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公子,属下……”

      赵陇立下正要行礼,却被公子慕抬手制止了,请他坐在一旁,“将军不必如此,慕正要为将军庆功,亦为将军一解心中惑。”

      说实话,最近这段时间,赵陇对公子慕的态度说不上好。若不然齐军也不会以为两人意见相左,谁也不服谁,才敢做出大胆的决定,叫晋军得了反击的机会,一雪前耻。

      可是,此刻赵陇看着公子慕对他的态度一如往昔,甚至更加亲近平和,便知晓之前两人之间的矛盾或许是他有意为之。

      “多谢公子,属下前些日子多有不敬,还请恕罪。”

      “将军何罪之有,该是慕有心算计,倒是我的不是了。这刚送来的楚地美酒,还请将军满饮此杯。”

      赵陇看着面前的楚地美酒,一时间有些出神,自己这里战事平定,而晋国另一边与楚国的战事,不知魏绛处如何了,却未及细想公子慕的话中意。

      公子慕轻咳一声,赵陇回过神,下意识一笑,与他对饮了一杯。

      他才放下杯中酒,便听得公子慕道:“将军可是在为魏将军担忧,齐军已退,楚君可是个墙头草,你以为他会往哪边倒呢?”

      所以,晋国与楚国的战事也当解了?

      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如此的运筹帷幄?

      晋国与齐楚两国交战的地方相距千百里外,如何能叫他一手掌握其中?

      赵陇越发的好奇了,公子慕的这一出计谋,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的?

      却原来,公子慕打从一开始就想着要一战退敌,务必叫齐国伤筋动骨,如此楚国自然而退,列国才更不敢妄动。

      这般一来,待晋君身死,即便无人坐镇,晋国也无有外患,只剩内忧。

      可是,寻常的计策退敌尚且为难,如何能控制两国战场,又如何能使齐军大败,还截获这许多粮草呢?

      还记得当时公子慕未曾离开曲沃之时,晋君除却节制赵陇的兵符以外,还曾给了公子慕三千精兵。而随着公子慕一同来到坝丘并且截取齐军粮草的,可只有一千,剩下的两千精兵又去向何处了?

      这消失不见的两千精兵才是决胜的关键所在。

      也正是这两千精兵,才让公子慕有机会把燕国拖进了这趟浑水中。

      天子之下,列国至多可拥三军,而三千精兵便已是一军之数。天子虽威严犹存,可列国之中,哪个不是号称拥兵百万?

      但实际上的数量,却远没有如此。尤其是除齐晋秦楚四国之外,其余诸国怕是至多只有百万之半数,而燕国的实力尚可,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不过,寻常战役,又怎能倾国而动?

      是以,这一次齐国为了拿下晋国的疆土,可谓是下了血本,出动号称百万雄师实则近二十万大军,而致使后方空虚,才给了公子慕可乘之机。

      公子慕尚未离开曲沃,这两千兵马便分头出发了。

      他一早算好时间,兵分两路,一路乔装打扮成燕国士兵偷袭齐国历下,来势汹汹,毫不手软,却在齐国将要追袭之际,迅速撤往燕国。

      燕国一向偏安,何曾有这胆量挑衅列国最强之齐国?

      齐人眼高于顶,别说是晋国秦国楚国了,又岂能容燕国之流放肆?

      齐军自是前往追击,不肯罢休,就算是追到燕国也要讨个公道。

      而那时候,公子慕的另一路精兵也同样等待合适的时机出手。

      他们伪装成齐国士兵,强势猛攻燕国饶城。待燕兵追击之时,迅速撤离,而撤退的方向也正是齐国。

      列国之中,晋国亦是强国之一,此番齐国对晋国出手,除参与其中的楚国和旁观的秦国,诸国更是人人自危,怕齐国得胜之后,下一个便是他们了。

      列国之中,晋国尚且有对抗之力,却连连退守。

      而燕国,比之晋国又如何?怕是连对抗之力都没有。

      燕国世居北方,多是山林水域,亦好作疑兵之计!

      此番,在燕国看来齐国似有大军将至,此番强攻而退,不过一试探之策。

      果不然,追击而来的齐军恰好与探查情况的燕军迎面对上。

      齐军有备而来,兴师问罪,双方对峙,谁肯相让?

      齐军与燕军都咬定了对方图谋不轨,一言不合,双方争斗一触即发,燕军不敌,落荒而逃。

      而齐军却不曾退,来势汹汹,且要讨回个说法!

      这下,燕国与齐国这水也让公子慕搅浑了。

      这事本就没有个说法,齐国要,燕国也给不出!

      更何况,在燕国眼中,未尝不是齐国以势欺人,有意要欺辱他燕国?

      燕国本就因为齐楚联合对晋国一事自危,如今齐国来势汹汹,毫不讲理。难不成,晋国还未攻下,便已容不得他燕国了?

