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06 选择谁 ...


  •   奉孝是谁的表字,阿芙一时想不起来。

      这三国时代的名人众多,本名、表字,再加上称号、官职,饶是阿芙读过些史书,也很难记全。

      但曹操似乎能看透阿芙的疑惑,随之便展手分别向阿芙和那个名唤奉孝的青年,介绍他们彼此。

      曹操先是转头说道:“奉孝,这便是那位有洛水神女之名的甄氏女郎。”

      “你且瞧瞧,她长得可真如传言一般貌美?”曹操又略为小声地与那位奉孝说悄悄话。

      奉孝笑容可掬。

      曹操又道:“我早先可是同你说过,若她并非出身甄氏,便是你想纳之为妾……”

      曹操话音还没落,奉孝立马拱手,佯装惶恐地回答:“主公可放过我吧。我家夫人善妒、善妒。”

      那奉孝明明是在说自家夫人的不好,但满目的笑意,语气中也充盈着甘之如饴的喜悦。

      想来这名英年早婚的青年与他家夫人的感情一定很好。

      阿芙对奉孝的观感更好了些。

      之后,曹操又清了清嗓子,正声向阿芙说着:“甄女郎请见,这位乃是某麾下军师祭酒,郭嘉郭奉孝。女郎当称呼一句‘先生’。”

      阿芙便向郭嘉福了福身,唤道:“郭先生。”

      郭嘉倒也不觉得有愧,心安理得地受着,连客套话都没说。

      阿芙则是内心有几分波澜。郭嘉郭奉孝,原来是这个奉孝。三国历史上也算是传奇的人物,鬼才、乌鸦嘴,奈何年轻早夭。

      阿芙看郭嘉的身体,好像确实孱弱。

      她一时没顾着遮掩,目不转睛地直盯着郭嘉。郭嘉更没觉得不自在,偶尔对上阿芙的目光,还意趣盎然地扬了扬唇。

      曹丕倒是见不得他们如此,稍稍往阿芙身前挡了挡。

      曹操继续开口:“丕儿,你且说说,这‘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是何意?”

      曹丕顿时有几分仿若被书塾先生考校的紧张,人都站直了,手也背到身后,呼吸微顿。

      曹丕沉吟着回答:“儿子愚见,这世之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当流传百代,盛行不衰。人是没有办法活那么久的,而一时的喜乐荣辱也不会长久地持续下去。它们都不如文章典籍。故而古人写诗著文,将自身的思虑心绪融于其中,纵然没有史家之言、富贵之名,依旧可以传扬千古。”

      “儿子以为与其感慨时光易逝,耽溺于富贵荣华,瞻前顾后,还不如发心之所感、胸中所郁。”曹丕说到这最后一句,语速加快了许多,也更坚定、大声。

      但他说完,复又不自信地看向面前的曹操。

      曹操思索了片刻,虎目沉凝下去。

      “发心之所感,胸中所郁?”曹操意味不明地重复着曹丕的话。曹操越说,曹丕显得越局促,到后面呼吸的次数愈渐变少,也愈渐加重。

      就在阿芙跟着曹丕的节奏,快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曹操突然朗声大笑:“好啊好啊,好一个发心之所感,胸中所郁。”

      “丕儿,你说得不错,这写诗著文不必拘泥辞藻、形式,也不必拘于题材、内容,只要写心中所想、胸中所感,便是一篇真情实意的文章。”

      “同理。这为人处世、经世治国、平定天下也当是如此。何必彷徨迟疑、瞻前顾后,自应当机立断,无愧于心。”

      “好啊好啊。”曹操垂着头,顾自地喃喃。

      曹操不知道在想什么,目光变得极幽邃、深远,看着眼前的一人一景,又仿佛早已越过这一人一景,看到更远的地方。

      曹操还在发出喃喃的细语,忽而又神情郑重地抬起头来,注视着曹丕,还瞥了眼阿芙,严肃地询问:“你、你们,在这里做什么?”

      曹操眼睛微眯,还带有几分威慑与警告。

      曹丕张口想答。阿芙抢在他前面,一本正经地说着:“禀司空大人,小女今日约了子建公子询问文章词句。子桓公子说子建公子被您叫走了,这才替子建公子赴约。”

      阿芙有意表明,自己本来想约的是曹植,而并非曹丕。

      曹操似乎没太听出来,见阿芙这一解释,霎时放宽心,微笑着说道:“子建啊,是,他是早些时候被我叫去,现下应当已经回房。不过,甄女郎,你若是询问文章词句,子建与子桓也是一样的。”

      “丕儿,甄女郎问了你什么文章词句?”曹操接着又说,没给阿芙反应或者应对的时间。

      阿芙并不想让自己的浅陋之作弄得人尽皆知。

      她刚开口回答,“没什么。”曹丕几乎同时地道:“父亲且稍等,儿子这就去拿甄女郎的诗作请父亲过目。”

