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南院 ...

  •   傍晚,姜家出去干活的老老少少都已经回来了。

      姜娉娉被姜父抱着出来,转了一圈,她下午和姜母俩人睡的昏天地暗,睡到现在被吵醒。

      又被抱着让姜家的老老少少认认人,看看脸,她脑袋瓜里只记了个大概。

      堂屋里为首做在上座的是姜老丈和姜老太太,其余人分散的做在两边。

      姜家一大家子老老少少十几号人,就住在这一个院子里,房间不够住,日常总会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姜老丈这几日不得空,一直带着姜家众人在地里忙活,农忙的季节,一刻也不得闲,回到家才知道今日白天发生的事情。

      在小辈面前他没说什么,只是吩咐姜父照顾好姜母,缺少什么给姜老太太说。

      等回到主屋,姜老丈哼的一声,说“你怎么越老越糊涂,大儿媳妇快要生产了,得亏今天没有什么事,要是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你后悔都来不及”

      姜老丈说完,也思索着这事要怎么给亲家一个交代。

      姜老太太自知理亏,讷讷的笑了声,这不是没啥事么,老头子就是大惊小怪,生孩子本来就是这回事,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又听见老头子接着说:“明天老大去亲家报喜时,东西准备的像样点,不能再像上一次了,净让人笑话。”

      提起这个,姜老太太就气闷,嘴硬道:“有什么可笑话的,咱们年年都要准备这么多礼,我省点怎么了,还不是二儿媳妇娘家那一家子贪嘴”。

      那是过年的时候,由于三个儿媳妇都要回娘家,就要准备三份礼,她心里当然不舍得,在给准备的年礼中,用做的丸子代替了点心,反正是用油纸包着,别人也看不出来。

      平时这些“点心”三个儿媳妇娘家都是不留下,要回篮子回过来的,她到时候再收起来,谁也不知道。

      但是偏偏去年,二儿媳妇家留了下来,二儿媳妇那么精明的人,她娘家也不是啥省油的灯。

      等到晚上的时候,大儿媳妇和三儿媳妇不知怎么地就都知道了,大儿媳妇那个性子,就那样问出来了,这下好了,都知道了,弄的她好一阵没面子。

      姜老丈给她说过之后,就翻个身睡了。

      姜老太太还想和他说说家里要开铺子的事,还有现在三儿媳妇也有了身孕,转眼就听见传来了呼噜声。

      气的她咬咬牙,锤了他一下。

      转眼间农忙已经过去。

      晚上的时候,姜家众人围在一起吃饭,姜父把自己和大儿子姜宇要去住村南头小棚子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且不说其他人的想法,姜老太太的第一想法就是大房想要分家,这可不行。

      要是分了家,姜父每回做了木工,银子到时候还会如数上交吗。

      家里这么多人,之前没有开铺子的时候,一大家子吃喝靠着地里的收成,虽然家里的田地不少,家里这么多张嘴,也难存下来银子。

      姜父做木工活,手艺好,十里八乡的人有需要的都来找他,几十文到几两银子不等,碰上结婚嫁娶,给女方打一套嫁妆,就能得几两银子哩。

      这些都是结的现钱,要知道现在猪肉也才十几文钱一斤,这几两银子能买不少猪肉

      这样想着,姜老太太把筷子往桌上一放,“我不同意,你当我跟你爹是死了?这就想搬出去住,看看别人家哪有这样的,到时候不戳你脊梁骨”。

      声音大的吓了姜娉娉一跳,她正看着桌上的杂粮粥和咸菜,也不知道什么味道。

      她没有想到老爹有这个想法,白天的时候娘还说着家里住不下,大姐、大哥也大了,一家子人住在一起多多少少有点不太方便。

      当时姜父也只是听着,没有说话。

      其实不止姜娉娉没有想到,连姜母也没想到,她安抚的拍了拍吓了一跳的小闺女,刚想说话,想起来王氏说她的,碰到什么事要多想想再说话,再说了还有姜父在前面挡着呢。

      她咽下了差点说出口的话。

      只听见姜父接着说道:“娘,这只是暂时住到外面,白天还是在家里干活,晚上睡觉的时候再去南头”。

      姜娉娉看了看众人的脸色,姜老丈没什么表情,淡淡的抽着旱烟。

      姜三叔和姜三婶有点担忧的看着姜父,但又发觉姜父说的是事实,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唯有姜二婶眼睛滴溜溜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开口道:“娘,大哥肯定不是这想法,要知道大哥挣的钱不还是如数都上交了”。

      经二儿媳妇一提醒,姜老太太也想到了这个可能,“咋着,挣的钱也不想交给你娘了,想当初我一把屎一把尿的把你拉扯大,送你上学堂,送你去学本事,给你娶媳妇,到头来你就这样,啊?”

