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 18 章 ...

  •   想来想去,张立本只有一招拖字诀可用:“等分完家就给你。”

      上辈子见识过张立本拖功的张美好,这辈子是不可能让他如意的。她连跟张立本对话的兴趣都没有,直接问到张老实面前:

      “爷爷,我是因为一笔写不出两个张字,为了这个家的名声,才不去公社报案的。张美丽和陈二柱给我的补偿,是对他们的教训,听大伯的意思,是不想让张美丽吸取教训呀。”

      “那这个家还是先不用分了,我也不怕政审不政审的。我光听说过犯罪分子罪有应得,没听说受害者因为跟犯罪分子是一家子,就不是受害者了。”

      威胁,这是赤果果的威胁。

      不管张老实还是张立本,都知道张美好是在威胁自己,可他们能说自己不怕这个威胁吗?真不怕的话,当初在队部就不会答应给补偿,更不会答应分家。

      此时他们还没意识到,就因为张立本意图拖延,给张立勤的心理造成了多大振荡:原来只有他一个人在意家人的感受,别人却认为过去的伤害可以当没发生。

      难怪他们压榨自己一家三口这么心安理得,而他,竟为这样的家人忍让了这么些年。

      带着难言的愤怒,张立勤接过张立本递过来的五十块钱时,连句推让都没有,接陈青山一进门就先给的五十块钱时,同样面无表情,丝毫没有头一次拿到巨款的激动。在计算要分的家产时,更是前所未有的斤斤计较,连一两粮食都不肯让。

      张老实鼻子里发出的冷哼,张李氏不满的咒骂,张立本的阴阳怪气,李红梅坐在院当间嚎叫日子过不下去了,都没让张立勤犹豫半分。

      该他得的,亲情不好使,道德绑架不好使,诅咒漫骂同样不好使。

      参与见证的张兴汉看笑话一样,看着张李氏和张立本想占便宜却找不到理由的样子,心里暗暗觉得这两人活该,都是自找的——能把一个任劳任怨的儿子(兄弟)逼得锱铢必究,得是让人心寒成啥样。

      想到张立勤只有一个闺女,听说他们两口子为了供闺女念书,在亲娘门外跪过一宿,张兴汉从心里认同张立勤的做法——这要是他好不容易供出的闺女通知书被人偷了,偷的人还想联合二流子坏了闺女的名声,他不会只要五十块钱了事,蹲大狱,他得让敢算计自己闺女的人全都蹲大狱去。

      张立勤两口子还是太老实,心太软了。

      代入一想,张兴汉隐隐有些脸红。上午为了全大队的名声,他是头一个提出上大学要政审,亲人最好别有作奸犯科之人的。

      自觉有些对不起张美好的张兴汉,在张立本不想让出西厢房南屋,张老实又要用老子身份压迫张立勤同意的时候,开口了:

      “差不多得了。你们大房一人一间屋子,人家二房一家三口挤一铺炕上,你们好意思往出说,我都不好意思听。咋地,人家二丫头上大学就不放假了,还是放假你们不让人回家?”

      “你们家大丫头不是马上要跟陈二柱结婚吗,到时屋子不就有了嘛。”张兴汉看了到老张家就跟隐形人一样的陈青山,有些不满的问:“青山,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突然被点名的陈青山,要回想一下张兴汉说话的内容,咧嘴露出尴尬的笑容:“对,一会儿你们分完家,我再跟张大哥商量彩礼的事儿。”

      张兴汉满意的点了点头,对自己的说话水平前所未有的满意——要是他闺女这么让人算计,他也得让算计他闺女的人凑成一对,看他们相互能算计出花儿来不。

      有大队长和生产队长发话,张立本再不想腾房,也不得不承诺明天把两个儿子挪回东厢房,这个家总算是分完了。

      哪怕张立勤前所未有的强硬,二房除了重新拿回南屋的使用权外,分到的不过是三十块钱和一百四十斤玉米、十斤黑面还有三五斤饭豆。用张李氏的话说,给他们这些东西,都已经把他们老两口的骨头刮干净了。

      这还给了张李氏死活要跟大房过的理由——老二连一把饭豆子都跟她计较,她要是跟老二过,不得天天数着米粒喝粥?

