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 2 章 ...

  •   李桃花时常在心里感叹,她爷奶是真会生,娶儿媳的眼光也是真准。

      她大伯叫李铁,大伯母姓张,两个堂哥李大石和李二石,一个今年十岁,另一个八岁,这是“铁石”大伯家。

      二伯叫李柱,二伯母姓刘,六岁的李大山是三堂哥,这是“山柱”二伯家。

      她爹叫李树,她娘赵荷花,她哥李松,再加上她,嗯,妥妥的“花树”之家。

      她家这些人的名字,要有个现代户口本,微博和抖音上发出去,那绝对的红遍大江南北,为广大网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欢乐,绝对笑得停不下来的那种!

      老李头三个儿子,四个孙子,只有李桃花一个孙女儿。

      儿孙没有一个夭折的,和村里其他人家比起来,数量是少,但有一个算一个的都立住了。

      尤其是李桃花出生后,家里上上下下的没一个请过大夫。

      老李氏越发坚定了,要一日三餐,吃好些不容易生病,这可比生病吃药划算多了。

      三年来家里再没有增丁添口,全家都默认李桃花是老李头家孙辈里的最后一个了。

      孙辈的名字没有用到三,老李头也不觉得失望。

      再过几年,李桃花也站稳了,那真是不得了的有福之家了。

      况且娃儿多了是真养不活啊,长大之后的嫁娶也是一笔不小的数。

      村子里因生娃去了的有,生多了娃亏空了身子的有。

      媳妇子身体不结实,生的娃儿也不容易养活。

      老李头和老李氏两口子从成亲那会,就自家事自己做主。没有上一辈的念叨,凡事都得靠自己去看去摸索,反而明白了更多的事理。

      孩子不是生多了就是好,养得好才算好。

      两辈里唯一一个女娃儿,又是最小的那个,李桃花出生就得了家里的喜爱。

      尤其是老俩口,先是馋女儿,后来是馋孙女。

      在家里连着出了四个男孙后,都要放弃了,这时候来了李桃花。

      小孙女从出生就不闹人,褪去了红色后,一天一个模样。肤白眼大,谁逗都笑,甜甜的还有酒窝,看得人心都化了。

      这几年风调雨顺的,家里再节俭也少不了李桃花一口吃的。

      这娃儿还不挑嘴,野菜糊糊都吃得香,养得白白胖胖的,不像是个村里娃。

      三岁能走能说,还懂事的白胖好看人类幼崽,征服了整个桃花村的老老少少,更不用说老李头自家人了。

      春耕农忙,连六岁的李大山都到地里帮忙拾草,五岁的李松被留在家里照顾妹妹。

      要知道村里其他人家三岁的男娃,也多是带到地头去看着的。

      要么就是跟在哥哥姐姐屁股后头干活,要么是绑在田埂上。专门留着个懂事的在家看着的可少见了。

      李松知道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事不能干,哪里危险不能去,还能做些家务活了,这就算是大娃了。可以放出去满村跑了,也可以放心来照顾小的了。

      这里的娃娃会走路起,就开始帮家里干活了,除此之外就是各种寻摸能入口的:甜的草根,酸涩的野果,知了小雀儿......只要是能吃的,都不放过。

      没办法,饿啊,没有油水的饭食让娃们脑子里,除了找吃的,就是找吃的......

      村里只有李桃花,每天都有哥哥们带着玩。

      真的玩,可以不用找吃的或者带柴火回家的那种玩。

      李松刚把添干净的碗拿水涮了涮,放回碗柜,正要跟妹妹玩石子儿呢,院门口就传来了叫声:
      “小松子,抽茅针去不去?”

      “我要带着妹妹。”

      “行,咱不跑远,你让她快点!”

      李桃花迈着小短腿,被哥哥拉着跑。

      李松干啥都要带着李桃花,村里娃儿不少活动都不叫他。小娃儿跑得慢,跑不远,还好哭,带着就是个麻烦。

      茅针其实就是茅草的花苞,藏在茅草的嫩茎里。把嫩茎从茅草里抽出来,吃里面白白的花絮。嫩的时候清甜,直接嚼巴两下吞掉,老了嚼不烂也不甜,就吐掉。

      到了地头可不仅仅只是抽毛毡,各种能吃的嫩茎,野果,甜草根,花朵全都弄来吃掉。

      这些都是小娃儿的美食,大些的孩子会去挖野草,捡蘑菇。

      “妹妹,这个刺粱嫩,好吃,给你吃。”刺粱老了就长成刺藤,挑嫩的茎折断了,撕掉带刺的皮,比茅针好吃。

      “哥哥你也吃,我自己能折。”李桃花吃了一半,另一半还给哥哥。

      二同跳过来,分一小撮茅针,递给李桃花:“桃花儿,我的茅针给你一点。”桃花妹妹又好看,又不哭。他也想要这样的妹妹。

      二英过来推开他,“女娃跟女娃玩。”也把自己的茅针分一部分给李桃花。

      二同忿忿,敢怒不敢言,二英下手可狠了,他打不过。李桃花来者不拒,两只小手都抓满了,心里乐得不行。小伙伴们都来抢妹妹,李松不干了。这是他妹妹,亲的!

