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铺子 ...

  •   接下来就是宾客吃席,姜家的人缘很好,全靠姜老丈和姜家大房,顾而来吃席的人很多。

      席面摆满了一院子,有的坐不下,就在院子里干脆端个碗站着。

      家家户户的庄稼人一年到头靠着种地过活,也能混个温饱,也就只能混个温饱,但要说手里能存下余钱,日子就要扣扣巴巴的过一年。

      姜家办席的时候,虽然说很多是自家地里产的,但也是让姜老太太心疼了好久。

      只能想着以后杂货铺开起来的,这些都能慢慢赚回来,心里倒也好受点。

      姜老丈站在院子里咳咳两声,待众人安静下来的,他开口说道:“今天是我家孙女的满月,各位吃好喝好,过两日,东头姜家铺子开张,大家都去热闹热闹!”

      众人一听,都说着恭喜恭喜,到时候一定去光顾光顾。

      姜家大办满月宴的原因,就是因为想趁此机会也在村子里宣传一下。

      姜老丈在镇上东家那干了几十年,这几年退了下来,有认识的熟人,也就有了货源,想要在村子东头开了一间杂货铺,卖一些柴米油盐酱醋茶,赚的不多,倒也是一个小本进项。

      一个穿着藏蓝上衣的妇人吃的满嘴流油,看到姜老太太过来,说道:“姜嫂子,今个这席面不错,你孙女的满月宴都快赶上人家成亲的席了”,她来到主家吃饭,总要说些好听的讨个开心,“前几天,就村头的李老头家得了个大孙子,就没办席,要不就说还是姜嫂子大方呢,光是买这些东西都要花费不少吧”。

      这妇人知道姜老太太素来爱面子,喜欢听这些好话,这样说了,主家高兴。

      果不其然,姜老太太听见后,脸上笑开了花,她当然知道自家办的这场宴席有排面。

      起初她是不打算办的,一个闺女,又不是头一胎,但是经不住要给王家一个交代,又加上姜老丈拍板同意,王家也出了一些力,姜娉娉的这场满月宴比之以往才隆重了一些。

      “这些都是老头子之前在镇上做工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商家,从人家那便宜买来的,花费不了多少,就是因为价格公道,老头子打算啊,让咱们乡亲也能不用跑那么远,在村门口就能买到这些东西,过些日子等铺子开张了,才要请你们去捧捧场嘞”。

      村里人吃完席面,抹抹嘴说着,今日的席不错,很地道,就像姜家的人一样,实在。

      瞧着村里人的反应,倒是都挺好,因为不用跑很远去镇上了,又知道姜老丈的为人,价格肯定公道。

      这好人缘主要是姜老丈和姜家大房积累出来的,姜父姜母为人热情好客,办事踏实可靠。

      特别是姜父又做着木工,邻里乡亲的找他修个桌椅或者是家具松了需要修一下,他顺手就给人修了,也不收钱。

      当然对于姜家在村里开杂货铺也会有眼红的,有人说了句,“也不知道这姜老丈在外面挣了多少钱,想着是不少,现在挣钱都挣到村子里来了,到时候亲戚上他家买的东西,他是收钱还是不收钱?”

      说话没有当着姜家人的面说,只是在角落里同着身边的人说着。

      说话的这人在村里风平不好,别人一听他这话,就知道他在拱火,想占点小便宜。

      旁边的人看不惯他这幅模样,回了句,“干啥不收钱,姜家的钱又不是地里捡来的,干啥要干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儿,再说了卖的又不是多贵的东西,谁还能厚着脸皮不给钱呐”。

      这几年,风调雨顺,家家户户的日子过的倒也不是特别差,最起码的温饱是管够了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这些也不是多紧俏的东西。

      另一个人也说道“就是呐,对了,听说前一段日子你那个在镇上做短工的活不干啦,咋着了,这干了没几天咋就不干了呢。”

      这人听了没说话,这些人就知道巴结姜家,这样想着他又赶紧扒了两口饭,得吃回来本。

      今日的满月宴,宾客尽欢。

      送走宾客之后,刘三窜到姜老太太身边,嘿嘿的扬起笑脸,“姑母,姑父要在村头开铺子?”

      刘三是姜老太太的亲侄子,平时啥正事不干,没少来姜家以找姜老太太为由打打牙祭。

      姜老太太看着侄子,她清楚侄子的性子,也不拐弯抹角,“是啊,咋了?”

      刘三笑笑,搬来一个凳子,“姑母坐,没咋,我这不是想着有没有啥需要我帮忙的,有啥事姑母你尽管说,我二话不说也得给我亲姑母办好”。

      姜老太太看着他那讨乖卖巧的模样,想着这也是家里哥哥的唯一的儿子,也是她唯一的侄子,“行了,姑母还能不知道你,现在铺子也是刚开没啥事,对了,你前些天不还是说做生意的吗,咋样了?”

