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3、第213章 心思 ...

  •   “叶护,郭郡王对卧阑叶竟十分器重、优容。”诺里安有些急:“我们该怎么办?”

      索南好笑:“什么怎么办?”

      “一山不容二虎,咱们同卡尔鲁克部没世仇但也不亲近。”诺里安急的拿开索南手中书本:“族人好不容易安生下来,可不想再迁徙了!”

      索南心疼:“这可都是不多见的古籍,你轻些!”

      诺里安不在乎:“都是誊抄本,无碍。”

      索南拿他没办法:“郭元齐在逼我们站队。左右逢源?哪里能逃过武威郡王的法眼?”

      诺里安心中难免畏惧:“这女郡王太霸道了些。”

      索南扪心自问:“换作你我,只会更加不留情面。”

      诺里安挠头:“武威崛起的太突然了,一晃眼间就成了庞然大物,无法撼动。”

      扪心自问,索南一开始对所谓的武威军,是嗤之以鼻的。一个女人领着一群饭都要吃不上的土|匪兵,在嘉良夷的阴霾下,能留个全尸就不错了。

      无论再显贵的出身,在西境这片荒土上,都不及一滴水、一粒粮食珍贵。偏偏就是这么个左右逢源、极擅钻营的女人,硬是在西境杀出一条血路。

      “郭清晏西归的时机堪称绝妙,强弩之末的嘉良夷,无序扩张下的满目疮痍,只知掠夺民心尽失。这个时候有人站出来开荒、经商,有人望、有资源,无钱养兵的嘉良夷贵族哪里舍得动她。”索南回溯过往:“牵利九姓不见兔子不撒鹰的品行,这般为其奔走卖命,定是早已落袋为安。也不知忠老郡王在四镇彻底沦陷前留了多少家底以备将来东山再起。大周有这般忠臣良将,真真是社稷之福。”
      诺里安捶足顿胸:“要我说,谁都别怪,就怪嘉良夷自己没用。内乱不断,争斗不休。陇右、河湟,多好的黄金地,硬是被他们糟践成荒沙遍地的鬼城。竭泽而渔,这点儿道理都不懂吗?”

      索南好笑:“蛮族纵使一时兵强马壮,终究抵不过悠悠岁月。论安民、治国,嘉良夷落后大周至少五百年。这些底蕴,不是杀多少人能轻易抵消的。”

      诺里安自省:“咱们乌护亦是如此。匈奴、柔然、突厥,那个不强横一时?嘉良夷给他们提鞋都不配。最后呢,还不是成了一粒沙,都不知飘向何方。”

      “所以说呀,打打杀杀终究是下下策。被同化成了刽子手才是最可怕的。郭清晏这般警惕大食教,不就是怕西境异化,国将不国。”索南对郭清晏是非常理解的。

      诺里安脑子转了转:“恒逻斯的大食神庙可不少。”

      索南控制不住的幸灾乐祸:“找时间拜访下这位忠顺汗,听说身体不好,多准备些药材。”

      “好嘞!”诺里安回答的太过响亮,索南实在是哭笑不得:“收敛些!”

      多伦西亚寝园,大可敦也在派人打听卧阑叶之事。“去请左丞相。”

      索南接到传召,很是不屑道:“竟这般沉不住气。”别看索南嘴上嫌弃,手上可没耽误,立马穿戴整齐前去回话。

      “臣见过大可敦娘娘。”多伦西亚最欣赏索南的就是进退有据,从不拜高踩低。一身风骨,百折不弯。

      “这么晚了还打扰丞相休息,是我的不是。”多伦西亚嘴上说着抱歉,神态上可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索南依旧是恭顺有佳:“大可敦多虑了。您是君我是臣,理应如此。”

      甭管真心还是假意,多伦西亚很受用。“卧阑叶此人,丞相可了解?”

      索南早有准备,对答如流:“一员猛将,可惜遇到了郭清晏。”

      多伦西亚认同:“虽是小打小闹,几场战役下来,咱们真没讨到多少便宜。”

      索南克己古板,又不是傻,说实话也是门艺术:“恒逻斯有敦煌撑腰,自然是不怕的。”

      多伦西亚哪里不明白:“可惜借来的终究要还。”

      索南“好心”提醒:“恒逻斯境内的大食教徒可不少。”

      “看来郭清晏是打定主意西征,绝非为了应付中原朝廷做做样子。”能被儿子委以重任,多伦西亚哪里是寻常妇人。

      “娘娘说得是,只是不知郭清晏能做到哪一步。大可敦娘娘可能不知,大周鼎盛时曾禁断摩尼教。要不是藩镇之乱,不得已借助乌护之力,再过百年,周人竟不知摩尼为何物。中原历史上,对教派向来以打压为主。前有五斗米教,后有灭佛之祸。但凡威胁朝廷,定斩不饶。”索南熟读经书史籍,绝非故意吓唬。“那郭清晏虽是胡女,骨子里终究是周人。她祖父安阳公何等人物?放眼上下千年,只有这一位!”

