那件事,分明是黎王对不起殿下在先。黎王落到如今这个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与殿下无关,殿下又何必——”

      陆焕听到这里,却是低低的,笑了一声。
      “……他对不起我么?”

      “——怎么不是?”侍卫说道:“当年,先帝驾崩之后,是黎青第一个站在金殿上,向文武百官传的圣旨。先皇帝死的蹊跷,这事我们不敢议论,但谁不知道那就是他黎青一手策划出的局面?!殿下身为长子,又是黎王的学生,满朝文武谁不以为必定是殿下继承大位,连贺表都写好了,可没想到——”

      他说到这里,声音却忽然愤懑起来。

      “——没想到,却是黎王不顾师徒之情,竟然选择去扶持殿下的幼弟,控制朝政,反而将殿下外放北疆!哼——如今殿下带着浩浩荡荡三千辽州铁骑,回关捉拿反贼,也该是他的报应!”

      三年前,黎青在宫中毒杀先皇帝。

      其时,朝野上下都在黎青掌控之中,而先皇帝生前并未立储,按长幼排序,继承帝位的理应是大皇子陆焕。
      况且陆焕还是黎青的学生。

      当时,先帝意外身死,朝堂上一片动乱。得知是黎青在背后操控此事时,大皇子一脉的人马却反而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知道自家殿下素来与黎青亲近,都是喜气洋洋地奔走相告,准备凭着这一份从龙之功,跟着飞黄腾达。

      没想到,最后等来的消息——

      却是一纸诏书,勒令皇长子陆焕即刻出京,不得延误,只许带二十人护卫,从即日起,驻守辽州苦寒之地,与北蛮交战的关外前线。

      那份圣旨,盖着国玺,却再分明不过的,是黎青的笔迹。

      末了,还有两句话:
      北蛮不除,不准回京。

      “以后切莫再说这种话。”陆焕道:“景儿他毕竟是我一母同出的亲弟弟,先生看中他,扶他登上帝位,我自然也是跟着高兴的。至于驻守边关,保家卫国,那也是我等宗室子弟应尽的份内之事……”

      两旁的军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都不知道这是不是殿下被气糊涂了,故意说的反话。
      可是见殿下神色如常,语气平静,却又不太像。

      “不过……”
      陆焕看着窗外冷清的街道,看着街上搜查巡视的军士,贴满墙边的通缉令,忽然又说:

      “……不过,等见到先生,我确实有一句话要问他。”

      北蛮不除,不准回京。

      那一纸诏书,被陆焕和黎青送给他的其他东西放在一起。先皇帝还在世的时候,每逢年节,黎青都会给宫中送礼。送给他父皇的都是五湖四海收集来的奇珍,而送给陆焕的,多半是一些书画、字帖,古籍孤本,笔墨纸砚一类。
      陆焕当然也知道,这些都只是走个过场。

      除了正式的贺礼之外,有些时候,黎青与他讲兵法,在书上写了批注,也会随手送给他。或者写张字条,通知他何时上课。
      还有好几回,黎青上奏的折子被先皇帝随手扔了,也是他冒着风险,托宫里相熟的太监专门去找寻回来,妥妥当当的收好。

      黎青的笔迹,他再熟悉不过。

      ——北蛮不除,不准回京。

      那确实是黎青的字。
      是黎青在诏书里,对他说的话。

      黎青当时,宫变篡权,统摄天下,连国玺都能拿到手,又如何会找不到内侍替他誊抄诏书?
      哪轮得到他一个摄政王,亲自来写圣旨?

      还有什么“不准回京”,一副老师教训学生的语气——
      满朝文武都在他黎王掌握之中,难道还凑不出一句文绉绉的官面话?

      那就是黎青,故意写给他看的。

      北蛮,盘踞在北方草场上的一股游牧势力,也是中原之地千年以来,历朝历代,不惜劳民伤财,也要兴建长城,重兵戒备的心腹大患。

      古往今来,多少雄才伟略的皇帝,用兵如神的将军,都无法把这支蛮子赶尽杀绝。每次打得他们大伤元气,再隔上几年,复又卷土重来,令人头痛不已。
      除尽北蛮,永绝后患,又怎么轮得到他陆焕?

