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生产 ...

  •   王氏坐在家门口的柿树下纳鞋底,此刻正是黄金八月,枝头上挂满了金黄的柿子。

      她将针在头上擦了擦,远远的看到一人正冲着这边走来。

      “王家婶子,你家闺女要生了,刚刚俺从镇上回来路过凉山村,看到你家女婿正着急忙慌的去找接生婆呢。”一个约莫四五十岁的婆子对着王氏说道。

      王氏闻言一愣,还有将近半个月才足月,怎么会现在生产,别是出了什么事。

      她匆匆忙忙的放下手中的东西,正是农忙的季节,家里的男人不在,进门看见大儿媳妇李琴正在喂鸡,赶紧让她停下手中的活,叫上二儿媳妇赵意一起往凉山村走。

      大儿媳妇李琴忙去拿上准备好的小孩衣服和一些毯子之类的。

      只听邻居刘婆子的话,王氏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况,实在担心的不行,这是她和丈夫老来女,生了五个小子才盼来了这么一个闺女,自然是疼的多些。

      路上婆媳三人没说话,心里绷着一根弦。

      架着牛车走了约莫快两个时辰,遥遥看见凉山村,路上碰见一些嘴碎的婆子,事情的来龙去脉已经知道了。

      婆媳三人,忍着心中不快,走到凉山村姜家,在院子外面只听到亲家娘子咋咋呼呼。

      “你这么急干啥,又没事,女人生孩子不就是这回事,再说了谁让她自己不操心滑倒了,干我啥事?你给我急干啥,这会子不在地里干活,你媳妇生孩子你又帮不上啥忙,回来干啥?”

      姜老太太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头上围着蓝色方格的头巾,上身穿着半新的藏青的衣衫,下面是黑色束脚裤,双手叉腰,朝着姜家大儿子姜植喊道。

      “娘,地里的活啥时候都可以干,但我媳妇生孩子我咋能不在”姜父看着他娘说道。

      他知道娘和媳妇一直不对付,也知道娘的脾气素来如此,但也没想到媳妇生孩子,他仅仅是从地里回来就会被骂,听着屋子里面媳妇的惨叫声,心里酸疼,眼眶微红。

      “哎,你这小子,这是干啥,我说你啥了?让你去地里干活你就去”姜老太太叉着腰。

      见他没动,姜老太太拿起门边的扫把劈头盖脸的朝他呼去。

      眼看就要劈到他身上,姜父抬手一挡。

      姜老太太心火更旺,朝着他刷刷就是几下。

      同时嘴里又叫喊着“我这是造了什么孽,生了个这么气人的东西,有了媳妇就忘了娘,我今天算真是体会到了这句话”。

      小孙子姜凌路小小的人,还没有姜老太太的腿长,哭着拉扯着姜老太太的裤腿:“不准打我爹,你是坏祖母,坏祖母”。

      姜老太太看见小孙子脸上挂着的两行泪,又听见屋里大儿媳妇生孩子凄厉的哭喊声,小孙子向来含着笑意的眼睛里透着不安与恐慌,她喊着:“走走走,将他拉走,别在这碍眼”。

      旁边的姜家二儿媳妇姜二婶抬眼看到门口的王家婆媳三人,掩盖住嘴角的笑意,拉拉姜老太太的袖子,“娘,王婶子来了”。

      姜老太太一转头看到王家婆媳三人,抹了一把脸,停止了哭喊,脸上挂上笑,两步走到跟前拉着王氏的手道:“亲家娘子来了,快歇歇,这会儿接生婆刚进去没多久,想着等孩子生下来了再让人去给亲家报个信,你们这可就来了”。

      姜老太太心里想着,女人生孩子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大儿子还去找接生婆,亲家娘子这就巴巴的跑来守着,要她说,就没这个必要。

      听着姜老太太的话,王氏三人脚步不停,来到了女婿他们住的房间。

      乡下生孩子没有那么多避讳。

      屋子不大,只有一扇面朝西面的窗户,整个房间昏昏暗暗的,中间被衣柜间隔,大房一家就睡在这么一间屋子里。

      接生婆在一旁指挥着姜母呼气吸气,又问道,“热水呢,准备好了没有?”。

      姜家大房的大女儿姜微听到声音,急忙端着一盆热水过来,十二岁的人已经懂事了,看到外祖母和舅母,眼泪先流了出来。

      王氏摸摸她的头,“乖孩子”。

      姜母听着接生婆的指挥,抬眼看到王氏,心里安定了许多,呜咽了一声。

      随即一阵撕裂般的疼痛来袭,她不顾地喊了出来,“啊……”。

      “生了,生了,是个闺女”接生婆剪了脐带,检查了一番,用王氏带来的细布包着孩子。

      王氏接过来孩子,抱在手里,小小的一团,看的心都化了,喊了好几句“乖乖”。

      虽然不足月生了下来,但这丫头的气色倒也挺好,看着是个健康的。

      王氏三人看着王加玉和这小人儿,总算是放下心来。

      姜娉娉躺在姜母怀里,睁开眼,先看到一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女子,长得明媚漂亮,特别是一双柳叶眉,显得明艳动人,只是脸色有些苍白。

      接着闻到空气中掺杂着一股闷热的臭气加上一丝的血腥气。

      紧闭的窗户隔绝了外面的清新的空气,又让屋里的光线变得有些昏暗。

      她只能看到上方掉漆的梁木,挂了几缕蜘蛛网,转了下眼珠,古色古香的柜子,但看着有些年头了,锁就那样挂着,柜子上面堆着衣服,将床和外面的空间隔离开来。

      她再一转头,看到屋子里一圈人看着自己。

      不对,她虽然不是很清楚,但看这样子投胎的时候说的不是这家啊,不是说是个千金小姐、吃穿不愁吗,看着这条件也不像啊。

      姜娉娉闭了下眼,心想,一定是错觉。

      在睁开眼,还是相同的场景,又转转眼珠,还是一模一样的布置。

      几次三番过后,她微微的在心里叹了口气,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还有,她都喝了孟婆汤,怎么还记着前世的事情。

