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协会 ...

  •   比如“清代女子头饰代表的阶层与含义”;

      比如“竹林七贤的各自结局和解析”;

      再比如,“中国古建筑中摆放位置代表的风水”……

      这些东西她之前写文的时候常常现查现用,知识十分不成体系,在这里看到大佬们神仙打架仿佛各个领域的百科全书一般,祝枝忽然感觉到了一个久违的词,“匠心”。

      最早她没有什么成绩,单机码字的时候却因为理工生的习惯,总是遇到半知不解的方面上网查资料来推敲逻辑和资料的正确性。

      即使自知笔力不足,没法写实某朝某代的背景,她架空的地方也会尽量不出戏,对待“历史党”的评论也是虚心受教,从不推诿。

      因为这样,当时还收到了一个好评接龙“八一八绿江最听劝的作者排行”、“听人劝吃饱饭我可太爱了的宝藏大大”。

      这样做很累,别人三章的功夫自己只能写出一章,还经常被嘲笑“一个写网文的别整成写论文,你乱写我们又看不懂”之类的话语,但是她坚持融会贯通按照自己的步调走,累是累,心底却十分踏实。

      后来那些声音渐渐少了,更多的是评价“大大逻辑好严谨好喜欢”“要不是人不能这么无敌吧,我都怀疑作者大大甚至做过医生、记者、斗牛士、理财顾问呢,写得太真实了!”

      这句真实就是对她查资料后的踏实最大的回报。

      现在她看到了同样踏实的一群人,编剧就是剧本的作者,都是创作者,原来对笔下负责的人有很多很多的,甚至她们的深耕都快自成一道学问了。

      她做得还不够。

      管理员忽然敲了她一下,“是竹枝词大大吗?”

      “你好,管理大大。”

      “哈哈哈,我刚听说这几天会加入一个新晋大神级作者,还是个小可爱,欢迎欢迎!我是编剧协会群的负责人七七,在京市也是常任理事哦,欢迎大大来找我们玩。

      “你是说京市有协会的驻点在,是吗?”

      “嗯嗯。”七七发了一个地址定位,又补充了一句,“不过协会这里只有办公室,还没有什么活动,在三个月后倒是有两年一度的编剧大会,欢迎参加哦。”

      祝枝记下了这个消息,又有点不好意思地问,“我才刚入这行,对剧本这个题材还不太了解,请问有没有什么入门资料推荐吗?”

      “有的,常见的《救猫咪》三部曲,还有《剧本》蓝皮书,这是最基础的了,不过,你是作者转编剧,是不是正在改你的作品啊?”

      “嗯嗯,的确有本在影视化,我又高兴又担忧,希望能陪作品走完这一历程。”

      “确实,要是魔改估计就像割了自己的心头肉了,”七七赞同。

      “关于这点也可以多看看群文件里的技巧总结哦,有一些避雷的地方,还有,某瓣排行版的作品可以去看看,重点分析他们的一幕幕转折原因,毕竟大众认可的好作品都是有理由的。”

      “谢谢七七老师!”

      祝枝下单了同城的几本资料书,又如饥似渴得下载了群文件资料,果然经过大家的拆分理解后,这些小技巧十分精炼有用。

      比如#武打戏的设计思路

      #大段心理描写如何化作对白

      #说经费不足下特效戏的转化

      祝枝用家用打印机下载下文件后,看着厚厚的一堆资料开始规划:

      上午看剧本专业书籍做笔记,下午结合小技巧观看高分影视作品分析,晚上存稿完后,试着开始改写剧本。

      非常充实的计划,为的是在下个月入组时能够提前做好功课,人很难理解自己从来不知的事物,她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全力以赴,这部戏做完后觉得还有余力时,也可以去进修影视学院的班级,想要学知识总会有途径。

      按照这个步调,祝枝开始有条不紊得忙碌起来。

      ——————
      还是安冉周末来时,看到家里黑漆漆的,唯有投影的一处光线才缓过神来。

      她轻手轻脚得看着一脸严肃的祝枝,“嗨,还逛街吗?”

