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第六十回 ...

  •   一五九
      琼林宴上,谢礼毫无疑问是最受瞩目的那个。

      几位显然是谢氏阵营的老大人将谢礼简直要夸出花来,顺便捧一捧谢岭,说谢礼连登三元,谢氏尽出英才,俱是国之栋梁云云。

      我就也顺着夸了谢礼几句,也无非是些文章写得很好朕很看好你之类的套辞,却不知怎么着把谢礼感动了,他起身走到正中,掀起衣襟便朝我拜了下来:“陛下所望,谢礼未敢懈怠。陛下许臣,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尽心竭力,万死不辞!”

      ……等等,他这话说得好奇怪,怎么好像是他为了我考的科举,什么我许他,我许他什么了?

      表忠心这个没什么问题,但是这场合是不是不太对吧?

      场面一瞬间有凝住的错觉。

      我看了看坐在右首位的谢岭,就见他执手坐着,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只得圆场道:“谢三元所言,朕心甚慰。朕得了谢三元,便是天下得了谢三元,你往后须为国为民,万不能懈怠。”

      之后又有顺着我的话道贺几声,这才又热闹起来,琼林宴便也顺利举行下去。

      可谢礼这通表现实在奇怪,事后我又复盘了一遍整个过程,原本一头雾水,直到想起王恒川那枝干枝杈的说法,忽然明白了谢礼的用意。

      谢礼在琼林宴上,是不是代表他背后的谢氏嫡系向我示忠?

      琼林宴,朝臣皆在,还有一干新晋的进士,谢礼刚刚高中,又不是十分正经严肃的场合……

      确实是个表态的好时候。

      他出列所言,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若我不想理会他,那完全可以敷衍几句过去,只道谢礼刚中状元,心情激动,并没有什么可以责备他的地方。

      若我确实有心用他……

      我忽然想到一句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那我现在,是不是“得道”了?

      一六零
      谢礼中了状元,要衣锦还乡,王恒川便也要跟着回去。

      临走之前他让宋小哥告诉我,说曾煦很快来京,到时候便有机会和他见面。

      我便一直等着,没等到宋小哥送来信,却等到皇寺送来的请柬,说冬月十七是阿弥陀佛圣诞,请我前去观礼。

      我没多想,去旁观了祭典,结束之后到正殿给皇帝老爹和齐文初进了一炷香。

      我仰头去看那端坐的金身佛像,四周杳然,只有我一个。我闻见殿中的袅袅檀香,有种不太真实的幻觉。

      所以当我听见一声“阿弥陀佛”自我身后传来时,只觉得是个幻觉。直到我回头,看见身着袈裟的僧人立在我面前,觉得他有些面熟时,就也觉得是个错觉。

      所以当僧人朝我笑了一笑,唤我“齐先生”时,我才知道原来不是错觉。

      “曾煦?”我仔细看了他一会儿才终于认出他来,“你不是道士吗?怎么……当和尚了?”

      曾煦双手合十朝我拜了一拜:“贫僧明煦,自少林寺来京赴阿弥陀佛圣诞法会。见过陛下。”

      他说少林寺我便忽然明白:“原来如此……王恒川果然是有些办法。”

      我又仔细看了看他,发现他的眉毛被染成了黑色,头上还有九个戒疤:“想不到,曾道长扮作僧人,也一般像样。”

      曾煦低头看了看身上袈裟,而后抬头朝我笑道:“是佛是道,我其实并不在意。出此下策,但是为天下人不得而为之,想来佛祖也不会在意真假。”

      我有许多疑惑要和他商议,于是没再和他多寒暄,而是说起最近的情况,尤其提了谢修与谢礼:“谢氏内部亦各自有利益,本家与旁系,并不齐心。谢修掌有兵权,京城禁军便由他掌控,西北、东北边军,如今的统领从前也在他麾下。再加上谢岭为左相,朝中文臣许多都是他的门生,朝中大势俱在二人掌握之中。若谢氏有反心,必不可能是他二人要反。”

      曾煦也点头道:“谢氏乃是累世勋贵,利益错杂,那些本家旁系的利益分配外人难以分辨。那位谢礼谢公子如今敢公然表明立场,只怕谢氏内部的斗争已经势同水火了。”

      我依旧疑惑:“若谢礼是代表本家嫡系,那他为何会选择讨好我来对抗谢修?我不过是个傀儡,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曾煦却忽然道:“齐先生可还记得方昭临?”

