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太子失臂 ...


  •   从正月,一路人马启程南行,途经顺南,参观明湖、珍泉、突泉,过安州,登锋山。路经富州蒙县,在宿县阅堤工。经淮州,在荣州渡江,到达起江,登江天寺。

      这座佛寺,自前朝以来,人们皆称此为“金佛寺”,是佛教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法会的发源地。金佛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佛寺裹山”之说。

      皇帝为它亲自书写了“动静万古”、“江天禅寺”的匾额。

      进入山门,是天王殿。这是一座单檐歇山的宫殿式建筑,当中供着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两侧是四大天王,亦称四大金刚。天王殿后,是重檐歇山巍峨壮观的大雄宝殿。大殿正中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三尊金身佛像。西壁是十八罗汉,左右阁楼上坐着五十六天尊。三尊大佛的背面塑有海岛。海岛的上下四周,分布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善财童子参拜五十三位菩萨的塑像。

      这里很是威严肃穆,就连慕雪这个不信佛的人也不由被气氛感染,继而认真地陪着皇帝一块儿诚心地参拜起来。

      接着,他们从大殿后侧登山进入夕照阁,由夕照阁上行至观音阁,内有四宝室,陈列着金佛寺的镇寺四宝——周鼎、铜鼓、玉带和山图。而观音阁南与妙高台、楞伽台,北与慈寿塔、法缘洞椽接栋连,碧映丹辉。由楞伽台循级北登,可至顶峰,此处有一石柱凉亭,名留云亭。这是欣赏江天寺胜景、俯瞰全城风景最佳处。

      皇帝登高远眺,见大江东去,水天一色,极为壮观。遂奋笔手书“江天一览”四字。

      而在留云亭西北又有七峰亭,也名七峰阁。位于山西侧的金鳌岭上。相传本山方丈道月和前朝名将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故事是这样的:名将陆飞被奸相杨意骗回京城时,陆飞路过这里,拜访金佛寺道月禅师云:“昨夜营宿瓜洲时,梦见两条狗讲话之事,未知此行吉凶如何?”道月回答:“二犬对言,是一狱字,此去恐怕有牢狱之灾,务必谨慎。”临别时,道月赠诗曰:“月望亭下浪滔滔,千万留心把舵牢!谨备同舟人意歹,将身推落在波涛。”陆飞到京城后,果然被奸相杨意害死在月望亭下。陆飞在被害前叹息:“悔不听道月之言。”奸相杨意得知,即令何立拘捕道月。何立到了这里,道月正在堂上说法,口中念念有词:“吾年四十九,是非终日有,不为自己身,只为多开口。何立自南来,我向西方走,不是佛力大,几乎落人手。”说罢,就地坐化而逝。杨意未拿到道月,又听说这里有七峰岭,是一风水宝地,每代出高僧。盛怒之下,遂派人将七峰岭削平。

      后人为了纪念名将陆飞和高僧道月,而在此建阁,名曰七峰阁。之后屡经兴废,改建为七峰亭。

      方丈给大家说着这个故事,眼里流露的是一缕惆怅以及淡淡的悲伤。而众人听着也颇多感概。

      陆飞战功赫赫,是一个人人钦佩的英雄,不论何时何地,他的故事和传说总是带着让人信服的魅力。他的愚忠被历代君王用来教化世人,但同时所有人在教化与被教化中又在为陆飞的作为感叹和不值。这种矛盾的心理,同时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却无人去深究。这也只能说,这种矛盾也是一件在这个特有的封建体制下不可以说清道明的事情……所以才有“难得糊涂”一说。慕雪带着淡淡的嘲讽想着。至于道月的传说,慕雪觉得很有可能是这里的人杜撰的,为的就是说明这个寺庙的神奇之处。

      而由观音阁往北,可登慈寿塔,此塔初建于齐梁,为双塔,塔身为木结构,七级,有梯可上下,每层均围以走廊和护栏。从慈寿塔往北至法海洞,这是金佛寺开山祖师裴头陀禅师的苦修之处,洞中供有他的塑像。在禅师洞北、玉带桥旁有一白龙洞,根据神话传说,洞中塑有白龙飞升成神的石像故事。

      这又是一个让人觉得有趣的传说!这个金佛寺,有着太多传说中的故事了!

