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35章 ...

  •   大约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的娱乐项目不多,电视机只能晚上打开,所以白天我们要靠一台收录音机来抵岁月漫长。除了盒带就是广播电台有限的节目,其中我特别对午间的广播剧情有独钟。那时候都是主旋律和由古典名著或现代文学奖作品改编的剧集,因为没有画面的限制,反而让我对文学作品本身有了更多的想象。同时,我对声音和音乐在不知不觉见产生了喜爱。后来,就是跟着盒带学英语,发现原来世界上有一门我所在的小城市基本没什么人会讲的语言。虽然这玩意没什么实际用处,连在同学面前显摆的可能也没有。对,那时候小学二年级没有设置英语课,所以我成了一个孤独的对陌生语言和声音痴迷的异类。
      后来随着电脑和网络的兴起,电台、广播、广播剧都成了明日黄花,几乎被人们渐渐遗忘。电视剧在一段时间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陪伴我妈度过一个个漫长的夜晚。对,我爸和我都要上晚自习,而她下班晚饭后一个人在家,多无聊啊。渐渐的,传统媒体如纸媒、电视台、电视剧也日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网剧和网络综艺,还有很多小视频博主,以及对经典影视作品进行二次创作的视频博主。再后来便是很多自媒体自由职业人,他们不受地点空间限制,随着粉丝数量不断扩大,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和吸金能力。我站在洪流面前,被冲洗被引导,不知何去何从。
      直到有一天我对这些都产生厌恶,而同时身体又出现了一些问题后。我被迫在电脑前观看了一部据说由某大媒体公司投资拍摄,取材于某著名网络作者的超级作品,还请了很多具有大量粉丝的演员进行拍摄的《陈情令》。说实话,演员有的演绎还不错,有的纯粹是因为角色自带的光环,有的全靠同行衬托,但故事情节真的还有点让人眼前一亮。后来我发现,这部小说早已经冲出亚洲,在欧洲也相当出圈和颇具影响力。甚至在此基础上好几年前录制的中文广播剧,也被海外粉丝配上各国母语字幕进行传播和分享。于是,我再次与广播剧结缘,或者准确的说是再续前缘。只是这一次广播剧的主体变成了商业配音有独播平台的剧集和网络上由爱好者为爱发电自己录制的古早剧集,这些都被打包称为纯爱耽美广播剧。当然,这最早的发源貌似是隔壁邻居,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听众的不断发展壮大。说说我的听剧经历和看法吧,挺长的并且还在进行中,估计会写一个系列,就像当初分析张远等唱跳歌手那样。
      因为《陈情令》接触到其原著改编的广播剧《魔道祖师》,我没有意识到自己再次入坑广播剧时,接触到的第一部广播剧居然就是商业配音广播剧的顶流前三啊。没错,原著作者墨香铜臭的一部长篇小说被改编成一部长达好几十集的电视剧,甚至连广播剧也需要三季才能完整呈现。这不广播剧直接让某猫平台承接《千秋》的辉煌继而步入新的殿堂,成为很多听众尤其是女性听众的消费对象,此是后话。两位主役配音演员也因为出色的演绎,随作品走到大家的面前。是的,很多配音演员是不愿意曝光露脸的,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声音呈现,不需要外貌展示。不过,和人的本能本性相对应的,大多数不愿意曝光的配音演员都是因为外貌平平或者不达平均水平而已。只有极少部分是因为出于对自己工作和隐私的保护,而维护与听众的距离,毕竟距离产生美。两位主役演员分别是路知行和魏超,尤其是前者靠着自身清澈干净的少年音,简直让人在除了声音没有任何辅助的条件下,依然能把那个跳脱潇洒又重情重义的魏无羡在自己脑海里勾勒出来。难怪,电视剧版本的魏无羡也请到他来配音,给男演员的表演加分太多。后者不是科班出身,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有天赋和潜质,也凭借自身对配音演绎的热爱,在配音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这部作品如此出圈首先是小说本身够扎实,再加上本身就有相当大数量的读者群体,为作品改编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配音时候各个角色的演绎都不拉垮,互相承托成就,后期制作也很用心。甚至连配乐和三季作品的主题曲也给广播剧增光添彩,让人不得不赞叹。如此认真真心的合作,想作品不优秀也难啊。
      但因为作品本身是耽美向纯爱范畴,所以无论是小说初版还是电视剧拍摄审核都会有一些限制。好在广播剧的审核在当时还比较宽松,改编时候保留了很多原著情节,并在一些敏感桥段通过音乐和后期制作的声音,隐晦传递了作品本身的情节和画面,这是广播剧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吧。虽然是双男主的作品,女性角色很少,但毫不影响女性读者对其的追捧。这其中有着耽美向纯爱小说和广播剧能在女性读者里从无到有,从萌发到壮大且稳固的共同点。虽然不是传统的男女主互动情节,但读者和听众依然可以一定程度代入自己,但又不必一直揪心。因为在故事里,女性角色和力量本就被弱化,甚至有时候可有可无。这与现实生活里的巨大反差,反而更能激起读者和听众的兴趣,无论这个初衷是好奇还是诡探,是逃离还是向往。毕竟女性在现实生活里,被赋予了很多超越本身的期望,也承担了很多难以承受的重担。因为有修仙和魔幻的因素,所以广播剧本身难逃殒命和重生的情节,让主角有了再次选择和面对命运采取不同态度的经历。但是细读小说本身,它又有很多借鉴其他小说精华的影子。比如修仙四大家让我联想到红楼梦里的四大家族,比如男一号是个孤儿寄人篱下,为了报答恩师的教养之恩,忍气吞声逆来顺受,哪怕自己天资聪颖一副好身手也,也还是为了恩人之子舍弃一身修为受人唾弃也不愿明说等等。而男二号是个出生名门世家遗世独立的翩翩公子,性子孤傲严守礼教,但耐不住人家是个学霸,可以活得相对自我。乍一看真的很像以前言情小说里,霸道总裁和贫苦小妞的背景。更加相同的是,以前是帅哥总裁和小家碧玉,现在是两个帅得各有特色的男主角。是啊,看脸的时代,没有颜值加持,就是广播剧都很难进行下去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