      我很快想起来:“知道。怎么,你认得他?”

      曾煦点头道:“他殿试上举纸告状,是我与王公子让他做的。”

      我更加疑惑:“王恒川?你们怎么…… ”

      曾煦道:“河东大旱时,我正巧躲到那里,偶然结识了他。当时旱情严重,属地县令玩忽职守,我与方昭临为此事几次上书他都不曾理会。我预知旱情若拖到来年定会引起大灾,便让方昭临以举人身份写了信给山西府尹,但等了许久,依旧不得解。年底时我同王公子联系上,他到山西找我,知晓了事情的经过,便告诉方昭临,此事除了赶紧筹备粮食自行赈灾,还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

      我定眼看他。

      曾煦缓缓道:“那便是,他若殿试时见到皇帝,可以直接向皇帝告状。”

      我有些震惊:“就这样?他就信了?还……真的这么干了?”

      曾煦叹了口气:“我也觉得此事过于草率。但王公子却告诉他说,‘当今陛下乃是罕见的明君,定不会让歹人作恶,让好人蒙冤。此事,做与不做,全看你自己‘。”

      我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方昭临果然照做了。

      但我想不到,这样堵上前途性命的大事,他竟然这样因为一个“明君”的评价便草率地决定了。

      曾煦也有些感慨:“而后我忽然明白,王公子虽然不懂你我想要什么,却很懂这里的天下人想要什么。明君、忠臣、良将。外无异族侵掠之扰,内无衣食住行之忧,若一年到头,缸中有余粮,亲朋皆在眼前,便是足以称道许久的盛世了。”

      他说完抬头看我:“我从前想与齐先生相认,只是觉得你我有同样的来处,便能互相理解,一道奋斗。但现在才明白,在这个世界,皇帝的身份何其重要,齐先生,你何其重要。”

      我说不出话来,曾煦便看着我沉默。

      半晌我才再开口:“曾先生,你现在怎么开始信那个王恒川了?”

      曾煦似是无奈笑道:“人早晚要面对现实。现实便是,这个世界的规则便是如此,逆天而行,非但不会成功,还会让信任你的人受伤,甚至是……丢了性命。”

      顿了顿他又道:“齐先生,此方世界不是个游戏,你我也都只一次活着的机会。我从前觉得你不过是误入局中人,但现在看来,你一直在局中落子,这天下如何,都在你的一念之间。”

      我看着他,忽然觉得有点好笑:“曾先生换了个僧人的身份见我,竟然是来同我讲道理、开解我的。”

      曾煦显然一愣,但随后也笑了:“如果这真是个游戏,我是个推动剧情的npc也说不定。总归是人在其位,便也有相应的责任。如今形势,若再只是旁观,未免有些可惜了。”

      我便问他:“曾先生何解?”

      曾煦道:“任何局势,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

      “这东风,谢氏可借,陛下亦可借。”

      一六一
      从皇寺回宫的路上,我告诉有行回去后替我拟两份圣旨。

      一是少林寺的明煦大师佛学深厚,朕与其相见恨晚,特许常住皇寺,深修佛学。

      二是擢升新科状元谢礼为侍讲学士,回京后入宫为朕讲经。

      有曾煦在,我心里安定不少。

      而如何同谢礼相处,我还需要慎重行事。

      谢礼进宫为我讲学的第一次课上,我问了他一个问题。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如今天下太平,朝纲清明。该如何待之?

      这句话明里是问他居安思危,暗地里却是在问他是否知道朝廷的形势,我与谢修,他是否已经确定了站队哪一边。

      问这个问题时,我与谢礼隔案对坐。他听了我的问题垂头似是思考了一会儿,而后抬头笑着看向我:“臣斗胆,请同陛下近身。”

      我不解,点头答应了,就见他起身走到我身边,越靠越近,我恍惚看见谢储,下意识往后倾了倾。

      就听见他轻声道:“陛下同臣说话,却从不肯与臣对视,因此,才不知臣的真心。”

      “陛下坐拥天下,富有四海,臣不过一介蜉蝣,只图陛下青眼,何须您开口。”

      他声音轻细,我却觉得似炸在我耳边。

      “臣心属陛下,身亦属陛下。那人不解风情,臣愿取而代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0章 第六十回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