      在这短短的一个参观拜访过程中,对每一件古迹,慕雪都会有诸多感概。慕雪想,这或许就是历史带来的价值吧!历史的价值,或许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它可以带给人或喜或悲,或扼腕或豪迈的感叹价值!以史鉴人,乃智者所为。但又有多少人,会不重复过去人们犯过的错误呢?人们总是不断重复着历史!或许不是因为没有借鉴,只是因为每个人眼中所折射出要借鉴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收回感叹,慕雪随着众人沿白龙洞向右上行不远至朝阳洞,此洞又名日照岩,因洞顶的悬岩上镌有“日照岩”三字。每当日出之际,这一带石壁迎着朝阳金光四射,水天尽赤,蔚为奇观,是此地观日出的最佳去处。岩壁上所刻“朝阳洞”三个大字系前朝名家滕兹所书。

      只可惜他们到此已是午时已过,无法看日出!想起锋山那个静谧温馨的早上,以及自己和秦真的对话,慕雪又是百感交集。他说她要和他看遍所有地方的日出是傻话!是傻话,确实是傻话……

      最后,他们来到了离金佛寺西500 米处的冷泉,曾被前代著名烹茶高手李羽评为天下第一泉。而石栏的南壁上还刻着状元公写的“天下第一泉”五字。不仅如此,历代的文人雅士对冷泉也颇为向往,所留名的诗作也甚多。

      陪着皇帝看着金佛寺的种种古迹,慕雪心里悲喜感伤不断。就是秦真这个内敛的人也忍不住了,晚上不由诗性大发,作诗云:“宿暮金佛寺,今方识化城。雨昏春嶂合,石激晚渐鸣。不辨江天色,惟闻钟磬声。因知羁旅境,触景易生情”。

      “化城”谓变化出来的城邑。来到金佛寺,“触景易生情”,秦真的“化城”之说也倒贴切。

      “化城”出自《法华经》所举的重要譬喻,为“法华七喻”之一。在《法华经》中,指某一群人在取宝途中的暂时休憩之所,是由领队的导师所化现出来的,因此谓为“化城”。

      做诗都不忘佛经,可见,这个家伙中毒之深啊!慕雪借着烛光打量他刚毅的脸部曲线,不由暗笑起来。

      秦真手里还提着笔,神色飘渺,丝毫未觉慕雪就站在她身边正看着他的大作,打量着他的神色,对着他诡异地偷笑。

      等他发现时,慕雪早已乐得不行了,直接扑到他怀里继续乐。

      秦真将她搂抱在自己的腿上,有些好笑又有些不解地看着她,慕雪指指诗,再看看他,在他脸颊啵两下,然后明亮的大眼睛望着他继续发笑。

      秦真对她那么清晰坦白的爱慕,有些不自在的脸红起来,掩饰着问她,“这诗又有什么好笑的?”

      “觉得我的夫君好有才,诗做得深得我心呗。”慕雪毫不掩饰自己的崇拜之情,搂着他的脖子,看着他的眼睛,直接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秦真对上她清澈明亮的眼眸,看到里面的深深笑意也不由笑了起来。用鼻子顶顶她的鼻头,“你呀……”

      “我什么呀?你是不是想要写首情诗送我呢?”慕雪故作天真地对他眨眨眼,想要逗弄他一番。

      秦真见她狡诘的辉眸里暗藏着调皮,知她在和他玩笑,遂横她一眼,接着轻斥一声,“美得你。”

      慕雪抱着他的脖子不遗余力地撒娇,“不要那么小气嘛。”

      秦真收起和她玩闹的心态,突然轻叹了口气,“今日……收到齐铎的信,信里说……”

      齐铎的信,就是提前告诉了秦真朝里最近发生的事儿。赵相的门人舞弊犯案,事牵几十条人命,此事已引起当地群众的愤满,差点暴动。赵相,是太子的外公。如此大的案件,自然是监察院报送,刑部复查。而在这报送的过程中,赵图也有试着要压下奏章,但朝中派系错综复杂,有人助他,自然也有人阻他。现此事已弹压不住,皇帝已然知道。皇帝震怒万分,最终决定由三司会审。

      从秦真收到齐铎的信后,慕雪就没见秦真的眉头舒展过。她晓得他心烦。现在正值多事之秋,既然秦真有消息来源,那么他的兄弟们也必然早已心知肚明。而此事,到底是谁挑的头?他们各自在这个事件中又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皇帝心里又是怎么想这件事?又是怎么想他们的?而他又该站什么立场?如何应对?这些都是秦真需要去揣摩,去深思的。

      除却这些朝中官员都会深思的问题外,慕雪明白秦真心里还在思索另外的问题——那就是这件事为何会发生?这和朝里的官吏选拔和管理的疏漏又有什么联系?