      曹丕话罢,转身便回桌案处。

      阿芙又不好用太大的动作拦他,只能紧抿着双唇,暗暗咬牙,不时曹操望向她,她还得扬唇陪笑。

      到曹丕拿了那几张纸帛回来。

      曹操接过阅读,先是轻笑,随口说着,“怎么是些短碎的小诗?”而后,又不忘夸赞,“这小诗写得还行,竟还有七字之句,难得难得。不过某更喜欢那句‘欲上青云天,奈何落人间’,好一番不愿堕入凡尘的神仙心愿。”

      “甄女郎心中亦有丘壑。”曹操抬眸,惊喜地望向阿芙。

      阿芙心虚地回以笑。

      曹操又道:“不过作诗的形式太随意了些。虽然丕儿说了这写诗著文‘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但真情实感也要与规范相结合,方为佳作。”

      “至少这其间的思绪不止是些离愁别意、忧思怨愤。不错,不错,还不错。”曹操扬了扬手上的纸帛,明明是在评价阿芙,却一直望着曹丕,说道。

      曹丕有些羞愧地低下头。

      曹操又是一笑,把纸帛递回给曹丕,顺便拍了拍曹丕的肩膀,“自己说的话,自己也要记着。发心中感慨就行,不一定非要效仿我与你弟弟的文风、诗风。你曹丕的诗风、文风,才是适合你最好的文风、诗风。”

      “你们继续评章论句吧,为父就不打扰了。”曹操说着,对身旁的郭嘉一摆手,“走吧,奉孝,我们刚才商议的事情,是不是也该有个答案?”

      郭嘉言笑晏晏,“自然。”

      随后,俩人都没同曹丕和阿芙正式的道别,便相继往水榭之外走去。

      阿芙望着二人的背影,有些无奈。

      也不知道曹操会不会误会自己与曹丕?应该不会,自己都解释清楚了……

      阿芙转身、回眸,正准备也与曹丕说一声,就先离开。

      谁知,四目相对,曹丕目光森冷地瞋着她,说道:“甄女郎方才与郭先生眉来眼去,可是觉得高攀不上子建,就妄想嫁予我父亲麾下的重臣?”

      “我劝甄女郎还是早点死了这条心。郭先生与其夫人纪氏相濡以沫、鹣鲽情深,不是随便一个稍微有点姿色的女子就能横亘在他们之间的。”

      曹丕说完,把自己手上的一叠纸帛递给阿芙,意思是他并不想再同阿芙说下去。

      阿芙气得摇头,起先还在想该怎么骂回去才好,而后思绪一转,又不禁开心地道:“也就是说,子桓公子你也觉得我颇有姿色?既然公子夸我好看,我便不与公子一般计较了。”

      “只是我这样的美人,公子即便想娶,还娶不到呢。”

      “告辞。”

      阿芙粗略地一福身,直接接过那一叠纸帛,扬长而去。

      什么人啊?她看看郭嘉,就觉得她想嫁给郭嘉吗?那以后遇到更多的历史名人,她每个都看得目不转睛,曹丕还不得以为她水性杨花、三心二意?

      这样的男人定是嫁不得的!

      阿芙怒气冲冲地自水榭之中疾步离开。才走了没多远的曹操和郭嘉望着远处的年轻妇人与少年。

      曹操意味深长地说道:“虽是个二嫁之妇,却实在美好难得。延颈秀项、朱唇贝齿、□□柳腰,甚得人心啊。可惜,这是个出身尊贵的丫头,轻慢不得、轻慢不得……”

      “奉孝,你可想好了,我的几个儿子中,谁与她最为般配?”曹操故意为难郭嘉地询问。

      郭嘉还真就不避不忌地认真回答:“此女子身后是万千军饷,亦是邺城大半乡绅的意志,娶她者当为主公未来之嗣子。即便主公仍摇摆不定,也绝不能随便将这门婚事搪塞了。”

      “所以,奉孝你以为,我百年之后,应当有谁来替我?”曹操又道。

      郭嘉立马拱手,半是玩笑着回答:“嘉可不敢说。嘉只追随主公,以及未来成为主公的主公之子,无论是谁,嘉只忠于主公。”

      郭嘉望向曹操的瞳眸里又是格外少见的郑重其事。

      曹操想了想,不太愿意确定。

      郭嘉小声地提醒:“无论主公内心如何思虑,至少在外人看来,这最有可能承继主公的便是那么一位。主公应当知晓,袁绍死后,袁氏之所以落败,便是在袁谭与袁尚二子中举棋不定的缘故。”

      “更何况主公的儿子,没有一位是酒囊饭袋。”郭嘉掷地有声。

      曹操的目光定定地落在远处的少年身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006 选择谁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