      多伦西亚对大周官话一窍不通,但不影响她向往,没少召索南讲解历史故事。大可敦虽然总说索南长了副周人骨,其心必异。可也不得不承认,左丞相确实有独到之处。“还请丞相赐教。”

      索南知无不言:“彼时中原大乱,南北分治。五斗米教聚众而乱,险些颠覆了南朝江山。虽未成功,可终究撼动了南朝江山,再无转圜之机。自此之后,五斗米教开始遁入深山,追寻长生去了。五斗米教因掀起民乱而被剪去羽翼,尚有情可原。佛家不过僧侣多、寺产多,而被清算。烧毁寺庙、抄没寺产、逼迫僧侣还俗,与抄家灭族何异?”

      多伦西亚有自己的看法:“西境终究不是中原大周,民风民俗多有异同。”

      索南似乎察觉到什么:“娘娘的意思是?”

      “大食并非寻常教派,政教合一,不受大周辖制。”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多伦西亚没见过大周横扫六合、剿灭东西突厥的威赫,而是在大食远征军的屠刀下长大,自有一番比较。

      即已有决断,为何还要召我前来?索南并不想知道多伦西亚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依旧尽职尽责:“大食远征而来,武威以逸待劳。”

      多伦西亚想起:“大周上一次西出葱岭,已是百年前。”

      索南有些累:“娘娘的意思是?”

      “炽俟卧阑叶已老,其子善弱无能,以恒逻斯为先锋,臭棋一步。”多伦西亚摇头叹息。

      索南踌躇半响,最后开口道:“上兵伐谋,攻其不备。恒逻斯再差,终究是北丝路的必经之地。大食为何东征?丝路断绝,无法再坐享其成。”

      多伦西亚觉得不太可能:“没有驼队供养,恒逻斯就是一座死城。”

      可没有敦煌庇护的恒逻死得更快。“大可敦娘娘所言极是,恒逻斯储君穆特雷软弱可欺,稍加挑拨,必能事半功倍。”既然打定主意两头吃,那就只能祝汗主得偿所愿。以郭清晏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性格,索南只能默默为主上祈祷。

      多伦西亚也是这般想到:“卧阑叶将儿子护的密不透风,一时间竟无从下手。”

      索南为主分忧:“臣有一计,不知可行不可行。”

      多伦西亚颇感兴趣:“还请丞相速速道来。”

      索南献计说:“娘娘兴许是忘了,炽俟卧阑叶只剩两子,年长的穆特雷留在身边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年幼些的舒吉尔送到敦煌,名为世子伴读,实则为质。下臣听闻,舒吉尔颇有其父之风,又与武威关系不错。万一武威欲更换世子,这兄弟阋墙,可是一出好戏。”

      多伦西亚就知道索南有办法:“穆特雷无能归无能,身边拥趸绝非良善。树欲静而风不止,也不知这场夺嫡之争,卧阑叶该如何应对。”
      索南退下后,多伦西亚心情颇好道:“去准备些酒菜宵夜,如此月色不可辜负。”

      酒菜上桌,伦多西亚沉醉其中。其实,大可敦并非表面上这般兴致盎然。她又不傻,哪能看不出西域要出大变故了。大周武威郡王厉兵秣马,有备而来,来者不善。想要从中牟利,无异于火中取栗。

      相较于索南对大食教的排斥,郭清晏对神政一体的警惕,多伦西亚母子眼中只有机遇,如何能为我所用。为了得到、巩固权势,他们母子可以是任何一家教派最虔诚的信徒。

      至于神权凌驾于政权之上的危害,即无暇顾及,更不屑一顾。郭清晏给了他们灵感,以神治神是个不错的选择。只可惜虔诚且强悍的大食远征军只有同化别人的份,并无融入当地的想法。

      郭清晏给了康居千载难逢的机会,即便是把伤人伤己的双刃剑,也一定要牢牢抓在手中!

      索南不同他们母子一条心,这不是公开的秘密吗?无所谓!只要索南继续守旧、继续排斥大食新教便够了。

      索南一直在保持独特,寻求独立,焉知奥古尔不想将其拆解入腹?各怀心思,彼此需要,无法撕破脸罢了。风云起,看谁技高一筹。
      多伦西亚琢磨来琢磨去,索南这般置恒逻斯于死地,莫不是一山不容二虎?索南倒向郭清晏方好似情理之中。毕竟这位王爷还是坚昆太子,漠北高原未来的主人。

      这个郭清晏,出身好、血统好、还豁的出去。真真是将父母两族的便宜占尽了。多伦西亚愤愤不平的想,要是郭清晏代坚昆汗主迎索南部回归故里,这些乌护人恐怕连犹豫都不带犹豫的,拍拍屁|股直接走人!

      一瞬间没了胃口的大可敦最终没拿粮食撒气,全都赏赐了出去。“密切监视左丞相的一举一动,稍有不对及时来报。”

      越想越失眠的大可敦给儿子写了封家书,绕过别院由心腹送回。这西境之主也真是的,别院本就不甚宽敞,一堆人挤在一处,怎能不心浮气躁!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3章 第213章 心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