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

  •   远郊,一条大河静静在日光下流淌,一直延伸到天尽头。

      刘瑶穿着轻便的骑装,带着一个钓竿、一个竹制的小笼子,就坐上了赵德昌的马车。

      许是见刘瑶的眼里有疑问,赵德昌主动解释:

      “近郊不似城中,相距甚远,牛车不便,就乘马车前往。刘娘子请。”说着,正要下车扶刘瑶上马车,哪知,刘瑶轻轻摇了摇头,脚尖一点,就跳上马车,随同赵德昌一同坐进马车里。

      这马车两边装着竹编的小帘子,内饰简洁,正中放着靠枕,旁边有一小桌,在颠簸的路上行走,那小桌子丝毫没有倾斜,刘瑶便知这是用了特制的材料固定在马车。

      “要不要吃点东西?”赵德昌说着便从旁边桌子里拿出一盒子糕点,刘瑶见了毫无兴趣。

      见刘瑶撇嘴的模样,轻笑一声,又从里面拿出一块饼。

      刘瑶鼻子嗅了嗅,惊喜道:“是城东阿婆家的梅干菜锅盔!”

      许是瞧见喜爱的食物,清冷的脸上蓦然露出了惊喜的笑容,眉眼弯弯,接过赵德昌手里的锅盔时那低头轻嗅的侧颜,晃了人眼,乱了人心。

      见到自己特意去买的食物得到心上人的赞赏,赵德昌也跟着傻傻地笑。这下忍不住抬起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刘瑶的头,说:

      “几日前曾听杨安提起,今日顺道去买了,你喜欢便是最好不过的了。”

      瞎说,城东在一头,赵德昌住在另一头,大清早从一头跑到另一头是顺道?刘瑶在心里腹诽,面上不动声色。只是歪了脑袋,在赵德昌手掌里蹭了蹭,而后低下头开始吃锅盔。

      比脸蛋还大的锅盔吃起来总是不那么雅观的,可刘瑶一点儿也不在乎形象,低着头,先撕开一角,递到赵德昌面前问:“韩郎君,要吃吗?”

      纤纤素手,和冒着香气的锅盔,赵德昌可没有在乎自己贵公子形象,微微前附,张嘴咬住最前端,顺势把那锅盔吃进嘴里。余光中,看见刘瑶红通通的耳朵,心下大安。

      “刘娘子手里的,格外好吃。”见刘瑶要把剩下的掰一半给自己,赵德昌忙摇手拒绝,“我已吃过早膳,刘娘子自己吃便好。”

      “那就却之不恭了。”刘瑶说罢,便自己低着头吃着剩下的锅盔。这饼皮脆薄,上面撒着芝麻,内里包着梅干菜和细小的肉丝,在高温的烘烤下,梅干菜的酸咸浸入饼皮,混合着喷香的芝麻,好吃的要吃掉舌头了。

      赵德昌便坐在一边,含笑看着刘瑶津津有味地吃着梅干菜锅盔,自己则时不时帮忙给刘瑶添茶水。

      一个小小的锅盔倒是让刘瑶多亲近了自己几分,赵德昌对马车外的张平露出的满意的神色,这家伙还是有些用处的,不只会天天在自己耳边叨念的功夫。

      很快,几人便来到城外河边。

      这河和刘瑶之前经常泛舟的河不一样,这条比之前那条河距离城中更远且更宽大。

      在阳光的照耀下,河面波光粼粼,像细碎的银子洒在河面上,泛着亮晶晶的光。

      张平指挥着几名仆人把遮阳棚子搭好,摆好垂钓用具、茶几和茶水后就暂且退到不远处等待。只留下赵德昌和刘瑶两人,坐在专门准备的椅子上,将准备好的钓竿往外一甩,勾着鱼饵的杆子就垂到了河里,两人肩并着肩一边等鱼儿上钩,一边聊天。

      日头渐高,刘瑶的垂杆却毫无动静,旁边赵德昌的木桶里已经装了好些鱼儿了。

      刘瑶撑着脑袋,一手左右摇晃着鱼竿,不开心地嘟囔着:

      “人家都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刘娘子钓鱼,确实一无所愿。”

      本见刘瑶不开心的面容,赵德昌正想出声安慰一番,不过偏偏刘瑶这句话一出,自己却是忍不住笑了出声。

      “刘娘子真是幽默。不如,我将这鱼儿送与你?”

      刘瑶把头一转,哼了两声,“不是我钓的,我才不要。”

      “若是再无鱼儿上钩,可待如何?”

      “韩郎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刘瑶摇头晃脑念了一句后,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赵德昌。

      “要随机应变,没有晚膳自己点鱼吃,何须纠结这些。人哪,要豁达。”

      咳咳——

      赵德昌用手捂住嘴,道了声是极是极。

      可能鱼儿也听见了刘瑶所说的话,这一早下来,当真是一无所获。反观赵德昌,木桶已经装不下,张平都来换了一个新桶了。

      “呀,郎君又钓上来一条大鱼。瞧着足足有四斤呢。”张平还未离开,瞧见浮标下沉,忙提醒赵德昌拉杆子。

      赵德昌用力一扯,就见一条大鱼挂在鱼竿上,青色的鱼鳞反射着太阳的光,显得这条鱼,很不一般。

      “这该是目前钓上来最重的一条鱼了吧。”

      “果然很不一般。今晚就把它烤了吧。”

      “听你的!”赵德昌爽朗一笑,就将鱼竿放在一边,旁边仆人已经准备好了食物,等着赵德昌和刘瑶来用午膳。

      午饭选的是比较简单的竹筒饭。选用事先泡发过的粳米蘑菇豌豆等,再将提前腌制好的精肉、火腿等放在竹筒里,盖上盖子,放在火堆里烤。

      仆人带了小铁锅,在里面放上未名居新出的火锅底料,一时间,香飘十里。

      趁着汤底开了,仆人赶紧将作料放入,很快,一锅鲜美的汤就做好了。

      这时,旁边生活烤的竹筒饭,也散发出了竹子的清香和米饭的饭香,这两股来自大自然的食物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又产生了一种新的香。在这燥热的夏天,不仅不令人反胃,甚至更加起来这来自自然的馈赠。

      不过片刻,小木桌上就摆好了挖出来的竹筒饭,鲜甜可口的蔬菜汤,时令水果,和沏好的茶。

      “在外面,略有些简陋,待下次我带你到我家里吃,那几个厨子做的饭菜都极好。”赵德昌笑着招呼刘瑶吃饭。

      而另一头,苦哈哈处理这次碰瓷事件的杨安则来到了一家茶楼。

      走上木质的楼梯,发出哒哒哒的轻响,在伙计的带领下,推开门一看,包厢墙上悬挂着几幅名画,对门角落里正摆着陶瓷款的博山炉,此时正燃着熏香,袅袅轻烟徐徐上升。

      当中的茶桌上,赫然坐着着常服的孙世茂。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十七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