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 大人物 ...

  •   公元前243年,寿春
      春申君站在主位,假装看着手中的竹简,脑中却在盘算着什么。
      楚考烈王坐在一旁,悠闲品着余杭上贡的陈茶。
      “阿歇,这次的茶干的很透啊,是你喜欢的。”他吩咐下人再去沏一杯,“先别看了,过来休息会。”
      “等会啊,剧辛还在偏厅等着呢。”春申君摆摆手,根本不理君王的命令。
      所有下人也都习惯了这一幕。
      不光是宫中侍仆,几乎全天下都知道两人的关系:看似君臣,实为兄弟。
      他们中大部分都以为考烈王是个庸才,任由春申君把持朝政。
      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考烈王才是真正的聪明人:明明有个忠于自己,能力又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使用,为什么还要强插一手呢?
      “为什么突然要见剧辛啊?”考烈王发现了他的异常,开口试探。
      春申君做事一向老成在在,很少见他如此急迫。这次无缘无故把燕国国柱剧辛请来寿春,但连礼单都没备齐,不像他的行事作风。
      “哦,没什么。只是想巩固下关系,万一秦狗发难,也能一同抵挡。”春申君随口撒了个谎。
      “对了,这礼单上的蚕丝,就不要了吧。”他赶紧转移话题,“燕国盛产这玩意,送了反而不好。”
      “行吧,你自己看着办吧。”考烈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但心如明镜,果断站起身子,开口说到:“等下你就自己见剧辛吧,我有些累了。”
      春申君听够格外感动,他停下手上的活,对考烈王行了一个跪拜礼:“多谢陛下!”
      “你这老家伙,别来这套啊!”考烈王假装微怒,“行了!安心做你要做的事吧!什么都不用顾虑!我走了!”
      春申君目送考烈王离开,暗自庆幸自己能侍奉此等明君。
      等考烈王走远,他赶紧站起身,随便拿了堆竹简,就往偏厅走去。
      他之所以在这里墨迹,为的就是找机会和剧辛独处,他们要讨论的事,绝对不能外传,甚至连自己最信任的君王都不参与!
      进入偏厅后,此时的剧辛正在和项燕亲密交谈。看到春申君来了,小娃娃举着一枚精致的铜牌,一蹦一跳的向他冲来。
      “大叔大叔,剧爷爷送我一面护心镜,我可以收吗?”
      春申君摸了摸他的头,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先行礼致歉:
      “据将军,抱歉我有事耽搁了,让您久等了。”
      剧辛站起身,高大的身材把跟来的侍仆都吓了一跳。
      他露出慈祥的微笑,同样行礼抱拳:“无妨无妨,我和这娃娃聊的很开心啊,还嫌你来早了呢。”
      春申君对项燕说:“你没乱说什么话吧!据将军可是燕国巨擘,不可无礼啊!”
      “才没有呢,就是给据爷爷看了看湛卢剑而已。”项燕拨弄着手中的护心镜,“大叔,到底能不能收啊!”
      “当然可以,不过你要帮我做件事。”春申君摸了摸项燕的脑袋,“你让所有人都离开这房间,然后在门口守着,不许任何人进来!明白吗?”
      “好的!”项燕天真的点头,一旁的侍仆也很识相,没等他发难就匆匆离开偏厅。
      见到这一幕,剧辛的脸色微变。他想到了春申君必然有要事与他商谈,但没料到竟然机密到此般地步。
      等到所有人离开房间,剧辛才开口询问:“黄老弟,到底什么事?”
      春申君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顾左右而言他:“据将军,我这里有一份礼单,请您带给燕王陛下。”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阐明来意,只因他心中还在纠结。
      眼前的燕国国柱,的的却却是一个分对错,明是非,能力非凡又值得信赖的“大人物”。
      但这位“大人物”,并不能算天下无双的豪杰。
      剧辛年少时辅佐赵武灵王,被廉颇和庞煖压制,一直得不到领兵的机会。听闻燕昭王下诏求贤,才进入燕国为官,效仿他国变法图强,也只是小有成就。辅佐燕昭王期间,大大小小十几战,仅仅对弱小的齐国才有了几场大胜而已。
      春申君接下去要嘱托的事,并非凡人能够办到的,一旦有所差池,整个灭秦计划都会被打乱。
      之所以举棋不定,正是因为如此。
      剧辛见他表情怪异,接过竹简连看都没看,随手就丢在一旁。
      “黄老弟,不妨名言吧!”他最不喜欢别人故弄玄虚。
      “好。”春申君嘴上答应,但还是欲言又止,“据将军,身体可还安好?”
      “很好!”剧辛终于把耐烦展露表面,“你到底说不说,不说我可走了!”
      “据将军稍安勿躁!”春申君叹了一声。
      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毕竟仓促的筹谋时间,可容不得他再有顾虑了!
