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求心 ...

  •   卓文君: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惜,司马相如并不这样认为。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明明心在道外,以心观道;心在道内,并无所见。不可说,不可思,求不得。心不是某种可得的东西,而是不可得。一旦心在存在意义被人认识,心自然瓦解了,就是佛说的涅槃。

      人非草木,孰人无心。在我看来,人人有狭义的爱心,爱家人,爱亲友,爱朋友,但那还是未解脱的心。惟有广义的爱心才是解脱的心,做到了爱众生,这就是佛心。

      六祖惠能说,人人都有佛心。只是狭义的爱心掩盖了佛心。修炼心就是把狭义的爱心修成广义的爱心,能做到爱人人,爱所有生灵,爱万事万物,修到这份心,就是佛心。

      再说何处求心?世界古文明国皆知有心。心非心脏,而是大自然的意志中心。此意志是未有名目的意志。万物皆有其中心。亦即是万物皆有生,皆有心。虽如水石,皆是有生的,只是有生而未有命。水石亦有心,是能感的,只是未有识。而如动植物皆有生又有命。命是细胞之有核,所以人有丹田。丹田称为命门,位置在脐下。息在丹田,而意志则在心。心的位置在于人体的最中心,相当于心脏处,但不是心脏。人有感有识。识在于全体,而总于脑。感亦在于全体,而总于心。脑是有而心则是无,惟无可以制有,是心在主使脑的活动。

      丹田与心皆非可以生理解剖求得,但丹田是武术练气功者可以击腹示人。唱平剧的嗓子也是从丹田出来的。皆是证明。惟有心的所在无法证明。但心是有的,则可得证明。我与水石都能相感,此是因为我与水石皆有心。八识的前五识是在眼耳鼻舌身,第六是意识,在脑。第七末那识,是在丹田。第八阿赖耶识则是在于心了。识亦即是感。八感的前五感是在眼耳鼻舌身的神经。第六感是在脑神经,第七感则在丹田,不需神经,第八感在心,当然更不需神经。

      华哥哥又说魂魄,印度人说的末那识即是魄,阿赖耶识即是魂,丹田是阴,而心则是阳。心的最简明的证明,还是汉文明的文心与诗心。

      所似何处求心,并非说无心。雪窦颂此别的全文共六句: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白云为盖,流水作琴。

      一曲两曲无人会,

      雨过夜塘秋水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