      祝枝才缓过神,看了下时钟,“我没约错时间啊,还有半个小时,你先喝点东西,等我把这一集再快进一遍。”

      安冉喝着饮料,就看见祝枝打开顶灯,专心致志得拿出笔记本快速写下了人物对白和转折帧的地方,她觉得稀奇,凑近看就看见祝枝用了康奈尔笔记法,左边是自己复盘的台词,右边是技巧,最下面是疑问待解,本子已经用了一半了。

      半个小时悄然而过,安冉才听到祝枝落笔的声音,这才从刚才不敢出声的氛围中出来,“所以你成功我真是一点也不羡慕,真的,这比高中写字还多吧,这样记录哪是看剧,简直是折磨。”

      祝枝却笑得满足,“从粗看到细看,从不明白到入门总是有个过程嘛,果然是好剧,剧本真精彩。”

      安冉默默地比了个大拇指,“走吧大小姐,忙了一周了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吧。”

      “对了刚忘了说,遛狗时遇到邻居送的鱼吃不完,记得一起喝了鱼汤再走啊。”

      “你怎么忽然这么养生了?”

      “为了再为爱发电五百年嘛。”

      人一旦全神贯注的时候,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个月悄然而过,祝枝要飞去横店工作没法带上狗子了,只能把先知委托给宠物店,安冉知道她在体谅自己工作辛苦,却认真接过狗子到她的小窝,“先知跟我肯定更亲切些,放心去吧,我能带好它。”

      没办法,这就是养宠人的羁绊,和叮嘱孩子没区别了,祝枝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终于依依不舍得离开。

      祝枝在编剧这一行毕竟是新人,提前了两天到达适应环境,没想到肖导和金牌编剧林青山到的更早,他们讶异得看了祝枝一眼,倒底招呼她过来一起探讨。

      “祝老师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原著大气剧本也很大气。”

      林青山五十多岁了,却保养得宜,身上自带一股读书很多的才子气质,这次编剧组加上他一共三人,上周末,他们刚拉了个小群要求每个人按集编写初稿。

      本来想着祝枝入行不久让她负责少些,最后一起把关整体探讨人设改动就可,大部分还是他和徒弟小余来,没想到小余收到后还在赶工,祝枝却已经不声不响得写了全集的初稿,并谦虚得请他们指导。

      虽然还有些行文上的不专业之处,但是就如同她提前过来的这一举动,让林青山觉得不愧是原著作者,这上心程度确实不太一样。

      祝枝也不推辞,叫坐下就坐下,倾听的过程中再次感受到了不愧是业内的黄金搭档,旭日影视的王牌军队,肖导也六十多岁了,两个加起来过百岁的小老头对着剧本痴迷得针锋相对,说得争议处,硬是一个小时里水都没顾得上喝一口。

      不知不觉中从傍晚聊到了深夜,两人还是那么有活力。

      字字珠玑的话语,此时当然不好用本子全记录下来,祝枝只能全神贯注得多听多思考,争取用脑子直接吸收,导演和编剧的立场和而不同,哪些该取舍,哪些该升华她听得都是若有所悟。

      林青山倒底更加重视剧本一些,遇到人物情感的理解和剧情转折方面,他都多问一句祝枝的想法,祝枝也没有班门弄斧的愧疚,这毕竟是她写的,就算是二次创作她也对人设研究更深,但是很讲究对大佬们说话的策略。

      用问句转化肯定句,可以发散思考而不是显得敝帚自珍。

      她说得很简略,并故意在穿针过线中,示意两位喝水润润嗓子,肖导一向粗中有细,嘴里没对祝枝说什么,眼底却更加温暖了些。

      两人的争论的地方很多,祝枝捣鼓了一会儿手机,外卖了一些小吊梨汤和粤式海鲜粥过来,林青山见到袋子愣了一会儿,“倒底是姑娘家贴心点,”他笑看着老友肖导,“我就从来没见到老肖你给我买夜宵。”

      “放屁,以前剧组聚餐你没吃过?我报销了好几次吧。”

      “剧组是剧组,私人是私人,我真是服了你这个工作狂了,我还行,你嗓门又大又爱说话,明天选角还要不要了。”林青山是广府人,此时斯斯文文得吃起家乡的那碗砂锅粥,心里和胃里一样熨帖。

      肖导也不是听不懂好话歹话的人,当即默默地喝了开始喝梨汤,倒底这里不比京市地道,但缓解了他一直喉咙里压着的痒意,他看了会儿祝枝,“小祝,选角临时提前了,改到明天,你有没有兴趣看看?”

