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4、担忧的事 ...


  •   午后,慕雪坐在案前一面整理着新进要做的事宜,一面想着旭儿的事情。皇上的寿诞那日过后,来往府邸的人就络绎不绝,多是见风转舵的来恭贺小世子回府,但也有别有深意的人。比如太子,比如十四皇子,再比如朝中一些有女儿的大臣。

      慕雪明白,虽然所有这一切看似都指着旭儿的婚事,但背后蕴含的意义就在于拉拢或攀附秦真。

      于此,慕雪都用了一句“旭儿还小,再则旭儿回来多靠父皇庇护,婚事自然也要有父皇的俯允才可”给挡了过去。

      面上慕雪没有应承任何人,好似也给搪塞了过去。但心底里,慕雪还是开始担忧起来。

      尤其是前日她进宫给淑妃请安,淑妃又说起此事。

      淑妃与老十四的王妃一唱一和,意思已经十分明确,就是要她同意旭儿娶十四王妃的内侄女为妻。

      也许在淑妃看来,这样的亲上加亲是理所当然的。何况这是她的十四儿她最心疼的小儿子拜托她的事,她又怎么会不尽心竭力!

      但是慕雪却不能松口,不说这婚姻背后蕴含的利益联姻,就是为了宁儿和旭儿的幸福,为了儿子的心意,她也绝不能同意这荒谬的婚事。

      可是,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挡住不易,而且挡得不好便容易得罪人。

      昨日,淑妃见慕雪推脱,已经十分不悦,言辞中不免责备之意。

      慕雪倒不怕自己受到责难,只怕自己力弱,无法成全儿子的心意,到那时她要儿子情何以堪?

      作为母亲,慕雪当然也有私心,她希望儿子能留在自己身边。但她不赞同秦真为儿子恢复身份,更不赞同皇帝利用旭儿的事情大做宣传,因为这些事情带来的负面效应比正面效应要大许多。就好似依照现在的情形发展,儿子若想要得到心满意足的婚事,便会困难重重。若是真因为他们留下旭儿,而带给儿子无尽的烦恼和痛苦,那他们又何必留下孩子呢?旭儿,娘亲到底要怎么办才能帮你呢?也不晓得秦真今日有没有和皇上提起此事?他那里是否顺利?

      直到雅言来请安的声音响起,才阻断了慕雪的思绪。

      慕雪望着雅言,慈爱的笑了笑,便招她过来坐下,“雅言,今天去郡主府看了吗?可还有哪里觉得不好的?要修缮的?”慕雪一面亲切地问着雅言,一面暗暗思量还要为她添置的东西。

      “……都挺好的。”细细的嗓音,低不可闻,脸上还泛着几分女儿家的娇羞。

      慕雪低笑,“星德今天和你一块去的吧?

      “唔……是的。”

      “他怎么说?”

      “……他也说…都挺好的。”

      “雅言,你再低头,就要把脑袋低到地底下去了。”

      听闻此言,小女儿更加羞涩,连手都不自在的不知道该怎么放了。

      慕雪自然明白她的心情,也不和她笑闹了,正颜道:“孩子,来,坐近些,我有话和你说。”

      雅言抬头,对上一双慈善明亮的眸子,这里面总是闪着让她羡慕的自信光彩,而此刻这双眼里传递着的是浓浓的关切之情,让她不由感到温暖。

      等雅言走到慕雪近旁,慕雪便拉过她的小手,温柔道:“孩子,你就要出嫁了。母亲有几句话要和你说。”

      雅言望着慕雪,微微颔首,很认真也很紧张地答道:“是。”

      慕雪见她有些拘谨,便轻轻抚过她耳边的发丝,慈爱的笑了笑,才继续道:“雅儿,有些话你一定要记住:‘你是我们王府唯一的女儿,你爹爹和我都很心疼你,不管你是不是出嫁,你永远都是我们的女儿,我和你爹爹会尽力护着你。所以,以后不管有了什么委屈,你都尽可以回来和我或者和你爹爹说,我们会为你做主的。’民间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以为不对。女儿永远都是父母心头的宝贝,这与嫁和不嫁没有关系,你知道吗?”