      刘三提起这个事就烦,哪有这么顺利的,“看着呢看着呢,不说了,我回去了”。

      姜老太太看着他那不耐烦的样,叹了口气,叫住他:“等等,把这带回去,给孩子们尝尝,你也别整天这么不着调了,正经找个事做是要紧”。

      姜老太太将今天收到的枣糕点心还有一些干果之类的,塞到刘三的怀里。

      平时这些都是姜家小孩也见不着的,也就姜母的娘家王氏送来的,在姜老太太看来,送来的都是归她管了。

      刘三接过东西嘻嘻一笑,“知道啦,我的好姑母,等我挣了大钱,一定让姑母好好的享福”。

      说完摆摆手,“走了”。

      姜老太太看着侄子的背影,笑着摇摇头。

      这出了月子,王家人接走姜母去娘家住了两天。

      姜母特别愿意回娘家。

      在姜家的时候,姜母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来,先把家里的牲口喂了,再把院子里里外外打扫一遍。

      要是赶到农忙季节,她要跟姜家的男人们一样,下地干活。

      等到坐下吃饭,已经给累的前胸贴后背了。

      而回到娘家,她只用带着俩小的就行,整天不是串门子唠嗑,就是跟几个嫂子帮忙打个下手,但往往她还没有啥动作,几个嫂子就把活干完了。

      平常姜母带着个孩子也没啥事,就经常带着姜娉娉和姜凌路出去串门子,有时候往大街里一站,就是半天。

      刚开始去的时候,他们受到了在姜娉娉看来就是超乎寻常的热情,而姜母好像习以为常。

      姜娉娉趴在姜母的肩上,打了个哈欠,看着姜母聚精会神的听着村里的八卦,想必姜母之前也是这其中的一员,看她那熟练的姿势就知道。

      姜娉娉已经琢磨出了规律,每当村里路过一个人的时候,这些大婶大妈们,包括姜母,正说着话就自动消音了,并且行注目礼,等人家路过之后,就开始小声叨叨,这人干啥去啦,他家有啥事啊。

      得益于姜母和这些大婶大妈们,姜娉娉的日子也不是太无聊,她连村里头谁家养了几只鸡,谁家猪刚生了崽都知道。

      每天她们都能聊出新鲜的话题,并且都带着一种神秘的色彩。

      这会子,姜娉娉听的有点困了,将头埋在姜母怀里。

      姜母一看她这模样,以为她是饿了,就准备回家去。

      旁边的妇人看见了,“这就回去了?天还早着,这会子路上没啥人,在这喂她呗,你现在腾腾的跑回去,等会还来不来”。

      这个妇人刚加入村里的八卦小分队没多久,不知道情况。

      姜母也不想这么来回折腾,可是也不知道这闺女是怎么回事,在外面,在外人面前就是不吃奶。

      本来,村里人奶孩子就没那么多讲究,都是乡里乡亲的,孩子饿了,撩起衣服就开始喂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可是在闺女这就行不通,姜母想到最开始刚出来的时候,也是闺女饿了,但是她不哭也不闹,只是往自己怀里钻。

      要不然就是睁着水灵灵的眼睛看着自己,她没多想就想撩开衣服喂,但是闺女就是埋怀里不起来,不抬头,两只小手紧紧的抓住她的衣服,哼哼唧唧的。

      姜母拉不起她,又僵持了一会儿,加上旁边小儿子也在说“妹妹饿了”。

      没法子,姜母回家去了,回到东屋,撩开衣服,闺女这才哼哧哼哧的吃了起来。

      这样几次三番之后,姜母才知道闺女这是在外人面前还不吃呢。

      现在,旁边的人给这个妇人解释了一番,说“别看她这闺女小,聪明着呢,吃奶都是回家吃去”。

      旁边人一听,哄笑开来,“小人精,快家去吧”。

      姜娉娉又打了个哈欠,她倒不是饿了,而是困了。

      旁人看到她这模样,“也不知道是怎么养的,这闺女水灵灵的,十里八乡也没有见过这么俊的闺女,那个词是怎么说来着,粉啥玉来着”旁边的嫂子说道。

      “是粉琢玉雕,快别说了,你这老粗还会用成语了”其他人笑作一团。

      她说这话倒也不算恭维,明眼人都瞧得出来。

      姜母看着闺女这个样子,知道她是困了,便有一搭没一搭的拍着哄她睡觉。

      她们现在在一棵老树下面坐着,姜母打着薄扇,微风阵阵,不骄不躁。

      她朝着姜母怀里一趴,听着周围妇人的说话声,慢慢的睡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5章 铺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