      祝枝看了会儿林青山,“林老师去吗?”

      林青山明白她是默认自己为工作领导或者前辈了,只笑道,“祝老师想去就去,这选角要好几天,我徒弟小余都还在路上呢。”

      意思就是编剧拍板的事还不着急,祝枝放心了,“我想去,谢谢肖导,谢谢林老师。”

      ——
      演艺圈真不愧是俊男靓女频出的地方,祝枝跟着肖导后面简直是挑花了眼,当然作为一个稳重的作者她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眼底多少还是带了些欣赏。

      这腰是真实存在的吗?这腿,啧,好像漫画里的腿!咦,好标准的桃花眼……

      她前几年沉迷工作,后几年沉迷创作,鲜少看影视剧,也就这个月恶补了十几部经典剧集对演员认了个脸熟。

      但当时光顾着分析剧情去了,人物的美貌在她眼里和扑克牌差不多,直到此刻,她才忽然有所领悟。

      除了演技,如果导演能拍出演员的美,而对方的美貌正好结合了角色,那真是一种艺术。

      实力相当下,又有谁不觉得美人更加赏心悦目呢?

      肖导严肃起来还是很有气场的,剧组的场务让演员分角色依次进来试戏,横店很大,肖导的口碑又好,原著虽然完结了有两年,却是一个爆款作品,这次试戏的人很多,队伍都排成了长龙。

      导演、副导演、编剧、原著外加武术指导一共五人坐成一圈,等着场务叫人进来,然后每个人随即抽两个片段试验,私下再用评分制筛人。

      这个过程祝枝还是第一次见识,试验片段还都比较模糊,有的甚至问了几句对角色的理解,祝枝就在现场坐着,深刻得感到了大文豪鲁迅穿越,看到当代语文阅读理解的尴尬。

      我当时表达得是这个意思?

      还能有这个意思?

      好在她是初次入组的新编剧也没人cue她,祝枝慢慢得给自己调节呼吸,毕竟她写文的马甲捂得死死的又没公开露过脸,现在就是要冷静。

      演技她没有什么心得,现在就是看看演员们的理解有没有新感悟。

      听着听着,就听林青山第一次开口问话,“你认为原著男三号苏雨笙倒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低沉的男声回答,“他是一个经过刀林血海,却依旧温暖真诚的人。”

      “你认为他比起男二迟子衿如何?”

      “两个角色都是很好的人,但我理解苏雨笙虽然看上去冷酷悲伤,却更加木讷心理有着光,而迟则正好相反,他是看上去有笑容,心里却没多少希望,这种希望又和男主不同,就算坐上了西漠国王座,他心里有股强烈的不配得感。”

      “可能就是过得比较内卷吧。”

      男声最终以一个轻轻的玩笑结尾。

      祝枝却有点愣神,她当初描写《且踏歌行》的男二迟子衿就是如此的心境,当时她正值人生低谷,在脑内草草勾画了这样一个人物却迟迟没有进展。

      那段时间里,她用键盘亲手敲下这个言笑晏晏的西漠国王,自己的生活却过得既内卷又内耗,这也间接映射到人物的性格上。

      所以虽然只是男二而已,自己最先搁笔,无法写下去的是他,最先定的人物结局却也是他,从未更改。

      没想到这个男演员给了他这么高的评价,而且挑战的角色不是戏份最重的男主,而是男二号迟子衿和男三号苏雨笙,这两个人性格都有不小的反转,难怪林老师会开口问他的看法。

      最终肖导发话继续下一位,遇到演技还不错的演员都会多余问两句,但都不及这次的震动,中午休息的时间短暂过去。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章 协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