      孟婆的这汤不行啊,妥妥的欺骗消费者啊。

      倒是旁边的姜薇看到妹妹的机灵模样,抿着嘴笑了笑,妹妹真听话,一点也不闹人。

      姜母受了累,吃了些米糊软烂的吃食,旁边有热水,两个娘家嫂子,简单的给她擦了擦。

      正当姜娉娉百思不得其解时,听见一个男人浑厚的声音,“娘,我来看看加玉”。

      接着她就看到一个大概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五官正气,看着有点威严,显然不太爱说话,想着这就是自己的老爹。

      果不其然,姜父看看红彤彤、皱巴巴的闺女,小小的一团,想抱又不敢抱,看着姜母喊了句“媳妇”。

      姜母哼了一声,扭过头不想看他,“痛死我了,都怪你,生小儿子的时候就说不再生了,现在倒好,给个母猪似的一窝一窝的”。

      看着姜母被汗水浸湿的发鬓,惨白的小脸,姜父心中一痛。

      他何尝不担心呢,自从知道姜母怀孕以来,他没有一刻是放松的,现在看着姜母和孩子都好好的,他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也不为自己辩解。

      又听见姜母接着说“我看你就是巴不得我有事呢,好再找一个”。

      姜娉娉不由得摇摇头,她虽然只是旁观,但也看得出姜父不是这样的人。

      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姜父姜母,明明没见过,却有一种亲近感,难道这就是血缘的关系?

      不过姜母的年龄确实是属于高龄产妇了,更何况这是在古代,要是一个不小心,一尸两命都是有可能的。

      还是外祖母王氏听不下去了,“行了,这说的什么胡话,刚生完孩子还不赶快歇歇,女婿在这陪着吧”,说着抱起孩子,“想着外面的人都等急了,抱出去让他们看看孩子”。

      王氏是看不下去姜母这个脾气,在家的时候被宠的没边,嫁了人女婿也不管着她,脾气越发的大了。

      当初闺女生完小儿子后,两人就不打算再要孩子了,但是总有需要的时候,后来女婿得知女子避孕对身体伤害太大,找了不少郎中,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使男子再不能让人受孕的方法。

      俩人一开始这件事谁也没告诉,后来还是姜母说话的时候说漏嘴了,她这才知道,狠狠的说了闺女一顿。

      就这样过了几年。

      起初谁都没发觉姜母怀孕了,姜母大大咧咧的自己都不知道,还是看着肚子越来越大,然后让大夫一把脉,已经五六个月的了。

      自从知道姜母怀孕后,姜父每日总是提心吊胆,瞧着比她还害怕。

      姜娉娉被抱出门时还看见姜父一米八几魁梧的大个子在姜母面前陪着笑。

      来到主屋,姜老太太几人在招呼着接生婆。

      “这丫头一看呀就是有福的,耳垂厚厚的,看着小脸白净的,将来啊定是个富贵命,生下来声音洪亮,身子骨儿健硕,小眼珠子滴溜滴溜的,瞧着是个机灵的,”接生婆先是夸了孩子,接着画风一转又恭维起了姜老太太,“可见平日里姜婶子没少操心,将媳妇照顾的这般好,往后可等着享福啦。俺这老婆子在这给你家道喜了”。

      接生婆是隔壁村里的,不清楚情况,说了好些吉祥话。

      王氏三人听着,也不搭话,脸色淡淡的。

      要真是靠着姜老婆子,姜母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呢,孩子能不能生下来还不一定。

      姜老太太惯会做些面子功夫,听了这些话笑着应了下来,让三儿媳妇去东屋里拿些赏钱,又拿了五个鸡蛋一把青菜用篮子装着,将接生婆送出了门。

      小孩子精力有限,姜娉娉虽然有心想多了解一下情况,但还是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王氏见状,将她抱进屋子里放在姜母身边。

      床上的睡着的母女俩,头挨着头睡的安稳。

      这边,姜老太太随意的擦擦手,请王氏婆媳坐下,又唤姜微端来了茶水,“亲家娘子,你看这农忙时候,还叫你们专门跑一趟”。

      王氏接过碗,放在一边,“亲家,咱们都是有闺女的,闺女生产的时候哪能坐的住呢,不来看着实在是放心不下”王氏压着心里的火气接着说,“我这个闺女啊,自小被她父亲和几个哥哥惯着,我是管不住她,这怀着孩子怕是没少麻烦你,她爹和几个哥哥不在家,眼看着月份大了,今天早上出去的时候还让我来看看闺女,可谁想,可就出了这事儿,我到时候可要怎么给他们说”。

      王氏看着姜刘氏,压着心里的气,这婆子做的实在是过分,闺女怀着孕时,容易饿,可偏偏一天三顿都是窝窝头咸菜,见不着一点子荤腥。

      要说姜家,家里也是喂着有几十只鸡,见天的鸡蛋姜老太太要不就攒着,要不就是几个小的开了小灶。

      闺女的几个哥哥猎回来的肉送过来给让闺女解解馋,一大家子人吃,闺女是一个肉沫子都没捞不着,没法子,王氏只能隔三差五的把闺女喊来家里,改善改善伙食。

      吃的少干活多,怀着孕瘦了些,这就算了,偏偏姜母和姜刘氏不对付,没少受气。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生产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