      想着笼络小孙女的张老实,赞同张李氏的意见。他想的是,张立勤对每年给他们两老二十块养老钱、一百斤玉米的天价养老钱没有计较,就是只对大房憋着气,对他这个爹还是不敢说不的。

      儿子都不敢跟自己炸刺,孙女交给儿子去收拾,还省得自己老被那个死丫头指着鼻子说不公平呢。

      张老实根本没想过,被亲爹娘一起用“指望不上你”的目光和口吻注视和数落、对每年的养老钱的和口粮狮子大开口、根本不管拿出这么些钱粮后,二儿子一家怎么生活的态度,对张立勤是一重新伤害,在他们被张立本两口子嫌弃虐待,想让张立勤接他们养老的时候,会发挥什么样的导向。

      虽然分家坚持维护了自己一房的权益,张立勤看起来并没有多少轻松的感觉,他把张立本和陈青山补偿的一百块钱直接给了张美好,便窝在炕梢一动不动。

      冯兰花不明所以的想劝,被张美好拦住了。有些事情只能自己感受,自己想通,别人说的太多只会让当事人徒增困扰。

      其实冯兰花也不知道自己能劝张立勤什么,一天来她除了中午向张立勤表达过自己希望分家的想法外,其它的事情都没有插嘴的份——她在这个家一直只有干活的义务,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

      有意见她也只能在西厢房偶尔抱怨一下:“你奶说得等他们做完饭咱们才能用锅。你大娘都多少年没做过饭了,等她做完我再做,我跟你爹上工不得晚喽?”

      张美好不觉得这是啥大不了的事儿:“明天富贵他们搬回东厢房,我爹你们两搬到南屋去,中间再垒个锅台不就行了。”

      冯兰花点了点她:“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炕台好垒,锅呢?一口锅五块多咱们是出得起,票呢?”

      张美好傻眼了。她忘记这不是上辈子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

      上辈子哪怕生活在社会底层,可想买一口锅还不用犯难,张美好重生后又一直在村里没啥要买的东西,根本没想起过,现在还处在买东西要票的时期。

      真当那个著名的小品演员把大铁锅跟秋天的波菜相提并论,是直男不懂风情呢?现在一口大铁锅,比虚无缥缈的秋波重要多了。

      “实在不行,咱们去县里废品站看看,有没有别人当废品卖的锅?”张美好提了一个思路。

      冯兰花被自己的傻闺女逗笑了:“都送到废品站去了,那东西还能用?”

      大意了,现在的人用啥东西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不像上辈子家庭用品更新换代那么快。对呀,城市居民增加工资后,兴起过一波更换家庭用品的风潮,自己能不能利用这波风潮做点啥呢?

      一直生活在底层的张美好记得,一直到九十年代后期,城乡生活差距仍十分巨大,很多在城里已经淘汰的东西,在乡镇仍有市场,她就曾在大集上买别人从城里运来的二手货,很结实耐用。

      把这个想法记在心里,张美好还想着帮家里解决实际问题:“那我明天去公社,问问我那些住在公社的同学,谁能帮着找到工业票。”

      不等冯兰花再笑话自己,张美好已经明白自己这是痴人说梦——工业票都是正式工人随着工资发放的,听说每二十元工资才附加一张工业票。除了在公社上班的工作人员,只有那些在各工厂上班的工人才会有。人家的亲戚朋友谁不眼巴眼望的想沾光,哪儿轮得到自己。

      认清不太美好的现实,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儿。

      突然一直没出声的张立本说了一句:“明天我问问庆林有办法没。”

      冯兰花有些担心的问:“人家都说庆林暗地里投机倒把,你找他,别人不得说你也……”

      关于孙庆林投机倒把的传言,上辈子张美好在娘家的时候也有所耳闻,是大人说八卦的时候偶尔听过一耳朵。奇怪的是人人都说他投机倒把,可他一直吃的好喝的好,晃荡着混混工分,从没被打击过的样子。

      上辈子做超生游击队后,张美好偶尔也回大榆树落脚,孙庆林早成了远近有名的万元户,在已经改镇的平安公社开起了门市,人人都说他的本钱是投机倒把攒下的。人家孙庆林才不管别人咋说,四十多岁的人娶了个二十出头的媳妇,日子过的美滋滋。

      亲爹竟然主动提出要找出名的投机分子想办法,又给张美好来了个没想到。她不敢奢望老实的亲爹投机倒把赚钱,但这份为自己家过好日子打算的心,可不能被亲娘一瓢冷水浇凉了:

      “娘,爹就是试试,问问庆林叔能不能帮忙找到工业票。要是能找到,咱们出钱买就是了。生产队那些娶媳妇、嫁闺女的人家,不都是这么干的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 18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