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极寒之地,终日纷雪。寒风呼啸。

      茫茫银裹不见尽头,此方土地,漫是万计年的冰雪。

      无边雪原正中,有高山巍峨,山体崎岖宏伟,又有雄峰直入云海。

      天地由此一白,万物皆为混沌。

      此处极境,本该杳无人迹,但山脚之下,风雪之中,却有三个瑟缩的人影在此徘徊。

      近了一看,竟然还是三个衣着褴褛的少年。

      三人似是同行,一道走在上山的路上,彼此之间却又隔着不小的距离。三人顶着风雪正埋头向上,走在最前面的黑衣少年却忽然停下,转身朝落后于他的两人道:“你们想清楚了,真要爬上去?”

      离他最近的白衣少年嘴唇冻得发白,此时忽然停下,身体稍稍晃了晃,而后才瞪大眼睛朝他道:“卢昭兴,不是你说要分胜负,怎么还来问我?”

      那叫卢昭兴的黑衣少年朝他瞪了一眼:“徐应谨,你别明知故问。”而后觑着落在他俩之后那个满身补丁的麻衣少年:“我真是想不通,他这种人,怎么能坚持到现在的?”

      叫徐应谨的白衣少年不忿地回瞪他,也朝那麻衣少年看去:“最次等的杂灵根,居然能撑到现在,他怕是想玩命吧?可有什么用,他这般资质,就算真死在这里,也不可能进归真门。”

      他话音未落,就见卢昭兴猛地冲了出去,径直将麻衣少年撞倒在地,居高临下地朝雪地里仰倒的人吼道:“卫安平,你赢不了的,赶紧认输吧!你真以为爬上了这座太寂峰便能扭转乾坤了?醒醒吧,你我现今不过是在归真门入门大考的幻境里,真到了极北之地,你怕是一息便要毙命,还能容你这般逞能?”

      徐应谨也跑了过来,他扯了一把卢昭兴,和声朝雪地里的人道:“卫安平,你且听我二人一句,不要这般拼命了。归真门入门大考不许死人,你能活到现在全靠阵法保护。你天资同常人几无差别,本就不该强求仙道,再死撑下去只会伤及根本。明知结果,你又何必如此?”

      叫卫安平的少年抽搐了几下,极为艰难地抬眼看向两人,口中喃喃有声。只是声音极小,白衣少年凑近才听清他说的什么:“我……我非……非去……不……不可。”

      非去不可。

      徐应谨听得一愣,当即皱起眉来。三人一时僵持,卢昭兴忽然一把推开他,伸手便朝卫安平的怀中掏去:“别和这个半死不活的蠢货废话,烧了传送符送他回去便是!”

      说话间,他在卫安平胸口摸到一张黄纸,正要取出来,却被忽然伸出的两只冰冷的手死死压住,任他怎么拽也拽不出那张薄薄的纸片,气得他大怒:“卫安平,你找死!”

      正在此时,三人身边忽的光华大盛。光芒散去,一青衣男子便立在三人身侧。

      这男子十分年轻,玉白面庞,眉目颇为秀雅,着一身靛青道袍,长发半束,极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只是此时,这仙人一般的男子却眉头紧皱,眼光径直看向雪地中蜷成一团的卫安平。

      看清他的模样,徐应谨显然惊喜起来:“徐长老!”

      卢昭兴也连忙起身:“徐长老,这卫安平显然支撑不住了,偏偏他还要死撑,我二人怕他出事,这才……”

      那徐长老不语,只朝他虚虚一按手,卢昭兴讪讪住嘴。而后就见徐长老蹲下身来,伸手探了探尽卫安平的鼻息,随后俯身从雪中托起他的背和双腿,起身将他抱了起来。

      徐长老起身站定,朝卢徐二人道:“此次入门大考便到此为止,你二人随我一同回去面见掌教。”

      二人闻言皆是一喜:“弟子遵命!”

      只见又是一道光芒大盛,几人随即便消失在这片雪原之上。

      幻境之外,归真门掌教恒修端坐大殿主位,看到此处,朝四周门人道:“诸位同门,有何见解呀?”

      有人道:“那黑衣少年是叫卢昭兴吧,好像是中州卢氏之人,据说身负上品的火种单灵根,是卢氏近百年方得的天才,如今看来,确有其实啊。”

      又有人道:“那白衣少年也不俗,是叫,徐应谨?听闻是中州徐氏的子孙,有上品的水灵根,同辈之中无出其右,倒是丝毫不逊色。”

      其余人纷纷应和,殿中一时嘈吵。恒修听了一会儿,点头道:“我归真门入门大考以险奇闻名,多年来,能通过考试者人数寥寥。这两位小友本可到达太寂峰顶,却愿为同行道友安危放弃,的确是,才德兼修。”

      众人又是一番议论,恒修轻轻抬手,很快便安静下来。就听他又道:“不过——那位第三人,诸位觉得如何?”