      这一开口,便是虎狼之词。
      “我想燕国攻打赵国一次。”
      这不可思议的要求,让剧辛一时无法消化。他歪着头,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你说什么?再说一次。”
      “我想让燕国在明年初春出兵,攻打赵国。”春申君又解释了一遍,这次他加上了具体时间。
      “攻打赵国?你可有什么难言之隐?难道是秦狗用什么威胁了你?”剧辛一通乱猜,甚至把秦国搬了出来。
      也难怪他这样想,因为春申君这样的人物,绝不会无缘无故说这般大逆不道的话。赵国和燕国,即便不算亲如兄弟,也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所谓牵一发动全身,一旦两国交战,那秦国必然渔翁得利,将从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春申君默默叹息,有些后悔自己的决定。
      但事已至此,可谓覆水难收了,他只能抽丝剥茧般的解释:“将军,你可知李牧此人?”
      剧辛见他指东打西,又开始扯些不想管的事,有些烦躁了。
      但礼节上,他只能点点头,开口称赞:“我知道,李牧孤身抗击匈奴,是个好儿郎!”
      “不瞒将军,我与李牧在信陵君府邸,见过一面。”春申君继续解释下去,“我们商议了一整夜,定下了灭秦大计。”
      “灭秦?!”剧辛猛然站起身,瞪大双眼,“你和李牧?”
      春申君点点头。
      剧辛踱步思绪了一会,才开口问到:“你自然能代表楚国,但那李牧不过是千人将,能代表赵国?”
      还没等春申君回答,他便抢先再问:“既然你们要结盟,又为何要发兵攻赵?难道你要反悔?”
      春申君叹了口气,心想:这剧辛虽是威名远播,但远又不如李牧那般聪慧,能举一反三,一点就通。
      所以他只能继续解释:“并非如此,剧将军你听我慢慢说。”
      “我们商议,由李牧先肃清边关,清除匈奴对赵、燕两国的威胁。根据探子来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就能成功。”
      “同时,我会暗地里联络魏、韩、齐、燕的掌兵者,成立合纵军。我相信剧将军您必然会同意,所以燕国无需多虑。那么这一环节,就只乘下韩、齐两国尚未成功了。”
      “接着,李牧会在一年内,对领兵在屯留的王齮出兵,拔除这颗能截断合纵军退路的眼中钉。这样大军便再无顾虑!”
      “最后,便只剩合纵部队如何秘密的行军至函谷关外,这一个问题了。”
      剧辛听了这话,光用想的就觉得兴奋无比。
      刚刚的问题也完全没有疑惑了:“所以你要我发兵攻赵,试图掩盖合纵军的行踪?”
      春申君点点头:“没错,魏、楚、韩与秦地接壤,不用担心行军之事。”
      “但是赵、燕、齐如何出兵至函谷关,是一个问题。”
      “所以需要来一次掩人耳目,我会和李牧交代清楚,据将军你出兵后,两人只是假装交战。”
      “届时所有秦国斥候必然会被这场战事所吸引,那赵、燕、齐三国的大军便可神不知鬼不觉的往函谷关开拔!”
      剧辛恍然大悟,点了点头。
      春申君见他明白了,深感欣慰:“齐国本身兵力不足,让他们出兵,秦国不会忌惮;韩、楚、魏三国又会把秦国斥候引到出兵路线,自然无法胜任。”
      “所以,只有燕国出兵,才能做到掩人耳目,万无一失。”
      剧辛坐回原位,把自己还不明白的疑问说了出来:“即便李牧能肃清边关,那你如何确保此人能击败王齮?那可是王齮啊!你就对他如此信任?”
      春申君面露自信,毫不掩饰自己对李牧的欣赏:“将军大可放心,李牧的才智不在我之下;用兵不在廉颇之下。放眼天下,能击败王齮的,也就只有此人。”
      “只相处一宿,黄老弟就做出这样的结论?”剧辛不置可否。
      春申君微微一笑:“知己相逢,一宿足矣。不瞒将军,这灭秦大计,大多由他制定,我只是执行而已。而且,他还有人帮忙。”
      “人?什么人?”剧辛面露疑惑。
      春申君微微一笑:“不能算人,应该说是一头凶兽。一头据你也认识的凶兽!”
      “他?!”剧辛面露惊讶,“李牧竟然能请到他帮忙?”
      春申君点点头,把请凶兽出山的功劳,拱手让给了意中人。
      剧辛听后心痒难耐,急切的想要见见李牧。
      亲眼看看,能让春申君给出这般赞赏、能让那头“凶兽”甘心依附的人物,到底长什么样。
      “既然如此!”剧辛拍了拍桌子,“那我答应了!”
      “好!”春申君异常兴奋,“等李牧肃清边关,那北方将会出现大片无主之地,届时就以此为契机出兵!”
      剧辛点点头,双眼重新燃起斗志。
      “灭秦如果能成功!那老夫也不枉此生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