      雅言的眼眶瞬间红了,她温顺地点了点头。

      慕雪摸了摸她的脑袋,接着说道:“你身体打小就不好,性子也和善,你爹爹和我总担心你会被人欺负。所以,这驸马方星德,也是你爹爹为你千挑万选才选中的人。这小伙子的家世虽然一般,但难得他性情直率,为人诚恳,对人真挚。现在,见你们对彼此都有好感,相处得又挺融洽的,你爹爹和我也就都可以放心了。

      只是,有些事,我和你爹爹还有些担心。所以现在我要先嘱咐你。

      等你成亲以后,你便就要自立门户了,郡主府的一切便由你做主。对下人,你可以和气,却不可宽纵;对朝事,你可以用耳朵去听,却不可轻易发言或参与;对传召嬷嬷,你可以尊重,但不必受制于她,要晓得她再怎样也是你的奴才;至于对驸马,你大可以像平常夫妻一般相处,对他好,和他撒娇,不必和他拘着君臣礼仪和那些罗嗦规矩。

      雅儿,我和你爹爹只求你快乐。而幸福,是要你自己把握的,懂吗?”

      “母亲……”雅言轻喃着握住慕雪的手,感动难抑。嫡母的话,句句为她着想,怕她委屈。这些话,即使是自己的娘亲也从未和自己说过。娘亲这些日子还一直在背地里耿耿于她庶出的身份,为她没有得到更高的门第而暗自埋怨。她说一定是嫡母从中作梗,才让自己无法嫁给一个显赫的男子。她虽然不敢当面反驳娘亲,但她心里晓得不是这样的。从小,嫡母对她对时儿还有耘儿就很温柔,从未厉声训斥过一句。

      见雅言挂着泪,呆呆的看着自己,慕雪便拿起自己的帕子为她拭泪,还笑着打趣道:“这还没出嫁呢,怎么就哭鼻子了?都说哭嫁是常理。可我觉着,还是笑嫁才更喜气。你说是不是,雅儿?”

      雅言望着慕雪,有些稚气地执着应道:“母亲……雅儿……那天不会哭的。”

      慕雪颔首,“乖孩子,母亲希望你可以高兴地笑一生。因为我是那么的希望你可以永远都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

      “雅儿…会努力的。”小脸上闪着认真的光彩,但纤弱的声音透出了她的底气不足。

      慕雪握住她的小手,把浓浓的信心传递给她,“母亲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因为雅儿是好孩子,星德也是一个值得让人信赖的孩子。”

      “嗯。”

      “对了,那些要添置的东西我都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你看还要些什么,直接和我说,我会差人为你去准备的。”

      “嗯。”雅言轻应,接着又有些腼腆地小声道:“其实……礼单我看过了,已经很好了。”

      “孩子,这是我们府第一次嫁女儿,我总怕缺了什么。你要什么都可以说,不要不好意思,我希望能为你把一切都准备妥帖。”

      “母亲,真的很好了。雅儿……晓得您的心意,真的不是…羞涩不言。”

      “嗯,那就好。只要你觉得好,我就踏实了。”

      雅言刚走没多久,秦真就从宫里回来了。

      慕雪一见到秦真,便急切地问道:“旭儿的事情,你和皇上说了吗?”

      秦真的面色有些沉重,“今天没顾的上。朝里这些日子有事,父皇心里头正着急,说这个不是时候。”

      慕雪轻轻叹息了一声,“我心里头总是担心。这件事不定下来,我就怕要出什么变故。到时叫旭儿和宁儿这两个孩子怎么办?”

      秦真将慕雪抱入怀里,安抚道:“别急,我既答应了,就一定会办的。但你总要让我找个适当的时机说吧,嗯?”