      殿中一时寂静,恒修等了一会儿不见人发言,心中了然,微微叹了口气:“此子虽于修道一事天赋不佳,但心性颇坚,令人称奇。若好好教导,假以时日,亦可为人间豪杰。不知他家中是何情形?”

      时答道:“禀掌教,此人名为卫安平,自称为雍州西陲人士。说是因前年大旱,家中只剩下他一人。”

      恒修闻言一叹:“可怜,可叹。既然如此,我等便也当关照于他。宋霭长老何在?”

      便有一位穿青灰道袍的清俊道人起身应道:“掌教师兄,我在。”

      恒修朝他道:“此事便交予你。你且在门派庇护的村镇中寻一户合适人家将他收养,此后他是读书习武,皆由我归真门一力负担。”

      这番举措便是将卫安平视作自己人,虽不入门派,往后却受门派庇护,于任何一个作别仙途的落选者而言都是极好的补偿。只是那名为宋霭的道人不知为何犹豫了一下,随后才行礼称是。

      他这一反应,显然也看在恒修眼中。

      恒修心中疑惑,正要问他,忽然有人高声道:“掌教师兄且慢!”

      恒修循声一望,只见一人正从殿外匆匆而来,立在殿中朝他行礼:“掌教师兄,弟子徐逢念有一言。”

      来人一袭青衣,正是方才幻境中出现的徐长老。

      “弟子以为,应将卫安平收入门中。”

      恒修表情不变,只淡淡问道:“徐长老此话怎讲?”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都等徐逢念如何回答。

      却见徐逢念缓缓起身看向恒修,动作间靛青长袖带起一片粼粼波光。其身量修长,望之恍若青松迎风,慨然独立;他答话时语声徐徐,似乎成竹在胸:“今人论道皆以资质论是,以为资质不佳则不受天道庇佑。可天道束人不束心,卫安平末等天资,性情坚韧却是世间罕有。又如何能说他不是天道所眷,岂能仅凭所谓资质不佳便断其仙途?”

      恒修听完一时不语。沉肃之中,渐渐开始有人窃窃私语。

      就有人道:“说是如此,可若将此人收入门中,那让其他仙门如何看待?怕不是觉得我归真门江河日下,后继无人吧!”

      徐逢念看向那人:“我归真门自诩九州仙门之首,便当有首座的气度,何须事事皆看旁人眼色?归真一门,本就是要溯本归源,为天下之先。此事从无人做,便当由我归真门来做,如此,方不坠我归真之名!”

      “好一个束人不束心,好一个,为天下之先。”

      恒修忽然于座上道好,而后起身朝殿中众人道:“此般奇才投考我归真门,也算是,天意如此。只是此子资质,的确不堪内门之用,便教他先于外门修习,之后来去,再做定夺。徐师弟,如此安排你意下如何?”

      此时徐逢念忽然现出些慌张来:“掌教师祖深谋远虑,弟子并无异议。”说完便朝恒修行礼,而后退到一边坐下。

      此事之后,又召几位此前几关被选入内门的新人,并卢、徐两人于殿中面见掌教,由几位长老定下弟子。其余者,如卫安平一般被认定尚有潜力的被选入外门,余下的则早已被劝勉后打道回府。到此,十年一度的入门大考也算圆满落幕。

      徐逢念随人流走出殿门时被人叠声叫住,他循声回头,朝来人笑道:“宋师兄。”

      来人一身青灰道袍,正是之前被恒修点名的宋霭:“徐师弟啊,方才真是好险啊!”

      徐逢念闻言笑容勉强起来:“不瞒师兄,我现在也是后怕。”

      宋霭见他这副模样不由笑出声:“只看你方才那一夫当关的气势,谁知道你竟然怕成这样!哎,那卫安平真是好运,若不是有你,怎会有机会入门。只这一回,便是替他改命了!”

      徐逢念听完却兀地沉默,过了一会儿才道:“不会的。”

      宋霭不解:“你说什么不会?”

      徐逢念道:“即便没有我,他也不会止于此地。

      “——他可是卫安平啊。”

      宋霭听他说话忍不住“啧”了一声:“实在不懂你怎就这般看重于他……受不了,受不了。”说着摇了摇头,自顾走开,只留徐逢念忽然呆立原地,若有所思地回看身后堂皇的宗门主殿。

      他发现一件事。

      一件很不得了的事。

      他发现,卫安平这次能留在门中,皆是因他及时赶到陈明利弊,他只要迟了一步,那卫安平便要就此绝了仙途。

      这事情合理,但不太对。

      ——他记得自己不是这么写的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