      北蛮不除,不准回京。

      ——黎青是不是,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的,都不打算再见他了?

      陆焕默默地,给自己又倒了一杯茶。
      他当然很清楚黎青为什么那么急着把他赶出京城。当时,黎青初掌大权,扶植傀儡幼帝,亲自摄政,至于他这个名正言顺的皇长子,当然是滚的越远越好。

      黎青心狠,说不准回京,那就是不准回京。

      前年,太后在宫中猝然病逝,陆焕想要送别母亲最后一程,往京城递了奏章,申请回京一趟,祭拜母后,可以只带最简的随从。
      半月之后,驿站里送来的,却是一封拒绝的回函。

      言道京城与辽州路途遥远,消息往来之间,太后的哀礼已经按规格办完。当今圣上身为殿下的亲弟弟,同气连枝,血脉相连,自会代殿下为母尽孝,请殿下安心守边,以山河社稷为重。

      那甚至算不上正式的圣旨,只是一封回函公文,盖着皇帝的印玺,却是黎青本人的笔迹。

      陆焕把那张公文,看了很多、很多遍。
      发现透过熟悉的字迹,他已经快要记不清,那个魂牵梦萦的人的脸。

      而这就是他在辽州时,去往京城的,无数书信之中——
      黎青唯一一封,亲笔给他写的回信。

      他从小就认识黎青,当很清楚黎青是什么人。
      陆焕想。

      只是……

      四年的师徒之谊,那一点一滴,传授给他的兵法、道理,治国之策。
      还有快马追出京城的书信往来,铺开宣纸,挑着灯写到半夜的策论,喊过几千几百遍的“先生”。

      在黎青看来,又算什么?

      “——我们封锁黑水城已经有大半日了。”
      陆焕说:“已经挨家挨户的搜查过,全城的医馆,还有药店,也都布下了监视的眼线,先生还是没有消息吗?”

      “回殿下。”
      军士之中负责这部分的下属,上前一步,在铠甲的铿锵声中,跪到地上,拱手请罪道:
      “是属下无能!我塞北关外的三千精锐轻骑,封锁城门,满城大搜,居然还奈何不得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病秧子,请殿下责罚!”

      陆焕:“确定先生就在城中吗?”

      他这句话一问,旁边立刻就有人回禀道:
      “黎王仓皇出逃,随身只带了十二个护卫,都是有名有姓的高手。其中十一人的尸体沿途都已经找到,最近的一具,正是在这黑水城外。”

      “十二个护卫,死了十一人?”
      “是。”
      “还真是忠心耿耿哪。”
      “……”

      “……那,毕竟是黎王。”下属小心翼翼地,说道:“这十二个人和朝廷无关,都是黎王自己从前招揽的奇人异士。确实是当世的英雄豪杰,黎王已经是山穷水尽,他们也依然追随,誓死效忠。可惜……可惜从一开始,就跟错了主子呀,最后折在这里,也不知是值还是不值。”

      陆焕却是叹了口气,说:
      “依着先生的手段,如果不是突然遭到背叛,也不会落到如此境地吧。”

      茶楼里一静。

      没有人敢接话,陆焕自己说到这里,也不再说下去了,反而是停了一停,问道:
      “也就是说,先生身边还有一个人?”

      “是。”属下回道:“黎王一直体弱多病,不足为虑,这位高手却是个麻烦。若不是有他护着,黎王也不能在这城里,在我们的搜查下躲藏这么久吧。他们要是铁了心乔装打扮,不肯露面,那还真是难办。”

      桌上的茶已经冷了。
      陆焕伸出手指,敲着桌子,沉吟了片刻。

      “——没有办法了,通知‘天罗’,把诱饵放出来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黎王谋反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