      脑袋依赖地靠在他的胸前,慕雪无奈应道:“我明白你的难处。可我好担心,这些日子给我们府送礼试探的人那么多,有不少都打了旭儿的主意。就是前日我进宫请安,母妃都问起了,还一个劲地推举老十四王妃的内侄女颜怡月。”

      秦真轻轻抚了抚她的背,才缓缓地叹息道:“我知道你着急,可是今天确实不是时候。今日,老爷子又派了差事给我。我要出去一段日子。”

      慕雪忙抬头关切地讯问道:“是什么事?要去多久?”

      “明日就走,去河北视察旱情。时间说不准,要看那里的情况了。”说完,他重重地叹息了一声。

      慕雪心里不舍得和他分开,但晓得公事耽搁不起,于是体贴道:“那我现在去给你打点行李。”

      秦真紧紧抱住她,“去那里,没什么好带的,轻车简装就行。我已经让小苏去准备了。你现在最重要的是陪着我。”

      慕雪依恋地将头埋入他怀里,不舍地靠着他。

      秦真其实也不想和她分开,可是差事不得不做。何况,如今朝廷正是多事之秋,能为父皇分忧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慕雪想着他方才重重的叹息声,心道这次的差事必定也不轻松。否则皇上不会派秦真出京,而秦真也不会面色如此凝重。

      慕雪和秦真说道:“我真不想和你分开。可是我晓得这是差事,不能耽搁。我想旱情发生,有两样肯定用得上,一是粮食,一是药物。这两样东西若朝廷一时派不出,而你又急着需要调集,那你可以去信给张之彦。他现在人在江南,要购集这些东西不是问题。”

      “调粮需要时间,怕是远水难解近渴。再则,户部的亏空如此厉害,刚刚又派了银子给下面驻河修堤,哪里还拿的出银子来赈灾?”说道这里,秦真的眉头蹙得更紧了。

      慕雪心疼地抚着他的眉,柔声道:“别皱。总有办法的。”

      秦真只是抱着她,良久都没有说话。

      “秦真,如果江南太远,那么我可以悄悄告诉你一件事,我手里有不少储备存粮和常用药,最近的一个地点就在通州,从那里运送应该很快。”

      秦真惊讶不已,“你说什么?通州是最近的一个地点?难道你还备下了许多?”

      慕雪道:“仓廪实而知礼节嘛,我也就是有备无患。这些年,我们家的生意涉及面广,我就顺道存了些粮食和药品,没成想这次你真的可以用上了。这么一来,我从前也不算白忙活。”

      她说的总是这般轻描淡写,但秦真知道这背后一定是化了她很多心思的。对这个总是在关键时刻给他最适宜辅助的妻子,他的心里涌现着感动满足的同时,也涌现着骄傲激昂。

      他的拥抱那么有力,他的心跳那么令她踏实。此后,两人静静相拥,什么都没有说。此刻,任何言语都显得多余。

      秦真出门办差的这些日子,慕雪除了思念他,就是加紧筹备雅言的婚事。还有就是带着宁儿去给太后请安。

      因为,慕雪仔细琢磨过了,既然淑妃的“好意”不可轻易拂逆,那么唯一的法子也就只有用个更厉害的人来压制了。而这更厉害的人,自然只有两个人选,一个是皇上,而另一个就是太后了。找皇上,自然是不可行的。一来,慕雪为了旭儿的婚事突然面圣,显得怪异;二来,皇帝最近心里忧烦国事,未必有心情来处理这些儿女情长;三则皇帝心里有什么小算盘,又在思量着什么,慕雪也是摸不准的。与其如此,不如舍难就易,去求太后。