      燕国既怒且忧,为求自保,得一奇谋,可得数利!

      于是,便倾燕国半数之力,发兵攻齐。

      齐国前方战事吃紧,后方空虚,本也不曾想到燕国也会有不管不顾的一日,少有防备。

      燕国居北,能于北地生存的大军战力自是不弱,此番燕国欲啃下齐国一块肉,齐军自是不敌,连连败退。

      而燕国大军皆自蓟城而出,一路至饶城,一路则绕过历下,竟直往齐国都城临淄而去。

      往昔,谁曾想过燕国会有如此之悍举?谁又能想到列国最强之齐国,也会有今日之败局?

      临淄有危,而坝丘久攻不下,孰轻孰重,不言自明。田魁姜挑二人为救临淄之危,只好回撤,欲联合其余的齐军反攻燕国。

      齐军仓皇回撤救援,剩下的兵力根本无法抵抗赵陇带领的晋军,至于残存的兵卒最后都退回了齐国阿城。

      而被截获的齐军粮草,那是因为齐军的运粮路线早已被洞悉,此时人心慌乱,匆忙回撤之下。

      正好,出其不意,趁其不备!

      其中种种,公子慕自是不会详细说与赵陇听,而即便是只说了个大概,也足以让赵陇感叹公子慕之深谋远虑。

      可即便是齐国暂败,若楚国想要一争,也未尝不可,要知道楚国的实力亦是不俗。

      若不然,之前为了与楚国交好,晋君还将自己的次子公子胜送去了楚国作为质子。至于楚国质子,楚君子嗣众多自是不少这一个的。

      此番,楚国与晋国开战,双方也没有想过动对方的质子,到底是齐国牵的头,总也要留一条退路才是。

      赵陇这般想,自然也要问出来,他为人不拘小节,此时心中早已对公子慕是百般敬佩,有话便也不会藏着掖着了。

      对此,公子慕只道:“楚国大军与晋国大军势均力敌,彼此胶着,倘若此时还有秦国大军虎视眈眈?将军以为,楚国该如何应对?”

      那还不跑,是要等到什么时候?

      旁人不知,公子慕离开秦国之前曾与秦君密谈,秦国可有十万大军在秦国旬阳枕戈待旦,那里可离楚国的上庸不远啊!

      至于楚国,本就是借道郑国与晋国开战,郑国更是一小国,秦晋楚三国哪个是他得罪得起的?

      齐军已退,楚军也不足为虑。看样子,晋国战事消弭的日子不远了。

      并不是每位将军皆是好战之辈,至少赵陇不是。而晋国在与齐国和楚国一战中,虽未败,但也不算胜,耗时太久,到底是损失不小。

      若非公子慕神来一笔,只怕难得片刻安宁,后患无穷啊!

      “公子,当受属下一拜。多谢公子为我晋国解围!”

      赵陇也是性情中人,几杯美酒下肚,当即便要下拜,感谢公子慕。

      公子慕并未推拒,此番虽然明着是为晋国解围,他心中自有旁的打算,但他殚精竭虑为此一役,也当得起赵陇一拜。

      “将军请起,言重了。承蒙晋君不弃,将爱女嫁我为妻,如今我亦为晋君半子,为晋国出力,理所应当。好在此番即将功成,倒也不辜负君上的厚望,于夫人也有交代了。”

      公子慕这番话着实说得好,至少赵陇听了以后,是真将他当作自己人了。

      公子慕因着身体缘故,只喝了一杯酒,剩下的都叫赵陇喝进了肚子里。

      楚地盛产美酒美人,美酒醉人,最是他们这些行军之人的喜爱。只是,楚地美酒价值不菲,哪里是寻常饮的?

      虽然赵陇一晚上都在追击齐军,精神紧绷,片刻不敢松懈,甚是疲惫,但此时一坛美酒下肚,却更显精神了。

      “如今,齐军退守阿城,昔日局面正与今日两异。此时,燕国正与齐国酣战,田魁姜挑虽带了援军回去,却恐支援不及。若此刻,咱们……”

      赵陇话意未尽,只抬手那么一笔划,似一把寒刃往下一劈,是个什么意思,公子慕只一眼便明白了。

      原以为,公子慕会同意赵陇的说法,却没有想到他只是微微摇头,“将军只想趁胜追击,却不想便是再夺齐国一城,又如何?“

      再夺齐国一城,那是好事啊!

      只要公子慕同意,便是他不出手,赵陇也有自信拿下齐国阿城绝不是难事!

      但是,公子慕是绝不会同意的。

      “凡事与我有倍数之利,我才会出手。若得了这点微末小利,却吃不下,那便不是一件好事了。”

      公子慕这话很明显了,没有大好处的事,他是不会做的。而赵陇的主意,却算不上好处,不值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第 19 章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