      “咱回去吧,一会阿奶该回来烧饭了。”李桃花抬头看看太阳,离吃饭应该还早。

      “走走走,下回再来。”小伙伴们打道回府。

      提到饭,肚子更饿了。

      娃儿们不用大人喊,在饭点前准能回家在灶台边蹲着。

      空手回去是不成的,茅针留一些带回去分给哥哥姐姐们,路上捡几根柴火回去交差。

      出来半天,空着手回去,要被骂游手好闲。

      家里不指这小娃们捡回去的这点柴火,但娃儿们从小就得知道往家里搂,家业就是这样一点一滴攒起来的!

      李桃花不需要捡柴火,她把茅针拿回去,家里人一人分两根,就得来了一堆夸赞。

      李松在一旁与有荣焉,嘿嘿乐。

      太阳大了,就在家玩。玩数木棍,加减法。

      娃儿们七八岁上,家里大人就会交数数。

      老李头数数在行,能一直数到一百。晚上一家人唠嗑教两个大孙的时候,李桃花赖在他怀里,睁大眼睛,听得可认真。

      之后大人们就发现,几个大的从头开始数,还数不利落呢,李桃花都可以随便往后接数了。
      卷了哥哥们的后果就是,哥哥们比小伙伴们都数得好了。

      村里头现在都说,李家的几个男娃都聪明。

      李大石几个不好意思说,自己还数不过妹妹,外人还不知道李桃花数数贼溜。

      光数数多没意思啊,这一堆和那一堆一共是多少,数;这一堆里拿出一堆是多少,数;一堆一堆又一堆,一共是多少……

      在李桃花各种花式数数中,李承智无师自通学会了加减法。

      上头三个哥哥每天晚上都要面临弟弟妹妹比昨天又会算了一些的现实。

      为了维持住做哥哥的尊严,三个哥哥晚上也不出门去玩了,吃完晚饭就跟弟弟妹妹一起在家数数。

      “这是七个,加上八个,我数数。”李大山边数边嘀咕

      “十五。”李松脱口而出,骄傲极了。妹妹教了他凑十法,这些他不用数都会!

      咳,都是哥哥,应该一视同仁才对,李桃花给三个哥哥也讲凑十法。

      不过大哥、二哥、三哥十以内的加减法,没四哥记得清楚,三个加一块儿也比不上四哥算的速度。

      李家女人们顿时觉得,自家娃儿确实是聪明。

      尤其是李桃花,这小脑袋瓜是咋长得哟!

      儿子比老子会数,会算,李铁三兄弟心里都乐呵得不行。

      儿子脑袋灵,随了他们阿爷了,极好!

      赵荷花背地里,搂着自家儿子女儿一顿揉搓。

      自己肚子里出来的两个小的,比三个大的还灵光,她这当亲娘的心里美得冒泡!

      李桃花小豆丁一个,操着大人的心。四个哥哥都不笨,要是能上学该多好!可惜自家现在杂粮饭都吃不饱,上学的事想都不敢想。

      李桃花自从两岁能自己走路后,最常去的地方就是村里大榕树下——村里人唠嗑的地方。

      吃完晚饭,天色已晚,干活看不大清,睡觉又有点早,大家伙就在榕树下唠嗑。

      几条长的木凳让给年纪大的长辈坐,年轻人站着没事儿,一些皮猴子们则你追我赶,跑来跑去。

      男人们唠嗑的内容天天不带变的:谁谁家的庄稼长得好,今年的雨水好不好,接下来这几天要干哪些农活了。

      李桃花听了一年,也只知道从桃花村去县城要走大半天,村里能去县城买卖东西的,都算是能干人了。

      村子里二十多户人家,不到二百口人,许多人是不敢单独去县城的。

      老李头和儿子们因为偶尔去卖猎物,能将县城里头的事说得头头是道,已经是见过世面的人了。

      即便这样,他们也只知道县城叫芙蓉县。

      至于李桃花问的“府城在哪?啥名字?”

      “啊这?咱又不去,打听这个干啥?”

      知道如今朝廷是安朝,还是那年去县衙交粮税,衙役们告知的。

      能识得简单的常用字,数数利落,会点简单的算术,处事大家认可,那就可以当村长了。

      李桃花觉得村长爷爷识的字肯定不多,要不怎么村里人的名字,大都是石头,大山,花草加数字排序呢?

      难了估计村长爷爷不会写。

      好在知道了如今新朝刚立,外面还算安稳,朝廷休养生息,税不高,徭役也很少死人。

      李桃花放下心来,虽然生活有俱多不便,吃饱了还饿,但不在乱世,还有全家人的喜爱,李桃花觉着自己还是可以苟活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第 2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