      慕雪虽心里着急,但面上却没有露出一点。因为多年的生活经验让她深知,一切不能操之过急,必须井然有序的进行,才能让太后发自内心的允婚,自愿而积极地帮助旭儿达成心愿。

      若是着急提出指婚的请求,反倒显得唐突。若是让太后同时晓得了淑妃的提议,太后也会有别的想法,到时便不会愿意鼎立相助。虽然指婚这样的事,对于太后而言,是九牛一毛的小事。但是若感觉被人利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若能像现在这般细水长流,让太后先喜欢上宁儿,从心底愿意为这个好女孩指门好亲事时,慕雪才暗示她老人家,那一切便是水到渠成,自可周圆。

      毕竟太后的心意,不是任何人可以违逆的,就是皇上也要本着孝道而遵从,何况是慕雪和秦真,他们当然也都只是遵从太后懿旨行事而已。到时就算是淑妃等有心人再有什么不舒服,也都说不出什么了。

      主意打定,慕雪便开始了行动。她带着宁儿去给太后请安,便是第一步。

      走在宫道上,慕雪不仅暗暗叹息,好在秦真出门前就已经给宁儿办了身份,为她即将要做的事情行了大大的方便。若是宁儿还是一个小孤女的身份,自己如今的招数便不能用了。因为一个没有身份的平民,如何有资格去给太后请安!可是现在,宁儿的身份却有足够的资格。虽说简氏一脉,如今比不得蒋氏与和赵氏显赫,但也曾贵极一时,是天下数得上的名门望族。

      当日,秦真在和她商量过后,便决定让宁儿入简氏族谱。简逸慧虽是简征大将军的独生爱女,没有什么直系的兄弟姐妹,但她还有两位堂哥,都在军中充任要职。而宁儿如今就挂在他们其中一位简吉的名下。现在宁儿全名为简宁。秦真和她都希望,宁儿能以简逸慧侄女的身份,指婚给他们的儿子,能与旭儿长长久久地在一起。

      本来一切具备,但等找到适当时机,秦真就要和皇上提指婚的事。

      可是最近朝事繁杂,一直都没机会说。如今秦真出门在外,更是没机会说了。可是这事情却是等不得的,多等一天则多一天的变故。要真的等淑妃撺掇了皇帝下诏,那一切就都晚了!所以慕雪才不得已想出了如今的这个招数。

      慕雪想,只要太后喜欢宁儿,并且愿意出面允诺指婚给旭儿,那么一切也就算尘埃落定了。这时就算有什么人再要打旭儿的主意,也难了。

      这些日子,慕雪进宫请安的频率明显增高。不为别的,只为探看宁儿是否习惯陪伴太后的日子。

      那日,进宫请安,相谈甚欢,太后也很是夸赞了宁儿的可人,尤其对宁儿说得那些江湖趣事颇有兴致。慕雪看着这大好机会,便立即乘势向太后提议,可让宁儿留下陪伴,为太后解闷。太后自然欣然应允。此后,宁儿便被留在了宫中。

      宁儿的坦率敢言,直爽大方,毫不扭捏,熟不拘礼这些性格,或许都不适宜复杂的宫廷生活,但却意外的颇对太后的胃口。毕竟,太后是出生草原的贵族女子,骨子里是率性的。即使多年的宫廷生活,仍然磨不去她心底的真与纯。所以对于宁儿这样一个颇有侠女风范的小人儿,自然是欢喜有加。

      让宁儿进宫陪伴太后一事,都是母亲费心安排的。秦旭虽然理解母亲的做法,也知道母亲做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他和宁儿的未来,但是他心底还是担忧的。毕竟宁儿太单纯,加之许多事都是始料未及的,他心里总是有说不出来的担心。

      慕雪将儿子的反应尽收眼底。她也明白儿子对心爱之人的关切和担忧,更明白儿子对日常往来交际的不甚烦扰。但事情已经发展到现在这样,除了劝儿子适应,已别无他法。毕竟旭儿已经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内,而且他的出现是由皇帝亲自宣布的。正因为旭儿的出现隆重而特别,所以很多事情他便躲不过去了,那些交际应酬他必须去虚应一下。

