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 20 章 ...

  •   关少卿丝毫不知道端王对自己动了杀机。

      他此时投宿到了西平府署,为罗臣元殷切招待着用过晚膳后,才在偏厅茶室歇下了。

      府中下人燃了香,备茶的期间,寒暄了好一会儿,关少卿让自己的长随奉上了一份厚礼。

      “舅舅,前些日子您三十大寿,表甥未能赴您寿宴,深表遗憾,特补上一份薄礼,希望舅舅不要嫌弃。”

      “梓山客气了!舅舅在这种地方做官,这地儿也没几个上品流的世家,若不是为了人情应酬,那寿宴不摆也罢,你无须介怀。”坐在软榻上细细品着茶的罗臣元示意仆人好好收下那份寿礼,满脸欣慰。

      梓山是关少卿的表字。

      关少卿名关亦笙,是罗臣元正室娘家二房的三公子,罗夫人跟娘家二弟自小感情要好,对二弟家中这位年轻有为的三公子也甚是疼爱,甚至一度有想将罗云筝许配给他的意向。

      无奈关亦笙对自己这位表妹无意,罗云筝自视甚高,也看不上这位三表哥,两家才作罢。

      后来,罗臣元调到西平府当差,一年也不回京中两次,两家的联系便渐渐少了。

      今日见关亦笙忽然出现在西平府,并来府拜访探视,罗臣元不仅惊喜,而且纳闷。

      关亦笙是何等人物?大理寺少卿。

      若不是在查什么要案大案,怎么可能千里迢迢亲自到西平府如此偏远之地?

      身为西平府府尹,罗臣元很快查到,在这位外甥拜见自己之前,曾经去过端王府。

      莫非,这一次,关亦笙在查的要案,牵涉到端王?

      罗臣元这么一琢磨,心里便有一面鼓,敲了起来。

      皇城那头,不会是有人想动端王吧?

      罗臣元自是不敢直接问关亦笙,大理寺办的案子,怎容他人过问?

      心念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弯儿,罗臣元才开口:“梓山啊,开年那桩子逆谋大案,听说亦是你协从办理的,……,如今,京中可好?”

      关亦笙看了这位远房舅舅一眼。

      自从太子逆谋被杀后,朝中局势大变。

      三皇子势力大增,后来居上,竟能与五皇子分庭对抗。

      两皇相争,圣上应是心里清楚,但未置一言,对两派势力的倾轧从未出手干涉,直到他离开时,发生了一件大事。

      三皇子率凤鸾仪仗护送太后到京外皇家寺庙祈福时,途中马惊,三皇子不慎坠地,足骨被马蹄所伤,虽经太医治理,但左足已损。

      如此,三皇子因残疾之身,失去了继承大统的资格。

      圣上大怒,派人调查三皇子坠马一事,他离京时,此事亦尚未有结论。

      但在即将到来的十月祭天大典上,即便圣上会宣布下位太子人选,那人,亦已经不会是三皇子。

      罗臣元听罢,脸色微妙,“三皇子坠马这事,朝中可有人,诽议五皇子?”

      罗臣元是京中奉宁侯府第四子。

      老奉宁侯年岁渐大,很少过问世事,但无奈府上却有年轻儿郎君纷纷出仕跃跃欲试。

      他记得自己的长兄,奉宁候府的现任侯爷罗邶,便与五皇子走得颇近。

      看五皇子势力在京中一日日显赫,那背后的功劳,亦难说没有自己长兄的推波助澜。

      而三皇子既威胁到五皇子的地位,令三皇子失去继承大统资格的最大受益人,便是五皇子。

      若罗臣元心中有如此猜度,那京中大臣中,肯定亦有怀疑此事系五皇子所为者。

      五皇子被圣上怀疑么?亦或有被弹劾?

      若有,那站在五皇子背后的大哥,若被牵涉进去,奉宁侯一系的地位可不妙了。

      “自是有的,只是怀疑,并拿不出实证,即便圣上也没办法治罪五皇子。”关亦笙道。

      罗臣元暂且松了口气,而后试探:“听说梓山你去见了端王?”

      关亦笙点头,“一些公务细节,走了端王府一趟。”

      罗臣元半信半疑。

      “我要在西平府呆几日,可能要叨扰舅舅了!”

      “你就放心住下吧,过几日是仲秋,你刚好留在府上跟舅舅一家好好庆贺庆贺!”

      ————————————

      关亦笙拜访罗臣元的事情很快禀告到了端王府。

      从暗卫的情报里获悉关亦笙与罗臣元的关系后,端王亦显得意外。

      他甚少在京中,看来还是错估了京都朝臣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

      若关亦笙与罗臣元有关系,便没办法轻松解决掉他了。

      他一出事,或许第一个出来调查的人,便是罗臣元。

      罗臣元是西平府的府尹,他一动,端王府恐怕不得不受肘制。

      端王蹙起了眉头。

      自那日之后,关亦笙几乎每日都到端王府拜访,每次都问余绡病情,何时能安排见面。

      看关亦笙似乎不见余绡便不罢休的固执,这股不寻常让端王起了疑心。

      “刘安。”

      “是?”刘安应了主子一声,看着端王放下了手里的公务,“殿下?”

      “你说,为何关少卿一定要见余绡?”端王察觉出了不对,“他似乎笃定,见了余绡后,便能治罪于本王了?”

      “这……”刘安想了想,迟疑:“莫非,是这关少卿,已经疑心此余绡非彼余绡了?”