      这些日子,慕雪看到了秦真对这些朝廷败类、腐坏官员强烈的忿恨以及不满。慕雪会适当地劝慰他几句,可她无法真的做什么。因为就是秦真目前也有许多的无可奈何。

      自收到消息后,秦真就变得十分烦恼。

      但在这件事情东窗事发前、皇帝还不知道时,皇帝的心情并没有因为前面那件发生在明湖畔的意外而心情阴郁太久,反而从表面上看他的心情还有过很大的回升。因为,此后还发生了一个于历史而言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在他们乘船至梅州后,皇帝遇到一位江南秀丽的女子,一时便堕入了爱河。

      看着皇帝与这位美女的柔情蜜意,慕雪不由觉得好笑。她实在是不知明宣帝这一生,对女人算是多情还是薄情?

      有人说他最爱原配皇后赵氏,因为太子还未满月起,就被他立为太子,是因为皇帝对其母的爱;
      也有人说他最爱继任皇后蒋氏,因为皇帝为她写了好些深情的悼亡诗;
      更有人说他最爱的是……

      京城的留言,各有版本,但都说得绘声绘色的。

      其实,皇帝最爱的是谁,有没有爱过她们,又有什么要紧的呢?

      这些争论,或许只是说明大家曾对这位帝王存有的一丝美好的幻想,大家从内心深处渴望他会深深地爱过一个女人,大家真心希望他只是基于所谓的君王无奈才不可专情于一人……

      可在慕雪看来,皇帝恐怕谁都不爱。或许他曾热烈的喜欢过她们每一个,或许他会说那是“爱”,但他心目中的“爱”,与慕雪所认可的爱情差得太远了……

      这位江南女子的命运,并没有如十八年前皇帝第二次南巡时带回宫中的女子密嫔一般,皇帝将她留在了这里,并没有将她带回宫。

      慕雪不由好奇的揣想,不知是皇帝不够爱她还是因为太爱她的缘故,所以才不带她入宫?而这个小女子,又会如何呢?是用一生来思念他?还是从此忘却,仍可自在度日呢?

      慕雪不知。

      她没有问秦真,因为男人的思维与女人完全不同。

      他的心里现在装的满满的都是朝事,根本没有心思去管他父皇对女人的喜好。或许该这么说,在这个女人或这个女人的子嗣能对皇位构成威胁前,他父皇的任何风花雪月,在秦真看来都是无足轻重的。

      想到此,慕雪不由莫名地涌起一股悲伤。她不知,秦真是否也会和他父皇有一样的爱情观呢?秦真这一生中,是否也会有这样的风花雪月?如果他有,她该为那个女子悲伤,还是该为她自己悲伤呢?

      这些问题,确实挺无趣的。现在随自己怎么想,都不会有答案的。所以,她也无所谓去多想、深想了。

      从自己的思绪中游走回来,慕雪见秦真仍然困在他自己的烦恼思绪里,慕雪不由笑了起来。也许,是她,想多了……

      寻经嘉州,到丽州,至此回还,道过宁州,皇帝命从行大学士祭孝陵。后经由盛州、平州、东洲等地,于三月间回到京城。这一次,皇帝携同秦真兄弟察阅了徐家湾、高家堰、翟家霸堤、梨州符闸、新河口等处。因河道工程,颁诏天下,赐复条款三十八项。

      三月,他们回到京城。皇帝下令三司会审,限时奏报。

      五月,皇帝向朝野内外说道:“内大臣赵图挑唆皇太子,对君父不敬。且其多有不臣之举。实在是可恶可恨,称其为‘天下第一罪人’亦不过分!”

      接着,皇帝又用“议论国事,结党妄行”的罪名将其拘禁于宗人府。

      而在这到旨意下达不久后,赵图便死于禁所。

      此事如此收尾,不免令人感叹。

      但对于皇帝的儿子们而言,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

      对太子而言,无疑是痛失臂膀。

      但对于那些心里充满欢喜的人而言,却并未见到兔死狐悲的凄凉,他们还沉醉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之中,欢欣鼓舞了好一番。

      慕雪只是漠然看着一切的发生。

      而秦真,表面虽比她更要冷静,但他夜夜在书房与齐铎议事时间却越发的长了,笑容却越发的淡了。

      他,终归是在意的,又怎么会不在意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太子失臂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作者已关闭该文评论区,暂不支持查看、发布、回复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