      姜父一听,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没这么容易过的。

      每回姜老太太总是拿这些事说嘴,但谁知道事实?是送了姜父去学堂不假,但是也因为交的束脩太多而不让他继续上学堂。

      这些姜父都能理解,毕竟当时他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妹妹们还没有成年,是应该挑起生活的重担。

      姜父退一步说:“不然我带着儿子去东头铺子里打个地铺,孩他娘她们还在家里住着”。

      “那不行”姜父还没说完,姜老太太就打断了他,在铺子和老大家搬出去住中选择了后者,“行了,你们一房就先去村南头住着,但是先说好,你在外打了家具收了钱还是要交上来的”。

      要不然这一大家子吃喝从哪里来,光靠着小铺子里那点小生意哪能养活这一大家子人。

      再说二房和三房,没有手艺活,只能去镇上打零工,但那累死累活又能挣几个钱,还风餐露宿的。

      本来姜父学完这木工活之后,姜老太太就说让他教给家里人,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就是姜二叔,耐不住性子,打家具一打可能就要一天坐那不动的打,学了两天打死也不学了。

      姜三叔倒是愿意学,只是他那毛毛躁躁的性子,又加上力气没大没小的,做的还没浪费的多,然后也就不了了之。

      姜老丈敲了敲烟柄,也是默认了。

      最后只是说道,不必着急搬,让二房三房帮忙修整之后再搬过去也不迟。

      夜里,姜娉娉白天睡得足,晚上倒也不困。

      只听见姜母说道:“吃饭的时候,你也没和我商量一下,我还当你没有想法呢”

      听她的话音都能听出来她是高兴的,不用再挤在这一间房子里,虽然还没有分家,她今天是想正好趁此机会分家来着,但现在结果也行。

      连姜娉娉都能听出来姜母未开口的话,姜父更是听出来了,他只说:“慢慢来,现在分家爹娘肯定不会同意”。

      姜父也没想到能这么容易,所以他想着要是娘不同意就提出去铺子里住,姜母说出来,“你以为娘为啥愿意让咱们去南头住,还不是你提了铺子,铺子还没开呢,娘就以为咱打起了铺子的主意,要不然哪有这么容易松口”。

      姜娉娉扶额,姜母说话太直,对于姜父就是有啥说啥,也不知道委婉一点。

      而姜父也早就习惯,两人说着说着就说到搬家的事情上面上去了。

      这几天姜父先带人过去看看,也不大动,毕竟还没有分家,就把漏风漏雨的地方整整,这一段时间他们还是先住在老院,也不差这几天了,等姜母坐完了月子再搬,小闺女的满月宴肯定还是要在老院办的。

      其实也就是搬个睡觉的东西,但姜母还是很高兴,盘算着带什么过去,连着几个小孩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姜娉娉听着爹娘、姐姐和哥哥们的说话声,慢慢的睡着了。

      梦里还能听见二哥说,我能有自己的床吗,隔壁小胖都自己睡了。

      大哥吓唬他,“你可以自己睡啊,到时候有鬼把你抓走,鬼可是最喜欢抓小孩了”。

      姜娉娉抓紧了姜母的衣服。

      最后还是姜母说了句,“赶快睡觉”说话声才停息下来。

      转眼就到了给姜娉娉办满月宴的时候。

      姜家想要趁此机会宣布一个要在村子里开铺子的消息。

      最开心这天到来的不是姜娉娉,而是姜母。

      姜娉娉到底是小孩子,精力不够,每天吃了睡,睡了吃。

      倒是姜母坐月子可把她给憋坏了,本来是不需要做这么长的月子的,但是由于上一胎生姜凌路的时候落下了腰疼的毛病,这次王氏说什么也看着她做完了整个月子,将身体养了回来。

      这天一大早,姜母洗了洗头发,又洗了洗澡,给姜娉娉喂饱收拾好后抱了出来。

      姜老太太看见后,撇了撇嘴到底没有说什么。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南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