      “你是说?”端王微眯凤眸。

      怜怜冒用余绡之名,认识余绡的人仅有长宁镇余家的人,其他人即便见到此时的怜怜,若非先前见过余绡,又有与之一同带入府的三个奴婢做证,轻易不会识破。

      譬如秀云姑姑,便在一开始也没起疑。

      但关少卿是怎么回事?

      他坚持见余绡,是因为他见过余绡?还是他见过已经死去的何倾怜?

      想到关少卿见过怜怜的可能性,端王的脸一下黑了起来。

      何太傅一家把怜怜保护得很好,京中很少人见过怜怜。

      而知道怜怜样貌的人,除了林祐承,那何府上上下下的人均该已经死了,至于大理寺诏狱的人,见过怜怜的,也就只有侍卫跟狱卒。

      若关少卿见过怜怜,他是在何时?怎么见着的?

      在怜怜关押进大理寺时么?身为罪臣之女,受牵连之罪,按理不会提审才对,关少卿他怎么会去诏狱见怜怜?

      一连串的疑问压在了端王心上。

      若是,关少卿当真见过怜怜,那自然,只要一见余绡,便有分晓,大理寺诏狱走水事件是谁干的。

      原本该被烧死的人,冒余绡之名,藏在端王府,即便伪称不是他所为,也跟他脱不了干系。

      这就是关少卿笃定的原因。

      阴鸷的神色再度浮现在凤眸里。

      对此事,关少卿查到了几许?

      他上报给陈寺卿了吗?除了他的上峰,还有谁知道这等事?

      ————————————

      除了每日访问端王府,关少卿也没有闲着。

      在京中时,便闻端王治理封地有方,甚至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平定战乱,稳定民心,甚至将治下西平府经营得有如繁华大都,难得来此一趟,关少卿便在端王治内审视逡巡,发现确实属实。

      罗臣元已听闻自己这位外甥常出入端王府,心中不免惴惴不安。

      “我说梓山啊,若端王真有问题,你可得提点提点舅舅。”

      “怎么舅舅对端王的事如此上心?”

      在西平府署上歇息的这几日,他已经受过不下三次的旁敲侧击了,这一次,却是直问核心。

      “你看看,今日的西平府,治下能如此安居乐业,都是端王的功劳。”罗臣元再指指西平府城外,“你再去看看边防军营,亦是因为端王铁腕,统兵有方,才能击退哈密外族,还我等边疆宁静,你说,端王究竟犯了何事,被你们大理寺盯上了?”

      罗臣元有私心。

      他就任端王封地的官职,就怕端王出事,他这个府尹不好做。

      再加上,他一直认为,端王是良婿之选。

      跟别的有封地、却宁可呆在京中权力中心的皇子来说,端王安分守己,不参与朝中纷争,亦无夺嫡野心。

      将自家的嫡女云筝许与端王,不仅能跟皇族联姻巩固罗家势力,亦不会有卷进皇族争权的漩涡。

      另外一层便是,奉宁侯罗邶已经表态支持五皇子,五皇子势力虽盛,但如今有三皇子坠马一事的阴影,若哪天五皇子失势,因长兄站队所苦的罗家上下也不会好过。

      就如开年初,被卷入太子逼宫事变的何太傅一家多房尽被屠戮,据说无一子嗣生还。

      若与端王攀上了关系,即便五皇子出事,京中奉宁侯一府逃不过,但他远在西平府,又为端王岳家,凭借端王权势,他四房上下或能成为覆巢之下那唯一的完卵。

      朝堂之事瞬息万变,他也是未雨绸缪,替自身寻多一线生机。

      他自然不希望端王出事。

      罗臣元没想到,自己的一番说辞,让关亦笙心里起了变化。

      眼见为实,端王似与传闻名副其实。

      若远离朝堂,若自己不提此事,大概,他亦有能力护住那位何倾怜。

      想起那位太傅千金,关亦笙心里微微泛起了涟漪。

      ————————————

      大理寺走水事件可以成为悬案,任之一直悬下去的。

      毕竟在逼宫一案的罪臣都被处死后,陈寺卿便未有下达必须彻查的命令。

      但关亦笙如此固执,不远千里到西平府查证何倾怜是否还活着,其实,也是私心做祟。

      那日从听雨苑搜出何倾怜时,他惊诧于她的千娇百媚,甚至起了怜惜之心,在众人面前偏护她,才将她毫发无伤地带回诏狱。

      而在诏狱走水那夜,之所以会留守大理寺值夜,恐怕,也是因为,怜惜如此绝色美姝,竟因罪臣牵连,马上便要香消玉殒,心中可惜而不能忍的。

      那夜他的坐立难安,或许,是因为他也在寻机,是否有救下这位何千金的可能。

      所以听说诏狱走水,烧死的囚犯之一是她,震怒之下,才首当其冲去缉拿纵火恶徒。

      他查此案如此执着,一半职责所在,一半全是她的缘故。

      直到后来怀疑,纵火事件并非杀人,而是救人。

      意识到她尚在人间,心中却是窃喜。

      那之后的猜度与调查,便暗暗瞒下了他的上峰。

      他想证实,何倾怜是否当真活着。

      顺藤摸瓜查到端王府上,他已经确定,余绡,十有八九就是何倾怜。

      只要让自己跟她见上一面,大理寺走水一案便能了结了。

      一了结,那端王势必被褫夺藩王之名,遣返京都问罪,而她,必只有一死。

      若自己希望她活着的话,为何,偏要执着于逼迫端王一时呢?

      关亦笙开始踌躇。

      或许,将此案翻篇,让她庇护在端王势力之下,才是最好的?

      关亦笙沉吟良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0章 第 20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