      开始,秦旭对于自己乍然身处这样的地位,是感到十分气恼的。但是当他看到母亲心疼的眼神,听到那些宽解的话语,便平静了许多。

      因为,娘亲和他说:“旭儿,你皇祖父决定如此宣布你的事情,是你爹爹和我都始料未及的。虽然这并非我们所愿,而且这些日子你也因此遇到了不少麻烦,但是你该知道,皇上这样做是为了给你正名,让你名正言顺的留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为你免去了那许多的流言蜚语。

      旭儿,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你只要换个视角,便能看到不同的东西。皇上这么做,有利有弊,就看你更愿意去体会哪点。

      至于你最担心的事情,娘亲会拼尽全力不让它发生的。娘亲会想方设法让你如愿。日后,等你们成亲了,娘亲也会对宁儿好的。因为,娘亲是真心喜欢这姑娘。而且娘亲晓得,她能让我儿子感到幸福。而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儿子幸福快乐地度过这一生。只要是能让我儿子感到幸福快乐的事情,再难娘亲都会为你达成的。”

      娘亲不仅这么说,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娘亲送宁儿进宫的深意,之前都告诉了他们。他和宁儿心里都明白,所以他们都心甘情愿听娘亲的安排,尤其是宁儿。她说:“只要为我们将来好,我愿意做任何事。”

      他能明白宁儿对他的理解和付出,但是心底还是不舍的。

      娘亲望着他担忧不已的样子,不由柔声安慰他道:“宁儿虽然性情纯真直率,但也并不是一点儿都不懂得察言观色。对于讨老人家的欢心,她是拿手的,否则当年你师傅又怎么会如此喜欢她呢?所以,你别担心,娘亲相信她会让太后喜欢的。而且娘亲也会不时进宫看顾她的,你放心。”

      就在慕雪安排宁儿入宫讨太后欢心,为旭儿的指婚努力的同时,一个由有心人费尽心思安排的危机也在悄悄接近慕雪。

      在秦真离京六日后,府里发生了一件慕雪难以置信的意外。

      家里的孩子,除了雅言、旭儿和圆圆,小三、小四、小五都上吐下泻。特别是两个小的,秦历和秦昼,已经陷入昏迷,性命垂危。

      这个措手不及的意外,除了让慕雪忙碌外,还引起了她的许多思考。

      第一,为什么会这么巧合?三个孩子居然会同时病倒,并且出现同样的病症!而且,与此同时,府里别的任何人都没有一丝异样?这太奇怪也太巧合了!很难让人相信,这只是意外!

      第二,秦耘被李氏毒害的事件发生后,孩子的照顾她是特别关照过得,为此她还特地设立了一套严密的监管程序。若是陷害,府里怎么会那么容易就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她深知,要办到让这三个孩子同时病倒的难度是多么大!

      第三,这件事情发生的时机。为什么要选在现在这个时候?

      这样的事情,很难瞒住。而慕雪权衡利弊后,更加不敢隐瞒。一来,秦真不在,她若请了外面的医生,孩子若有任何不测,她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二来,外面的医生,不如太医可靠。三来,若是想瞒而瞒不住,事后被皇上知道了,反而说不清,与其如此,不如君子坦荡荡。

      可在传了太医之后,太医便立即证实:三个孩子,都是因为食物中毒,而引起的严重反应。现下,秦时的病情已经基本控制,因为他的年岁较大,抵抗力较两个小的好些。而两个小的,却还是生死徘徊中。毕竟幼年的哺乳类动物都是很脆弱的,需要绝对的细心呵护。而且就是小心谨慎每个细节,也难保不会有意外发生,导致早夭。更何况是发生蓄意的毒害?两个都不满一岁的小娃娃,面对这来势汹汹的毒害,性命堪忧!

      到底是谁下了这样的黑手?又为什么要怎么做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4章 担忧的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